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 DCIS伴微浸润(DCIS-Mi)的价值。方法 收集41例DCIS-Mi和37例DCIS患者,术前行DCE-MRI,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并记录其全域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及10%、25%、50%、75%、90%分位数(P10、P25、P50、P75、P90)。比较DCIS-Mi和DCIS组间各参数差异,并分析最佳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DCIS-Mi组Ktrans参数中的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Ke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50、P75、P90,V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25、P50、P75均高于DCIS组(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Ktrans平均值、Ktrans-P25、Ktrans-P50、Ktrans-P75、Ktrans-P90、Kep-P50、Kep-P75、Kep-P90、Vp平均值、Vp-P75为诊断DCIS-Mi的最佳变量,且其诊断DCIS-Mi的ROC曲线AUC均>0.80。联合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AUC(0.968),其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152、0.962和0.947。结论 DCE-MRI全域直方图分析能量化反映肿瘤特征,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乳腺DCIS与DCIS-Mi。  相似文献   

2.
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指导临床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诊治。  方法  对2008年本院2074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 描述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代谢异常在健康体检人群的患病率, 通过双变量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探讨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结果  本组人群总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27%, 男性为21.36%, 女性为11.48%;其他各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肥胖12.07%, 高血压24.70%, 空腹高血糖19.46%, 高总胆固醇血症36.38%, 高甘油三酯血症28.68%,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33.80%,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35.25%, 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22.59%, 脂肪肝40.28%;高尿酸血症组其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均较非高尿酸血症组高, 调整年龄、性别后两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值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脂肪肝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尿酸水平与肥胖、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脂肪肝独立相关。  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脂肪肝等代谢异常独立相关, 其可能增加上述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不典型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30例(不典型乳腺癌组)和纤维腺瘤32例(纤维腺瘤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检查,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分数(Vp),比较两组各参数的统计学差异,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不典型乳腺癌组Ktrans、Kep、Ve、Vp分别为(1.49±0.55)min-1、(0.70±0.02)min-1、0.78±0.19、0.26±0.13,纤维腺瘤组Ktrans、Kep、Ve、Vp分别为(0.64±0.23)min-1、(0.30±0.23)min-1、0.63±0.25、0.33±0.14;两组间Ktrans、Ve、K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Ve诊断不典型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88、0.68,敏感度为86.7%、86.7%、83.3%,特异度为93.7%、81.2%、46.9%。结论 DCE-MRI可准确评估病变的微循环,对纤维腺瘤和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Exchange模型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研究评价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各15例,正常对照组15名,均行肝脏DCE-MRI扫描,采用Exchange模型计算出各组定量参数,包括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血容量(BV)、血流量(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3组定量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绘制ROC曲线判断Ktrans、Ve、HPI、MTT对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结果 正常对照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Ktrans分别为(0.85±0.34)min-1、(0.67±0.36)min-1、(0.39±0.18)min-1,Ve分别为0.47±0.42、0.34±0.13、0.16±0.06,HPI分别为0.35±0.09、0.57±0.17、0.76±0.20,MTT分别为(17.38±15.38)s、(34.26±11.37)s、(57.33±16.73)s,BF值分别为(97.22±36.29)ml/(min·100 g)、(69.30±35.22)ml/(min·100 g)、(24.64±28.24)ml/(min·100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PI和MTT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Vp、BV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 和Ve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92,敏感度为90%、90%,特异度为80%、80%;HPI和MTT判断代偿期肝硬化的AUC为0.79、0.76,敏感度为85%、85%,特异度为75%、75%;HPI和MTT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的AUC为0.91、0.88,敏感度为95%、90%,特异度为80%、80%。结论 Exchange模型的DCE-MRI定量研究获得多个定量参数,可反映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微环境变化,评价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腹腔脏器病变患者术前经腹超声检查报告并分析超声漏诊及误诊的原因。  方法  通过病理工作站导出2013年3月1日至8月31日因腹腔脏器(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脾脏、肾脏、肾上腺和阑尾)病变于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病理资料, 评估相应超声报告, 记录漏、误诊报告信息, 分析漏、误诊原因。  