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T淋巴细胞凋亡基因(Fas/Apo-1)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Fas/Apo-1、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Fas/Apo-1、IL-1β和TNF-α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Fas/Apo-1、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分子的变化参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Fas/Apo-1、IL-1β和TNF-α水平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 - 1)、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 8(IL - 8)表达的变化 ,以了解三者在COPD发病中的网络调节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5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的sICAM - 1,TNF -α和IL - 8水平。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sICAM- 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 (P <0 .0 5 )。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清TNF -α ,IL - 8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治疗前后各分子水平变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sICAM - 1水平的增高 ,反映了疾病过程中sICAM - 1所介导的白细胞黏附活动增加 ,可作为一个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细胞外基质(ECM)和粘附分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粘附分子的水平,并与2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Ⅰ型胶原(CⅠ)、Ⅲ型胶原(CⅢ)、Ⅳ型胶原(CⅣ)、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治疗后,治疗组CⅠ、CⅢ、CⅣ、ICAM-1、E-选择素水平和对照组CⅢ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细胞外基质和粘附分子的变化参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细胞外基质和粘附分子变化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塞颗粒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庆伟 《陕西中医》2005,26(7):673-673,73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粘附分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粘附分子的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治疗后,治疗组ICAM-1、E-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提示:粘附分子的变化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粘附分子变化可能是该方治疗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4 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6例 ,对照组 15例 ,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 ,连续观察 2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血氧分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第 1秒用力肺活量 (FEV)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配合西医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提高其临床疗效 ,对主要结局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INP、β-CTX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62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32例(A组)和COPD缓解期30例(B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6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PINP、β-CTX水平,并对各指标与年龄、烟龄、肺功能、BMI的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B组血清PINP、β-CTX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A组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低于B组(P均0.05),经治疗后血清PI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血清PINP水平与烟龄呈负相关,与FEV1%预计值、FEV1/FVC呈正相关,血清β-CTX水平与烟龄呈负相关,与FEV1%预计值、FEV1/FVC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下降,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增大,血清PINP、β-CTX水平与COPD急性加重密切相关,监测上述指标可对COPD病情及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进行监测与判断。  相似文献   

7.
毒素清对大肠杆菌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毒素清对老龄大鼠大肠杆菌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期为老年人肺炎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22月龄老龄大鼠4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毒素清高、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造模,灌胃生理盐水或药物,第6天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测TNF—α、11-1β、IL—6和IL—8。结果:老年模型组IL—1β、IL—6、IL—8、TH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正常组(P<0.01),诺氟沙星组和毒素清高、低剂量组血清IL—1β、IL—6、IL—8、THF—-α水平均低于老年模型组(P<0.01),三用药组间比较IL—1α、IL—6、IL—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毒素清小剂量组与诺氟沙星组相比TH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毒素清能显著影响血清IL—1α、IL—6、IL—8和THF—β水平,使其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肺苏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瘀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1月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122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肺苏颗粒,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率、机械通气率和住院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5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率、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肺苏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瘀肺证疗效确切,可显著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TNF-α、IL-8、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根据临床表现、痰培养结果及辅助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一8、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激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活性,抑制气道炎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塞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稳定期模型组、加重期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组,每组10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经鼻腔滴入法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空白组、COPD稳定期、加重期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余组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每日2次.放免法监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监测肺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 血清和BALF中PCⅢ、LN、HA表达显示加重期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稳定期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稳定期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加重期模型组(P<0.05或P<0.01).图像分析表明,各组肺组织中Ⅰ型、Ⅲ型、Ⅳ型胶原、LN、TGF-β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加重期模型组、氨茶碱组和高剂量组肺组织肺组织中Ⅰ型、Ⅲ型、Ⅳ型胶原、LN、TGF-β1的表达,低剂量组Ⅰ型、Ⅲ型、Ⅳ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加重期模型组(P<0.01).结论 通塞颗粒能抑制COPD急性加重期肺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气道结构的重塑,以通塞颗粒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埋线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重度AECOPD次数、肺功能、血清中TNF-α、IL-8水平。结果:埋线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AECOPD次数、重度AECO-PD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血清中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COPD患者可以减少AECOPD次数,特别是重度AECOPD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补肺活血化痰中药辨证治疗,疗程12周,疗后6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COPD急性加重次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随访时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中药干预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COPD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13.
闫国友  王文星 《河北中医》2011,33(11):1665-166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参百止咳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每日3次雾化吸入及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每日3次雾化吸入联合参百止咳合剂50mL,每日2次口服及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功能性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入院即刻及随访2个月时)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以及IL-6、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参百止咳合剂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加石膏汤。2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1)、血氧饱和度(SaO2)及第1秒用力呼气肺容量(FEV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Pa02、SaO2、FEV。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徐宜全  宗琼  吕守礼 《光明中医》2016,(9):1256-1258
目的观察化痰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62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补肺汤,2周为1个疗程。对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血清等客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好转程度及肺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补肺汤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并能减轻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的含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BODE评分对清肺解毒化痰法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评价。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加重期患者91例分为两组:中药组47例和常规组44例,常规组规范化治疗方案,中药组在其基础上加清肺解毒化痰方,疗程为8周。通过治疗前后对患者AECOPD缓解时间、住院持续时间和BODE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中药组AECOPD缓解时间、AECOPD住院时间和BODE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BODE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差异性不大。结论:清肺解毒化痰法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纳入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实施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影响。方法:68例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呼吸机支持与西药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病死率、脱机率、撤机时间、住ICU时间;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促炎因子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够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P〈0.05)。结论:扶正祛邪法中药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表达治疗ARD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COPD患者78例,另选择例健康查体者1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16、hs-CRP和PA水平,观察COPD患者病情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IL-16和hs-CRP水平急性加重期患者高于缓解期患者,而缓解期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血清PA水平健康对照组高于缓解期患者,缓解期患者高于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6和hs-CRP水平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A水平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降低。结论 IL-16、hs-CRP和PA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血清IL-16、hs-CRP和PA水平,对了解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型、痰湿型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的优势状态。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例痰热型、17例痰湿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用IFN-γ/IL-4比值来代表其外周血中Th1/Th2细胞优势状态。痰热型、痰湿型的辨证分型于患者入院时进行。同时检测28例健康同龄人(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水平作为对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型患者IFN-γ水平低于痰湿型(P<0.05)及对照组(P<0.01),IL-4水平高于痰湿型及对照组(P<0.01),IFN-γ/IL-4比值低于痰湿型及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型COPD急性加重期表现为Th2优势状态,痰湿型表现为Th1优势状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