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回顾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组织工程学是根据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 ,应用正常具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组织细胞与生物材料相结合 ,在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器官或其生物性替代物 ,以维持、修复、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一门科学。组织工程学是在多学科交融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与发展需要吸收生物学、现代医学、材料与工程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合作研究。因此 ,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可以带动一个国家多种相关交叉学科甚至生命科学的整体发展。组织工程的研究 ,还将促进相关高技术产业的渗透发展 ,可以…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学在外科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学 (tissueengineering)是一门将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相结合进行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或器官的新兴学科。当具有特定功能的种子细胞 (seedcell)与可降解生物材料 (biodegradablepolymer)混合并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或植入体内后 ,随着种子细胞的不断增殖、细胞外基质分泌和生物材料的逐渐降解、吸收 ,最终形成具有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特定组织或器官[1,2 ] 。组织工程技术的产生是外科修复技术的一项创新 ,它的深入发展将有可能改变传统“以创伤修复创伤”的治疗模式 ,使外科创伤与病损的治疗从组织器官移植走向组织器官制造 ,实现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组织工程学是骨科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1988年.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对组织工程作出如下定义;应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认识哺乳动物正常和病理组织与器官的结构功能关系.并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以恢复、维持或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组织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组织细胞.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人体逐步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上进行扩增.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1 概念和原理1.1 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它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及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组织工程”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87年正式确立,定义为: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和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功能和形态生物替代物的学科。1.2 组织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种子细胞(seed cell)与可降解生物材料(biodegradable polymer)相结合形成…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退变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ease,DDD)是一类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的疾病。椎间盘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其目的是通过逆转椎间盘细胞水平的病理改变,进而修复退变的椎间盘组织。椎间盘组织工程的基本思想是采集少量椎间盘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接种到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按组织或器官形态塑形、降解速率与种子细胞生长分化相匹配、对机体无伤害的三维可降解生物材料上,然后种植到机体内形成新的具有生命力和功能的椎间盘组织。而目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种子细胞的选择,接种培养种子细胞的生物材料支架以…  相似文献   

6.
书讯     
《组织工程学实验技术》出版由裴国献教授等主编的《组织工程学实验技术》一书已于2006年5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60万字,16开精装,定价120元。组织工程学研究近年来已在国内各大学、研究单位普遍开展,但尚缺乏有关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实验室技术系统专著,给实验室人员及研究生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有鉴于此,本书组织了有关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及临床方面的一线研究人员,从细胞培养、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组织工程学常用实验技术。在细胞培养部分主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技术、种子细胞的获取方法及分子细胞学技术;在生物材料部分重点介绍了常用生物  相似文献   

7.
《临床骨科杂志》2006,9(6):541-541
由裴国献教授等主编的《组织工程学实验技术》一书已于2006年5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60万字,16开精装,定价120元。组织工程学研究近年来已在国内各大学、研究单位普遍开展,但尚缺乏有关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实验室技术系统专著,给实验室人员及研究生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有鉴于此,本书组织了有关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及临床方面的一线研究人员,从细胞培养、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组织工程学常用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在体外或在体内制造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修复损伤组织和改善其功能的一门交叉学科[1]。骨组织工程学是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专门从事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研究的一个分支,处于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的最前沿。由于骨组织具有相对单一的组织成  相似文献   

9.
目前,肝移植是公认的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的唯一可治愈手段,但是肝脏供体来源有限、费用昂贵、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术后并发症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的产生和迅猛发展,组织工程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肝脏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肝脏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尤其迅速.@@肝脏组织工程学的核心是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即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用以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目前肝脏组织工程学研究主要围绕种子细胞的选择、生物材料及血管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本文就这几个方面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加强软骨与骨组织工程中关键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在体外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器官,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中的梦想。20世纪80年代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工程材料学等基础学科的深入发展,科学家开始大胆探索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医学难题,“组织工程”的概念由此产生。组织工程学是应用工程学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替代物,以恢复、维持或提高受损组织功能的一门新学科。  相似文献   

11.
由裴国献教授等主编的《组织工程学实验技术》一书已于2006年5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60万字,16开精装,定价120元。组织工程学研究近年来已在国内各大学、研究单位普遍开展,但尚缺乏有关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实验室技术系统专著,给实验室人员及研究生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有鉴于此,本书组织了有关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及临术方面的一线研究人员,从细胞培养、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组织工程学常用实验技术。在细胞培养部分主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技术、种子细胞的获取方法及分子细胞学技术;在生物材料部…  相似文献   

