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D44v7 8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及宫颈鳞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0例正常宫颈、16例鳞状上皮CIN (其中轻度 5例、中度 5例、重度 6例 )、10例原位癌及 30例宫颈浸润癌标本中CD44v7 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中 ,CD44v7 8无阳性表达。轻、中、重度C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0 %、40 %及 6 6 .6 7%,各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从鳞状上皮CIN→原位癌→宫颈浸润癌中 ,CD44v7 8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 ,但原位癌与浸润癌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CD44v7 8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1) ,与病理分级无关(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7 8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结论 CD44v7 8阳性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FHIT基因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颈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宫颈癌,39例CIN,1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标本中FHIT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发生及与子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及子宫颈癌 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率正常宫颈组织高于CIN和子宫颈癌组织(P<0.01),CIN组织中高 于宫颈癌组织(P<0.01);FHIT蛋白在CIN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宫颈鳞癌组织(P<0.01) ,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鳞癌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 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FHIT蛋白在各级CIN组织中、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宫颈癌组织中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FHIT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和演进有关,可以作为临床监测CIN病变转归和判断子宫颈癌预后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凋亡基因PDCD5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1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PDCD5在宫颈癌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93例宫颈组织(其中包括正常宫颈18例,CIN I级19例、CINⅡ级18例、CINⅢ级20例、宫颈癌18例)的组织切片进行PDCD5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人工阅片评分及计算机辅助染色强度判定2种方法判断宫颈组织PDCD5的染色阳性率及染色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判断PDCD5的表达与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在正常宫颈及CIN I级组织中,PDCD5表达多呈强阳性,CINⅡ级以上及宫颈癌组织表达呈递减趋势.正常宫颈组织、CIN各级及宫颈癌组织之间PDCD5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22、0.366、0.287、0.252和0.206,各级病变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在整体上说,PDCD5的表达在CIN I级较正常升高,在CINⅡ级以上随宫颈病变的进展呈下降趋势.结论:PDCD5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宫颈细胞从CIN至宫颈癌进程中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王素英  董芸蓉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7):574-574,576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宫颈鳞癌(SCC)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例SCC、53例CIN和30例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SCC和CIN中的阳性率(91.7%和83.0%)均高于慢性宫颈炎(1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IN与SCC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16蛋白在CIN、SCC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它可作为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的辅助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碧辉  李兰双  聂青 《重庆医学》2013,(27):3285-3286
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重庆市黔江区25 128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筛查,对检查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病理活检结果阳性112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58例,CINⅡ26例,CINⅢ及原位癌19例,浸润癌9例。土家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妇女及苗族妇女。结论宫颈癌普查是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防治宫颈癌的重要途径,是降低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在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  张志胜 《湖南医学》2000,17(3):163-165
目的 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肉瘤样变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26例宫颈癌、12例癌样病变上皮肉瘤样病变(CIN)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0例宫颈癌和12例CIN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46%,50.00%,所有正常宫颈组织端9粒酶表达阴性。结论 端粒酶活必表达出现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与宫颈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并和相应活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比较。方法应用TRAR-ELISA法分别检测13例CIN、17例宫颈癌及11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和相应活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41例脱落细胞中,8例CIN、14例宫颈癌呈端粒酶阳性表达。而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表达。CIN、宫颈癌及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分别是(0.328±0.192),(1.329±0.259)和(0.039±0.084),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活组织中一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端粒酶激活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活组织中一致,能反映宫颈病变,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9.
CD44V6、CD44V7-8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群  宗璐  杨整哉 《医学争鸣》2003,24(16):1500-1503
目的 :探讨CD4 4V6和CD4 4V7 8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10例正常宫颈上皮、1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10例原位癌及 30例宫颈浸润癌标本中CD4 4V6和CD4 4V7 8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中 ,CD4 4V6、CD4 4V7 8均无阳性表达 .在宫颈CIN→原位癌→宫颈侵润癌中 ,阳性表达均呈上升趋势 ,两者呈正相关 (r =0 .96 3,P <0 .0 5 ) .CD4 4V7 8阳性表达早于CD4 4V6 .CD4 4V6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r=1.0 0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CD4 4V6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结论 :CD4 4V7 8阳性表达是一个较早的分子事件 ,对宫颈癌的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潜在指标 ;CD4 4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估计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联合检测CD4 4V6、CD4 4V7 8,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免疫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0.
