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尿中蛋白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3-01/2005-12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糖尿病组),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根据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3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组45例;2型糖尿病临床肾病组45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进入试验前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持续1个月以上,降血糖药物继续服用,凡有高血压者继续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控制血压于正常范围;停用其他所有改善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等药物至少2周进入试验期。所有参与者对实验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和评估: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抽血后开始留24h尿,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用乳胶免疫凝集抑制法测定;胰岛素用放免法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取自然对数。用ELISA法测定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以黄柳酸比浊法测定24h尿中总蛋白含量。结果:所有参与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基础检测指标:3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120min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120min胰岛素、血肌酐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组病程、血肌酐水平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糖尿病临床肾病组病程、血肌酐水平高于糖尿病早期肾病组(P<0.05)。②尿中蛋白含量、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2型糖尿病临床肾病组尿中蛋白含量、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结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可反映2型糖尿病肾病变程度,是评价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50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Cr、BUN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CoⅣ、Fn及PDGF-B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通过调节PDGF-B的表达,减少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外基质ColⅣ及Fn的产生,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且耐受良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临床蛋白尿组(C组),分别检测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酐、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A、B、C3组又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 糖尿病各组HbAlc、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清Ⅳ型胶原、TGF—β1水平均显著增高。相关分析表明血清Ⅳ型胶原、TGF—β1、HbAlc与Cr、uAER呈正相关,HbAlc、TGF—β1与血清Ⅳ型胶原呈正相关。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后HbAlc、UAER、血清Ⅳ型胶原、TGF—β1均显著降低。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胶原代谢异常,且与TGF—β1、非酶糖化有关。黄芪注射液能减少TGF—β1的产生、降低非酶糖化,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血清TGF-β1改变及普伐他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厦其在普伐他汀治疗后的变化。方法: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A组)36侧和糖尿病肾病组(B)组44例。B组接受普伐他汀治疗。分别采取所有患者于普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的静脉血和24h尿。用ELISA法测定不同时期、用普伐他汀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惠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以黄柳酸比浊法测定24h尿中总蛋白含量,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糖尿痛患者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组P〈0.05,B组P〈0.01),B组较A组患者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用普伐他汀治疗后尿中蛋白含量减少,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逐渐降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普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苦碟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碟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q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40 mL,q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显著下降(P <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明显(P < 0.05).结论:苦碟子联合前列地尔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早期2型糖尿痛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B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次,2次/d,口服;B组给予苯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可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Ⅳ型胶原α1mRNA表达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南华大学动物部完成.大鼠预养1周后,空腹12 h,腹腔注射60mg/kg链尿佐菌素-柠檬酸钠缓冲液,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依据72 h后尿糖()~(),静脉采血测血糖≥16.7 mmol/L,确定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维生素C组,保持大鼠血糖波动在25 mmol/L左右,持续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排泄率,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α1基因表达.结果30只SD大鼠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体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尿量增加,血糖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45,3.779,P<0.05),治疗后维生素C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体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有显著提高(t=2.927,3.032,P<0.05).②大鼠血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4.113,3.1251,2.798,P<0.05),糖尿病组与维生素C组相比,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t=2.875,2.994,3.102,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小球血管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α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经灰度值测定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4.766),治疗后维生素C组肾组织着色浅淡稀疏,与糖尿病组相比Ⅳ型胶原α1基因相对表达明显下调(t=2.879,P<0.05).结论维生素C无降糖作用,但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Ⅳ型胶原α1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Ⅳ型胶原α1mRNA表达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南华大学动物部完成.大鼠预养1周后,空腹12 h,腹腔注射60mg/kg链尿佐菌素-柠檬酸钠缓冲液,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依据72 h后尿糖 ~ ,静脉采血测血糖≥16.7 mmol/L,确定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维生素C组,保持大鼠血糖波动在25 mmol/L左右,持续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排泄率,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α1基因表达.