结果  共评估超声报告1081份, 漏、误诊报告58份(5.37%, 58/1081), 其中肝脏病变6例(5.77%, 6/104), 均为误诊; 胆囊和胆管病变6例(1.30%, 6/462), 漏诊5例、误诊1例; 胰腺病变14例(19.72%, 14/71), 均为漏诊; 肾脏和肾上腺病变20例(6.47%, 20/309), 漏诊11例、误诊9例; 阑尾病变12例(16.00%, 12/75), 漏诊11例、误诊1例。漏诊结节样病变最大径平均值显著低于误诊病变(P=0.001)。  结论  不同腹腔脏器病变因性质、部位、体积以及超声本身的局限性等原因导致超声漏诊或误诊, 超声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到全面、仔细、谨慎, 了解各腹腔脏器病变的自身特点以及超声显像的局限性, 不断积累经验, 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中影响肝脏18F-FDG摄取的因素,分析常规体质量(BM)、瘦体质量(LBM)及体表面积(BSA)校正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B、SUVmax-L、SUVmax-S)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显像的67名健康受检者。测量肝脏SUVmax-B、SUVmax-L及SUVmax-S,分析年龄、空腹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肝脏CT值、性别、脂肪肝对上述参数的影响。结果 空腹血糖水平与肝脏SUVmax-B、SUVmax-L、SUVmax-S均呈正相关(r=0.329、0.336、0.353,P=0.012、0.010、0.007)。BMI与肝脏SUVmax-B (r=0.543,P<0.01)、SUVmax-L (r=0.328,P=0.07)呈正相关BMI与SUVmax-S无相关性(r=0.026,P=0.833)。受检者年龄、肝脏CT值与肝脏SUVmax-B、SUVmax-L、SUVmax-S均无相关性(P均>0.05)。男性肝脏SUVmax-B (t=2.608,P=0.011)、SUVmax-L (t=5.272,P<0.001)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与女性肝脏SUVmax-S无统计学差异(t=0.759,P=0.450)。脂肪肝受检者与非脂肪肝受检者肝脏SUVmax-B、SUVmax-L、SUVmax-S均无统计学差异(P=0.646、0.775、0.068)。结论 空腹血糖水平、BMI、性别是PET/CT显像中影响肝脏摄取18F-FDG的因素。BMI较大的受检者可采用SUVmax-L或SUVmax-S代替SUVmax-B,此外SUVmax-S可弥补性别间的差异,但校正技术无法减弱血糖水平对肝脏SUVmax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基于临床特征及常规MRI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预测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临床疑诊胎盘植入患者,其中18例发生胎盘植入、29例未植入,比较有无胎盘植入患者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预测胎盘植入模型,并制作列线图,绘制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有无胎盘植入患者孕次、剖宫产次数、胎盘位置、胎盘下血管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年龄、流产史、阴道流血史、胎盘与子宫肌层分界面中断、胎盘局部膨出及胎盘信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剖宫产次>1及胎盘下血管异常是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预测胎盘植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8%、77.78%、86.21%、86.21%,均高于单一参数(P均<0.05);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胎盘植入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基于临床特征及常规MRI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可作为术前预测胎盘植入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CT直方图参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状态的相关性,评价其预测ESCC的EGFR表达状态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ESCC患者术前胸部CT,获取其直方图参数。记录EGFR检测结果,将EGFR表达(-/+)归为低表达,EGFR表达(++/+++)归为高表达。比较EGFR高、低表达ESCC间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其预测EGFR表达状态的效能,分析CT直方图参数与EGF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09例ESCC中,40例EGFR低表达,69例高表达;其中22例EGFR表达(-),18例(+),27例(++),42例(+++)。EGFR高、低表达肿瘤的平扫CT灰度平均值(Mean)、最大值(Max)、第10、25、50、75、90百分位数(10th、25th、50th、75th、90th percentile)、峰度(kurtosis)及增强前后参数差值ΔMean、Δ50th、Δ75th、Δ90th percentil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扫CT肿瘤灰度75th和90th percentile预测ESCC的EGFR表达状态的诊断效能最优,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69。平扫CT Mean、Max、Min、5th、10th、25th、50th、75th、90th percentile、kurtosis、ΔMean及Δ5th、Δ10th、Δ25th、Δ50th、Δ75th percentile与EGFR表达呈弱至低度相关(|r|=0.20~0.37,P均<0.05),增强CT直方图参数与EGFR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 平扫CT直方图参数可用于术前预测ESCC的EGFR表达状态,尤以75th和90th percentile效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18F-FDG PET/CT检测正常成人不同脑区域代谢水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769名健康成人的脑18F-FDG PET/CT图像,按年龄分为≤30岁、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及≥71岁组。采用Scenium软件将脑PET图像标准化,自动勾画左右各待测脑区,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枕叶、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基底核、内侧颞叶和小脑,获得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各脑区代谢水平差异。结果 左右中央区、左右距状裂及周围皮质SUVmean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脑区SUVmean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P均<0.05);男性和女性左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额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和小脑,右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颞叶、枕叶、内侧颞叶,男性基底核为右侧优势,女性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加,除小脑外,余各脑区SUVmean均不同程度下降,左侧半球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健康成人各脑区代谢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随年龄增加,左右脑代谢呈非对称性减低。  相似文献   

10.
