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用不同方式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126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观察组采用镜下缝合法止血,比较2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巢间质血流收缩期峰值(PSV)及卵巢窦卵泡数。结果 2组术后1个月E2水平、PSV及卵巢窦卵泡数明显低于术前,FSH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是对照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E2、FSH、LH水平、PSV及卵巢窦卵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镜下缝合法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电凝止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超声刀和缝合止血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给予超声刀止血(观察组)和给予缝合止血(对照组)的择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各42例临床资料。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时卵巢储备功能[促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窦状卵泡计数(AFC)、卵巢基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T0及T2时,两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血清FSH水平均组内T1比T2时升高(P0.05),AMH水平及AFC、PSV检测结果均较组内T1比T2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和缝合止血两种止血方法均能保护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远期卵巢储备功能,但超声刀止血法止血效果优于缝合止血法,于患者预后更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镜下缝合止血、超声刀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94例,根据止血方式的不同分为镜下缝合组(47例)和超声刀组(4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清内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水平,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AFC)。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LH、FSH及E2的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与超声刀组相比,镜下缝合组患者的LH及FSH的水平显著降低,而E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PSV和AFC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与超声刀组相比,镜下缝合组患者的PSV和AFC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声刀组相比,镜下缝合组患者的妊娠时间及妊娠高峰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超声刀止血,镜下缝合止血可显著改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患者的短期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出血的处理方法,手术情况及术后卵巢储备能力。方法选取64例卵巢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缝合法处理术后创面止血,对照组采用电凝法处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创面处理方法、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复查阴道彩超见F0及PSV、FSH、LH、雌二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出血采用单纯缝合的方法虽然耗时较多,术中出血略多,但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止血方式不同,随机分为3组:电凝组34例、超声刀组34例和缝合组3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对3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并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术后3个月卵巢情况。结果 3组术前E2、FSH和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和超声刀组术后1个月、3个月FSH、LH与术前比较升高(P<0.05),缝合组没有变化(P>0.05)。3组术后3个月手术侧窦卵泡数较未手术侧均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缝合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无影响,术中应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对患者残留卵巢进行处理时采用不同方法对卵巢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治疗的75例采取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凝法止血,研究组患者给予缝合法止血。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的E2显著降低,LH与FSH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E2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LH和FSH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治疗的患者残留卵巢进行处理时,给予缝合止血法,能够有效保护患者卵巢功能,可以将其作为首选的一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卵巢创面采用电凝或缝合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需要使用卵巢囊肿剔除术实施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缝合止血治疗,观察组使用电凝止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卵巢创面采用电凝止血治疗相比常规缝合止血对于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更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7例卵巢单侧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手术前后FSH、AMH、E_2和AFC各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AM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术后基础FSH及E_2水平虽高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术侧卵巢AFC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可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AMH和AFC在评价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比E_2和基础FSH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两种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术中卵巢肿瘤剥离创面采用双极点状电凝止血,B组术中卵巢肿瘤剥离创面采用3-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水平。结果50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对症治疗,无术后感染及出血,按时换药,如期出院。术后1个月,两组E2、AFC水平均低于术前,FSH高于术前,且A组E2(30.33±7.28)pg/ml、AFC(4.48±1.53)个均低于B组的(34.67±7.72)pg/ml、(5.68±1.46)个,FSH(10.33±2.25)U/L高于B组的(8.82±2.40)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E2、FSH水平与本组术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AFC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FC低于本组术前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法及缝合止血法均可对卵巢储备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相对电凝止血法,手术缝合止血能更好的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卵巢囊肿剥除术中止血方式的不同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110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拟行卵巢囊肿剥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3例。其术中采取的止血方式有所不同,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采取电凝止血;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术中采取缝合卵巢止血。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月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E2、FSH和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回访,观察组中患者月经正常52例,对照组月经正常5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在确保充分止血和科学掌控电凝时间及强度、同时手术应操作轻柔,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的基础上对患者卵巢功能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术后AMH(抗苗勒氏管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6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缝合组(n=21)与电凝组(n=25),另选取正常育龄期女性25例设为对照组,于术后1个月及6个月分别检测与比较三组AMH、E_2、FSH、LH、患侧卵巢血流RI、AFC。