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颖 《首都医药》2014,(2):49-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3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8例和实验组1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10天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天内,实验组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实验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便减少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妇科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0例,其中440例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40例应用传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45%,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73%,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体位、凝血功能、术后护理以及患者年龄、合并症等都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高危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7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血运状况不良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下肢肿胀疼痛率与 DVT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术后 DVT 高危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利于术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和护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应对措施。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下肢疼痛程度的差异性。结果引起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包括血流缓慢、血液高凝、静脉内膜损伤等因素。经护理干预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下肢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术室干预性护理防止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时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对比两组下肢临床表现,下肢血流速度与下肢静脉血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下肢疼痛、肿胀及浅静脉曲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血流速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4.62%低于对照组24.00%,且血栓直径远小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9.23%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手术室干预性护理防止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且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马嬿琼  汤文娟 《贵州医药》2021,45(1):144-14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 21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n= 210)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液相关指标(PLT、D-D2)、生活自理能力(ADL)、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7d,观察组PL...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预见性护理用于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 V T)的效果,避免与D V T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方法将本院自行设计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妇科肿瘤开腹术患者,预防术后D V T,观察组1 2 1例按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对照组122例按妇科肿瘤术后常规护理程序护理,评价两组下肢静脉血流情况及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缓慢10例(8.3%),均未产生DVT。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流缓慢92例(75.4%),DVT 6例(4.9%)。两组下肢静脉血流缓慢、D V 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能有效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是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型护理理念,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广泛.循证护理是护理领域的新思维,通过“循”临床依据而处理护理问题,要求护理人员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积极寻找尽可能多的依据支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淋巴清扫、血液高凝、术后卧床等因素,已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为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32例,年龄31 ~ 49岁,随机将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沿用普通的临床护理常规,包括体位、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病情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循证护理,主要提前对于患者腹腔镜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判断,并寻找相关的科研结果及临床护理经验作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16.7%vs.4.5%)、颈肩部酸痛(22.7%vs.7.6%)、下肢深静脉血栓(10.6% vs.1.5%)、尿潴留(24.2%vs.9.1%)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尤其在护理巡护方面观察组评分为(21.1±3.8)明显高于对照组(15.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有很多,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对108例卧床患者进行观察与治疗护理干预。结果 10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经过治疗与护理7~10d疼痛、肿胀减轻或消退。结论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骨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76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析,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88例。循证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对照组和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79l(i89.77%)显著高于对照组62例(70.45%),循证组的疼痛持续时间(5.41±1.18)d显著低于对照组(6.83±1.57)d,循证组的疼痛评分(3.45±0.3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36±0.47)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给予循证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对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及DVT、下肢疼痛或肿胀、浅静脉曲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各项评分(疾病知识、症状观察、术后早锻炼、穿弹力袜、饮食、生活习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下肢疼痛或肿胀、浅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可使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有效预防DVT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的方法与要点。方法将426例实施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实验组中,腹腔镜术后没有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对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热奄包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接受手术治疗的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除了常规护理,针对病人出现术后腰痛症状,给予吴茱萸炒粗盐热敷腰部,缓解腹腔镜治疗不孕症引起的术后腰痛不适,改善病人舒适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疼痛消失平均1.63天,对照组患者疼痛消失平均3.79天,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吴茱萸热庵包能有效缓解腹腔镜引起的术后腰痛不适,改善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180例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将其按住院床位单双号分为A、B两组各90例,A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的常规护理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与满意度对比。结果 A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上均高于B组患者,且术后患者84.44%的满意度低于B组患者,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措施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有重要意义,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加快疾病恢复,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妇科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为临床手术,术前部分患者会出现应激反应和心理情绪反应等,造成了术前恐惧、紧张,给手术带来的严重的困扰~([1])。因妇科肿瘤手术过程中出现创伤,术后会对引发部分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极为重要~([2])。本研究纳入60例患者进行研究妇科肿瘤术后采用围手术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运动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44例,对比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及皮肤色泽改变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对比无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对比,1组患者显著好于2组(P <0.05),且1组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及皮肤色泽改变情况和DVT发生率显著低于2组(P <0.05),同时1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2组(P <0.05),除此之外,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及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的评分对比中,1组显著好于2组(P <0.05)。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在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色泽改善上也有一定帮助,并且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和抑郁症状,因而可以在患者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越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24-12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224例,对其术前危险因素评估,合理预防与护理,饮食指导,观察下肢静脉血栓早期症状、体征并给予治疗及护理。结果:224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高危因素168例,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6例,下肢静脉血栓危险因素主要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压痛,通过给予抗凝、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病情、功能锻炼,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愈后良好,1例手术治疗。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危险因素、积极预防、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给予抗凝溶栓治疗,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妇科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相关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是妇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合理的基础治疗辅以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