CT肺动脉栓塞指数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半定量评价急性肺栓塞(APE)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肺血管成像(CTPA)确诊的、无严重基础心肺疾病的APE患者117例,依据肺动脉内栓子阻塞的部位及程度计算PAOI。根据PAOI<30%、30%~50%和>50%将APE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组,分析各组的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 入选患者中,轻度组65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20例。轻度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RVd、LVd、RVd/LVd、RVs、LVs、RVs/LVs、MPA、LPA、IVSD、IVCR;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RVd、LVd、RVd/LVd、RVs、LVs、RVs/LVs、SVC、MPA、RPA、LPA、IVSD、IVCR、AZR;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LVd、RVd/LVd、RVs/LVs结论 APE患者的PAOI可以反映右心功能情况,并有助于及时确认APE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1.
左心房容积追踪技术评价高尿酸血症患者左心房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左心房容积追踪(LAVT)技术评价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HUA患者59例,分为无症状HUA组(37例)和痛风组(22例),选取血尿酸正常者36例(对照组)。采用LAVT技术得到3组左心房容积指数 及功能指数,比较3组以上参数的差异。结果 3组LAVImax、LAVIpre、LAVI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2、12.45、19.54,P均<0.05);无症状HUA组和痛风组LAVImax大于对照组(q=5.30、5.40,P均<0.05),无症状HUA组和痛风组LAVIpre大于对照组(q=5.50、6.38,P均<0.05),无症状HUA组LAVImin大于对照组(q=6.34,P<0.05),痛风组LAVImin大于无症状HUA组(q=2.84,P<0.05)。3组dv/dtS、dv/dtA、LAtEF、LApEF和LAa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6、4.24、19.41、6.74、18.88,P均<0.05);无症状HUA组、痛风组dv/dtS值大于对照组(q=2.84、3.88,P均<0.05),痛风组dv/dtA值大于对照组、无症状HUA组(q=4.12、2.64,P均<0.05),对照组LAtEF大于无症状HUA组、痛风组(q=5.56、8.90,P均<0.05),无症状HUA组LAtEF大于痛风组(q=4.14,P<0.05),对照组LAaEF大于无症状HUA组、痛风组(q=5.08、8.82,P均<0.05),无症状HUA组LAaEF大于痛风组(q=4.41,P<0.05)。结论 LAVT技术可实时追踪高尿酸血症左心房重构,随血尿酸水平增高及临床症状加重,左心房重构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能CT定量参数评估喉部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92例术前接受颈部双能CT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部鳞癌患者,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肿瘤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碘图CT值(Overlay值)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的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其鉴别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分析各定量参数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92例中,31例高分化鳞癌,38例中分化鳞癌,23例低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动脉期、静脉期各定量参数均高于高分化及中分化鳞癌(P均<0.05);中分化鳞癌静脉期λHU高于高分化鳞癌(P<0.05)。动脉期、静脉期IC、NIC、Overlay值及λHU均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动脉期rs分别为-0.51、-0.31、-0.35、-0.46,静脉期rs分别为-0.40、-0.27、-0.43,-0.49,P均<0.05)。ROC曲线显示,动脉期λHU鉴别高、低分化鳞癌以及中、低分化鳞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分别为0.87、0.78,敏感度分别为73.90%、73.90%,特异度分别为96.80%、76.30%;静脉期λHU鉴别高、中分化鳞癌的AUC为0.69,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5.80%、71.00%。结论 双能CT定量参数对评估喉部鳞癌分化程度具有一定价值,以动脉期λHU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鳞癌的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皮层厚度的变化。方法 对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及26名正常人(对照组)应用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SPGR) 序列进行MR扫描,采集脑高分辨力结构图像;利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图像分割、配准及平滑,建立一般线性模型,以双样本t检验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皮层厚度的差异。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左侧颞中回、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皮层变薄,右侧额中回、眶额回、中央后回、额中回上部及中央前回皮层变厚(P均<0.01);②与对照组皮层厚度残差比较,随年龄变化,研究组左侧颞中回、颞下回、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眶额回、右侧额中回、额下回眶部、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及颞中回皮层变薄(P均<0.01);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随着年龄变化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上回皮层的厚度变薄;右侧额下回岛盖部、颞下回及岛叶皮层变厚(P均<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额叶及颞叶皮层厚度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体下肢施加不同频率振动刺激,观察其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否存在谐振频率。 