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胰岛素条件下, 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櫣ller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ELISA方法, 定性定量测定不同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胰岛素能明显增强VEGF的表达。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可增强M櫣ller细胞VEGF的表达, 这种VEGF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胰岛素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不同剂量糖基化终产物(AGEs)条件下,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半定量观察640μl/2 000μl AGEs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b FGF表达的变化;利用RT-PCR技术观察AGEs、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b F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640μl/2 000μl AGEs可刺激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b FGF,Calphostin C可明显抑制AGEs引起的b FGF mRNA表达的增加,在浓度为50 nmol/L时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AGEs刺激Müller细胞b FGF的表达,发挥促血管生成的作用,b FGF mRNA的表达可能是通过激活PKC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 nitrosourea,MNU)损伤视网膜的模型,研究视网膜神经元凋亡对Müller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MNU建立视网膜损伤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研究感光细胞缺失对Müller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检测主要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TUNEL法显示,腹腔注射MNU后2 d,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凋亡现象明显。核增殖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_1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此同时,Müller细胞也开始表达神经干细胞抗原巢蛋白(nestin);RT-PCR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表达均升高。结论:在视网膜受到损伤时,Müller细胞增殖、去分化呈现出干细胞的特性。而视网膜中IGF、bFGF和HG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视网膜损伤后可能通过大量分泌细胞生长因子,促进Müller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过表达Cdh1蛋白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株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Müller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高糖组(HG group,30 mmol/L葡萄糖)、Cdh1过表达组(Cdh1,30 mmol/L葡萄糖+过表达Cdh1蛋白的慢病毒载体)、病毒阴性对照组(NC-Cdh1,30 mmol/L葡萄糖+慢病毒载体稀释液),显微镜下观察Müller细胞一般生长状况,免疫荧光检测GFAP在Müller细胞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üller细胞GFAP及Cdh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 HG组和NC-Cdh1组GFA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Cdh1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Cdh1组GFA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G组,Cdh1高于HG组(P<0.05),而HG组和NC-Cdh1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表达Cdh1蛋白下调高糖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表达,对高糖诱导的Müller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高糖处理Müller细胞,研究高糖条件下胶质细胞成熟因子B(glia maturation factor-β,GMFB)的表达情况和GMFB对Müller细胞的影响,揭示GMFB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1)用25mmol/L葡萄糖处理Müller细胞0,1,2,4和6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MFB的表达;(2)用自噬双标腺病毒(mRFP-GFP-LC3)感染Müller细胞后,1μg/ml重组蛋白GMFB处理Müller细胞0,2,4,8,12 h,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情况;(3)1μg/ml GMFB处理Müller细胞24 h为实验组,以未处理组作为对照组,进行RNAseq,检测其基因差异表达谱,选取其中表达差异大于1.5倍且P0.05的基因作为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1)经高糖处理的Müller细胞早期出现GMFB表达上调,以2 h处理组的GMFB上调最为显著,提示高糖刺激早期能引起Müller细胞的GMFB表达升高;(2)重组蛋白GMFB处理Müller细胞后,Western Blot在第4 h检测到自噬被诱导,但很短暂。我们在24 h用免疫荧光检测,没有发现红绿荧光强度变化,提示双标自噬系统检测未检测到自噬发生,可能与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不同有关。(3)对GMFB处理24 h的Müller细胞抽提总RNA,进行RNAseq检测,显示在被检测的14411个基因中,实验组和正常组间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52个。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的有103个,下调的有44个。通过GO分析表明,GMFB与细胞代谢、细胞催化等生物过程相关。KEGG分析进一步发现GMFB与细胞黏附分子、轴突导向和胞质DNA感受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同时,炎症基因IL-33表达降低,提示GMFB有神经保护的作用。结论:GMFB在高糖诱导的Müller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说明GMFB可能影响细胞间连接,参与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等。该工作为理解GMF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GMF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Mül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中的主要胶质细胞, 其纵向跨越整个视网膜, 几乎与视网膜中的每一种细胞类型都有接触。因其独特的定位, 可以参与维持视网膜内稳态所需的各种功能。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 在炎症的作用下内皮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眼底微血管病变。在PDR中, Müller细胞经历反应性胶质增生, 一方面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水平升高, 可导致瘢痕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损害玻璃体。由此可见, Müller细胞胶质化对于视网膜有着双重作用。另外, Müller细胞表达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1, LRP1), LRP1对新生血管和炎症有着密切联系。