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18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修补手术,开腹组行开腹修补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相对于开腹手术来说,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鼻内镜修补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颅内修补手术,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修补手术.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手术修补成功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修补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颅内修补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传统手工塑形修补(MS)与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术(DTMS)在修补颅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18例颅骨缺损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 不同分为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组61例,传统手工塑形修补组5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合并症、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外观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组在手术用时、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及塑性工作量方面较手工塑型修补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型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钛钉用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塑形工作量减轻,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在修补颅骨缺损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周晓峰 《江西医药》2005,40(6):362-363
目的总结在采用不同人工修补材料行颅骨修补手术的术中护理体会。方法116例颅骨缺损患者分别采用不同人工修补材料,其中硅胶的63例,钛金属22例。高分子生物材料31例。结果针对不同的人工修补材料和颅骨缺损的部位和大小,其固定方法主要有丝线结扎、钛钉固定和生物胶固定等3种。结论术前及时与医生沟通,熟知手术步骤,协助病人挑选相对较为“称心”满意的修补材料.术中自始至终做好无菌操作,保持台面清洁,及时做好术前的准备及术中应急配合工作是术中护理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轻量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手术的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我院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轻量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治疗组)30例和治疗Ⅱ组30例(疝环充填式修补手术治疗组)。结果两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轻量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片疝修补术的方法,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行疝囊高位结扎后,以人工复合材料作为补片,用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以达到缝合无张力。并对手术方法、要领、手术指征、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更宽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费用低等优点。结论:平片疝修补手术是一种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安全可靠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轻量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手术的比较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轻量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术组)40例和治疗Ⅱ组(疝环充填式修补术组)40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量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明显,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胃穿孔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开腹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指标、手术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腹股沟疝应用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84例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临床优缺点。结果应用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术后切口产生疼痛的有9例,需要止痛的有2例,有异物感的有11例,无复发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手术治疗后切口疼痛的患者有19例,需要止痛的有13例。其中1例复发,2例阴囊血肿,1例鞘膜积液。应用无张力修补术及传统修补术术后的住院时间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合理的疝修补手术方法,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适合人群进行准确把握,在临床治疗中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57-3757
我院从2007年3月~2009年2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Rutkow手术)及平片修补手术(Lichtenstein手术)行无张力疝修补术31例,材料均选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mesh-plug定型产品或单层网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的比较,探讨无张力疝修补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170例次疝修补术,其中90例次行无张力疝修补术,80例次行传统手术方式修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尿滞留、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无张力组尿滞留率及止痛药应用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更符合生理解剖,近期疗效满意的理想疝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疝修补术为Bassini在1889年首创,传统的修补手术均为张力性疝修补术,其手术方式有Bassini法、Ferguson法、Mcvay法和Halsted法[1],术后易复发,复发率为1%~15%。随着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传统的修补手术面临着挑战;但无张力性疝修补材料价格昂贵,且有发生排异反应的可能性。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15例,根据腹股沟疝的分型采用不同的传统手术方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从人工修补材料问世以来,疝气的修补,特别是老年疝气的修补有了质的飞跃,使传统的“无材料”有张力修补,变成有材料无张力修补,使复发率明显降低,随着修补材料的国产化,价格的降低,该手术方法会逐渐取代传统的方法,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完成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mexh plug)8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传统疝修补组)、乙组(无张力疝修补术)、丙组(腹腔镜疝修补术)各5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丙组手术时间长于甲组和乙组,住院时间短于甲组和乙组,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甲组和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切口小,手术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成人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病,按传统手术方法,复发率高达10%~15%.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使用美国外科公司泰科慢医疗集团提供的产品(Surgipro*Hernia-Mate*plug),采用平片修补手术(Lichtenstein手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手术(Rutkow手术)修补成人腹股沟斜疝5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腹壁切口疝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腹壁切口疝个体化手术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老年腹壁切口疝的分类、手术方式和随访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单纯缝合修补术19例,复发5例;人工生物材料修补25例,复发1例;腹腔镜人工材料修补5例,无复发。结论应根据老年切口疝患者的机体状况、腹壁缺损大小及腹内压升高情况选择个体化手术修补方式。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是效果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目前腹股沟疝修补有三种基本方法,即: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因为经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上开展较少,故笔者将对前二种疝修补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沈林华 《北方药学》2013,(11):117-117,92
目的:比较腹股沟斜疝采用补片修补与常规修补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补片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采用补片修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修补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张力性疝修补术逐渐被无张力修补所代替,各类充填物的生产、发明,让无张力修补术逐渐成为疝修补术的金标准[1-2],传统疝修补术属Ⅰ类清洁手术,手术时间短,创面小,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可以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创面大,且有填充物的使用[3],使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运用成为常规.我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219例232侧,根据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对其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技术合理的无张力修补手术[1]。而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行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入门术式及经典术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