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猴痘(monkeypox, MPX)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它的重新出现是全球潜在的威胁。自2022年5月7日人类MPX阳性病例在英国被发现以来, 世界大多数MPX非流行国家报告的阳性病例不断增加, 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引起全球关注。了解MPX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致病机制、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对猴痘的防治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MPXV病原学特征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 并分析BD患者不同临床特征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BD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 另选取本院健康体检中心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 Th)1、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亚群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IL-10、IL-17、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BD患者总T淋巴亚群、CD8+T及Th1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75(54.23, 80.32)]比[72.10(62.23, 86.4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NF-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在郁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初诊抑郁症患者82例作为病例组, 同期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4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 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重度抑郁组(23例)和轻中度抑郁组(5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细胞和Tregs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浆中IL-6、IL-10、INF-γ以及TNF-α水平, 对比分析T细胞亚群、Tregs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初诊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CD...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国恒河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后CD4T初始、记忆亚群的细胞进行分析,了解各亚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在AID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使用SIVmac239毒株感染20只中国恒河猴,观察18个月;在感染前、后各时间点,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进行病毒载量的检测;使用CD3/CD4/CD28/CD95表面标记的组合,进行CD4及其初始/记忆亚群比例的流式分析,并结合血常规检测的结果计算CD4及其各亚群的绝对数。结果:得到了CD4各个亚群在SIV感染后的变化曲线;并发现SIV感染后CD4减少的主体是中央型记忆(CM)CD4+T细胞;而初始型CD4+T在半数动物逐渐缓慢减少,但个体间差异较大。此外,还发现快速进展型RM449猴在死亡前其初始型及CM CD4仍较高,但其初始型CD4细胞在流式图上存在着类似"转化阻滞"的现象。结论:本研究展示了CD4细胞的初始、记忆亚群在感染SIV后的变化规律;对其进行细分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体内免疫状态的变化,为临床疗效观察、免疫状态评估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s, MAIT)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免疫细胞, 可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1类相关蛋白途径或细胞因子途径被激活, 进而参与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目前已证实MAIT细胞大量存在于人体外周血及特定组织, 并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综述MAIT细胞在不同病原体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并探讨在感染性疾病中以MAIT细胞为靶点的治疗方法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者中低病毒血症人群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情况, 为解决低病毒血症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344例治疗后慢性HBV感染者的基本情况、生化、凝血、HBV DN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PD1及CD28、NK淋巴细胞穿孔素及颗粒酶B等数据, 分为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 LLV)组与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 CVR)组, 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PD1及CD28表达、NK淋巴细胞穿孔素及颗粒酶B表达,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162例LLV者和182例CVR者进行疾病诊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白蛋白(albumin, ALB)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性别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CD3+、CD4+、C... 相似文献
8.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2022年5月7日英国报道了今年首例猴痘确诊病例, 此后数月内猴痘病例在欧美国家乃至全球范围数量激增。随着国外逐步放松对新冠疫情的管控措施, 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 猴痘疫情具备了全球传播与扩散的适宜条件。目前猴痘疫情呈现波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疫源地不明确、人源性传播为主、社区传播及病毒变异加速等特征, 已成为人类公共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的新威胁与挑战。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找控制疫情的应对策略, 防控相关部署已迫在眉睫, 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本文就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生物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 以期增加知识储备以应对国内可能出现的猴痘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分子miR-146a对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 LCs)稳态和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分选纯化新鲜分离及体外培养成熟后的表皮LCs, 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 qPCR)分析LCs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FCM分析野生型和miR-146a条件性敲除(miR-146a conditional knockout, miR-146a cKO)小鼠表皮LCs数量差异。FCM分析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Ⅱ, MHC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6、CD80)表达水平以及LCs吞噬Dextran-FITC的阳性细胞比例以评价miR-146a对LCs成熟和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体内外试验分析miR-146a缺失的LCs刺激CD8+OT-Ⅰ T细胞和CD4+OT-Ⅱ T细胞增殖的能力以评价其对LCs的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结果与新鲜分离的LCs比较, miR-146a在成熟LCs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野生型组比较, miR-14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中国大陆首例猴痘确诊病例的发病过程、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置过程, 为今后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方法对标本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病例于当地时间9月3日在欧洲某国发生一次高风险暴露行为, 9月9日出现喉咙干痒, 11日发现皮疹。