方法共选取2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于仰卧位下分别给予20 Hz、30 Hz、40 Hz、50 Hz及60 Hz振动刺激,振动刺激部位统一为左侧下肢腓骨远端,每种频率振动持续时间均为5 min。于振动刺激前行胫神经F波、M波检测,于各种频率振动结束后立即行胫神经F波检测,计算F波平均波幅及F/Mmax,以观察机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在不同频率振动下其兴奋性变化。 结果在基础状态下和经20 Hz、30 Hz、40 Hz、50 Hz、60 Hz振动刺激后,受试者F波平均波幅分别为(149.49±53.05)μV、(169.67±63.33)μV、(199.27±85.20)μV、(160.77±62.09)μV、(146.92±59.69)μV、(131.07±66.17)μV,F/Mmax分别为(0.856±0.270)%、(0.962±0.290)%、(1.143±0.453)%、(0.924±0.341)%、(0.844±0.336)%、(0.748±0.312)%。经统计比较后发现,以30 Hz振动时机体F波平均波幅及F/Mmax最显著,与基础值及50 Hz、60 Hz振动时检测结果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F波平均波幅及F/Mmax在20 Hz、30 Hz、40 Hz频率振动条件下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正常人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存在谐振频率,该频率可能位于30 Hz附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耳聋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133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采集外周静脉血样, 选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对热点致聋基因GJB2(35 del G、176 del 16、235 del C、299 del AT)、GJB3(538C > T)、SLC26A4(IVS7-2A > G、2168A > G)和线粒体12S rRNA(1494C > T、1555A > G)共9个热点突变位点进行检测, 并使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验证。  结果  133例受检者中, 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12S rR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3%、0、21.8%和1.5%, 总阳性检出率为43.6%, 与样本直接测序验证的符合率为100%。  结论  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具有检出率高、准确性高、高通量、判读方便等特点, 适用于临床大规模筛查和辅助诊断, 是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320排CT灌注成像评价兔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兔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CT灌注成像(CTPI)参数的演变规律及与血清酶学检测指标(CK、LDH、MDA、SOD)的相关性。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与假手术组。将I/R组分为再灌注即刻、6、12、24 h亚组,每组6只,分别在右下肢缺血3 h后再灌注即刻、6 h、12 h、24 h时间点行双下肢CTPI并采血,得到CT灌注值血流量(AF)、血容量(BV)、对比剂清除率(C),计算右下肢与左下肢各参数的比值,即rAF、rBV、rC,并测定血清CK、LDH、MDA、SOD;最后分别对rAF、rBV、rC与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再灌注即刻、6、12、24 h亚组的rAF均值分别为0.92±0.14、0.89±0.12、0.88±0.20、0.75±0.1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I/R各亚组血清CK、LDH及MDA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SOD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rAF与LDH、CK、MDA、SO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47、-0.68、0.59(P均<0.05),仅rBV与LDH存在相关性(r=-0.45,P<0.05)。结论 320排CTPI可无创、半定量、较准确地监测兔下肢骨骼肌随再灌注时间推移的微循环改变;rAF较rBV、rC能更好地反映肌肉组织再灌注后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阵发性房颤(AF)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30例因阵发性AF接受RFCA治疗患者(AF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天、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另选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m),计算E/Em;测量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最小容积(LAVmin)和最大容积(LAVmax),计算左心房主动排空率(LAAEF)、左心房被动排空率(LAPEF);以2D-STI获得左心房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量并计算左心室收缩期及左心室舒张早、晚期左心房平均峰值应变(mSs、mSe、mSa)、应变率(mSRs、mSRe、mSRa)以及左心房僵硬度(LASt)。比较RFCA前后阵发性AF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F组术前LAD、LAVp、LAVmin、LAVmax、E/Em、LASt增大,LAPEF、LAAEF、E、Em、mSs、mSe、mSa、mSRs、mSRe、mSRa减低(P均<0.05)。