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时 ,常量局麻药及局麻药仅为常量1 /3至 1 /2而引起异常广泛阻滞现象 ,可导致呼吸困难 ,甚至呼吸停止。我院近 4年来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时并发异常广泛阻滞现象 2 1例次 ,现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院 1 997年 8月~ 2 0 0 1年 8月共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 2 5 0 0例 (颈部硬外除外 ) ,发生广泛异常阻滞 2 1例 ,占总数量的 0 .84%。其中男 7例 ,女 1 4例 ,年龄 1 8~ 81岁 ,ASA均为 ~ 级。局麻药为 1 .6%利多卡因碱化液 + 1 /2 0万肾上腺素(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而定 )。1 .2 原因分析 病理生理因素 …  相似文献   

2.
不同组别局麻药物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中运用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于胸壁外手术已日益广泛 ,但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因阻滞了肋间神经、膈神经 ,使肋间肌和膈肌活动受限 ,因而常对呼吸和循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甚至导致呼吸骤停。为提高对这类麻醉病人的管理和麻醉效果 ,作者选用不同局麻药随机分 3组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中 ,男 4例 ,女 5 6例 ,年龄 17~ 84岁 ,其中 17~ 2 5岁 3例 ,2 6~ 6 0岁 4 0例 ,6 0岁以上 17例 ;体重 <5 0kg 14例 ,>5 0kg 4 6例。合并高血压 8例 ,其中有 2例血压高达 2 6 17kPa以上 ;心电图有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时麻醉用药的选择。方法  5 0例胸、腹腔手术病人。男性 2 8例、女性 2 2例 ,年龄 31- 6 7岁 ,体重 37- 92kg。均采用硬膜外加全麻。硬膜外阻滞用 0 .2 5 %罗哌卡因 ,每次 8- 10mg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5 - 10mg。芬太尼 0 .2 - 0 .3mg。维库溴铵或潘库溴铵 5 - 8mg。麻醉维持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结果 静脉主射诱导药后 2 - 3分钟入睡 ,5分钟气管插管。麻醉前硬膜外阻滞后及诱导插管后 3'、5 '、10 '、2 0 ',SP、DP、HR变化无明显差异。SpO2 均在 95 %以上 ,术毕病人自动苏醒、安静、不述痛 ,呼吸维持稳定 ,无记忆。结论 硬膜外加全麻时 ,如果技术熟练 ,用药适当 ,是一种范围广 ,综合效果满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远征 《海南医学》2001,12(7):39-40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 995年 1月 -2 0 0 0年 1 0月 ,共行全髋置换术 2 6例 ,其中男 9例 ,女 1 7例 ,年龄为 6 2岁~ 80岁 ,伴随疾患有心电图异常 1 2例 ,肺心病 4例 ,高血压 7例 ,糖尿病 2例 ,中度贫血 5例 ,低蛋白血症 8例。1 2 麻醉处理 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术前常规给药 ,术中全部应用无创监护仪行连续心电、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血氧度监测。静脉输液后 ,硬膜外穿刺 ,选L2 - 3 间隙 ,头向上置管 2 5~3 5cm ,用 1 .5% -2 %利多卡因或 0 .5%布比卡因 ,不加肾上腺素 ,试验量为 3-5ml,观察 5-1 0min按阻滞…  相似文献   

5.
1998 - 12~ 2 0 0 3- 0 9间我院共为 4 0例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实施硬膜外麻醉的 4 0例老年患者 ,其中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6 5~ 95岁 ,平均年龄 82 .3岁 ;骨科手术 2 3例 ,普通外科手术 17例 ;聋哑老人 7例 ,失明失聪老人 6例 ,余尚可语言交流 ;中高段硬膜外阻滞麻醉 8例 ,低段硬膜外阻滞麻醉 32例。2 麻醉方法2 .1 麻醉前用药 镇静药用量酌情减少 ,以安定、阿米妥、苯海拉明为首选药物 ,阿托品常用 ,不可用东莨菪碱 ,因阿片类药物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 ,需谨慎使用。对于失明、失聪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方法  10 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50例。A组 (腰麻 ) :选L2~ 3注 0 .5%重比重布比卡因 ;B组 (硬膜外 ) :选T12 L1注 2 %利多卡因。结果 两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麻醉效果达优良级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SPO2 均在 96%~ 99% ,PETCO2 3 .2~ 6.0kPa ,气腹前后有差异 ,气腹后PETCO2 出现下降 ,且呼吸频率明显增快 3~ 6次 /min ,术后腰麻引起头痛 3例。结论 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达满意麻醉效果且安全 ,腰麻适用于年轻、体质较好、手术时间短的病人 ,而硬膜外麻醉平面和作用时间易控制 ,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比 ,选择较为科学、有效的评价硬膜外麻醉的手段。方法  1~ 3岁ASAⅠ~Ⅱ级小儿下腹、下肢、足手术 6 0例 ,先肌注氯胺酮 5mg/kg ,再行硬膜外麻醉 ,给 0 .8~ 1.2 %利多卡因 (含肾上腺素 5ug/ml) 4ml试验量 ,5min排除腰麻 ,追加量 ,使首次量达 8mg/kg。 15min后 ,用反射消失法和针刺法测定阻滞平面。 结果 反射法均能较准确测定出相应阻滞平面 ,而针刺法仅 1/ 3(2 0 / 6 0 )病人测出 (P <0 .0 1) ,而且此 2 0例病人针刺法比反射消失法推出的阻滞平面略高 (P >0 .0 5 )。结论 氯胺酮基础麻醉后进行硬膜外麻醉时 ,通过测定反射消失推断相应脊神经阻滞平面来评价硬膜外麻醉效果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剖胸手术的麻醉 ,效果较好。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择期胸腔手术患者 6 0例 ,年龄 4 3~ 70岁 ,体重 4 5~ 74kg ,术前检查无心血管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 ,ASAⅠ~Ⅱ级。1 2 麻醉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妥钠 0 1g、阿托品0 5mg ,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输液 ,同时选T6~ 7或T7~ 8硬膜外进行穿刺 ,置管 3cm。平卧后待呼吸、循环参数基础值测定后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 1 5 %利多卡因 5ml。待硬膜外阻滞作用确切后开始全麻诱导 ,面罩吸氧 ,静注芬太尼 2~5 μg/k…  相似文献   