9月14日回国后, 主动向隔离点医生报告相关症状, 其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疱疹液样本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均为猴痘病毒阳性, 16日确诊为猴痘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病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属西非系B.1分支。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 该猴痘确诊病例系境外输入感染引起。猴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应做好猴痘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男, 47岁, 汉族, 2022年8月因原发不育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外精液检查提示无精, 前妻已结婚生子, 现任妻子曾与前夫生育1子, 外观无明显异常。夫妻系非近亲结婚,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者为初中文化, 智力正常, 长期久坐, 身高为170 cm, 体质量为74 kg, 身体质量指数为25.61 kg/cm2。外生殖器发育PH4G4, 左侧睾丸约为12 mL, 右侧睾丸约为10 mL, 均质地中等, 未扪及明显异常。患者父母系非近亲结婚, 拒绝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妹妹外观无异常, 已结婚生子, 无不良孕产史。染色体G显带分析示患者核型为46, XY, t(1;18)(q31;q12.2), t(10;21;14)(q21.2;q21;p13)(图1)。染色体高通量测序分析未检测到有临床意义的缺失及重复。本研究通过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19-077), 患者签署了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RAA-CRISPR/Cas12a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已知猴痘病毒基因保守区设计合成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 RAA)引物和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RNA(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RNA, CRISPR RNA, crRNA), 利用荧光检测技术筛选特异crRNA, 通过荧光计数读取CRISPR/Cas12a检测结果, 同时对所建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基于RAA-CRISPR/Cas12a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其灵敏度为2.5拷贝/反应, 且与鼠痘病毒、痘苗病毒无交叉反应, 具有高特异性。结论建立了基于RAA-CRISPR/Cas12a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为高效、快速、特异性检测猴痘病毒感染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基序蛋白23(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23, Trim23)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 Flt3L)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 BMDCs), 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激发后, 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MDCs中Trim23的表达。构建Trim23过表达载体并转染BMDCs, pcDNA3.1空载体作为对照组。经LPS激发后, 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表面分子CD80、CD86、CD40以及MHCⅡ的表达,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p40、TNF-α、IL-6、IL-10的含量;磁珠分选出OT-Ⅰ和OT-Ⅱ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的CD8+和CD4+T细胞, 加入特异性抗原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 与LPS激发的BMDCs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转染组BMDCs诱导CD...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持续感染是机体未能有效建立HBV特异性免疫的结果, 这种情形也可称为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成人急性感染HBV时, 绝大多数可以发生正常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因而得以自愈。围产期感染HBV, 绝大多数导致慢性化, 提示存在HBV特异性免疫应答异常。典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4个过程:抗原提呈、特异性CD4+T和CD8+T细胞激活以及B细胞激活。慢性HBV感染时, 机体的免疫应答异常必然涉及这4个过程的部分或者全部。本文主要讨论了慢性HBV感染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希望为进一步思考HBV特异性免疫重建路径与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嗅癌(olfactory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临床病理中心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初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 ONB)或不能确定诊断的鼻腔鼻窦肿瘤共21例, 其中3例复诊为嗅癌, 并以其余18例肿瘤作为观察对照。结果 21例病例中3例嗅癌患者, 男性2例, 女性1例, 发病年龄35~74岁, 平均年龄57岁。镜下见瘤细胞以实性、巢状或分叶状生长方式为主, 周围常见丰富的纤维血管性间质。肿瘤内可见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 局部见明显的神经纤维性基质成分。部分癌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瘤细胞主要呈短梭形或椭圆形, 界限不清, 胞质少至中等, 细胞核染色质较细腻, 1个至数个小核仁, 核分裂象易见。3例嗅癌均见呈轻度异型腺体, 部分腺腔内见纤毛。肿瘤至少弥漫性表达1种上皮性标志物, 且同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瘤细胞部分表达p40及p63, 癌巢周围的支持细胞不同程度表达S-100蛋白。肿瘤细胞不表达NUT、CD99和结蛋白, SMARCA4(BRG1... 相似文献
17.
Rosai-Dorfman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多发生于淋巴结, 原发于肺孤立性Rosai-Dorfman病十分罕见, 本文报道1例32岁男性, 体检发现右肺下叶结节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 右下叶支气管根部见肿块, 大小4.0 cm×3.5 cm×2.5 cm, 灰白灰黄色, 质硬, 界尚清。低倍镜下见肺组织结构破坏, 淡染区和深染区明暗相间分布。高倍镜下见淡染区主要为体积增大的组织细胞呈簇状分布, 胞质淡染嗜酸性或空泡状, 胞质内可见吞噬一至数枚形态完整的淋巴细胞。深染区主要是成熟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组织细胞S-100蛋白、CD68及CD163阳性。分子检测KRAS基因G12D突变。术后随访21个月无复发。肺Rosai-Dorfman病术前常被误诊为肺癌, 病理诊断需要与多个疾病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对正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1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呈世界性流行。HBV感染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有效控制HBV感染是预防HBV相关肝癌的关键。目前, 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HBV复制, 但不能完全清除HBV。为进一步了解特异性免疫在清除HBV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HBV防控策略, 在2023年7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13个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 本期推出乙型肝炎病毒重点号, 特邀请北京地坛医院成军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唐霓教授担任执行编委。 相似文献
20.
细胞死亡与肿瘤的关系在科学界有很多误解, 并产生大量悖论。主流观点认为, 癌基因激活导致细胞死亡减少, 从而导致细胞总量的增多而发生肿瘤。本文从病理学的角度阐释病理形态学的坏死与细胞生物学以坏死而死亡的细胞死亡方式的概念区别, 细胞自噬对细胞寿命的影响以及抑制肿瘤作用的原理。本文从病理学的事实并结合文献论述抗凋亡并非肿瘤的特征。细胞死亡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不是抑制而是促进。几乎所有的致癌因素都可诱发细胞凋亡而非使细胞长寿。与主流的理念相反, 促凋亡的基因具有促癌作用, 而抑凋亡的基因和细胞保护因素具有抑癌作用。总之, 非生理性的细胞死亡是促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