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对我院收治的 2 4 2例大肠癌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 ,以探讨影响大肠癌生存期的主要因素。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 1988~ 1994年收治的大肠癌病例。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 ,以确定其生存期 ,调查截止日期为 1999年 6月 30日 ,得到有效病例 2 4 2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 ,随访率为 93 4 %。其中男性 158例 ,女性 84例 ,结肠癌 83例 ,直肠癌159例。2 方法 本组病例所分析的预后因素为性别、年龄、病种、家族史、卡氏评分、肿瘤长度、病理类型、治疗方法、CEA、转移部位、Duke′s分期、三个月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孕妇保胎治疗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行保胎治疗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总结归纳、电话随访的办法,对相关因素总结分析。结果组间泌乳素、年龄、出血总天数三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组间泌乳素、年龄、出血总天数,可以初步判断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根治术大肠癌预后因素和个体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影响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根治术大肠癌原发病例120例,查阅病历及5年以上随访资料。并取病例的存档石蜡块,切片后进行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C-erbB-2、nm23-H1、Ras四个基因蛋白表达物。结果p53、C-erbB-2、Ras、nm23-H1蛋白在120例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75/120)、25.8%(31/120)、80.0%(96/120)、60.8%(73/120)。将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与临床病理指标相结合,经Cox单因素分析,在α=0.05水平,结果显示:肿瘤大体分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p53、Ras、nm23-H1为有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α=0.05水平,Dukes‘分期、p53、nm23-H1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P=0.000),其RR值分别为3.06、6.02、0.40。由此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为:h(t,x)=h0(f)exp(-0.9269X14 1.1197X10 1.7948X11),其预测预后的灵敏度为79.1%,特异度为83.0%,符合率为80.8%,Kappa值为0.62。结论Dukes‘分期、p53、nm23-H1是影响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重要的预后指标,由此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临床医师对大肠癌患者个体预后结局估计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探索病因、阐明流行规律、拟订防制对策并检验防制效果的预防医学学科。职业流行病学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接触某种职业危害因素人群的职业病流行情况.职业性尘肺流行病学,一方面是与一般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相同;另一方面则是在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基础上,研究接触某种特定粉尘作业的人群中,尘肺流行情况,是职业流行病学的一门分支科学,可以认为是慢性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的内容之一.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尘肺流行情况,早已被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孕妇保胎治疗可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168例实施保胎治疗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归纳总结、电话随访的方式,对影响保胎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较多影响因素中,泌乳素水平、孕妇年龄、出血总天数三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泌乳素水平、年龄、出血总天数,可以对妊娠结局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6.
分析流行病学是对假说因素进行观察的流行病学方法。本文分析情感性障碍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按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确立假说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推论两者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情感性障碍发病与精神刺激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述人群中端粒长度与癌症、衰老相关疾病和膳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端粒长度”、“癌症”、“衰老”、“膳食因素”等中文关键词及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在CNKI、pubmed等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筛选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端粒长度与人群癌症发病风险及死亡风险相关,与某些癌症发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U型关联;较短的端粒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风险及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不良预后相关;膳食因素中单一食物组分与人群中端粒长度的关系存在争议,尚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结论 端粒长度具有作为多种疾病临床治疗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潜能;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有助于发现膳食因素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重症肺炎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症肺炎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诊治现状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院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病死率为45.0%,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为58.5%;高龄、心功能不全、人工气道和感染性休克为SCAP的预后危险因素,初始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为保护性因素;心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心动过速为SHAP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肺炎所致严重系统炎症反应是重症肺炎主要的预后危险因素,尽早进行足量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对疾病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由于较好地解决了随访资料的时间变量分布的多样性和删失数据处理等问题,成为在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因素分析及流行病学队列研究的暴露效应和混杂因素控制分析中常用的多变量统计方法。然而,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比例风险”的假定,即风险函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孤残儿童支气管肺炎预后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发生过支气管肺炎孤残儿童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死亡和复发分为预后良好组(临床治愈,无死亡和复发)68例、预后不良组(死亡或复发)19例,收集一般资料、营养状态、疾病资料、治疗资料、随访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对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营养不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支气管肺炎发生结局累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不同营养类型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不良结局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孤残儿童支气管肺炎的预后与营养状况、肺炎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也有可能和生长发育等状况相关,根据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及治疗方法可有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和分析大肠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C)对302例现患大肠癌患者进行生命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得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反映生命质量的FLIC均值为58.9分,95%可信区间为40.8~77.0分。临床分期、文化程度、诊治及时性、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是影响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大肠癌的诊疗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普及大肠癌的相关知识,做好“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有利于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女性主要的死亡原因,发展中国家〉50岁的女性一半死于冠心病。回顾性研究显示女性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疾病预后均与男性有差异。Framingham试验最早研究了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它最早阐述了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一般资料、妊娠状况以及疾病情况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母婴结局良好116例,母婴结局不良70例,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体重指数异常、未补充叶酸、未定期孕检、疾病种类以及合并其他疾病均为母婴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良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工作者应该了解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4.