9.
目前硬膜外麻醉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临床的应用、观察和研究,对硬膜外阻滞中发生硬膜下间隙阻滞已被提出和引起重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手术麻醉中呼吸抑制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我院近 10年来共施行 12岁以下小儿手术麻醉1458例 ,其中发生呼吸严重抑制或停止 17例 ,发生率 1.16 %。现选取不同原因 8例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年龄均在 1岁半~ 12岁 ,其中 3~ 5岁占 5例。麻醉中采用静脉全麻者 7例 ,其中包括气管插管 2例 ,硬膜外阻滞 1例。  相似文献   

11.
李雪荣  周刚  马性觉 《四川医学》2002,23(6):607-608
下腹及盆腔手术常选用硬膜外麻醉 (持硬 +持骶 ) ,但是发生阻滞不全或 /和肌松不良者并非少见。我科使用硬膜外加蛛网膜下腔阻滞 (腰麻 )联合麻醉用于下腹及盆腔手术 30例 ,麻醉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ASAI~ 级须行下腹部或盆腔手术的病人共 6 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4 2例 ,平均年龄4 3.9± 13.8岁 ,体重 :5 5 .5± 4 .5 kg。随机分为两组 , 组 :硬膜外 +蛛网膜下腔阻滞组 ; 组 :持硬组 (持硬 +持骶 ) ,每组 30例。手术种类 :子宫全切术 :2 0例 ,子宫肌瘤挖除术 11例 ,腹部包块 17例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3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行乳癌根治术 ,常出现上段平面阻滞不全 ,追加其他辅助药麻醉仍不够满意 ,患者有不良记忆。我院自 1997年开始 ,对乳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硬膜外阻滞并适当辅以异丙酚进行麻醉 ,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例女性患者 ,年龄 32~ 6 3岁。SASⅠ—Ⅱ级。体重 44~ 6 8kg。1.2 麻醉前用药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 0 .5mg。1.3 麻醉操作方法 选用T3 ~T4 作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麻醉用药 :(1) 1%利多卡因加 0 .15 %的卡因加 1∶2 0万肾上腺素 ;(2 ) 0 .375 %布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麻醉相关死亡的原因。方法对2002—2011年间国内文献公开报道和成都地区孕产妇死亡评审病例中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或(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引起剖宫产死亡的6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例病例缺少年龄报道,其余病例年龄24-35岁。2例为瘢痕子宫。1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4例硬膜外腔阻滞麻醉,1例硬膜外腔与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麻醉危象出现时间在给予麻醉药后3~55min。2例死亡病例未做尸检,其余4例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者均做尸检,其中3例发现硬膜有裂伤,脑脊液外渗;另1例为瘢痕子宫,尸检报告腰段脊髓切面均未见出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有羊水中细胞成分和微血栓,不排除羊水栓塞,未提及检查穿刺点附近硬膜有无破损。结论由于操作为盲式,硬膜外给药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硬膜下腔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并由此导致孕产妇死亡。因此,在麻醉过程中,务必操作仔细,避免损伤硬膜,必须给予试探剂量,同时密切观察孕产妇生命体征,特别是有瘢痕子宫者更应关注。  相似文献   