结果三组术前卵巢储备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正常组,电凝组与缝合组术后1个月囊肿侧卵巢AFC明显更少,术后1、6个月AMH水平明显更低,术后1个月E_2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止血方式不会影响卵巢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应用AMH评估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王丽娜  崔月梅  梁珊 《河北医药》2010,32(8):929-93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缝合止血和单极电凝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有手术适应证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1例。均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按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式,将其分为2组:缝合止血组35例、单极电凝组36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第1次月经)及术后6个月均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F0)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2组病例术后及术后6个月较前均出现E2、F0下降和FSH、LH增高,其中单极电凝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缝合止血组术后E2、FSH、LH、F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电凝止血会造成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而使用镜下缝合止血可更好的保留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缝合3种止血方法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证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0例,对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缝合3种止血方法。单极电凝组(A组)30例,双极电凝组(B组)30例,缝合组(C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第2次月经)及6个月分别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F0)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3组病例在术后1月及6个月均出现E2下降及FSH、LH增高,阴道超声探测Fo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2组电凝止血组分别与镜下缝合组术后6个月E2、FSH、LH、阴道超声探测Fo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术后6个月的E2、FSH、LH、阴道超声探测Fo较单极电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较双极电凝止血及缝合止血易造成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而这2种电凝止血方法均较缝合止血方法加重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抗缪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AMH、FSH、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AMH、FSH、LH水平分别为(4.08±0.42)ng/ml、(6.84±1.57)IU/L、(11.41±1.08)U/L,优于对照组的(3.45±0.51)ng/ml、(7.62±1.25)IU/L、(12.24±1.27)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实施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极电凝与缝合方式对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残留卵巢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9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缝合方式止血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方式。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FSH、E2及LH水平、卵泡数量及术后月经异常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FSH、LH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E2明显低于术前;术后两组FSH、E2及LH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卵泡数量下降,而观察组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月经异常率均明显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对患者使用创面缝合方式处理残余卵巢时,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瘤剥除术中使用双极电凝、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94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均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按不同的止血方法 ,将其分为三组:双极电凝组24例、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36例、镜下缝合组34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比较患者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计数(AFC)、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PSV)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三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窦卵泡计数、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速度下降和FSH增高。但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和镜下缝合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明显,与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和镜下缝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创面采用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和镜下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影响小,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止血简便易行,是值得提倡的止血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两种止血方式对并发症、卵巢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腹腔镜术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予以双极电凝止血,观察组予以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及激素水平、卵巢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AMH、E2下降,FSH、LH上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AMH、E2升高,FSH、LH降低,且观察组FSH、LH低于对照组,AMH、E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相比对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促进卵巢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为腹腔镜术术中止血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褚冬梅  刘荣霞  杜习霞 《河北医药》2014,(14):2154-2155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影响卵巢储备功能的因素。方法选取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患者60例,试验组40例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照组20例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试验组术后1个月血清FSH、LH升高明显,E2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虽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性质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探讨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使用不同的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术后行缝合止血处理,对照组40例采用电凝止血处理,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前性激素(E2、FSH、LH)无明显并异,术后观察组6、12个月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月经量少、稀发或周期延长2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采用缝合的方式行创面止血,可使卵巢囊肿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采用不同措施处理残留卵巢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处理残留卵巢的措施分为两组,其中电凝止血组为对照组,缝合止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52例,测定术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以及促卵泡激素(FSH)等各指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比较,各检测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各监测值较术前均有明显变化,其中E2降低,LH、FSH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不同措施处理残留卵巢均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程度影响,其中采用缝合止血法保留患者卵巢功能更为有利,可作为首选止血措施,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