观察性研究中往往存在未知或未测量的混杂因素,是流行病学因果关联研究中的重大挑战。本文介绍一种可以应用在观察性研究中的一种对未知/未测量混杂因素进行识别和效应评估的工具——“探针变量”。其主要可以分为暴露探针变量、结局探针变量以及中介探针3种形式,前2种不仅可以对未知/未测量混杂因素进行识别,也可以对其效应量进行估计,从而揭示真实的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而中介探针则是针对“中介因子”进行控制,从而识别暴露和结局之间是否存在未测量混杂因素。该理论实践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探针变量”的选择和确定,不恰当的“探针变量”可能引入新的混杂,导致未测量混杂因素识别不准确。“探针变量”可以推荐作为观察性研究报告中的一项敏感性分析内容,有助于读者真实理解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增加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证据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18例经病理学确诊、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大肠癌患者资料,运用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并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因素的筛选和评价.结果 大肠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1%,6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国际肿瘤分期标准(TNM)分期结果、淋巴结有无转移和治疗方式与大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结果表明,年龄、治疗方式和TNM分期的结果对大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结论 TNM分期结果的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大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与母婴结局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该院1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9例,轻度子痫前期42例,重度子痫前期35例;另选取88例正常妊娠者作为正常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统计产妇临床资料、产妇结局、新生儿并发症,并分析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产妇不良预后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正常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早产、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 05)。重度子痫前期组新生儿不良预后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正常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正常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 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孕次、产次、睡眠时间、孕期并发症、高血压史、高血压家族史方面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相关,另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产次、妊娠高血压史、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影响极大,而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年龄、BMI、产次、高血压史、高血压家族史等,应对以上危险因素的产妇加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据随访期间临床结局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17例,生存者)与预后不良组(22例,死亡者),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宫颈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单因素COX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中肿瘤分期Ⅲ~Ⅳ期、无辅助治疗、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有脉管癌栓患者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Ⅲ~Ⅳ期、无辅助治疗、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有脉管癌栓均为宫颈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 显示,肿瘤分期Ⅲ~Ⅳ期、无辅助治疗、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有脉管癌栓患者1年生存率均分别较肿瘤分期Ⅰ~Ⅱ期、有辅助治疗、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无脉管癌栓患者更低(均P<0.05)。结论 肿瘤分期Ⅲ~Ⅳ期、无辅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对与孕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病例分析等方法对我所产前门诊确诊的109例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的发病孕周、蛋白尿的程度、疾病的进展程度与妊娠结局的关联进行评估分析.结果:①患者出现蛋白尿程度及出现时间与患者疾病的发病程度相关,②发病孕周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严格控制其疾病的发展,并对有蛋白尿患者进行及时的纠正,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延长孕周,可以大大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生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藉以探讨病因、阐明流行规律、制订预防和控制或者消灭疾病的对策及措施的科学。对某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监测、观察、假设检验、分析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等。流行病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除适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外,亦适用于预防医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相关因素(如吸烟、食品卫生等)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生长部位、Enneking外科分期、手术方式及远处转移9个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52(40.28±5.58)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2例,3年生存率为62.5%(20/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生长部位、Enneking外科分期、手术方式及远处转移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neking外科分期、手术方式及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20、0.318、2.166,P值分别为0.008、0.006、0004).结论 Enneking外科分期、手术方式及远处转移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充分切除肿瘤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