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燥为秋之主气,人们易受燥邪侵袭,出现阴虚肺燥、干咳无痰、口干唇裂、便秘尿少等"秋燥"的症状,甚至会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因此,秋季养生应顺应"秋冬养阴"的节气特点,选用滋阴养肺,润燥生津,健脾益胃的食物进行食补,才能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活力。适合秋季食补的食物有许多,首选鸭肉。  相似文献   

2.
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现象.适当喝粥,则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在煮粥时,加入梨、萝卜、芝麻等药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润燥的功效.本期给大家推荐3款适合秋天喝的粥.  相似文献   

3.
秋季干燥,人们稍不注意便会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如适当食用一些药粥,则能起到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和养阴清燥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故燥邪为患、常易耗伤人体阴液,表现为口干、鼻干、唇干、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皮肤干燥裂等,故而《饮膳正要》言“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当以养阴益肺、生津润燥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猪肺...  相似文献   

5.
正秋季天干物燥,早晚温差大,容易出现唇干、咽痛、皮肤干燥等现象,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给宝宝调理饮食,除了多喝白开水,还要多让宝宝吃些润燥生津、清热解毒的蔬果,提高宝宝的免疫力。秋季正是润燥生津的最佳时期,也是瓜果收获的季节,多种蔬果可以让宝宝摆脱秋燥。  相似文献   

6.
秋气肃杀,气候干燥,因燥所致之病、因津伤所致之病谓之"秋燥症".气候干燥,会伤人之津液,皮肤黏膜的水分会加速蒸发,使人感到鼻燥干涩、鼻塞不通、口咽不适、皮肤干裂、咳嗽少痰等.按照中医的学说,秋季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饮食加强调理.可多饮温开水、淡茶、牛奶、豆浆、绿豆汤等,常吃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香蕉、柿子等果品,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还可吃些动、植物食品,如鱼类、鸭蛋、鸡肉、猪肝、莲藕、海带、山药、银耳、新鲜蔬菜等,同时要少食辛辣燥烈之品如大蒜、烈酒、辣椒、冷食等.这里提供几款秋令滋补养阴菜肴,供君选用.  相似文献   

7.
秋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口干舌燥,鼻焦咽痒,皮肤干瘪,毛发不荣,小便减少,大便干结,干咳无痰或少痰,有的人甚至咳血、鼻衄。中医对上述症候称之为“秋燥”。秋燥原因很多,而饮食不当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秋季饮食应突出“清润”,即养阴清燥,润肺生津。 秋季宜多吃一些清燥润肺的食品,  相似文献   

8.
正俗语道:"秋风起,肺燥急。"说的是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从而引起头痛发热、干咳少痰、心烦口渴或气逆而喘,以及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便秘等秋燥现象,还会使原有各种慢性病的人(特别是年幼年老体弱者)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因此,秋季养生贵在"养阴",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专家指出,人们平时除了注意生活规律、适当锻炼和及时补水外,通过饮食调理是一种很好的"养阴防燥"方法。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秋季养生(重在滋阴润燥)最宜吃的食物:  相似文献   

9.
"一阵秋风一阵凉",到了秋天,由于大气压较高,天气显得很干燥,冷空气不断南下,气温也就不断降低。每当秋风过后,就会使人感到一丝丝凉意。节气的交替,影响到人体内部生物环境的稳定,这时人们会感到嘴唇发干,皮肤失去润泽,大便干燥,等。秋季如何御凉防燥,不受外邪侵袭,保持健康体魄?古代医家认为食粥是秋季养生的最好方法,不但能抵御秋凉秋燥,还能养阴生津,提高抗寒能力。明代  相似文献   

10.
从秋分时节开始,正式进入了秋季.这个时候的天气凉爽,菊花盛开,蟹肉肥美,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时节.秋季昼夜同长,养生时也要顺应时节,遵守"阴阳平衡",更好地调养身体. 秋季,如何饮食 燥是秋季的主气,肺易被伤,进补时应注意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百合、核桃、糯米、银耳、甘蔗等柔软、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此外,秋天还应多喝开水,以养阴润燥,弥补身体损失的津液,即使不渴也要喝.喝水时,要少量频饮,千万不要一口气喝得太多.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不可乱补.应注意禁忌,特别是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相似文献   

11.
秋季进补     
金秋时节,气候干燥,燥邪侵袭,人们易患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及风热感冒、气管炎等病症。唐代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秋冬间,暖里腹。”秋季在饮食上禁忌生冷,不食不洁瓜果蔬菜,少吃油腻荤腥,少食或不食辣椒,并注意吃热食。《饮食正要》说:“秋气燥,宜食果以润其燥”,如多食一些滋阴、润燥、生津、化痰养肺食物。如葡萄、银耳、苹果、梨、萝卜、藕、桂圆、百合、桔子、大枣、西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对于秋季养生有"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之说。秋季进补,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养收之道"。传统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属金,秋主金,肝属木,金能克木。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木","酸甘化阴"意思是指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酸能收敛浮阳,甘能化生津气,酸甘并用使阴虚得济,阳亢得平。中医所说的"酸"的概念,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吃的酸味食物。中医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之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伤津液,表现出一派"燥象"。患者多见口干、唇干、鼻干、咽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与健康》2012,(9):6-9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也就是说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张盼 《食品与健康》2014,(10):47-47
秋季气候干燥,人们易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毛发脱落等,这是人体津液损耗的提示,所以此时更要注重养阴,防止"秋燥"伤阴。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应多吃些清淡食物,如番茄、菠菜、胡萝卜、木耳、竹笋、甘蓝、芹菜等。除饮食外,您也可以适当服用些西洋参养阴防燥,温和滋补。  相似文献   

15.
秋季为阳消阴长、由热转冷的过度时期,“燥”为秋季之主气,故称为“秋燥”。秋季饮食调养应贯彻《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以滋阴润燥、清润甘酸、温凉调配清淡新鲜为主,以达到清肺、补肝、健脾和胃之目的。多食些清淡润燥的粥食,特别是每天早餐吃些“花粥”,对祛燥清热、清肝明目是大有益处的。明代李禾延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与健康》2014,(9):62-62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汤进补营养、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17.
王荣华 《长寿》2009,(10):38-38
自古以来的养生家都提倡“秋冬养阴”.秋季养生在食补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药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经过炎热的夏天.人们的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身体显得相对虚弱一些.同时秋天气候干燥,易伤人体阴津,故在秋天要注意合理进补。秋季进补的基本原则应是:以清润为主,宜润不宜燥,宜收藏忌耗散,可常吃具有滋阴补肾、润肺、生津、提神、益气、养血、嫩肤等功效的滋补品。以下是适合秋季进补的常用单味中药。  相似文献   

18.
秋燥伤肺,人们稍不注意便会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如适当食药粥,则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润燥。 银耳粥:银耳50克、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该粥适宜肺虚咳嗽、阴虚低热、口干津少等症,尤其适合老年人在秋令时节食用。 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 100克,加水同煮成粥。  相似文献   

19.
《健康生活》2021,(9):48-49
正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论语·乡党第十》也讲:"不时不食",意思就是应顺天时而食,吃东西要按时令、按季节,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传统医学认为,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在秋季开始暴发或慢性疾病复发加重。所以,秋季应忌吃过燥的食物,因苦燥之物易伤津耗气,伤人肺阴。  相似文献   

20.
“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耳。”唐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对药膳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作了论述,现代医学更证实饮食疗法确有改善病人体质,提高病人抗病防病能力的作用。秋季药膳应以养阴生津,清热润肺为原则,烹制多用汤羹粥饮为剂,以补充津液,以防秋季燥咳痰喘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