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标试纸条筛查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应用效果。方法献血前采用金标法筛查HBsAg,献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HBsAg初检、复检2次检测。结果金标法初筛43261人, HBsAg阳性2812人,阳性率6.50%;ELISA法检测38883人, HBsAg阳性38人,阳性率0.098%。结论采供血机构采用金标法对献血者进行HBsAg筛查,可有效减少不合格血液采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威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以便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 对2009 ~2011年间100095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威海地区2009 ~2011年团体献血血液报废率明显高于个体献血,献血者血液检测因素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抗-HCV> HBsAg>抗-HIV,ALT不合格成为首要报废原因,占60.84% (2111/3470),男性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且以轻度升高为主.抗-TP阳性居报废第二位.结论 加强团体无偿献血者ALT的筛选,尤其是男性献血者,以降低团体献血ALT的报废率;个体献血要通过加强街头ALT初筛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的比对,根据检验科结果调整街头ALT初筛的临界值,保持两者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最大限度的避免ALT轻度升高献血者献血;采用金标试剂对TP进行快速筛查,以降低抗-TP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环管理在献血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呈反应性献血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衢州市中心血站2015-2020年献血前检测采用金标法HBsAg/TP联合试纸条呈反应性的献血者, 制定合适的闭环管理措施, 指定专人进行结果告知, 征得献血者同意后采集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按照国家血液检测标准进行复查, 复查结果无反应性的献血者, 电话告知并进行招募动员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复查结果呈反应性的献血者, 电话告知并解释不符合献血要求的原因, 在浙江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IS)进行永久屏蔽登记处理。结果 2015-2020年献血前共检测135 990例, HBsAg和抗-TP呈反应性献血者1 524例, 其中HBsAg呈反应性1 052例, 抗-TP呈反应性472例。940例同意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复查, 152例复查结果无反应性, 再招募后70例成功献血, 占46.05%。788例复查结果仍呈反应性, 告知后将个人信息在血站信息系统进行永久屏蔽登记, 杜绝这些高危人群的献血概率。结论献血前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初筛, 能保证血液质量, 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HbsAg/Tp)联合全血金标试纸条的性能。方法:使用HBsAg/Tp联合全血金标试纸条对单一HbsAg阳性和单一梅毒抗体阳性血样进行1:1混合的50份血样,以及150份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初筛血样进行检测,并与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Tp-ELISA和HbsAg-ELISA进行结果比较。结果:50份单一HBsAg阳性和单一梅毒阳性血样的1:1混合血样,试纸条上相应检测线上均出现2条阳性反应检测线。对随机选择的15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初筛,结果筛查出10例HbsAg阳性,5例Tp抗体阳性,与Tp-ELISA和HbsAg-ELISA法检测的结果一致。结论:HBsAg/Tp联合全血金标试纸条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无偿献血者的筛查,有助于确保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回顾性统计泰安地区捐献全血无偿献血者(新泰采血点除外)的不合格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献血者不合格比例,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安全血液。方法 对泰安地区2018~2022年献血者健康体检、初筛、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献血者的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泰安地区2018~2022年约有45583人次的献血者因献血前健康体检和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暂缓献血原因主要是健康体检不合格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糜、血红蛋白(Hb)等检测项目不合格。泰安地区5年间献血者初筛淘汰率为10.12%(22211/219516),血液检测报废率为1.24%(2442/197072)。其中ALT初筛、检测不合格率均最高。(1) 2018~2022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HBsAg初筛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乳糜初筛不合格率均高于其他年份,不同年份乳糜初筛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ALT、Hb初筛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的结果和淘汰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采前筛查策略和招募方式,减少血液浪费,保障输血安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速率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阳地区2007至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6.41%,ALT不合格率最高为主要项,梅毒次之。结论献血前加强宣传,做好献血前ALT筛查工作,必要时开展献血前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与分析江阴市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分布情况,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的对策。方法对2007~2013年度江阴市127502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不合格率为0.08%,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0.29%、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为0.19%,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为0.54%、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为0.10%。HBsAg、抗-HCV检测的报废率逐年降低,抗-TP的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献血前血液筛查,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进一步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淘汰的原因,探讨我国对阳性献血者进行确认的必要性。方法对2008—2010年济源市无偿献血者血液ELISA检测淘汰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将2007—2010年ALT单项不合格及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 0.7≤S/CO<1的献血者作为随访检测对象。结果2008—2010年无偿献血23 016人次,淘汰362人次。初次献血16 110人次,淘汰261人次,固定献血(献血次数≥3次,每年至少献血1次)6 906人次,淘汰101人次。初次与固定献血者淘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阳淘汰274人次,占淘汰人次的75.69%(274/362)、双阳淘汰88人次,占24.31%(88/362)。抗-HIV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经市CDC确认均为阴性。2007—2010年随访检测:ALT不合格153人次,合格122人次,合格率79.74%;HBsAg、抗-HCV、抗-HIV、抗-TP4项共检测144人次,合格132人次,合格率91.67%。结论应建立合理的献血屏蔽淘汰管理制度。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 ELISA检测不合格者,定期进行随访。采供血机构应逐渐开展集中化检测,提高检测质量,开展阳性标本确认实验,避免ELISA检测假阳性的献血者被排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来自无偿和互助献血单采血小板血液安全性,为完善单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采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使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速率法),同时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核酸检测(NAT),比较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筛查总体不合格率及各筛查项目的不合格情况,并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比较不同来源献血者解锁率。结果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检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共检出1495份不合格样本,总体不合格率为0.95%,广州市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不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互助单采血小板总体和各年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献血(P 0.05),互助献血者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项目:HBsAg、抗-HCV、抗-HIV(单试剂阳性)、抗-TP、ALT、单项NAT的阳性率均高于无偿献血者。对404位单试剂阳性单采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解锁率为82.37%;互助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解锁率为70.65%(χ2=6.03,P 0.05)。结论单采血小板互助献血血液安全风险较无偿献血高,不适宜作为今后单采血小板的招募发展方向,采供血机构应坚持从固定无偿献血者中招募,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好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复检和归队工作,扩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142-14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即HBs Ag/TP联合检测试剂用于献血者血液初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东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9月~2015年4月献血的为对照组(43 952人),初筛血液使用乙肝试纸条检测血液,2015年5~12月献血的为观察组(45 810人),初筛血液使用HBs Ag/TP联合检测试剂,比较两者血液报废率。结果使用HBs Ag/TP联合检测试剂初筛血液后,血液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报废从0.68%下降至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因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报废的从0.68%下降至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进行血液初筛,操作简单、可靠,能大大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值得在各大血站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