结果:30只SD大鼠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体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尿量增加,血糖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45,3.779,P<0.05),治疗后维生素C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体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有显著提高(t=2.927,3.032,P<0.05).②大鼠血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4.113,3.1251,2.798,P<0.05),糖尿病组与维生素C组相比,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t=2.875,2.994,3.102,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小球血管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α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经灰度值测定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4.766),治疗后维生素C组肾组织着色浅淡稀疏,与糖尿病组相比Ⅳ型胶原α1基因相对表达明显下调(t=2.879,P<0.05).结论:维生素C无降糖作用,但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尿Ⅳ型胶原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其他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2/2004-10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分组取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4只和模型组30只.②动物模型建立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链尿佐菌素(55 mg/kg),测血糖≥16.7 mmol/L,尿糖持续阳性大鼠定为糖尿病模型动物.符合标准的为糖尿病组24只,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③检测方法及观测指标两组分别于病程的第2,3,6,9周随机取6只大鼠,经测定尿白蛋白正常而尿Ⅳ型胶原增高的糖尿病大鼠为糖尿病肾病待定组(n=5).随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检测血糖、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用病理图像自动分析仪测定肾小球平均体积、PAS阳性物质含量.结果对照组大鼠24只,糖尿病模型组大鼠24只,糖尿病肾病待定组大鼠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2,3,6,9周,尿Ⅳ型胶原、尿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病程第2周,尿Ⅳ型胶原增高109.1%,尿白蛋白仅增高23.7%.②糖尿病肾病待定组肾小球平均体积、肌酐清除率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肾小球平均体积(1×103 mm3)糖尿病肾病待定组分别为498.88,498.88,470.05,468.26,490.44,正常参考值为(244.1~322.1)×103 mm3;肌酐清除率(mL/min·kg)分别为7.36,9.52,11.62,7.57,9.69,正常参考值为(1.73~4.33)mL/min·kg].③尿Ⅳ型胶原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正相关(r=0.63,0.88,P<0.001),与PAS灰度、肌酐清除率负相关(r=-0.71,-0.45,P<0.001).结论尿Ⅳ型胶原能更早、更敏感地对糖尿病肾病作诊断,并且还能监测病情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收集92例2型糖尿病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及血肌酐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且对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及尿Ⅳ型胶原 (Ⅳ C)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 (DN)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0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3例健康人血清和尿Ⅳ C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 C水平 [(75 .5 3± 2 3.4 2 ) μg/L]、尿Ⅳ C水平 [(2 7.71± 13.31) 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38.83± 6 .75 ) μg/L、(9.0 1± 3.4 3) μg/L](P均 <0 .0 1) ;糖尿病各亚组血清Ⅳ C、尿Ⅳ 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且各亚组间差异显著 ,两者均随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增加和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递增 ;糖尿病患者血清Ⅳ C水平与尿素氮、血 β2 微球蛋白 (β2 MG)、UAER均呈显著正相关 ;尿Ⅳ C水平与尿素氮、血肌酐、血β2 MG、尿 β2 MG、UAER均呈显著正相关 ;两者与病程、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高度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胶原代谢异常 ,血清及尿Ⅳ C水平随DN的严重程度而明显增高 ,两者均可作为早期预测和监测DN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杏叶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和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疗程结束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程结束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时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对照组为10.8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软胶囊联合依那普利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具体作用途径不甚清楚.目的:探讨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及长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1在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研究室完成.选用Wistar大鼠46只.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对照组(12只);苯那普利治疗组(阳性对照组,12只)和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组(实验组,12只).检测各组第12周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肾组织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和肾脏肥大指标及肾脏组织学检查,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②肾脏组织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③肾脏纤维连接蛋白、兔抗鼠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④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⑤组织学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糖尿病对照组死亡5只大鼠,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分别死亡4只和3只.实验结束时,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有10,7,8,9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体质量上升、肾重/体质量和血糖降低(P<0.05,P<0.01),实验组血糖较糖尿病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指标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②肾脏组织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阳性对照组肾组织肾素活性较其余3组明显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阳性对照组较实验组下降明显(P<0.05).③肾脏纤维连接蛋白、兔抗鼠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较糖尿病对照组免疫染色明显减弱(P<0.01),介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之间.④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表达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为糖尿病对照组的66.28%,64.75%(P<0.05).⑤组织学观察:光镜下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均较轻,且系膜区扩大不明显,肾小球基底膜无明显增厚且厚度均匀,系膜细胞增多不显著,上皮细胞足突均匀分布.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组织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下凋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具体作用途径不甚清楚.目的探讨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及长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1在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研究室完成.选用Wistar大鼠46只.