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DEACMP)脑电图(EEG)的变化,为判定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DEACMP患者的临床与EEG资料.结果:24例患者EEG均表现为异常,其中轻度异常13例,中度异常7例,重度异常4例,且与临床表现大致对应.结论:EEG检查对DEACMP的病情、预后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辉华 《中外医疗》2010,29(27):55-55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EEG)异常改变,为判定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脑电图(EEG)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清醒后不久出现迟发性脑病特有的神经精神症状与体征,全部病例EEG均表现为异常,脑电图主要特征为广泛性不规则高波幅慢活动(δ、θ)连续性出现,以额、中央、颞区占优势,严重者可呈平坦波及爆发-抑制波。患者意识状态分为清醒、混浊、昏迷,脑电图结果分别是轻、中、重度异常。结论 EEG检查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防、临床治疗指导康复、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临床转归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与结论:急性一氧化碳迟发脑病发病后疗程长,愈后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急性期应进行彻底治疗,假愈期应客观观察病情,一但异常应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82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及其迟发脑病的脑电图(EEG)与脑地形图(BEAM)检查结果,讨论此类病人在急性中毒后各期做脑电图,脑地形图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并从中探讨EEG,BEAM的临床检查价值。  相似文献   

5.
蒲娟  刘生荣 《吉林医学》2012,33(11):2348-234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转归与脑电图(EEG)的相关性变化。方法:对41例DEACMP患者的EEG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清醒后不久出现了迟发脑病特有的神经精神症状与体征,全部病例EEG均表现为异常。主要表现为α波慢化或消失,弥漫性中高幅θ、δ波,以额或额颞部最明显,呈持续性或较长程出现,临床表现与EEG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EEG对DEACMP早期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治疗1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脑病的发病机理、高压氧(HBO)治疗机理及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8例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例数为12例,无效死亡例数为5例。治疗次数在15次以下的总有效例数为3例,(16—30)次的总有效例数为4例,31次以上的总有效例数为5例。结论:在急性CO中毒发生时,尽早实施HBO治疗,以预防或减少迟发脑病的发生,遇到有迟发脑病高危因素,如接触CO时间长、昏迷时间长、高年龄、既往有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史的急性CO中毒患者时,HBO治疗要适当延长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7.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早期高压氧治疗非常重要,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是预防迟发中毒性脑病和减轻残留神经功能障碍的有效途径。我院高压氧科于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收治急性CO中毒病人259例,现将临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CO中毒为常见的急性中毒 ,其发病及死亡人数在我国急性职业性中毒中均居第 1位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 ,经 2~ 60天假愈期 ,可突然出现以精神障碍和锥体外系或锥体系为主的脑病表现 ,被称为急性CO中毒性迟发脑病。迟发脑病危害极大 ,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 5 0例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进行临床分析 ,皆在为研究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1 对象及方法我院以 1985年至今住院的急性CO中毒患者共 2 96人 ,诊断为迟发脑病者 5 0例 ,这 5 0名患者在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 ,昏迷时间最短的为 2小时 ,最长的为 16天。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 CO 中毒患者接受急救治疗,于入院24 h 内首次检查 EEG 及头颅 CT,随后每隔7~14 d 复查直至出院。结果治疗后24例发生 DEACMP,设为 DEACMP 组,36例未出现精神症状,设为对照组。DEACMP 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和智能障碍、锥体外系表现为主。DEACMP 组和对照组首次 EEG 异常率分别为91.67%(22/24)和66.67%(24/36),中、重度 EEG 异常分别为70.83%(17/24)和36.1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急性 CO 中毒期比较,DEACMP 组发病期 EEG 异常率增高至95.83%(23/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重度 EEG 异常的急性 CO 中毒患者更易发生 DEACMP,其 EEG 表现与临床病程发展平行,早期监测 EEG 对预测 DEACMP 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博  高路  姬新才  伏军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886-2887
目的:观察肌苷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预防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给予高压氧、脑细胞活化荆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苷注射液治疗急性CO中毒48例,与同期采用安慰剂治疗45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患者脑CT或MRI检查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苷注射液对预防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24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有关临床特征。[方法]对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24例DEACMP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脑电图、心电图、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例均有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内容改变,少数表现为意识水平受损,持续时间(12.5±5.8)h,假愈期(10.5±6.2)d;14例有锥体外系功能障碍。部分病例有锥体系功能障碍。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43.5%(10/24),脑电图异常率为100%(24/24),CT异常率为66.6%(16/24),MRI异常率为83.3%(10/12)。全组痊愈及显效16例,好转7例,死亡1例。[结论]DEACMP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锥体外系和 锥体系功能障碍,一经发生治疗较困难,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12.
