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阿帕替尼(Apatinib)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确诊的6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1),观察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观察2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存率及中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74-77+81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用于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鄞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诊断及治疗的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阿帕替尼组(36例)及吉西他滨组(36例),阿帕替尼组采用口服阿帕替尼方案,0.25 g,bid;吉西他滨组采用静滴吉西他滨方案,每日剂量1000 mg/m~2,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总生存、无进展生存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阿帕替尼组ORR显著高于吉西他滨组(47.22%vs 22.22%;χ~2=4.963,P=0.025);阿帕替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0(5.0~10.5)个月,吉西他滨组中位PFS为5.0(3.0~8.8)个月,阿帕替尼组疾病进展风险显著低于吉西他滨组[HR=0.631,95%CI(0.382,1.043),P=0.046];阿帕替尼组未达到中位生存时间,吉西他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0(3.8~12.0)个月,阿帕替尼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吉西他滨组[HR=0.556,95%CI(0.300,1.030),P=0.049];阿帕替尼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吉西他滨组(30.56%vs 47.22%;χ~2=6.769,P=0.009)。结论阿帕替尼具有较好的治疗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单药对照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接受阿帕替尼单药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卵巢癌患者各20例,参照RECIST 1.1版与NCI-CTC 4.0版标准,结合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阿帕替尼组和吉西他滨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22.2%、1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2.2%和47.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较吉西他滨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均可耐受;吉西他滨组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论: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尤其是对那些体力评分低,不能耐受联合治疗的患者,阿帕替尼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因此阿帕替尼可作为上述患者的一种挽救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参一胶囊对VEGFR-2高表达的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BGS-823、AGS、MKN-45、MGC-83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空白对照组)进行培养。RT-PCR筛选出VEGFR-2 mRNA水平高表达的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R-2高表达胃腺癌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量;实验药物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帕替尼组、参一胶囊组、阿帕替尼联合参一胶囊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设立7个浓度梯度;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下阿帕替尼、参一胶囊、阿帕替尼联合参一胶囊组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利用中效原理绘制Fa-CI曲线,评价两药联合作用机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阿帕替尼组、参一胶囊组、阿帕替尼+参一胶囊组中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死亡受体Fas蛋白的分布量。结果 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胃腺癌细胞SGC-7901在VEGFR-2 mRNA、蛋白水平上均为高表达,为后期实验所选用。MTT结果显示两药效抑制细胞增殖,浓度为阿帕替尼:16μg/m L、参一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辅助治疗晚期肺癌相关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肺癌相关M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的32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化疗的3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疾病控制率、总有...  相似文献   

6.
傅文兰  卢萍  佘莉琼 《医学综述》2014,(7):1329-1330,1333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择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NSCLC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组和吉西他滨+顺铂组,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组给予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吉西他滨+顺铂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较吉西他滨+顺铂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组患者皮疹、腹泻发生率较吉西他滨+顺铂组显著增高(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阿帕替尼或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阿帕替尼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mPFS长于对照组(94 d比67 d,P=0.020),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68.6%比38.7%,P=0.01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2.9%(8/35),对照组为16.1%(5/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和CYERA21-1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6/35),对照组为19.4%(6/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控,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YERA21-1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胰腺癌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建立胰腺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予0. 9%Na Cl溶液0. 4 ml灌胃,1次/d,0. 9%Na Cl溶液0. 2 ml腹腔注射,2次/周;槐耳颗粒组(5只):予槐耳颗粒溶剂0. 4 ml灌胃,1次/d,0. 9%Na Cl溶液0. 2 ml腹腔注射2次/周;吉西他滨组(5只):予0. 9%Na Cl溶液0. 4 ml灌胃,1次/d,吉西他滨0. 2 ml腹腔注射,2次/周;槐耳颗粒+吉西他滨组四组(5只):予槐耳颗粒溶剂0. 4 ml灌胃,1次/d,吉西他滨0. 2 ml腹腔注射,2次/周。测量移植瘤重量,利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槐耳颗粒组瘤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槐耳颗粒与对照组比较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吉西他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槐耳颗粒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同时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不同药物治疗的57例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雷替曲塞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组(A组)31例,氟尿嘧啶联合吉西他滨组(B组)26例。A组给予雷替曲塞3 mg/m2(第1天)和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静脉输注;B组给予氟尿嘧啶500mg/m2(第1~5天)和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静脉输注;21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结果:A、B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38.71%和3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0.01),白细胞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8,(2):147-149
目的:探讨安替可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索拉非尼0.16g/(kg·d)、低剂量组0.27g/(kg·d)及高剂量组0.54g/(kg·d)]。接种Lewis细胞进行造模,成功后对各组灌胃给予安替可,连续14d。末次给药24h后,观察各组体重、肿瘤体积、重量与肿瘤生长抑制率。对小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测,并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ADAMTS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免疫荧光染色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肿瘤体积与重量均明显降低,且体重明显增高(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0.0%及40.6%。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肿瘤组织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癌细胞出现坏死与凋亡。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则表明,高、低剂量组VEGF、VEGFR-2、ADAMTS1及HIF-1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安替可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为抗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