12.
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是一门将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相结合进行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或器官的新兴学科.其基本原理为从机体获取少量的活体组织,用特殊的酶或其它方法将细胞(又称种子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然后将扩增的细胞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和可吸收的生物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细胞粘附在生物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植入机体的组织或器官病损部位,随着生物材料在体内逐渐被降解和吸收,植入的细胞在体内不断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最终形成相应的组织或器官,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生物材料支架所形成的三维结构不但为细胞获取营养、生长和代谢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空间,也为植入的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并最终形成相应的组织或器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1,2].组织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组织再生的技术手段,将改变外科传统的"以创伤修复创伤"的治疗模式,迈入无创修复的新阶段.同时,组织工程的发展也将改变传统的医学模式,使得再生医学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用组织工程学方法构建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与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聚乙醇酸(PGA)制成的管状结构结合,体外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分别于2、4、5、6、11周取材进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测;对照组:将没有细胞的单纯管状PGA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于相同时间点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在观测点均形成一内壁光滑的管状结构,组织学检测表明,该结构随观测时间的延长组织学成分也有明显的变化,从开始以PGA为主向平滑肌细胞及其分泌的胶原为主要成分过渡。而对照组则随着PGA的降解管状结构逐渐丧失。结论 组织工程学方法可形成具有一定张力及组织成分的管状结构。该方法用于构建血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骨组织工程在骨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理想地修复因先天性畸形、外伤、感染或肿瘤等原因造成的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根据组织工程学原理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包含了成骨细胞、生长因子和可降解生物材料,模拟了自体骨再生的过程,符合骨再生的生物学原理。与目前临床常用的骨移植方法(自体骨、异体/种骨移植、人工骨替代材料)相比,组织工程骨具有以下优点:①需要的供体组织少,供体损伤小;②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扩增,无抗原性或抗原性甚微:③可根据修复缺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梦想人体的器官组织能象机器一样,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用"新的零件"更换.组织工程学的提出、建立和发展,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可能,它能以少量种子细胞经体外扩增后与生物材料结合,构建出新的组织或器官,用于替代和修复病变、缺损的组织器官,重建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28(1):32-32
由裴国献教授等主编的《组织工程学实验技术》一书已于2006年5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60万字,16开精装,定价120元。组织工程学研究近年来已在国内各大学、研究单位普遍开展,但尚缺乏有关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实验室技术系统专著,给实验室人员及研究生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有鉴于此,本书组织了有关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及临床方面的一线研究人员,从细胞培养、生物材料、组织  相似文献   

17.
加快组织工程学临床基础研究的步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工程学已有 10多年的发展历史,由于提出了“体外复制组织 (器官 )”的新思想,使组织工程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我国开始组织工程学研究的起步时间与国外相近,不少研究成果的水平与国外相当,在某些领域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如何发挥我国的特色,加快组织工程学基础研究的步伐,尽快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将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骨骼、肌肉系统的组织工程学研究现状 我国对骨骼、肌肉系统的组织工程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骨、关节软骨、肌腱、肌肉和周围神经方面。骨组织…  相似文献   

18.
人发角蛋白生物材料是一种优秀的无抗原材料,组织相容性好,应用范围广泛,在美容整形界及组织工程学领域逐步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已开展大量关于人发角蛋白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动物试验研究,在制造各种植入性材料、创面覆盖材料、组织工程学框架材料、修复神经缺损、修复肌腱、韧带缺损、软组织填充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已逐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全国组织工程学术大会于2000年12月6日~10日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工程学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主办,由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承办。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20篇,出席会议代表共有20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卢世壁教授、钟世镇教授,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炜教授出席并主持了会议。大会围绕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和组织构建等多个专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我国著名组织工程学专家、国家“973项目”一组织工程基本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曹谊林教授指出:在国家对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国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发展迅速,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组织工程理论和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多学科共同参与相互交叉的研究体系,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在组织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某些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地位,也得到了国际组织工程学界的认可。但也应看到在种子细胞、生物材料以及组织构建等很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组织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临床应用,今后应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优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选择部分研  相似文献   

20.
由裴国献教授等主编的《组织工程学实验技术》一书已于2006年5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礼正式出版发行,全书60万字,16开精装,定价120元。本书组织了有关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及临床方面的一线研究人员,从细胞培养、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组织工程学常用实验技术。在细胞培养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