孟庆更  蔡茹艺 《北京医学》2007,29(11):664-666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HPV18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HPV DNA定性检测,以光镜下病理学诊断作为CIN分级标准.结果 268例宫颈组织中HPV16、HPV18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4.78%(120/268)、8.96%(24/268),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PV18(P<0.05).HPV16或HPV18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5例存在双重感染(P<0.01).HPV16的检出率随CIN Ⅰ级、CIN 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病变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5).HPV18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16感染可能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定性检测对宫颈癌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妇科体检妇女共9573例,发现细胞学异常274例,阴道镜活检提示正常宫颈组织11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53例,宫颈癌1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74例标本中的p16、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示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的p16阳性率分别为9.0%、69.9%、93.8%、95.5%、10/10,Ki67阳性率分别为76.6%、89.2%、91.7%、95.5%、10/10.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r=0.681和r=0.314,均P<0.01).应用p16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宫颈病变诊断,可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35例CIN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CIN各级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CINI级与CINII级、CIN III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 II级与CIN III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程的进展,PTEN蛋白表达有降低的趋势,提示PTEN蛋白表达的降低是宫颈组织恶变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TERC基因扩增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50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其中106例为高危型HPV阳性,44例为阴性。结果 hTERC基因扩增在组织学正常或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22.2%、57.1%、81.3%、96.3%,各组间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患者中hTERC基因扩增率为72.6%(77/106),阴性患者中hTERC基因扩增率为9.1%(4/44);hTERC基因扩增的患者中,HPV阳性所占的比例为95.1%(77/81),阴性所占比例仅为4.9%(4/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可能是hTERC基因异常扩增的早期事件,hTERC基因异常扩增检测可能成为宫颈癌筛查及宫颈病变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69-73
目的 探讨因宫颈疾病行手术治疗后继发阴道上皮内肿瘤(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8 年12 月间因宫颈疾病行手术治疗后继发VAIN 的患者共35 例,分析VAIN 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宫颈锥切术后切缘情况、子宫切除术后HPV 感染情况及TCT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VAIN 的发生时间及预后结局。结果 随着宫颈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VAIN 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VAINⅡ~Ⅲ级患者既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高于VAIN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VAIN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发生率为100.0%,其中高危型HPV 感染率为88.6%;且VAINⅡ~Ⅲ级患者的高危型HPV 感染率略高于VAINⅠ级患者的高危型HPV 感染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VAIN 大多发生在子宫切除术后5 年内,占80%;VAINⅠ级患者治疗后有4 例持续存在,其中1 例进展为VAINⅡ~Ⅲ级;VAINⅡ~Ⅲ级患者治疗后有5 例复发,其中2 例进展为阴道鳞状上皮癌,复发及进展患者均存在高危型HPV 持续感染。结论 宫颈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后继发VAIN 的发病与HPV 感染及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存在以上因素的患者在行子宫切除术时应予以重视,建议术前阴道壁组织活检术明确,以切除病变阴道壁组织减少VAIN 的发生,术后需密切随访监测以早期发现阴道病变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常规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检出率及阴道镜图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44例CIN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发现CIN44例,占14.66%;CIN的异常图像为宫颈湿疣、醋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共占93.19%,不满意征象3例,占6.81%;阴道镜检查CIN,阳性预测值为75.86%、敏感性为93.62%、特异性为94.47%。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诊断CIN的重要方法,初次阴道镜检查可疑时应进行常规活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PV感染及全身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271例,进行液基细胞学(TCT)、HPV-DNA和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同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进展,HPV阳性率也明显升高(P<0.01)。CINⅠ、CINⅡ、CINⅢ及SCC组CD3+T细胞比例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且SCC组与宫颈炎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8+T细胞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CINⅡ、CINⅢ、SCC组与宫颈炎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SCC及CINⅠ、CINⅡ、CINⅢ组CD19+B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K细胞比例的差异与宫颈炎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病理分期进展逐渐递增。结论宫颈病变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亚群偏移,可能与HPV病毒逃避免疫监视有关,了解这一变化可为免疫治疗干预癌前病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