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前30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防低血容的疗效。方法将62例ASAI-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术前30vain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观察并记录稀释前(1D)、稀释后(T1)、稀释后30min(T2)和术毕(T3)时的HCT和血红蛋白(Fib)。结果两组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12时刻两组的HCT和Hb均较rID时刻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3时刻恢复至T0水平,与rI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刻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0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预防胃癌根治术患者低血容的出现,其疗效与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缓解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静脉滴注痛的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的椎管内麻醉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在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前A组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mL,B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00μ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静脉滴注疼痛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及循环等改变。结果:A组、B组静脉滴注疼痛发生率和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前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mL或静脉注射氯胺酮100μg/kg可缓解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静脉滴注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20例,收缩压均低于90mmHg,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静脉输入,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尿量。结果用药后5~10min血压开始升高,心率逐步降低,用药后60~120min血压可维持在90mmHg以上,与用药前比较,SBP、DBP明显升高(P〈0.01),心率、尿量也有明显改善(P〈0.05)。按疗效判断标准计算,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62.3%。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有良好的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阳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40-1342
【目的】观察预给舒芬太尼和(或)利多卡因预防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利多卡因组(L组)、舒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组(SL组)及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50例。给予丙泊酚前1min,四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2mL)、利多卡因40mg(2mL)、舒芬太尼+利多卡因(0.2μg/kg+40mg)以及生理盐水(2mL)。所有患者以0.5mL/s速度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00mg,从预给药开始由另外一名麻醉医生观察是否发生注射痛及严重程度。【结果】与C组比较,L组、S组及SL组注射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S组及L组比较,SL组注射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给舒芬太尼或利多卡因均可有效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以及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严重程度,且联合舒芬太尼及利多卡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黄芪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疗效。【方法】将DN早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饮食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加用黄芪注射液5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日;替米沙坦40mg口服,1次/日;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替米沙坦40mg口服,1次/日,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及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u-ALB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U-ALB下降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U—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Scr均呈下降(P〈0.05),治疗组Scr下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DN早期,有明显减少尿白蛋白作用,但黄芪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疗效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郭锁成 《临床医学》2009,29(8):43-44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S40)对中枢性低血钠的治疗作用。方法23例中枢性低血钠患者每目氯化钠补充量为:生理需要量+2/3缺失量,折合HSS40125~500ml。对尿崩症患者,同时应用抗利尿激素(ADH)。结果23例病人,输注HSS403—5d后,19例血钠达到正常(大于或等于135mmol/1)。4例病人血钠较治疗前升高,但未达到正常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中枢性低血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S-1)联合顺铂、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全组42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给予S-1联合顺铂、多西紫杉醇治疗,方案为:S-140mg,口服,一天两次,d1~14;顺铂25mg/m^2,d1-3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75mg/m^2,d.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4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40.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5个月,1年生存率38.3%;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S-1联合顺铂、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对癫痫手术患者颅内压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癫痫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H组,n=20例)和20%甘露醇组(M组,n=20例).H组:常规输入林格氏液的同时 ,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 (4 mL/kg);M组: 常规输入林格氏液的同时 ,输入20%甘露醇 (4 mL/kg).监测输注前即刻(T0)、输注后30 min(T1)、60 min(T2)、120 min(T3)及术毕(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颅内压(ICP),同时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Na+和K+;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尿量.[结果]组间组内各时点MAP和HR无显著性差异(P〉0.05);H组T2、T3、T4时CVP较T0时明显升高(P〈0.05);H组患者ICP在T2、T3、T4时降低,与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组患者血清Na+在T2~T4时升高,与M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血清K+在T3、T4时有所降低,但与T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b和Hct在T2~T4时较T0降低(P〈0.05).H组患者异体用血量和尿量均明显少于M组(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能够有效地降低ICP、减少术中用血量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故可安全地用于癫痫患者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迟发性过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要 男,70岁。于2006—08—03因头晕、恶心、目眩来院就诊,经检查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盐酸倍他司汀20mg静脉滴注,滴数调为30滴/min,2h后静脉滴注完毕,无任何不良反应,病情有所缓减后患要求回家,于次日继续用此药约20min后出现头痛、头胀、大汗淋漓、恶心、心悸、立即停药,给予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斗壶滴入,吸氧(2~4L/min)及心电监护,30min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割宫产手术产妇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来自10个研究中心需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20例,随机分为2组,麻醉前Ⅰ组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 mL/kg;Ⅱ组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 mL/kg.观察输注前(T0)、输注完毕后即刻(T1)、穿刺完毕平卧后即刻(T2)、平卧后1 min(T3)、2 min(T4)、3 min(T5)、4 min(T<6,>)、5 min(T7)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记录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尿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率.结果:2组产妇平卧后T3~7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与T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产妇平卧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黄素使用率、术中尿量及术后24 h尿量2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醉前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11.
