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 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含量。结果 :ACS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2 %。结论 :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6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同时比较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组之间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多增高(86.7%),二者之间有较好相关性,不稳定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塞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结论:炎症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对不稳定斑块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预测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RP含量。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高于参考值范围(CRP参考值范围为小于8 mg/L)。结论: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有一定关系。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6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及健康对照者42例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并进行比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急性心肌梗死38例患者6 d后进行血C反应蛋白浓度复查,复查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C反应蛋白浓度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血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24 h)血C反应蛋白浓度较心肌梗死(6 d)血C反应蛋白浓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显著相关,C反应蛋白越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越不稳定。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与溶栓减轻急性炎症反应有关。C反应蛋白可作为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冠心病不仅仅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疾病,实际上炎性反应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化的形成,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裂纹,引起的完全或不完全性堵塞性血栓的急性病变,此时机体即出现急性反应期。而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近年来又被公认为是新的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方法的诞生,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本文通过对10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探讨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由于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ultrasensitive)(检测范围为0.06 mg/L~10.0 mg/L)检测技术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代替普通CRP(检测范围8 mg/L~10 mg/L以上,不能检测低浓度)检测,能很准确地检测低浓度CRP,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对心血管疾病、新生儿细菌感染、肾移植等方面,其中对心血管疾病危险的预测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反应蛋白 (C- reactive protein 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 ,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由于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 (ultrasensitive) (检测范围为0 .0 6 mg/ L~ 10 .0 mg/ L )检测技术即超敏 C反应蛋白 (hs CRP)检测代替普通 CRP(检测范围 8mg/ L~ 10 mg/ L以上 ,不能检测低浓度 )检测 ,能很准确地检测低浓度 CRP,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明显增强 ,主要表现在对心血管疾病、新生儿细菌感染、肾移植等方面 ,其中对心血管疾病危险的预测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喆  郑明芳 《上海医学》2004,27(10):775-776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卒中(ACS)R病的主要因素,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炎症或组织损伤时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测定ACS患者血清中CRP浓度变化,探讨CRP在ACS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血清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测定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Fg)、肌酸磷酸激酶(CPK)和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并观察住院期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ACS病人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hs-CR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且hs-CRP水平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存在正相关(rs=0.37,P=0.008),血清hs-CRP升高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hs-CRP正常组。结论:hs-CRP可以较灵敏地预测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预测的敏感性比Fg及cTnI等血清标志物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他汀类调脂药对正常血脂有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未经调脂治疗具有正常胆固醇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类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普伐他汀(15例,10mg/d)或辛伐他汀(15例,20mg/d),对照组未经调脂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1年后的血CRP及血脂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他汀类治疗组患者CRP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对照组1年后各项指标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两种他汀类药物不仅有调脂作用,在常规剂量下均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7例CAD患者和28例对照组人群的血清CRP,将CAD患者进一步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N-ACS)两组.另外,将97例CAD患者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CAD患者血清CRP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比较,ACS组和N-ACS组患者血清CRP均显著升高(P<0.05);与N-ACS组比较, ACS组患者血清CRP亦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比较,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RP均显著升高(P<0.05);与1支病变组比较, 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RP亦显著升高(P<0.05);与2支病变组比较,3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RP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1)CRP可能与CAD有关;(2)CRP异常升高可能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和CA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在非冠心病(NCHD)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4组患者C反应蛋白。结果:冠心病各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NCHD组,AMI、UAP两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SAP组,AMI和UA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的形成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AMI、UA、S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并可作为监测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20mg/d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降脂达标率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34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41~79岁,平均(64.4±11.3)岁,服用辛伐他汀20mg/d,疗程12周。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时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糖(GLU)、肌酸激酶(CPK)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辛伐他汀20mg/d治疗12周降低TC、LDL-C、TG的幅度分别为34.8%、46.1%、24.7%;升高HDL-C2.0%,使76.5%冠心病患者LDL-C降至目标值,并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P=0.018)。结论辛伐他汀20mg/d治疗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降脂达标率,并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的改变以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hs-CRP检测,并按照常规方法测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脂水平。同时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发病12h之内、24h、48h、72h时和7d的hs-CRP检测,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水平(6.26±5.60mg/L),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对照组(3.52±4.34mg/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间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8h(13.05±3.89)mg/L或72h(13.04±3.98)mg/L的hs-CRP水平较发病12h内(5.34±5.45)mg/L明显增高。结论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增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8h或72h的hs-CRP较发病12h内更能反映急性冠脉事件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C 反应蛋白 (CRP)的血清学改变及其与ACS产生机制、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的 9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CS组 5 3例 (急性心肌梗死 2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例 ) ;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NACS)患者组 4 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14例 ,稳定性心绞痛 2 9例 )。以 32例有胸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CRP和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浓度 ,并与 3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NACS组 (P<0 .0 5 )和对照组患者 (P<0 .0 1) ,NACS组的CRP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CRP水平的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呈正相关性 ,而与血脂水平无关。结论 ACS发生时有炎症表现 ,可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CRP水平的升高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而且也间接反映了血管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及阿司匹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阿司匹林对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176例冠状动脉单支狭窄>65%的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40例的CRP浓度,并观察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CRP浓度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CHD患者的CRP浓度(P<0.01),CRP浓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极大。文章从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及一般护理、医疗护理指导及急救知识的普及、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临床护理在冠心病的治疗和转归以及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