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对照组(12只);苯那普利治疗组(阳性对照组,12只)和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组(实验组,12只).检测各组第12周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肾组织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和肾脏肥大指标及肾脏组织学检查,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②肾脏组织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③肾脏纤维连接蛋白、兔抗鼠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④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⑤组织学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糖尿病对照组死亡5只大鼠,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分别死亡4只和3只.实验结束时,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有10,7,8,9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体质量上升、肾重/体质量和血糖降低(P<0.05,P<0.01),实验组血糖较糖尿病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指标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②肾脏组织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阳性对照组肾组织肾素活性较其余3组明显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阳性对照组较实验组下降明显(P<0.05).③肾脏纤维连接蛋白、兔抗鼠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较糖尿病对照组免疫染色明显减弱(P<0.01),介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之间.④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表达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为糖尿病对照组的66.28%,64.75%(P<0.05).⑤组织学观察光镜下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均较轻,且系膜区扩大不明显,肾小球基底膜无明显增厚且厚度均匀,系膜细胞增多不显著,上皮细胞足突均匀分布.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组织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下凋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强肾健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后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7例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49例联合强肾健脾汤,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中医证候、肾脏纤维化指标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Ⅳ型胶原(Collage TypeⅣ,cⅣ)水平及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肾健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纤维化,消除症状体征,控制血糖,降低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抵抗和动态血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尿Ⅳ型胶原探讨胰岛素抵抗和动态血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分为3组(各30例):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及糖尿病临床肾病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尿Ⅳ型胶原,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并进行胰岛素敏感指数、相关的肾功能指标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胰岛素敏感指数在2型糖尿病各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24h平均血压、白天和夜间平均血压在糖尿病临床肾病组高于其他3组(P均<0.05)。尿Ⅳ型胶原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与24h平均舒张压、夜间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和尿-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和动态血压通过Ⅳ型胶原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MP-9、TIMP-1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予洛沙坦治疗16周后.测血肌酐、尿素氯,肾组织HE、Masson染色,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肾脏Ⅳ型胶原、MMP-9、TIMP-1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肾组织Ⅳ型胶原、TIMP-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MMP-9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洛沙坦组血尿素氮、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组织Ⅳ型胶原、TIMP-1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洛沙坦组MMP-9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洛沙坦可能通过抑制TIMP-1,增加MMP-9的表达,减少Ⅳ型胶原积聚,减轻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四型胶原/肌酐(Co1Ⅳ/Cr)比率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测定30名正常人(对照组)及89例糖尿病患者尿Co1Ⅳ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生化法测尿Cr.以尿mAlb/Cr比值将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尿mAlb/Cr<30 μg/mg;早期肾病组:尿mAlb/Cr在30~299μg/mg;临床肾病组:尿mAlb/Cr>300μg/mg.结果 尿Co1Ⅳ/Cr比率在单纯糖尿病组[(80.36±18.26)ng/mg]较对照组[(44.24±9.59)ng/mg]升高,临床肾病组[(152.5±79.99)ng/mg]升高更加明显,尿mAlb/Cr,尿β2-MG/Cr在早期肾病组[mAlb/Cr:(97.54±50.95)μg/mg;β2-MG/Cr:(0.65±0.37)ng/mg]开始升高,临床肾病组[mAlb/Cr:(211.36±44.89)μg/mg;β2-MG/Cr:(1.44±0.76)mg/mg]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提示尿Co1Ⅳ/Cr(0.837),尿mAlb/Cr(0.800),尿β2-MG/Cr(0.754)对早期DN都有诊断意义(P均<0.01),尿Co1Ⅳ/Cr的特异性更高(87.9%与83.6%,P<0.001).结论 尿Co1Ⅳ/Cr可能是-个更早、更特异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对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四型胶原/肌酐(Co1Ⅳ/Cr)比率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测定30名正常人(对照组)及89例糖尿病患者尿Co1Ⅳ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生化法测尿Cr.以尿mAlb/Cr比值将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尿mAlb/Cr<30 μg/mg;早期肾病组:尿mAlb/Cr在30~299μg/mg;临床肾病组:尿mAlb/Cr>300μg/mg.结果 尿Co1Ⅳ/Cr比率在单纯糖尿病组[(80.36±18.26)ng/mg]较对照组[(44.24±9.59)ng/mg]升高,临床肾病组[(152.5±79.99)ng/mg]升高更加明显,尿mAlb/Cr,尿β2-MG/Cr在早期肾病组[mAlb/Cr:(97.54±50.95)μg/mg;β2-MG/Cr:(0.65±0.37)ng/mg]开始升高,临床肾病组[mAlb/Cr:(211.36±44.89)μg/mg;β2-MG/Cr:(1.44±0.76)mg/mg]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提示尿Co1Ⅳ/Cr(0.837),尿mAlb/Cr(0.800),尿β2-MG/Cr(0.754)对早期DN都有诊断意义(P均<0.01),尿Co1Ⅳ/Cr的特异性更高(87.9%与83.6%,P<0.001).结论 尿Co1Ⅳ/Cr可能是-个更早、更特异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对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3例及西药加补益脾肾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方药组(治疗组)23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和浮肿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每组血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比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血尿素氮、血肌酐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浮肿减轻。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浮肿比对照组消退快。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