14.
麻醉后监护室病人监测治疗应注意的问题(附200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麻醉后监护室 ( post -anesthesiacareunit ,PACU)的重要意义。 方法  2 0 0 0例择期手术病人术后入PACU进行监测治疗 ,其中男性 10 75例 ( 5 3 .75 %)、女性 92 5例 ( 4 6.2 5 %) ,年龄 6个月~ 90岁 ,气管插管静 -吸复合麻醉 13 97例 ( 69.85 %)、全凭静脉麻醉 3 0 8例 ( 15 .4%)、硬膜外麻醉 15 7例 ( 7.85 %)、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浅全麻 116例 ( 5 .8%)和神经阻滞麻醉 2 2例 ( 1.1%)。结果 病人在PACU留观时间 10min~ 3h不等 ,其中 10min~ 1h180 2例 ( 90 .1%)。 1968例 ( 98.4%)病人在PACU达到恢复标准后 ,转至病房 ,3 2例 ( 1.6%)重症病人保留气管导管送入重症监护病房 (ICU )继续监测治疗。监护期间常见并发症和意外主要有心律失常、低氧饱和度血症、恶心、呕吐、拔管后呼吸抑制和躁动等。结论 监护设备完善、急救物品齐全、医护人员高技术水平、规范管理等是确保和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黄爱兰 《广西医学》2001,23(2):422-423
上腹部手术采用的硬膜外阻滞麻醉常发生镇痛不完善 ,为减轻术中的牵拉反应 ,我们在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复合静脉输注异丙酚 +氯胺酮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6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 ,随机分成 A、 B、 C三组 ,每组 2 0例。其性别 ,年龄 ,体重相当。手术种类均为胃大部分切除术 ,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1 .2 麻醉方法 :全组病人术前均肌注鲁米那 0 .1 g,阿托品 0 .5mg。三组病人均取 T8、9硬膜外阻滞 ,静脉输注林格氏液 50 0~ 60 0 ml后 ,分次硬外注入1 .6%利多卡因和 0 .2 %丁卡因混…  相似文献   

16.
90岁以上老年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4例 90岁以上高龄老年病人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管理及术后治疗进行探讨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老年病人中男性 10例 ,女性 4例 ,年龄 90~ 98岁 ,平均 91.9岁。1.2 麻醉方法  9例下腹部及盆腔手术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阻滞 ,5例上腹部及胸腔手术病人则采用全麻或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阻滞用 1%利多卡因与 0 .1%地卡因混合液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硫喷妥钠 1mg/kg、芬太尼 2 μg/kg、万可松 0 .1mg/kg ,维持则采用 0 .5%异氟醚和万可松及硬膜外阻滞。1.3 术中监测及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复合麻醉方法 ,我们采用此麻醉方法用于胆囊切除术 ,并与其他麻醉方法作了对比观察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 5 8例 ,男 2 7例 ,女 31例 ,年龄 2 5~ 6 3岁 ,体重 4 5~ 80kg ,均为胆囊结石患者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 3组 ,单纯硬膜外麻醉组 18例 ;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组 2 1例 ;单纯吸入全麻组 19例。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2 麻醉方法与结果2 .1. 麻醉方法 术前 30m…  相似文献   

18.
寒战是骨骼肌的每分钟 9~ 11次作节律性收缩 ,也是不同肌纤维肌电的同步化 ,是机体对中心低体温的代偿反应。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通常在5 %~ 6 5 %。我院于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9月间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 6 45例 ,共发生麻醉后寒战 72例 ,发生率为 11 16 %。本组采用盐酸曲马多对其中随机抽取的 4 0例患者进行治疗 ,以观察其疗效 ,并和盐酸哌替啶作对比。1 资料与方法4 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发生寒战的患者ASAI~Ⅱ级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2 3~ 5 6岁 ,麻醉后发生寒战时间为 (6 1± 1 6 )min。 4 0例患者随机分成 2…  相似文献   

19.
我科对 2 0例胸科手术病人应用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方法并与单纯全麻进行了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胸科手术病人 40例 ,年龄 38~ 6 3岁。ASA(美国麻醉协会分级 ) ~ 级 ,其中食管癌根治术 2 5例 ,肺叶切除术 15例 ,随机分成全麻组 (对照组 )与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组 (联合组 )。1.2 麻醉方法对照组分别静注安定 0 .2 m g/ kg、硫喷妥钠 6 m g/ kg、芬太尼 4μg/ kg、琥珀胆碱 1.5 m g/ kg后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术中用 1%普鲁卡因加 0 .0 2 %阿曲库铵静滴维持 ,间断静注氟芬合剂。联合组取 T5 ~ T8间隙 …  相似文献   

20.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人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质量 ,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 ,保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及良好的术后镇痛甚为重要。 1 998年 7月— 2 0 0 0年 1 0月 ,我院对 5 0例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行上腹部手术时试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麻复合硬膜外组 (下称复合组 ) 5 0例 ,男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6 1~ 82岁 ,手术时间 2~ 5h 2 0min。另设全麻组及硬膜外组各 5 0例进行对照 ,在病例分布、年龄及手术时间与复合组相似。 3组患者术前均伴有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及泌尿系统等一种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