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个亚型。它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A酸受体仅(RARα)基因发生易位,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PML—RARα融合蛋白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PML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PML—RARα的结构、功能及其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免疫荧光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PL患者PML -RARα融合蛋白。结果实验组PML -RARα融合蛋白阳性 ,对照组PML -RARα融合蛋白阴性。实验组采用ATRA诱导治疗后 ,达CR者PML -RARα融合蛋白全部转阴 ;未达CR患者 ,其PML -RARα融合蛋白持续阳性。结论 :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L -RARα融合蛋白在APL诊断中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根据PML -RARα融合蛋白变化可以判断APL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docyt-ic leukaemia,APL)细胞中存在着一种特异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q22;q12-21)。它使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aemia,PML)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基因发生并置,结果形成PML-RAR α融合基因。人们早就认定RAR α是一种细胞内受体,它与维甲酸结合后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髓系细胞的分化。本文就近年来PML基因研究近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急性早幼粒细胞自血病(APL)是造血系统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早幼粒细胞异常增殖伴分化受阻。APL具有特征性染色体异常t(15;17)(q22;q21),该染色体异常导致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少见的变异染色体易位有t(11;17)(q23;q21)/PLZF—RARα,t(5;17)(q32;q12)/NPM-RARα、t(11;17)(q13;q21)/NuMA—RARα:和der(17)/STAT5b—RARα。现已证实全反式维甲酸(ATRA)为APL特异相关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诱导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对50例经形态学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反应的观察。 结果表明,50例中45例有典型的染色体易位t(15;17)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α(PML/RARα)融合基因(PML RARα 型APL),用ATRA治疗显效;另3例为三种基因异质型,分别为早幼粒细胞锌指蛋白基因(PLZF) RARα 型APL、PML-RARα 型APL和PML-RARα-型APL,经ATRA治疗均无反应,其余2例经形态学仔细复核,分别属M_(2α)和M_(5b),前者用ATRA治疗有效,后者无效。作者认为,APL为不均一性疾病,形态学是确诊APL的重要依据,少数患者应依  相似文献   

6.
分化综合征     
陈刚  夏瑞祥 《安徽医学》2010,31(3):292-29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其细胞遗传学特征为t(15;17)染色体异位,该异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发生融合,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对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诊断、连续缓解和复发的整个过程应用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该患儿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以及融合基因检查确诊为APL,缓解期间PML/RARα融合基因始终阳性;完全缓解30个月后复发,而此时染色体恢复正常、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示转型为AML-M5,转型后经再诱导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特殊复发形式,耐药性强,治疗效果差。其原因可能与白血病次级克隆扩增或药物诱导的克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亚砷酸(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162例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染色体异常等可能影响As2O3疗效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16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率为72%;部分缓解(PR)率为13.6%。初诊时WBC数、LDH水平比较高,无(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的APL患者应用As2O3治疗缓解率比较低;而存在(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使As2O3治疗APL的缓解率明显提高。结论初诊时WBC计数、LDH水平、有无(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或PML/RARα融合基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是影响As2O3治疗APL患者疗效的重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04-805
目的: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0例APL患者血液标本(骨髓/外周血)中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50例APL患者血液标本中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阳性47例(94%;47/50),阴性3例(6%;3/50)。正常对照组均阴性,APL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例治疗后血液学完全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其中25例患者(25/30;83.3%)的PML-RARα融合基因拷贝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16.7%(5/30)患者复发时PML-RARα融合基因拷贝数明显增高,与初诊时无明显差异。结论: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对APL患者在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梓伦 《广东医学》2004,25(8):869-87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所有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中最有希望治愈的一种 ,治疗方法包括 :化疗、全反式维甲酸 (ATRA)、三氧化二砷、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致病基因为 15号染色体 (PML)基因和 17号染色体维甲酸α-受体易位而形成PML -RARα融合蛋白 ,少数患者有变异型易位 ,从形态上和典型APL难以区别 ,这些变异型包括PLIF ,NMP ,NUMH ,和STAT5b。除PLIF基因外 ,其他的基因均对ATRA不敏感[1] 。1 诱导治疗1 1 化疗 APL的化疗和其他AML的化疗方法无不同。APL对蒽环类特别敏感 ,可能是P -gP和其他耐药标记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