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莉  张宁芝 《临床医学》2013,33(3):28-30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产科的285例具有发生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的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40例,于剖宫产术后24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每日1次,连续5 d;对照组145例,不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其他任何抗凝药物;术前及术后第4天监测凝血功能。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无1例肺栓塞,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倾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确切,且无明显出血风险,有特异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可继发致命性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已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1]。下肢骨折及手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sisofthelowerextremity简称DVT)是一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并发症 ,易被忽视。为了对本病进行深入研究 ,提高治愈率 ,作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thheparin,LMWH)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1995~2001年收治的18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早期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服用氯吡格雷)、观察组62例(服用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DVT发生率、肺栓塞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均升高,Fg、DD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T、APTT均高于对照组,Fg、DD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栓塞及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早期干预治疗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凝血因子水平,减少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长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恶性肿瘤并DVT患者82例随机分为长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组40例和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组42例,治疗时间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血小板数值变化和血栓再发生率.结果 LMWH组在治疗3个月内出血发生率为22.5%.5.0%患者出现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常规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内出血发生率为26.2%,2.4%患者出现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二组差异均无显著性.但LMWH组在治疗12个月时血栓再发生率为7.5%,常规治疗组为23.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合并DVT患者,长期应用LMWH更为方便有效、血栓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26岁,孕2产0,人流1次,平素体健,无慢性疾病及产科合并症。患者于孕7+月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左侧肿胀明显并伴有麻木感,无发热、疼痛、瘙痒感,行走活动无明显受限,患者未到医院正规诊治,自诉上诉症状在孕晚期略有加重。孕40+4周时因"胎膜早破"收住镇医院,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物理预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高龄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高龄(均≥75岁)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物理预防组50例、B组——低分子肝素钙组50例、C组——物理预防组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50例。入院后即开始进行三组对比研究。结果物理预防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发生率为24%;低分子肝素钙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8%;物理预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结论物理预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且90%的肺栓塞源于DVT栓子脱落,严重时可致命。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包括老龄、创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妇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凝血功能、下肢周径及血流速度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较治疗前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D、FIB较治疗前的升高程度及PT、APTT较治疗前的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周径较治疗前的增加程度以及血流速度较治疗前的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妇科手术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状态,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15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接受早期低分子肝素用药及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及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后DVT发生率及血小板、血红蛋白值。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1例(1.33%),对照组为6例(8.00%)(χ2=5.002,P=0.025)。入院时、术前两组血小板、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7d血小板值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0、0.730,P0.05)。观察组患术后1、7d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t=2.187、2.86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为接受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同时提供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血小板、血红蛋白值,降低术后DVT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平英  吕娥  李蕊 《临床医学》2005,25(6):72-73
目的评价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腹部脐周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同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5%GS 香丹注射液30ml。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5%GS 香丹注射液30ml。治疗10~14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LMWH)围术期应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B组运用普通血管活性药物,术后14~20d患侧下肢行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0例(0%)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为6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量(295±80)ml,B组(272±80)ml,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结论: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围术期应用可安全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深静脉血管内部有血液凝结,从而对管腔造成阻滞,干扰静脉回流~([1])。本院通过采用低分子肝素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DVT进行预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90例年龄60岁的髋关节周围骨折确  相似文献   

15.
张跃  荆瑞冬  计德丽 《系统医学》2023,(9):107-110+119
目的 观察在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选取低分子肝素钙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赤峰市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4例,实施随机数表分组,每组42例,参考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组间临床疗效、凝血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5.24%,高于参考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参考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有效性,改善凝血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也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栓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5例,低分子肝素钙)和研究组(35例,抗栓泵+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TT、PLT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栓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血栓弹力图(TEG)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武警海警总队医院58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经静脉采血后,测定溶栓前和溶栓后1,2,3和6 h的TEG和血凝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溶栓过程中,TEG测定的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Angle)、血凝块最大硬度(MA)和血凝指标都发生了变化。与溶栓前相比,溶栓后1 h R值增高,2 h达最高值。溶栓后1 h K值达最高值,溶栓后1 h a-Angle值、MA值均降低,TEG各参数在溶栓后3 h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3 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均达高值,溶栓后3 h纤维蛋白原(FIB)达最低。溶栓后2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达高值,血凝指标在溶栓后3 h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各参数与血凝指标相关性分析,R值、K值分别与PT,APTT比较呈正相关,与FIB,DD比较呈负相关。a-Angle,MA分别与PT,APTT相比呈负相关,与FIB,DD比较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与血凝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评估以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04-1405
目的探究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救治的8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改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降低纤维蛋白原,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有效防治措施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2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下肢DVT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女性、合并基础病、手术、术后脱水治疗,术后偏瘫及长期卧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下肢长期深静脉置管等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经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扩容和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临床治愈21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存在并发下肢DVT的诸多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29例患者临床治愈,2例好转,1例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死亡.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