白晶 《吉林医学》2006,27(9):1024-1025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早期治疗和预后,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5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以痴呆、二便失禁、智能障碍为主。CT和MRI提示:脑内白质的对称性类圆形低密度影。治疗强调早期激素治疗,高压氧治疗和改善局部脑血液循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老年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程度与年龄、昏迷时间、一氧化碳浓度、既往病史等因素相关,而且与在治疗上早期应用激素和其他治疗时间不少于一个月相关。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41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主要早期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伴有智能减退、发热、头痛、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常规脑脊液检查异常率43.9%,早期脑电图检查异常率92.7%,脑MRI检查异常率51.2%.结论:精神行为异常可以是病毒性脑炎的首发症状,常伴有智能减退、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结合脑电图、脑脊液、MRI和CT检查可以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为其临床寻找客观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将6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病情进展是否发生DEACMP划分为DEACMP组和非DEACMP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和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评分,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非DEACMP组比较,DEACMP组ERP测定中N2、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EACMP组HDS评分较非DEACMP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EACMP组ERP成分中P3波潜伏期与HDS评分呈负相关(r=-0.45,P<0.01),而P3波幅与其呈正相关(r=0.44,P<0.01)。结论 DEACMP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ERP可作为评价DEACMP患者认知功能的实验室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加强对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认识。方强回顾分析52例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在出现症状后1d~2个月内头部MR检查。另选取26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行MR检查并与NPSLE组比较。结果NPSLE的MRI主要表现为斑点状和大片状脑炎样病变、出血、脑梗死和脑萎缩,额、顶叶和基底节区好发。表现为点状病灶的临床以精神障碍和头痛为主要表现,片状病灶以癫痫和偏瘫为主要表现。NPSLE病例组和无NP对照组的片状病灶阳性率(P〈0.01)和病灶总面积(F=4.8433,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NPSLE的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脑病性质及更准确的评估病情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电图特点,并探索脑电背景慢化分级、δ刷对临床评估的价值。  方法  纳入52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起病形式、合并肿瘤情况、辅助检查(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滴度、MRI报告和脑电图结果)、治疗情况和出院随访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脑电背景异常程度(EEG)、δ刷情况。  结果  52例患者中7例脑电图正常(14%),45例脑电图异常(87%),包括:轻度异常25例(48%),中度异常 11例(21%),重度异常9例(17%)。6例出现δ刷(12%)。脑电图检查时病情轻组有32例(62%),病情重组有20例(38%)。随访1年后,预后良好组有45例(86%),预后不佳组有7例(14%)。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出现δ刷提示病情重、需要ICU治疗、预后不佳的比例增高(P<0.01)。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CSF抗体滴度>1∶10的比例越高(P=0.035),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启动二线免疫治疗比例越高(P=0.008)。合并肿瘤的患者出现δ刷的比例更高(P=0.012)。首发病例较复发病例出现δ刷的概率更高(P=0.023)。  结论  脑电慢化程度和δ刷在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结果上一致,EEG越慢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出现δ刷提示病情重、预后差。EEG慢化与抗MNDA受体脑炎的免疫状态相关,EEG越慢,免疫异常越重,临床上可动态检测患者的EEG以评估免疫治疗效果,若EEG慢化未改善应及早考虑加强免疫治疗。合并肿瘤的患者出现δ刷的比例更高,因此当出现δ刷时应积极排查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对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将颅脑损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出现脑心综合征而临床表现无明显加重的38例,B组为未出现脑心综合征但临床表现加重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死亡率、重残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出现与cT表现的加重呈平行正相关关系,结合脑心综合征较单纯依靠临床表现来决定患者复查CT及选择手术的时机,能更好地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脑电图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脓毒症患者入ICU后给予脑电图监测72h或直到转出ICU,观察其脑电图改变,并按照国际Young分级标准进行脑电图的分级随访患者3个月后的神经精神功能,按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脑电图分级及MMSE、SAS、SDS评分之间的差异。分析脑电图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6例患者中,脑电图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脑电图Ⅰ级24例,其中17例无明显脓毒症脑病表现;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6例,Ⅴ级2例,Ⅵ级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脓毒症脑病表现。36例中15例存在痫样放电,预后均较差,其中9例为非惊厥癫痫(NCS)或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NCSE)占25.00%,6例为惊厥性癫痫(GCS)或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占16.70%。脑电图分级越高,预后不良率越高。脑电图分级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电图异常,是否存在SAE与其严重度有关,且NCS或NCSE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脑电图分级与预后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预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进展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妇瘤科收治的72例局部进展期(Ⅱa~Ⅲb期)宫颈癌患者均接受盆腔体外调强照射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干预,治疗前、治疗末行常规MRI平扫与DCE-MRI检查,获取肿瘤DCE-MRI各定量血流参数,分析其与疗效、预后的关系。结果72例患者治疗末肿瘤消退率为(81.69±15.77)%。治疗后MRI平扫显示肿瘤组织肿块缩小或消失,表现为局部T1WI稍低信号,T2WI均匀或不均匀中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治疗末容量转移常数(Ktrans)、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速率常数(Kep)值未见明显改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治疗末Ktrans、Ve值均与肿瘤消退率正相关(P<0.05),Kep值与肿瘤消退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72例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为79.16%,复发率为15.27%。随访期内无瘤生存的患者治疗末Ktrans、Ve值明显高于非无瘤生存者,未复发的患者治疗末Ktrans、Ve值明显高于复发者(P<0.05)。结论DCE-MRI定量血流参数与进展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