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新红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46-1847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与孟鲁司特钠对哮喘-慢性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8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的300例哮喘-慢性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148例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152例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与孟鲁斯特钠治疗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 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采用布地纳德联合特布他林与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提高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对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洛阳市第二中医院116例重度哮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吸氧、祛痰、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1秒率(FEV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33(IL-33)]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PEF水平及TNF-α、IL-17、IL-3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PEF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IL-17、IL-3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哮喘患者BiPAP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支气管哮喘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的血清,检验并分析TNF—α、IL-4、IL-10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hs—CRP、IL-4、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在急性期明显降低。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TNF-α、IL-4、IL-10和hs—CRP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疾病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不同疾病状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呼吸与危重症科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2例(急性发作期组),慢性持续期患者31例(慢性持续期组)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XCL13、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并比较其CXCL13的差异,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CXCL13、IgE、IL-4、EOS%之间的相关性;检测3组研究对象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CXCL13水平与FVC%、FEV1%、FEV1/FV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CXCL13、IgE、IL-4、EOS%水平高于慢性持续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CXCL13与IgE、IL-4及EOS%呈正相关(r=0. 507、0. 334、0. 586,P <0. 05),与FEV1%呈负相关(r=-0. 389,P <0. 05)。结论血清CXCL13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的进程中发挥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71-117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止咳、退热、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7 d。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2组患儿肺功能,记录最大呼气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期间记录2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并观察不良反应; 2组患儿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儿治疗前血清PCT、TNF-α、IL-5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PCT、TNF-α、IL-5及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PCT、TNF-α、IL-5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儿治疗前PEF、FEV1及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治疗后PEF、FEV1及FVC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EF、FEV1及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 56%(40/41)、85. 37%(35/4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 905,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 76%(4/41)、12. 2%(5/41),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25,P> 0. 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可以有效抑制MPP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306-309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多索茶碱静脉滴注,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并根据病情选用抗感染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AC口服。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进行肺功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及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4 d后FEV1%pred、FVC%pred及FEV1/FVC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FEV1%pred、FVC%pred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SAA、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SAA、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AA、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AC可以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减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呼吸科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诊断收入院治疗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泻白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2、IL-8、TNF-α、肺功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 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2、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升高,IL-8、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2、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 91%)明显高于对照组(79. 42%),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减泻白散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8):752-754
目的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环氧化酶-2(COX-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患者100例,缓解期患者50例(Ⅰ组); 100例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主诉疼痛程度评分法分为Ⅱ组(轻度患者50例)和Ⅲ组(中、重度患者50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组受试者血清IL-1β、TNF-α和COX-2水平。结果Ⅰ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IL-1β、TNF-α及COX-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天,Ⅱ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 <0. 05);急性期第10、14天,Ⅱ组与Ⅰ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天,Ⅱ组患者血清TNF-α、COX-2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 <0. 05);急性期第7、10、14天,Ⅱ组与Ⅰ组患者血清TNF-α、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10天,Ⅲ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 <0. 05);急性期第14天,Ⅲ组与Ⅱ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天,Ⅲ组患者血清COX-2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 <0. 05);急性期第10、14天,Ⅲ组与Ⅱ组患者血清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有助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ICU病房重症肺炎患者86例,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ICU护理和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金属基质蛋白功能水平、VC、FVC、FEV1及FEV1/FVC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其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MMP-9水平均降低(P<0.05),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IMP-1、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CRP、TNF-α、MMP-9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降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常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宇  陈亚飞  张瑞 《黑龙江医学》2021,45(5):518-519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使用羧甲司坦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气道功能及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100例哮喘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羧甲司坦片口服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气道功能及炎性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1周后,两组TEF25%、TEF75%及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哮喘患者使用羧甲司坦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气道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春  张文礼 《西部医学》2012,24(1):52-53,5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检测以及肺功能测定,并与38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前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治疗临床缓解后,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有显著下降(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升高(P﹤0.05),在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hs-CRP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 TNF-α、hs-CRP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同时对两者血清水平的检测对于了解哮喘气道炎症情况和哮喘的控制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TNF-α、IL-8、GM-CSF水平及FVC、FEV1、FEV1/FVC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病组行肺功能中FVC、FEV1检测(包括支气管扩张试验).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血清中TNF-α、IL-8、GM-CSF水平.用纤维支气管镜取患病组肺组织,在光镜下观察.治疗组口服百令胶囊30 d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患病组血清TNF-α、IL-8、GM-CSF的水平较对照组高,患病Ⅰ组、Ⅱ组、Ⅲ组随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5).Ⅲ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最高,分别是(28.46±9.47)pg/mL、(100.37±4.90)pg/mL、(146.00±18.85)pg/mL.治疗后TNF-α、IL-8、GM-CSF在血清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FVC、FEV1及FVE1/FVC在治疗后有明显的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治疗前后肺组织纤维增生无明显改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在不同级别存在差异(P<0.05),分级越高因子水平越高.百令胶囊可降低COPD血清中增高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汪玲  郑绍同  陈敏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12-814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13、IL-18、TNF-α的浓度。结果(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IL-13、IL-18、TNF-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病情缓解后IL-18、TNF-α血清浓度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IL-13、IL-18、TNF-α的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前后上述细胞因子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IL-13、IL-18、TNF-α3种细胞因子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岳莉莉 《黑龙江医学》2021,45(15):1640-1641
目的:分析羧甲司坦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人干扰素-γ(INF-γ)水平及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研究组使用羧甲司坦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比两组治疗前、10 d后血清IgE、IL-4、INF-γ水平及气道功能[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潮气量50%时的呼气流速(TEF50%)]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IgE、IL-4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INF-γ水平均较干预前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EV1/FVC、PEFR、TEF50%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IL-4、INF-γ水平,有利于促进其气道功能的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79-1182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凝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D、CAL、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PD、CAL、SB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患者PD、CAL、SBI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凝胶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化痰、抗炎治疗,对照组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MMP-9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8、TNF-α、NE、TIMP-1、MMP-12、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TIMP-1、MMP-12、MMP-9水平,优于单纯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化瘀祛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80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基础常规治疗+清热解毒、化瘀祛痰法)及对照组(基础常规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清因子[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至试验结束,只有对照组失访1例,79例患者完成本试验。(1)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 50%,高于对照组的74. 36%(P 0. 05);(2)两组患者治疗后,除用力肺活量(FVC)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炎症相关标志物中WBC、CRP、PCT、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5),对照组患者的炎症相关标志物中WBC、CRP、PCT、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5),TNF-α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WBC、CRP、PCT、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清热解毒、化瘀祛痰法治疗AECOPD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相关标志物水平,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分析10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特布他林、布地奈德二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以特布他林、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抗氧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IL-6、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特布他林、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三联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有效缓解气道炎症反应,清除血清氧化产物,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报》2019,(7):1519-1522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SAP患者按入组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联疗法(鼻饲中药解毒通腑汤、中药保留灌肠、外敷中药塌渍治疗),连续治疗15 d。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e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7/50)、78%(39/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005,P <0. 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SAP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症状积分,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章玉玫 《吉林医学》2022,(8):2181-2182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择5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9例)与观察组(n=29例)。对照组施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及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1秒率(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时,给予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急性加重期症状,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