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4例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HCM的患者分为梗阻型HCM组(HOCM组,44例)及非梗阻型HCM组(HNCM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测量并比较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内径。结果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中,两组间仅年龄及糖尿病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两组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的构成比、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室间隔厚度、左心房直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两组间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支肌桥的发生率及左侧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左间隔支肌桥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OCM组的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左间隔支内径均显著大于HNCM组(P值均<0.01)。结论 HOCM患者的左间隔支肌桥发生率较HNCM患者高,且冠状动脉内径较粗大,尤其是左间隔支粗大,对临床上经皮导管化学消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在西京医院行非心脏手术的36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为非梗阻性HCM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除1例剖宫取胎术患者因术前合并多源性室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术后转重症监护室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术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非梗阻性HCM患者可安全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原则是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充分保证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维持满意的心率和血压,同时避免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术期冠心病患者的处理以减少这类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导致死亡的发生。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2例,19例采用全麻,13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有5例术中应用0.01%硝酸盐油静脉滴注。术前除常规用苯巴比妥纳及阿托品外,不停用降压或控制心律失常药物。结果除1例患者手术后第6天因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冠心病患者术前应充分镇静,不停服降压药,麻醉选择以全麻为主,术中应确保心肌氧供平衡,术后全麻患者应尽可能保持清醒拔管。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手术的麻醉。方法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手术的麻醉办法进行剖析。结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的用药必须个体化衡量,麻醉处理的原则基本与主动脉狭窄相似,也有一定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也不断增多,而多数患者行的是胸、腹、血管、矫形外科等手术。术中的许多应激因素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麻醉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骤停的影响因素,为围术期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非心脏手术的患者,采用1∶4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根据围术期心脏骤停与否分为心脏骤停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骤停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非心脏手术患者559 502例,其中心脏骤停50例,心脏骤停发生率为0.89/万,因心脏骤停死亡13例,死亡率为0.23/万。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是围术期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占7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OR=3.146,95%CI:1.533~6.491,P=0.001)、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 ASA)Ⅲ级及以上(OR=6.894,95%CI:4.320~12.282,P=0.001)、全身麻醉(OR=1.127,95%CI:1.055~2.593,P=0.001)、多处手术部位(OR=6.181,95%CI:3.182~10.641,P=0.000)、夜间手术(OR=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疗法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导管化学消融心肌术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PTSMA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消融成功。结论 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active cardiomypathy,HOCM)的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术后监测等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是手术成功和临床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11.
宋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I型前间壁肥厚28例,II型前间隔、后间隔均肥厚36例,III型左心室前壁或/和后壁、侧壁肥厚14例,IV型心尖部肥厚10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厚等)发生率为93.2%。IV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高侧壁,具有特殊性。其它3型患者ST-T改变、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它各型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 (HCM)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 31例HCM患者及 31例健康者同步 12导联心电图。结果 :HCM组与正常组比较 ,QTd(79± 2 5比 33± 16 )、QTcd(84± 31比 38± 2 0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H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HCM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 ,QTd(114± 31比 4 4± 19) ,QTcd(12 1± 37比 4 7± 2 5 )亦有统计学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增大 ,其对预测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心电图(ECG)特征性改变,提高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识别,减少误、漏诊。方法总结深圳沙井医院2004年1月-2011年2月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35例患者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特点。结果全部患者均合并有ECG异常改变(100%);胸前导联(V3~V6)T波倒置(0.1~2.8 mV),且以V3、V4、V5导联T波倒置最为明显;上述导联ST段压低(0.05~0.40 mV);V3~V5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所有左心尖肥厚型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示心尖部肥厚达15 mm或以上伴心尖部心腔狭小者35例(100%)。结论标准12导联ECG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性倒置T波,要高度考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异常对本病有筛选价值,而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则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 1转化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国人肥厚型心肌病 (HCM)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 (HH)的相关情况 ,采用PCR方法检验 4 0例HCM患者 ,50例HH患者和 61例对照组的基因型。结果HCM组D等位基因频率为 0 .51 3,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34 4,P <0 .0 5)和HH组 ( 0 .360 ,P <0 .0 5) ,II基因型频率为0 .30 0 ,明显低于对照组 ( 0 .50 8,P <0 .0 5)。提示国人ACE基因D等位基因频率在肥厚型心肌病中明显增高 ,II基因型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及适当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60例6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处理。结果60例中52例行胃癌切除术,切除率为86.7%。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38例(63.3%),姑息性切除14例(23.3%);行胃空肠吻合术5例(8.3%);行探查取活检者3例(5.0%)。45例(75.0%)术前并存其他疾病。手术前有并存疾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15/45);术前无并存疾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1/1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合并症的处理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手术方式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心室肌复极的离散程度 (QTintervaldisper sion ,QTd)测值增大 ,常表示心肌细胞复极时间不均匀 ,心肌细胞电活动不稳定 ,Pye等[1] 认为这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因此可以用来评价心肌电活动状态和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QTd能否预测肥厚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cardiomy opathy ,HCM )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目前报道不一。为此 ,本文观察 5 2例HCM ,并与 30例正常QTd者进行对比分析。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肥厚型心肌病 5 2例均为本院1996 - 2 0 0 0年门诊及住…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胆囊手术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4):78-79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手术的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间56例老年病人胆囊手术的围术期处理资料。结果:老年病人患胆囊结石病史长;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胆囊局部粘连严重,易并发胆囊坏死穿孔,结论:胆囊结石为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充分的术前准备,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双腔起搏器(DDD)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心脏结构形态的变化.方法 对8例HOCM患者术前与术后临床症状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脏形态变化.结果 双腔起搏3年后,2例临床症状消失,5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但未加重.3例发生过晕厥患者未再出现晕厥,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中所有病例存活.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均显著改变,尤其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左心室流出道(LVOT)宽度、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LVP)改善更为显著,左室后壁厚度(LVPW)有缩小的趋势,左室射血分数(LVEF)也明显改善,肥厚的心室间隔显著变薄(P<0.05).结论 双腔起搏器治疗HOCM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人胆道再手术的围手术期相关处理措施。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人民医院进行胆道再次手术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全面处理,比较两组的临床处理效果。结果经过精心围手术期处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9%,并发症发生率为17.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5%,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面处理对于提高老年人胆道再次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测定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探讨肥厚性心肌病与血清瘦素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4 0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和 35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结果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血清瘦素浓度较健康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血清瘦素浓度与肥厚性心肌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