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与炎症微环境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微环境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机制。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范畴,肾虚作为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核心病机,肾精亏虚,气血津液生化不足,运行无力,从而痰瘀内生,激活炎症微环境,导致骨稳态失衡,诱发骨质疏松。因此,文章从“肾主骨生髓”角度,探讨骨质疏松症炎症微环境的中医内涵。深入探讨“肾主骨生髓”理论与炎症微环境之间的现代内涵,为诠释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肾主骨生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基础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极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是妇女退行性病变之一,多发生绝经后5~15年,即年龄在51~7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常见脊椎压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肾与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衰老关系密切。骨质疏松症(0P)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理论及临床、药理研究的发展,对中医的“肾主骨”理论与0P的认识不断深入,运用补肾法治疗0P已经得到中医学者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其发病率己经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中医上并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但其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与中医所说的骨痿等颇为相似,属中医的痿证范畴[1],许多中医文献中有"骨枯"、"骨痿"、"骨极""骨痹"等类似骨质疏松症的记载。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脏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因此从中医角度讲,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肾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防治骨质疏松症也应以养肾、补肾为主。  相似文献   

5.
杨惠 《光明中医》2022,(15):2712-271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复杂。此研究旨在探究中医理论“肾主骨生髓”的理论源流,得出“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的中医理论。并探寻由此导致的肾性贫血的中医原理及病机,根据肾性贫血的中医证型提出相应的从“肾主骨生髓”方面调整及治疗肾性贫血的治则,从中医角度为慢性肾病后期的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近年来,许多学者根据“肾主骨”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取得许多成果。现将根据“肾主骨”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种植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口腔修复体,-临床牙种植医师将骨质疏松症(OP)列为种植的相对禁忌证。以中医肾主骨理论指导临床牙种植的辨证施护,探讨纠正骨质疏松对种植体骨愈合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对临床牙种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肾主骨的内涵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又称I型骨质疏松症,是妇女退行性病变之一,多发生绝经后5~1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常见脊椎压缩性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等。本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人体整体的衰老是PMOP发生的根本原因,但目前仍然只能是从某些环节上来认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并且根据我们对这些环节发病机理的认识来指导药物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地中海贫血是因先天性基因缺陷致使珠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叫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它是世界上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根据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在广西高发区,用补肾益髓法治疗地中海贫血600余例,取得了肯定疗效。论文探讨了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证治规律,总结了近3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理论基础和中医核心病机假说,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有效治法。依托多项国家基金,从整体效应、基因突变与疗效关系、骨髓有效造血、红细胞结构与功能、调控珠蛋白mRNA表达等不同层面,探讨了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疗效特点和作用靶点的分子机制,使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整体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研究结果将从一个侧面揭示"肾藏精"及"与肾相关"疾病的内在关系。从"肾"论治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为阐释"肾藏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老年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 SOP)起病隐匿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脆性骨折是老年人伤残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骨骼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强关联性逐渐被认识,免疫系统的年龄驱动性变化可加速衰老导致的骨骼老化。本文基于中医“肾藏精生髓主骨”理论,认为骨骼与免疫细胞的来源、生长发育、衰老及功能皆与中医肾有关。肾虚精亏、骨枯髓减引发骨骼与免疫系统之间调节机制的失衡是SOP的基本病机。补肾方药通过调节骨免疫相关的miRNA、多条信号通路、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重塑骨骼与免疫系统之间的良性平衡,在无损其他组织前提下促进骨髓干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改善导致机体衰老的因素如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有望成为防治SOP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衰竭是指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的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是我国肝病临床常见危重症,具有死亡率高和发病机制复杂的特点。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方面具有优势。近年临床上基于“肾生髓,髓生肝”指导治疗慢性肝衰竭取得了显著效果,补肾生髓成肝法成为一种有前景的中医治疗方案。本文从理论渊源、临床研究、作用机制3个方面对此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基于“肾生髓,髓生肝”理论指导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痿"、"骨痹"范畴,其发病与"肾虚"密切相关。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既有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又有大量的现代研究依据,中医学"肾主骨"其物质基础不仅限于肾脏本身,而是现代医学的肾及内分泌系统为主构成的复杂的调控网络,中医学的"肾"具有调控整个骨代谢的重要作用。因此,把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补肾法当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4.
祖国传统医学并无骨质疏松症的记载,从其临床症状分析,骨质疏松症归属于中医学的“骨痿”、“骨枯”、“骨脾”等范畴。该病与中医理论的肾、脾、肝等脏器有关。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气足,肾精充实则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坚固,强健有力齿固。若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则骨髓乏源,骨骼失养,脆弱无力,牙齿松动,咬食无力,齿髓不固。齿为骨之所终,髓弱骨枯,骨枯则不能固齿,从而使牙齿松动,而不能承受正常的咬牙合力。中医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认为肾虚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故治则以补肾为主。人到老年机体功能减退涉及多…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对"肾主骨"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近十年"肾主骨"理论的研究现状,从而进一步丰富我国传统中医学提出的"肾主骨"理论的科学内涵。为"肾主骨"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增强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生血补髓汤预测骨质疏松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生血补髓汤的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通过GEO DataSets数据库获取骨质疏松症GSE84500和GSE35958疾病芯片并合并数据;将生血补髓汤对应靶点与疾病差异基因取交集,获得生血补髓汤防治骨质疏松症预测靶点;利用Cytoscape 3.8.1软件构建“中药-疾病”可视化调控网络。交集基因导入STRING 11.0平台获得PPI网络,利用CytoNCA进行PPI拓扑分析。利用R语言对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Dycharts平台绘制KEGG通路分类占比饼图。利用Cytoscape 3.8.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可视化调控网络。结果 筛选得到生血补髓汤活性成分87个,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交集基因97个,PPI拓扑分析核心基因17个,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因子AP-1(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GO富集分析共得到条目1 645条;KEGG富集分析得到通路115条,主要涉及脂质...  相似文献   

17.
历代医家都把<宣明五气篇>中提出肾主骨藏精,精化髓、髓充于脑和骨,"肾主骨"的理论作为指导伤科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的理论依据.<内径>曰:骨伤内动于肾,筋伤内动于肝,临床上常出现青年人骨折后经量、经期的紊乱,这些症状应认为骨伤及肾,肾之功能失调,中医归纳为外伤骨折、气血瘀阻、瘀滞内攻、肾气不化的病理机制,可见运用肾主骨、骨及肾的理论指导护理工作可加速骨痂生长、愈合、提高疗效、促进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肾藏精生髓”理论治疗地中海贫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证治规律,总结近2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理论基础、中医的核心病机和治则治法以及针对核心病机辨证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肾主骨生髓理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华  欧阳菁 《中医杂志》2006,47(10):730-7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腱细胞等多个胚层细胞的分化潜能,同时具有增殖能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故而MSCs在组织工程、细胞因子替代治疗、基因治疗以及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逐步认识到,体内骨髓的成骨能力可能来源于骨髓基质系统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本文试对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与M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理论进行分析,以期为肾本质及补。肾中药研究探讨一种思路,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肾主骨”理论出发防治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生理、生物学知识相联系,阐释肾主骨与骨关节炎(OA)的关系,指出OA属中医学"骨痹"的范畴,该病的发病与肾脏关系尤为密切,肾虚骨衰是OA发病的病机关键;古代和现代医家采用方药治疗OA时均以补肾法来治本;肾为先天之本,在体为骨,藏精生髓,肾的功能与作用涉及了分子-细胞-器官-整体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