对Müller细胞、PDR玻璃体和LRP1展开研究可能为"趋利避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鼠视网膜片层化过程中胶质细胞增殖及与双极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各个年龄小鼠共计123只。应用免疫荧光和HE染色法对各个年龄的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及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行观察。结果:星形胶质细胞按照离心型的模式发育,P0时仅在视乳头和邻近周围区域出现幼稚的星形胶质细胞,尔后细胞突起相互缠绕形成的网状联系中出现中空"管样"结构,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星状外形,类似血管网的脉络。P6时小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零星的表达GS,双极细胞也开始表达少量的PKC-α,尔后Müller细胞GS阳性表达逐渐增加,而PKC-α阳性细胞伸向节细胞层的轴突更加密集,树突和胞体的数量也增多,P14时双极细胞的发育过程基本完成。同时,小鼠视网膜GS和PKC-α双标记,发现Müller细胞内、外突上发出许多细小的侧突与双极细胞的胞体相接触,提示Müller细胞在双极细胞的分化、迁移过程中伴着很重要的角色。结论:在小鼠视网膜片层化过程中,胶质细胞起着关键性作用,Müller细胞在双极细胞的分化、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对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AS治疗组,3个月后试剂盒检测视网膜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üller细胞功能性蛋白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视网膜MDA含量增加,GSH含量减少,GFAP表达增加,GS表达减少(均0.01),AS治疗组视网膜MDA及GSH含量、GFAP及GS表达较糖尿病组均无明显变化(均0.05)。结论 AS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反应,恢复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性蛋白酶GS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大鼠Müller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胶质细胞.成熟的M黮ler细胞发出很多分支包围、分隔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1].研究表明M黮ler细胞在外伤或光损伤后可表达多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除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外[2],对细胞外环境也具有调控作用[3].因此, M黮ler细胞在视网膜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M黮ler细胞的培养方法主要有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酶解法.本实验应用酶解法成功分离了大鼠视网膜的M黮ler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免疫组化鉴定,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长期酒精暴露诱导胰岛素抵抗对小鼠视网膜胶质细胞的损伤以及IGF-1可能的作用。方法:选取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48只,酒精暴露建立动物模型,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用ELISA测定血胰岛素和IGF-1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长期酒精暴露引起小鼠胰岛素抵抗(P<0.05),酒精暴露后出现视网膜胶质细胞的损伤如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Müller细胞GS染色减弱,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长期酒精暴露可以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和视网膜胶质细胞损伤,IGF-1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提示IGF-1可以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内常见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Müller细胞(放射状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最近研究表明,这些神经胶质细胞能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包括VEGF、bFGF、TGF、IGF、TNF及IL等,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在调节视网膜神经细胞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参与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胰岛素的完全培养基预培养肝癌细胞系HepG2制备条件培养基;应用预铺Matrigel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组条件培养基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运用CCK-8方法及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不同组条件培养基对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运用内皮细胞成管实验检测不同组条件培养基对HUVE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同时应用RT-PCR检测不同胰岛素浓度培养的HepG2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21、VEGF165、环氧化酶2(COX-2)的转录水平。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HepG2细胞对HUVECs的侵袭迁移能力、增殖能力的影响,对HUVECs的成血管能力的影响,对HepG2细胞VEGF121、VEGF165、COX-2转录水平的影响,均分别与胰岛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胰岛素可能通过上调HepG2细胞中VEGF121、VEGF165、COX-2的表达水平促进HepG2细胞诱导HUVECs血管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干预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 Müller 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GS) 和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表达的变化,探讨 BDNF 保护节细胞(RGCs)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大鼠分为3个 BDNF 干预组和3个溶媒对照组并进行玻璃体内注射。2 d 后将预处理动物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 b 波消失的临界眼压且维持缺血60 min。实验动物分别存活1、3或7 d 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 GS 和 GLAST 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溶媒对照组 GS 和 GLAST 在存活1 d 和3 d 时表达上调,7d 时下降;BDNF 干预组未出现表达明显变化。结论:BDNF 可能不是通过 Müller 细胞上调 GS 和 GLAST,降低胞外 Glu 来保护 RGCs。  相似文献   

14.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及VEGF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惠兰  谢华  谢东北  刘锡仪  黄绍轩 《解剖学研究》2003,25(4):282-284,I003
