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肠系膜脂肪炎是肠系膜脂肪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1924年由JURA首次报道,1965年OGDEN等[1]命名为肠系膜脂膜炎,为良性病变,预后好,可自愈。该病发病率为0.16%~3.3%。本院曾收治1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通过对本例患者的探讨,本研究系统地学习了肠系膜脂肪炎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腹痛、恶心、呕吐、发烧、乏力、消瘦、腹泻、便秘3个月加重1天入院.有胰腺炎病史.体征:腹软,中腹部扪及结节性肿块,质硬、腹膜刺激征阳性、腹部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白细胞10.32×109/L,血沉加快.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脂膜炎是发生于肠系膜脂肪组织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为少见疾病,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坏死和纤维组织形成“假肿瘤肿块”为特征.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的MSCT影像特征,探讨MS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系膜脂膜炎误诊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肠系膜脂膜炎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因上腹部疼痛1年,加重1个月入院,误诊为心肌缺血、胃食管反流、腹痛原因待查、冠心病;1例因腹痛2 d入院,误诊为腹痛原因待查、消化性溃疡;1例因排便困难1年,加重4 d入院,误诊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所有患者均予对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后进一步完善医技检查,确诊为肠系膜脂膜炎,经抗感染、通便、消胀及补充肠道益生菌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结论肠系膜脂膜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常以腹痛、腹胀为首发表现,CT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临床应加强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避免过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搜集经腹腔镜/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肠系膜脂膜炎患者6例,术前均未正确诊断,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其中4例平扫+双期动态扫描,2例只行平扫。结果 6例表现为围绕肠系膜根部血管周围云雾状脂肪密度肿块,病灶与腹腔内及腹膜后脂肪分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明确强化。6例可见"肿瘤假包膜"表现为病灶外围一圈薄层索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包绕;4例见"脂肪环"即血管周围可见正常的脂肪组织。2例病灶内见结节,1例腹膜后可见淋巴结显示,4例有腹部手术病史。结论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特征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方法:病例研究区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以来我院就诊疑似为肠系膜脂膜炎患者为调查对象,统计出40例展开调查,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38例,以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结果:4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后的准确率为9...  相似文献   

7.
肠系膜腹脂炎(MP)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为肠系膜脂肪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随有局部脂肪坏死及纤维化形成。MP发病原因小明,绝大多数为特发性,还可能与自身免疫、腹部手术、外伤、感染、溃疡及局部缺血、恶性肿瘤、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及Weber Christian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肾细胞癌(肾癌)是成人最常见的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也是健康体检中发现最多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10 000.早期不出现任何症状,易被患者忽视而不能及时就诊;肿瘤较大时可出现血尿、腰痛、腹部包块等非特异性症状.生长在肾脏周边或向被膜下突起的肾癌出现血尿时间很晚或不出现血尿.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2岁。因“右乳肿痛6d”入院。无畏冷、发热等不适。查体:双乳正常发育,乳头无溢液,皮肤无桔皮样改变。右乳外下象限见一约4cm×5cm红肿区,皮温增高,压痛,局部可触及硬结,无波动感;乳腺彩超示:乳腺外下象限内可见异常包块,约3.4cm×1.5cm,形状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相似文献   

10.
以神经淋巴瘤为主要表现的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较少见.我科曾收治1例该病患者,我们的护理体会是:密切观察病情,找出变化规律,重视症状、饮食、用药、皮肤护理,给予心理支持,预防并发症;对明确诊断,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稳定期,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患者,男,44岁,间断性发热,伴皮下红斑、结节8个月。发热加重伴胸痛、呼吸困难半个月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因牙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同时皮下出现红斑结节,结节破溃.时有压痛。近半个月来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伴全身不适与关节疼痛。查体:双肺散在湿啰音,四肢可见皮下出血点.以双下肢为主。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营养不良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长期存活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MHD患慢性炎症状态较常见,是影响患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相互影响,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引起MHD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是导致患死亡的主要原因。ADP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特异性蛋白质,国外的研究发现ADPN与MHD患的炎症状态有一定联系,而ADPN与MHD患营养状况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无献报道,本就ADPN与MHD患营养不良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51岁,腹痛8h就诊,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20年。超声检查:左侧腹范围约108 mm的小肠肠壁明显增厚,最厚处约23 mm,回声减低(图1),肠壁结构显示不清,黏膜皱襞消失,肠腔变窄,黏膜相贴呈线样回声,肠蠕动消失。CDFI:增厚肠壁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下腹小肠肠壁增厚,考虑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5岁,因腹痛腹胀2个月,发现腹部包块且腹痛加重2周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13cm×12cm包块,质如鼻尖,活动度尚可,界清,压痛(+),  相似文献   

17.
结节性筋膜炎(NDF)是一种自限性反应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比较少见,容易误诊。NDF具有一定的超声特点,但需参考病史、临床症状及好发部位综合分析,并与表皮样囊肿、脂肪瘤、纤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相鉴别。现将本院经手术证实的1例NDF超声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0岁,因腹部胀痛不适两个月就诊。查体:左上腹部向外膨隆,可触及一包块约18cm×14cm,边界清,表面光滑,轻压痛,活动度差。CT检查提示:腹部囊实性肿块,考虑来自肠系膜。超声所见:左上腹探及范围约15cm×15cm×10cm低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内回声不均,包块随呼吸运动(图1~3),周边大血管及分支无明显压迫或移位现象。  相似文献   

19.
例1 男,9岁,间断性脐周阵发性疼痛2年,曾于当地诊断为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行解痉、止痛及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好转。此后出现类似症状治疗后未进一步检查。5d前进食较多零食再次引起阵发性脐周疼痛,持续1周,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在我院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示上、中腹部及右下腹多发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8岁,查体发现卵巢肿瘤3年,不规则阴道流血3d入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右附件区可触及一8.0cm×8.0cm×7.0cm包块,质地中等,边界尚清。于子宫后方可触及一8.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