1病历 患者,女性,27岁,孕39周,体质量70 kg ,ASAⅠ级,术前检查无异常,无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冠心病病史,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于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00 mg和阿托品0.5 mg ,入室后常规吸氧,心电监护,血压(BP)125/75 mmHg、心率(HR)86次/分钟、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开放外周静脉后,取左侧卧位,于腰椎L2~3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置管顺利,注射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 mL ,观察5 min无全脊麻征象后追加1%利罗合剂10 m L ,输注羟乙基淀粉500 m L扩容治疗,10 min后测麻醉平面 T6~ L2,BP 102/60 mmHg、HR 90次/分钟、SpO299%。  相似文献   

12.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要 男,56岁。因头晕、头痛、血压偏高于2006—06—12来我院就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20125)80mg静脉滴注,10min后出现双下肢麻木,请示医生后给予调慢滴数后,15min患出现全身发痒、发疹,立即停药,并给予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斗壶滴入,吸氧(4~5ml/min),20min后症状缓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与顺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增敏疗效。【方法】首程治疗97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均给予放疗,根据化疗方式分为多西他赛组、顺铂组及对照组。多西他赛组每周1次静脉滴注多西他赛40mg;顺铂组每次1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于第1、第2周,1次/d,第5周重复;对照组仅行单纯的放射治疗。【结果】多西他赛组和顺铂组在有效率、放疗增敏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与顺铂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消化道、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在放射增敏方面疗效优于顺铂,且毒副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组)和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每组50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2mg/kg,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μg/h,1min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1~1.5mg/kg,术中必要时加0.5~1mg/kg,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清醒时间和质量。结果:两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可行的,但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NP1、NP2、NP3三组,每组40例。分别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5μg/kg、10μg/kg、20μg/kg之后,缓注异丙酚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检查,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恶心呕吐,亦无恶梦发生。NP1、NP3组胃镜检查中MAP较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而NP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受检者检查中SpO2均有所下降(P〈0.05),以NP1组最明显。NP2、NP3组起效时间较NP1组明显缩短(P〈0.05)。NP2组和NP3组术中不适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NPl组(P〈0.05)。而NP1组异丙酚的总用量多于NP2和NP3组(P〈0.05)。苏醒时间与清醒时间以NP3组最长(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胃镜检查,10μg/kg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贺苏(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48例急诊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复苏组(实验组24例)和0.9%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复苏组(对照组24例),观察记录两组按4ml/kg初次复苏后30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复苏前和观察终点时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指标,分析比较两组疗效(血压、休克指数)和安全性(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2组复苏后血压均明显升高,同时休克指数也均显著下降;实验组血压上升幅度及休克指数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2组初次复苏后30min,红细胞(RBC)、血小板(PLA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均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时间均延长,但其变化于2组间无显著差异;除实验组复苏后血CL轻度升高外,2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于复苏前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贺苏(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对低血容量性低血压复苏效率高,对于内环境无显著影响,可安全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单用及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院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肽组(A组)、硝普钠组(B组)、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组(C组),每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按三组用药持续治疗72h,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B、C三组间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C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B组(P〈0.01),A、C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A、C组患者用药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差值为(16.8±3.8)mL/min与B组(10.3±2.6)mL/min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基础肾功异常组内生肌酐清除率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硝普钠比较,rh—BNP无论单用或联用硝普钠均能够进一步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指标,同时对肾功能无明显损害,安全性与硝普钠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伍用丙泊酚混合液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112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人。Ⅰ,Ⅱ组患者在注射1.5~2mg/kg异丙酚前1min分别注射2mL生理盐水、2mL100μg/kg氯胺酮,Ⅲ组患者注射与其相同剂量氯胺酮和异丙酚的混合液。应用注射异丙酚时的VRS评分和苏醒后VAS评分法分别对各组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①VRS评分:与Ⅰ组相比,Ⅱ、Ⅲ组患者无痛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Ⅱ和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②VAS评分:与Ⅰ组相比,Ⅱ、Ⅲ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100μg/kg氯胺酮或与异丙酚同时注射均能明显降低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吉西他滨(GEM)与奥沙利铂方案(GEMOX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卵巢癌复发患者32例,以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GEMOX方案)进行化疗,GEM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静脉滴注,3小时。21~28d为1周期。【结果】患者均完成目标化疗,无1例因发生毒副反应不能耐受而放弃化疗,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其中,发生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反应。【结论】GEMOX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经过精心护理可预防或帮助减少化疗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欧英余  张薏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19-1421
【目的】比较10g/L氯普鲁卡因与1.25g/L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拟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初产妇患者68例,随机分为氯普鲁卡因(A组)和罗哌卡因(B组)两组(n=34),在宫口开至2~3cm时A组给予镇痛液配方为10g/L氯普鲁卡因+0.003g/L芬太尼;B组给予1.25g/L罗哌卡因+0.003g/L芬太尼的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至第二产程开始时停止。观察并记录镇痛前、给予硬膜外负荷量后5min、30min,宫口开全时的疼痛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以及各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A组的疼痛评分较B组在给负荷量后5min低(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无差异(P〉0.05)。两组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无缡计学意义(P〉0.05)。【结果】10g/L氯普鲁卡因分娩镇痛较1.25g/L罗哌卡因起效快,两者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