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护理程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61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施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抗凝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抗凝治疗知识合格率、对抗凝治疗健康教育满意率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测定结果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实施抗凝治疗知识教育,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施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抗凝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抗凝治疗知识合格率、对抗凝治疗健康教育满意率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测定结果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实施抗凝治疗知识教育,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正>个人的生活方式影响其健康,健康行为的建立与保持有利于慢性病的防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1])显示,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多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强调慢性病的最佳防治策略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防治重点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在促进慢性病患者进行行为改变的过程中,护士等专业人士提供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信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测量的方式,将16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和实验组(微信健康教育组)。对照组执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微信群及微信平台推送相关内容,增进互动。分别于患者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情况、饮食情况、休息与活动情况、复诊情况、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护士的满意度、对微信健康教育的接受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服药情况、饮食情况、休息与活动情况、复诊情况、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护士的满意度、对微信健康教育的接受度七个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O.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微信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减少抗凝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4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抗凝知识水平并掌握自我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2月在我科施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抗凝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抗凝知识掌握情况、对抗凝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抗凝知识教育,能提高抗凝健康教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已普遍开展,术后抗凝治疗不当所致的出血与栓塞等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而加强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成了防止术后抗凝不当所致的出血和血栓的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术后正确采集PT标本,掌握食物、药物及其他疾病对抗凝效果的影响,有效的健康教育,规范住院期间抗凝治疗的护理,科学的出院抗凝治疗指导等已成为减少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语言交流健康教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语言交流为主的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非语言交流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情绪.结果:治疗组术后不良情绪发生率为16.0%,对照组为32.0%;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0%,对照组为72.0%;治疗组病死率为0%,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术后心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有效的非语言交流健康教育能够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加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抗凝依从性、抗凝知识掌握程度及国际标准化值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护能力、自我概念与自我责任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抗凝依从率为98.11%、国际标准化值达标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6.79%、84.91%;观察组抗凝知识掌握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利用延续护理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与抗凝依从性,提高抗凝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骨肿瘤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确诊为骨肿瘤的患者108例,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骨肿瘤患者的应对方式,大幅提高患者自身希望水平,对促进和维持患者自我健康行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方法,提出护理中应重视病人住院抗凝护理及出院后的指导,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8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妊娠结局。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定期产检、合理饮食、血糖监测的实施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THBC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GDM中,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介绍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方法及其检测,提出护理中应重视病人住院及出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行为干预在群体健康教育和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常见的行为改变理论,结合护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探讨了这些理论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促进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变的效果。方法将93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所对应的数字分组,奇数者为对照组47例、偶数者为观察组46例,干预过程脱落8例,实际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理论框架指导的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及干预4周、8周、16周测评脑卒中自我管理得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得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以及不同时间点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自我管理得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自第8周后)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结果 有效地减少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抗凝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是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地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地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拔牙是一个手术过程 ,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病人为预防血栓形成 ,保护术后瓣膜功能 ,需要长期服用抗凝剂 ,维持凝血酶原时间 (PT)是正常的 1.5~ 2 .0倍 ,因此 ,这类病人拔牙存在出血不止的危险。 1998年 8月~ 2 0 0 2年 7月 ,本组 12例此类病人在严密的防护措施下 ,均顺利完成拔牙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选择 1998年 8月~ 2 0 0 2年 7月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住院拔牙的病人 12例。其中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2 8~ 6 1岁。二尖瓣置换 6例 ,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 5例 ,2次二尖瓣替换 1例 ,换瓣术后时间为 3个月~ …  相似文献   

19.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必须终身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或栓塞发生.但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与栓塞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占所有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首位[1].特别是某些特殊人群,由于术后抗凝治疗各有其特点,也更具有争议,给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常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所以正确的抗凝治疗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在抗凝治疗依从性、抗凝达标率、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抗凝依从性总均分对照组(2.79±0.60)分、观察组(3.65±0.58)分、t=5.59,P=0.012;抗凝达标率对照组76.0%、观察组88.0%,x2=5.21,P=0.013;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20.0%、观察组为10.0%。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抗凝治疗的抗凝依从性及抗凝达标率,同时能有效减少抗凝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