AF患者RFCA术前及术后3天、1个月、3个月左心房应变参数及LASt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天mSs、mSe、mSa、mSRs、mSRe、mSRa较术前减低,LASt较术前增高(P均<0.05);术后3个月mSs、mSe、mSa、mSRs、mSRe、mSRa较术前增高,LASt较术前减低(P均<0.05);术后1个月、3个月mSs、mSe、mSa、mSRs、mSRe、mSRa较术后3天增高,LASt较术后3天减低(P均<0.05);术后3个月mSRs较术后1个月增高(P<0.05)。结论 阵发性AF患者RFCA术后3天左心房功能下降,术后1个月辅泵功能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左心房储备、辅泵、管道功能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E-Tracking技术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颈动脉管壁弹性功能。方法 对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37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高血压合并房颤组)及3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记录颈动脉管壁的硬度指数(β)、弹性系数(Eρ)、顺应性(AC),同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内径(D)。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合并房颤组β、Eρ、IMT、D均增加,AC减低;与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组β、Eρ、IMT均增加,AC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IMT≤1.0 mm且管径无增宽时,各组β、Eρ比较结果同上。年龄、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是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IMT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者颈动脉IMT增厚,弹性功能减低;年龄、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是其危险因素。颈动脉无明显形态学改变时,颈动脉弹性功能已减低;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早期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进程中,海马头、体、尾部形态学改变。方法 对AD、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各30例(AD组、MCI组)及30名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行颅脑MRI扫描。基于MRI扫描图像将海马头、体、尾部进行分段,并测量其体积。比较AD组、MCI组、正常对照组海马体积整体差异及头、体、尾部体积差异。分析海马体积与各神经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组中,左侧海马总体积及头、体、尾部体积均大于右侧(P均<0.05)。3组间左、右海马总体积比较,AD组小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及MCI组(P均<0.05),MCI组小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左、右海马头、体、尾部体积均减小(P均<0.05),MCI组左海马头、体部及右海马头部体积减小(P均<0.05)。AD组左、右海马头、体部体积均小于MCI组(P均<0.05)。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与双侧海马头、体、尾部体积及总体积均呈正相关。除左海马尾部外,双侧海马头、体、尾部体积及总体积均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评分呈负相关,均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双侧海马体积明显缩小,MCI患者海马体部、尾部萎缩不明显,但海马头部体积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模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慢病管理模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干预6个月后的疾病管理知识掌握、血液指标、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在疾病基础知识、日常生活、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关节保护和功能锻炼的疾病管理知识评分分别为(3.21±1.05)分、(4.87±1.21)分、(4.91±1.55)分、(3.72±1.02)分、(4.21±1.24)分、(5.32±1.75)分,高于对照组的(2.24±0.76)分、(3.35±0.94)分、(3.84±1.27)分、(2.38±1.14)分、(3.05±0.98)分、(4.38±1.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4、7.015、5.505、6.194、5.190、3.099,P均<0.05)。观察组患者类风湿性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分别为(13.48±3.27)U/ml、(23.23±5.81)mm/h、(15.34±4.36)mg/L,低于对照组的(16.59±4.18)U/ml、(28.65±5.74)mm/h、(18.77±4.83)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4、4.693、3.727,P均<0.001)。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自我管理、应对问题的评分分别为(3.74±0.98)分、(3.95±0.89)分、(3.87±0.84)分、(4.17±1.15)分,高于对照组的(2.92±0.74)分、(2.97±0.75)分、(2.94±0.73)分、(3.26±0.9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2、5.954、5.910、4.351,P均<0.001)。观察组患者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健康自我认识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72±1.15)分、(6.20±2.24)分、(5.43±1.37)分、(3.53±1.25)分,高于对照组的(1.59±0.57)分、(3.06±1.32)分、(3.21±1.08)分、(1.35±0.4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35、8.540、8.998、11.481,P均<0.001)。 结论慢病管理模式能够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疾病管理知识掌握和自我效能,改善疾病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