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一般经烧灼或前、后鼻孔填塞多能止血,但仍有部分严重的鼻出血用以上方法治疗无效。我们从1987~1997年采用动脉阻断手术治疗严重鼻出血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本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24~88岁,平均53岁。左侧鼻腔出血19例,右侧鼻腔出血27例。出血量500ml~1100ml。其中输血量最多 1例为 10 400ml。外伤所致鼻出血 5例;下鼻甲手术后出血1例;自发性出血30例,其中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的14例。治疗:单纯颈外动脉结扎18例;颈外…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上颌动脉结扎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鼻内窥镜引导下经上颌窦行上颌动脉结扎治疗严重鼻出血患者4例。一、临床资料4例鼻出血患者年龄26~67岁,男3例,女1例。均有反复鼻出血史,病程1~6d,常规处理(鼻腔填塞和应用止血药物)不能控制,其中2例在转入我院前已做后鼻孔栓塞术,鼻出血仍不能...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尤其老年患者出血点往往在鼻腔中后端,不易看清,止血困难,易引起全身生理功能的改变。治疗以鼻腔填塞或加后鼻孔填塞为第一手段,极大多数都能取得良好止血效果。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1]。我们从1995年起分别采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二种方法治疗老年患者界出血,对二种方法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1995年起符合本观察条件的住院病人108例,鼻出血来院急诊时找不到明确出血点,但出血位于一侧鼻腔中后段。出血量50~400ml,没有出现失血性…  相似文献   

4.
重症鼻出血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鼻出血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重症鼻出血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鼻出血多发生于老年人,合并高血压病者占41%,多属于后鼻孔出血.62例施行鼻腔填塞治疗,14例施行动脉结扎术.随访1年,无并发症.结论重症鼻出血凶涌,应及时采取鼻腔填塞对出血部位进行有效的压迫止血,鼻腔填塞失败后,要早期施行颈外动脉或(和)及筛前动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等离子治疗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回顾性分析法,探讨鼻内镜下寻找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的部位及等离子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7例患者,年龄均>60岁。经常规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规范的鼻腔填塞(前鼻孔或后鼻孔)仍未能控制鼻出血。均为单侧出血,70例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定位游离蝶腭动脉并以银夹夹闭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方法对22例经反复鼻腔填塞及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后仍有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的患者于全麻或局麻下行鼻内镜检查,在中鼻甲后端附着部纵向切开黏骨膜,寻找蝶腭孔并充分解剖蝶腭动脉主干及分支,以1~2枚银夹夹闭,复位黏骨膜瓣并填塞止血纱布和膨胀海绵。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3个月。20例未再出血,2例分别于术后第6个月和9个月再次同侧筛动脉出血,经鼻内镜下电凝及填塞压迫止血后痊愈。结论鼻内镜下解剖蝶腭动脉并以银夹夹闭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嗅裂区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嗅裂区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50岁,出血反复发作,病程长,多次鼻腔填塞;出血部位明确22例,不明确8例,蝶窦假性颈内动脉瘤2例;内镜下烧灼、钳夹及嗅裂区局部填塞成功止血21例,筛前动脉结扎6例,DSA治疗1例, 4例保守治疗自愈。结论:嗅裂区出血不易发现、治疗,用内镜及正确的检查方法发现出血点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腔出血的快速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中药油纱条填塞鼻腔,治疗其它方法治疗后仍有鼻腔出血患者53例。结果53例患者1次填塞后治愈36例,抽取纱条时再出血发生率32.08%(17/53),留置超过3天无明显异味。结论中药油纱条鼻腔填塞可适当延长鼻腔留置时间,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快速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硬管内窥镜治疗鼻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顽固性鼻出血绝大多数是因为出血部位深而影响了止血。鼻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前后鼻孔填塞,动脉结扎,动脉栓塞。这些止血法不是失败率高就是并发症多或并发症严重。而软管鼻咽镜附吸引器和电烙器在鼻出血治疗中有效,但尚未广泛应用。尽管有人报道,前鼻腔及间接鼻咽镜检查下电烙术可以控制后鼻孔出血,但许多病人需作鼻中隔成形术。应用硬管内窥镜对6例顽固性鼻出血行全麻下电烙术,6例病人中4男2女,年龄在30~60岁,其中4个病人出血部位在下鼻甲后下方,1人  相似文献   

10.
我科1998年10月至2000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鼻衄患者36例,配合辨证施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l 一般资料:36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男22例,女14例;年龄16~69岁,平均42.6岁;单侧出血28例,双侧出血8例;鼻腔前部出血31例占86%,鼻腔后部出血5例占14%。其中鼻中隔粘膜糜烂26例,鼻中隔偏曲6例。所有病例均排除血液病、肾功能障碍及鼻腔肿瘤。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患者经门诊鼻腔油纱条填塞压迫止血后收住院,住院后给予抗生素、止血剂对症治疗,中…  相似文献   

11.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通常经过鼻腔填塞、压迫、烧灼、激光、微波、硬化剂注射可以止血,但少数难治性鼻出血病人虽然经上述治疗,甚至前后鼻孔填塞以及对症支持治疗仍难以止血。我院收治1例此类病人,通过血管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住院号55621,以“左鼻腔大量出血不止”而急诊入院。该患者因“鼻出血”在当地卫生所行前鼻孔填塞止血,因未能止血转来我院耳鼻喉科。因反复出血行前后鼻孔填塞4次,仍未能完全止血,1小时前在取填塞纱条时,再次大出血,出血量约200~300ml…  相似文献   

