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急诊患者8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1.5%,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约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7.0%,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80.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约0.05)结论: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不仅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效率,在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加患者满意度,以此减少医疗纠纷;并且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3月开始,我院将计算机用于急诊分诊工作。根据急诊的特点,采用了模块式多层次结构,完成了输入数据,查询信息,统计工作,打印结果,修改数据,数据库索引六大功能,实现了输入速度快,查询方便灵活的目的,促进了急诊分诊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提高了急诊分诊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例证急诊危重度指数(ESI)在儿科急诊室的应用.方法 通过收集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国际部急诊21 904人次患儿的ESI分级资料,应用x2检验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医生和护士的分诊结果.结果 ESI容易掌握,护士分诊结果与医生矫正分诊结果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ESI分诊系统适合儿科急诊分诊,能够迅速分检危重病例,有效利用临床资源.
Abstract:
Objective Demonstrate the implication of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ESI) in pediatric emergency room (ER). Method ESI categories of 21 904 visitors to ER of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s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were reviewed. SPSS statistic software was employe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ESI categories by doctors and nurses separately using x2 analysis. Results There are highly consistency in ESI categories by doctors and nurses. ESI is an easy-learned and effective triage method. Conclusions ESI is capable in pediatric emergency room regarding recognizing serious cases and saving clinic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应用于儿科急诊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科急诊就诊患儿1 01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症状进行评价,针对不同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MPEWS)对患儿的去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MPEWS评分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  相似文献   

5.
院内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中的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是完善急诊救治链的重要环节。在急诊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预检分诊的概念已经从简单的“分科分诊”发展到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提供医疗服务的优先顺序,从而帮助临床提高救治效率和成功率阻。目前,正确的应用合适的病情评估工具,迅速收集患者信息,测量相关生命体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病情信息,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按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例证急诊危重度指数(ESI)在儿科急诊室的应用.方法 通过收集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国际部急诊21 904人次患儿的ESI分级资料,应用x2检验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医生和护士的分诊结果.结果 ESI容易掌握,护士分诊结果与医生矫正分诊结果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ESI分诊系统适合儿科急诊分诊,能够迅速分检危重病例,有效利用临床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急诊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85 787例采用传统的急诊分诊方法,以2013年1~12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88 97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根据急诊患者的病情分级及分区标准进行急诊分诊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投诉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即分诊护士运用系统方法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使患者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使急诊有限的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使用。提高了急诊分诊准确率及工作质量,为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提供了保证,进一步优化了急诊分诊流程,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情四级分类法急诊分诊标准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探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将就诊病人分为Ⅰ级(濒危)、Ⅱ级(危重)、Ⅲ级(急症)、Ⅳ级(非急症)4级,观察实施前后急诊分诊准确率及就诊病人病情意外发生率。[结果]实施病情四级分类法急诊分诊标准后,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明显提高,侯诊病人病情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病情四级分类法急诊分诊标准的应用,使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保障了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董兰  胡娟娟 《上海护理》2020,20(12):58-60
目的:探讨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对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就诊的72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四级分诊模式,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3641例)和观察组(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364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候诊意外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死亡率及候诊意外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大幅改善(P<0.05)。结论: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过程后,分诊护士借助急诊预检快速分诊评估单,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并正确分级分诊,缩短预检分诊护士的分诊时间,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创伤评估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的快速准确的评估和分诊方式,避免延误创伤患者的救治.方法 自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采用修正创伤评分法(RTS)和创伤评估程序相结合,应用于对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创伤患者的评估.结果 修正创伤评分<5分(重伤)314例,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修正创伤评分>5分(轻伤) 1021例创伤患者中,再次进行创伤评估程序仍存在危及生命伤21例.结论 采用修正创伤评分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分诊,联合创伤评估程序防止漏诊可能存在的危及生命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观察组采用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时间、并发症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候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6.50%(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93%,显著高于对照组87.96%(P<0.05)。结论 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可显著缩短患者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急诊预检分诊失误率;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等PDCA 的步骤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率从12.25%降低到4.78%,其中分区错误率从19.41%降低到5.10%,病情分级错误率从13.57%降低到4.73%,内科错误率从7.0%降低到2.91%,外科错误率从4.88%降低到1.10%。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形效果各维度得分有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率,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及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刘艾芬 《当代护士》2006,(7):108-108
为提高分诊正确率,减少因各种会诊、检查而耽误治疗时间,对急诊病人采用常规分诊和PDCA循环模式进行分诊比较,结果采用常规分诊正确率为90.2%,PDCA循环模式分诊正确率为94.8%,p<0.01.将PDCA循环用于急诊分诊工作中,提高了急诊分诊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2年1、4、8月每月100名共计300名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方法抽取2013年1、4、8月间来我院急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对两组危重症患者的等候时间、意外发生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急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危重患者在候诊期间无一发生意外;医护人员对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改善急诊就诊环境,缩短危重患者等候时间,降低危重患者在候诊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使急诊就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急诊医护人员对此系统也有较高的评价,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6.
急诊分诊标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红绳宇  周文华 《护理研究》2007,21(10):2709-2710
现代急诊分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分科诊治”,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病人病情的紧急状态,根据病情,为病人安排就诊的“病情分诊”。但在我国尚无明确的病情分诊标准,我科参考国外的分诊标准,根据实际工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病情分诊标准,为危急重症病人提供了最佳的就诊流程,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冯莉  冀晓方 《护理研究》2005,19(9):1959-1960
随着医学的发展,分诊工作已逐渐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环节。由于分诊技术水平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效果。因此,急诊科分诊护士除具备有基本的急救护理专业知识外,更需掌握各科疾病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同时结合较强的分析和评估病情的能力,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先后次序,把病人以最快速度分配到正确的诊治科别,以保证其获得及时、准确的诊疗与照顾。为明确急诊科分诊护士的角色和功能,对急诊分诊护士的条件、素质、责任等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孙华侯丽敏  韦春丽 《现代护理》2006,12(26):2521-2522
目的 探讨应用"PQRST"分诊模式对腹痛病人进行系统问诊后分诊以提高护士对腹痛病人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 通过方便取样的方法 ,将2005年5~12月200例腹痛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100例.其中试验组应用"PQRST"分诊模式,对照组采用普通分诊模式,分别对腹痛病人进行分诊,总结和对比误诊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分诊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诊的误诊率,结果 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应用"PQRST"分诊模式对腹痛病人进行分诊,可以提高护士对腹痛病人分诊的准确率,为病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救治.  相似文献   

19.
周目标带教法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检分诊是急诊护理工作巾霞要的专业技术,所有急诊病人均先通过分诊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如果分诊错误,则有可能延误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急诊预检分诊是护生在急诊科临床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护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我院急诊科在预检分诊的带教中采用了周目标带教法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经调查反馈统计,该法带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规范急诊腹痛患者分诊流程,提高急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使患者得到迅速有效的诊治。方法选择2016年5月16~30日的急诊腹痛患者504例为对照组(改善前)。2016年9月1~15日的急诊腹痛患者608例为观察组(改善后)。通过现况调查、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评价与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急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从改善前86.6%提高至改善后97%。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急诊预检急诊腹痛患者准确率,规范了急诊腹痛患者分诊流程,保证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