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9,(1):67-69
目的:评价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p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Hp感染胃溃疡患者10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阿莫西林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即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Hp清除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Hp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胃溃疡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Hp清除,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胃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2组的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研究组溃疡总愈合率及Hp根除率分别为94.3%、94.3%高于对照组的77.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胃溃疡治疗中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胃溃疡的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溃疡时运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其治疗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王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3,(28):190-19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而对照组为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86%,对照组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定祥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50-1051
目的:评价以埃索美拉唑和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肝硬化患者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肝硬化伴Hp患者72例资料(经过胃镜和碳14尿素呼气法确认为Hp感染),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检测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检测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7.78%()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与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肝功能指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刘东惠 《北方药学》2016,(1):193-193
目的:探究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及针对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炎患者88例,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及护理疗效。结果:①观察组Hp溃疡愈合率、根除率分别为97.7%、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68.2%(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紧张情绪显著减少(P<0.05);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协同针对性护理能加快胃溃疡愈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6):1196-1197
目的:评价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与"三联疗法"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雷贝拉唑三联组(n=40)和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n=40);雷贝拉唑三联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镁、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对白介素-2(IL-2)和IL-6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雷贝拉唑三联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月后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水平高于雷贝拉唑三联组,而IL-6水平低于雷贝拉唑三联组(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其疗效优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法与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良性胃溃疡患者180例均伴有幽门螺杆菌,随机均为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为组的三联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Hp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愈22例、显效4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后治愈18例、显效30例,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情况:对照组79例根除,根除率为87.8%,观察组82例根除,根除率为91.1%,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三联法治疗伴有幽门螺杆菌(Hp)的胃溃疡能够有效的促进溃疡愈合,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对比。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88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选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选择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待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比对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进行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09%),同时两组患者的Hp清除率进行计算后为95.45%和79.54%,数据间进行对比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选择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蕾  沈洁  李少昊 《北方药学》2018,15(1):79-80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HP根除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和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每组35例,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为100.00%、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77.14%,经X2检验P<0.05.结论:在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临床效果更显著,Hp根除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p 阳性的门诊患者96例,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予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率、溃疡率及Hp根除率。结果两组的症状缓解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研究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组)39例和观察组(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组)39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溃疡控制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白介素-6。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周的溃疡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胃蛋白原及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相对更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炎性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5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前5 d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 d予埃索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0 d。治疗结束后,间隔4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Hp,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74%,对照组为75.0%,两组Hp根除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根除Hp感染疗效优于传统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上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进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57例进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HP)的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相比,采用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能够明显提高胃溃疡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菲  王琴  王俊卿 《中国药房》2010,(24):2248-2250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160例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Hp的根除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Hp根除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0.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7%、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1周疗法能有效根除Hp,改善慢性胃炎的有关症状,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较为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埃索美拉唑及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及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Hp清除率分别为96.43%和92.86%高于对照组的92.86%和89.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率为64.29%高于对照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埃索美拉唑起效更快、缓解症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钠、羟氨苄青霉素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48hpH值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迅速升高胃液pH值,增强抗生素对Hp的根除作用,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其复发因素分析.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疏肝理气活血法联用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治疗,疗程均为30天;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的相关资料.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计算Hp清除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8、TNF-α;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81.8%,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97.9%显著高于对照组88.5%,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吸烟情况、溃疡大小以及随访期末Hp感染状态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HT6K 新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72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平均值、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溃疡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平均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项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疗效显著,Hp根除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7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研究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2.9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对照组为32.4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治疗中应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效果显著,能改善炎性因子含量,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