12.
鼻出血的射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6月~2000年12月我科采用射频治疗鼻出血7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5例中,男性49例,女性26例;年龄13~72岁,平均39.5岁;病史1天~3年。其中近期反复出血者占38例,合并高血压者19例,糖尿病7例,尿毒症4例,贫血32例。10例曾接受前鼻孔填塞,其中6例无效,前后鼻孔填塞7例,3例无效。出血部位:Little氏区42例,下鼻甲10例,中鼻甲4例,鼻中隔后部12例,其他部位7例。侧别:左侧40例,右侧29例,双侧6例。1.2 方法:患者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引导下认真寻找6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行电凝止血加选择性鼻腔填塞,其中60例在鼻腔黏膜局部麻醉下进行,7例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结果:顽固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以鼻中隔嗅裂区、鼻中隔后端为主,占71.7%。患者均1次治愈。结论:鼻内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并电凝止血,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颌内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鼻后部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上颌窦颌内动脉结扎及经皮栓塞颌内动脉远支治疗顽固性鼻后部出血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故考虑采用替代技术。该作者利用内窥镜技术和器械的进步和几乎恒定的解剖形态,采用鼻内窥镜颌内动脉终末支结扎治疗顽固性鼻后部出血取得成功,且未发生并发症。从1993年3月~1996年7月,10例患者符合手术条件;①前鼻孔填塞失败或鼻内窥镜证实为鼻后部出血;②非手术治疗鼻出血持续超过72小时;③抽出填塞物或后鼻孔纱球,或栓塞后72小时内重新出血;④1500ml以上大量出血;⑤Hb<8.0g/dL;⑥即将发生填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严重鼻出血的选择性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科 1 993~ 1 998年共收治 2 1例严重鼻出血患者 ,均系反复发作的急剧鼻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点能否窥清者选择性地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1例中 ,男 1 5例 ,女 6例 ;年龄 2 0~ 65岁。病程 2~ 2 0 d。均为单侧鼻出血。入院前均曾在外院或我院行 1~ 8次鼻腔填塞治疗无效。检查 :鼻后段出血 1 0例 ,嗅裂前部出血 7例 ,出血部位不详者 4例。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60~ 90 g/ L1 8例 ,3 0~60 g/ L3例 ;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入院后又经 2~ 3次前鼻腔填塞和后鼻孔填塞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动脉性鼻出血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浅部动脉性出血的方法及特点.方法 以电热烧灼术、高频电凝术、微波凝固术及微创填塞法治疗深、浅部动脉性鼻出血.结果 487例患者中,电热烧灼术治疗327例浅部鼻出血患者,均治疗成功;微波烧灼术治疗135例浅部鼻出血患者,其中有40例患者在活动性出血状态下,治疗失败,改用电热烧灼法治疗均获成功;高频电凝术治疗鼻腔后部动脉性出血15例及嗅裂区微创填塞术治疗筛顶部动脉出血10例,均获成功.经随访治疗后4周以内,原部位均未再次出血.结论 ①隐蔽部位即中、下鼻道侧后部及嗅裂筛顶部等往往是顽固性鼻出血发生的常见区域;②动脉性鼻出血内镜下微创治疗是可靠、方便、有效的方法;③微波凝固术不适宜治疗活动性动脉出血点,这与微波不能有效加热凝固快速流动的血液有关;④对于静止的或活动性的动脉出血点电热烧灼术及电凝术均能施行有效热凝治疗,为最迅速和可靠的止血方法之一;⑤嗅裂筛顶部动脉出血点适宜用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微创填塞法治疗;⑥动脉性鼻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男性为常见,常发生于鼻中隔前中部,即鼻腔动脉末梢部;⑦高血压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动脉性鼻出血的主要原因,且与季节、吸烟和饮酒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对于前鼻镜下检查难以窥及出血点的鼻腔深部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前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及对有关动脉的结扎术、栓塞术等[1]。我科于1998年起进行了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腔深部出血,并与传统的鼻出血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8.
高原地区老年人鼻出血并发休克4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出血是高原地区多发病之一。高原低氧 ,气候干燥 ,老年人因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常会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导致休克。我科于 1 988~ 1 998年共救治 4 8例老年严重鼻出血致休克患者。经行鼻腔填塞和有关药物治疗 ,均治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4 8例中 ,男 3 3例 ,女 1 5例 ;年龄 61~ 84岁。出血部位 :鼻腔后部 2 9例 ,鼻腔多处出血 7例 ,部位不明 1 2例。其中 ,高血压病及动脉硬化 2 2例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9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例。1 .2  治疗方法方法有 :1鼻腔填塞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去除诱因 ,纠正酸碱平…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鼻出血多指前鼻镜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用传统的前后鼻孔填塞不能控制的鼻出血[1].我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10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微填塞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8例患者中,男68例,女40例;22 ~ 89岁,均为单侧鼻出血,前鼻镜下未能窥及出血点.其中明确的鼻出血原因为:高血压46例,服用阿司匹林引起14例,鼻腔小血管瘤12例,鼻中隔棘突6例,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4例,急性鼻炎2例,鼻腔干燥引起14例,原因不明10例.出血部位:下鼻道47例,鼻中隔后部34例,嗅裂区鼻顶12例,中鼻道8例,下鼻甲内侧面3例,中鼻甲2例,蝶腭动脉孔处2例.本组资料不包括外伤性鼻出血、恶性肿瘤及血液疾病所致鼻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鼻道后穹窿部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例下鼻道后穹窿部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为反复、频发、动脉性出血,出血位置隐蔽,常规行前后鼻孔填塞后仍反复间断出血,所有患者均在全麻鼻内镜下行鼻腔探查及电凝止血术。结果5例患者均在术中探及出血点位于下鼻道后穹隆部,通过电凝止血术一次止血成功,随访1~3个月均未复发。结论临床中反复顽固性鼻出血、前后鼻孔填塞无效时,需考虑下鼻道后穹隆部出血,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