目的 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诱导培养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功能表面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扩增 ,用含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液诱导MSC向成骨细胞分化 ,观察诱导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钙化结节形成以及VEGF的表达。结果 MSC增殖能力活跃 ,成骨诱导后 ,细胞碱性磷酸酶呈强阳性染色 ,形成矿化结节 ,且VEGF表达增强。结论 兔MSC可迅速扩增 ,经诱导分化成骨后VEGF表达增强 ,是研究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钠尿肽受体(NPR)在不同年龄小鼠视网膜内的表达,探讨其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从受孕16日(E16)到出生90日(P90)小鼠眼球标本共127只,对NPR-A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NPR-A广泛存在于视网膜神经元中,例如,在外核层,NPR-A于P7开始高表达在视锥、视杆细胞内、外突起上,于P14减弱,P30之后持续稳定弱表达;在内核层,从P7开始NPR-A持续弱表达在双极细胞的突起中,而在水平细胞中未见NPR-A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层,NPR-A于E16开始高表达在神经节细胞胞体中,P14明显减弱,而在神经纤维层,即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中,NPR-A从胚胎期至成年持续高表达;在外网状层和内网状层,NPR-A于P14均高表达,但于P30之后逐渐减弱。此外,NPR-A还广泛的存在于Müller细胞的突起中。结论 NPR-A参与了视网膜的发育,可能是小鼠视网膜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并对Müller细胞的功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损伤视网膜的模型,研究视网膜神经元凋亡对Müller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MNU建立视网膜损伤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研究感光细胞缺失对Müller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检测主要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TUNEL法显示,腹腔注射MNU后2 d,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凋亡现象明显.核增殖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此同时,Müller细胞也开始表达神经干细胞抗原巢蛋白(nestin) RT-PCR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表达均升高.结论:在视网膜受到损伤时,Müller细胞增殖、去分化呈现出干细胞的特性.而视网膜中IGF、bFGF和HG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视网膜损伤后可能通过大量分泌细胞生长因子,促进Müller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胶质细胞。成熟的Müller细胞发出很多分支包围、分隔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1]。研究表明Müller细胞在外伤或光损伤后可表达多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除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外[2],对细胞外环境也具有调控作用[3]。因此,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Müller细胞的培养方法主要有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酶解法。本实验应用酶解法成功分离了大鼠视网膜的Müller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免疫组化鉴定,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通过玻璃体内细胞移植预防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可能途径。方法:获取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并连续传代。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技术检测MSC中及MSC条件培养基(MSC-CM)中生长因子的表达。通过体外检测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确认MSC-CM的作用。将DiI标记的MSCs细胞移植入氧诱导视网膜病(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模型小鼠玻璃体腔。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或胶质细胞分布与分化标志。采用视网膜整装片ADP酶组织化学染色和视网膜前内皮血管细胞核计数方法评估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干扰RNA质粒的MSCs验证VEGF的保护作用。结果:体外培养的MSCs表达VEGF,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MSC-CM促进体外培养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型形成。发现眼内移植后,标记的MSCs聚集在视网膜前的玻璃体内,或者整合入视网膜,并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吸入高氧前玻璃体内注射MSCs能显著缓解视网膜新生血管。体外和体内研究证实转染VEGF干扰RNA质粒的MSCs后其保护作用减弱。结论:在OIR早期移植MSCs能显著减少新生血管形成。VEGF等因子的旁分泌,可能在此过程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细胞移植保护视网膜血管可以作为治疗ROP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目的:通过缺氧诱导与ox-LDL的相互作用,分析体外缺氧条件下实验兔VSMC增殖、迁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探讨缺氧参与VSMC增殖、迁移,加重AS硬化程度的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兔主动脉VSMC,传至第3代进行实验。用不同浓度的ox-LDL诱导细胞,并采用低氧环境(<5%O2)进行实验。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VEGF及其受体、MMP9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BrdU掺入法分析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VSMC的随机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前列腺素E2(PGE2)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细胞VEGF的分泌、VEGF mRNA影响和调控的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纯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子宫内膜细胞培养24h后,用酶免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VEGF蛋白的含量,RT-PCR法测定不同浓度PGE2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影响。酶免法测定不同浓度的Forskolin、SQ 22536及PGE2+SQ 22536等对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液上清VEGF分泌的影响。结果加入不同浓度的PGE2 24hA,VE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不同浓度的Forskolin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VEGF的表达,而SQ 22536明显抑制PGB所诱导的VEGF浓度升高。PGE2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VEGF的表达,促进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该效应可能部分通过cAMP介导。结论PGE2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可能通过增加子宫内膜细胞VEGF的表达参与内异症血管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