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及其比值在评估疾病活动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直抽样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IBD患者200例, 其中克罗恩病患者100例(克罗恩病组),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00例(UC组), 分别采用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和改良Mayo评分评估克罗恩病和UC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另选择100名同期健康体检无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健康对照组、克罗恩病组和UC组的血清铜、锌的水平, 并比较3组间的血清铜、锌的水平及其比值;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克罗恩病和UC患者的血清铜/锌比值, 并分析血清铜/锌比值与IBD活动度相关指标[包括粪钙防卫蛋白(F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CDAI和Mayo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铜/锌比值、CRP、ESR预测IB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最小显著性差异-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克罗恩病组和UC组患者的血清铜水平和血清铜/锌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背景:白细胞介素-22结合蛋白(IL-22BP)是IL-22的内源性抑制剂,可抑制IL-22的肠道保护作用,在活动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尚未明确。目的:探讨IL-22BP在活动期IBD患者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25例活动期克罗恩病(CD)、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并以3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评估CD、UC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黏膜中IL-22BP 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IL-22BP蛋白表达与CD、UC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CD组、UC组肠黏膜中IL-22BP mRNA表达显著升高(CD:3.59±0.83对1.08±0.45,P0.001;UC:2.19±0.52对1.05±0.34,P0.001),IL-22BP蛋白表达亦显著升高(CD:6.12±2.30对1.83±1.86,P0.001;UC:5.58±2.27对2.23±1.77,P0.001)。CD、UC患者肠黏膜中IL-22BP蛋白表达与疾病活动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49,P0.001;r=0.732,P0.001)。结论:IL-22BP mRNA和蛋白表达在活动期IBD患者肠黏膜中升高,且IL-22BP蛋白表达与IBD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合并肠内外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08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 360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 从中筛选出合并肠内外肿瘤的患者。将IBD合并结直肠癌、小肠癌、肠道淋巴瘤患者分入肠内肿瘤组;将IBD合并除肠内肿瘤以外其他任何部位肿瘤患者分入肠外肿瘤组。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分析影响IBD合并肠内外肿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rank检验。结果共筛选出43例合并肠内外肿瘤的患者, 总体肿瘤发生率为1.82%(43/2 360)。IBD合并肠内肿瘤发生率为1.27%(30/ 2 360);其中,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内肿瘤发生率为1.48%(25/1 685), 克罗恩病患者肠内肿瘤发生率为0.74%(5/675)。IBD合并肠外肿瘤发生率为0.55%(13/2 360);其中, UC患者肠外肿瘤发生率为0.71%(12/1 685), 克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对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为IBD患者151例,其中克罗恩病(CD亚组)患者57例、溃疡性结肠炎(UC亚组)患者94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5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ChE与IBD的关系,并用ROC曲线评估诊断IBD的价值。结果各组间血清ChE比较:IBD组、UC亚组及CD亚组均低于对照组(F=3.9、1.5、5.5,t=12.0、10.9、8.0,P均0.0001);CD患者血清ChE与hsCRP(r=-0.44,P=0.001)、CDAI(r=-0.48,P=0.0002)、PLT(r=-0.37,P=0.005)均呈负相关; UC患者血清ChE与hsCRP(r=-0.54,P0.0001)、ESR(r=-0.35,P=0.0005)、Mayo评分(r=-0.67,P0.0001)均呈负相关,与HCT呈正相关(r=0.61,P0.0001)。ChE水平诊断IB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诊断中、重度CD、UC的AUC分别为0.797、0.814。结论血清ChE水平对评估IBD患者疾病活动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IBD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功能常有不同程度受损,导致肠道黏膜免疫紊乱。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IBD及其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上海瑞金医院住院IBD患者105例,其中克罗恩病(CD)65例,溃疡性结肠炎(UC)40例,同期24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血清标本,以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IL-13、干扰素-γ(IFN-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结果:CD组血清IL-1β、IL-6、IL-10、IL-13、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组血清IL-10、IL-13、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3(OR=1.009,P=0.005)和i NOS(OR=0.982,P=0.013)水平与CD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IL-10水平与CD活动度相关(rs=-0.432,P=0.014);各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与UC及其活动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BD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与IBD及其活动度之间并无明显关联,这些因子可能仅作为辅助因子参与疾病进程,而非触发疾病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高达40%的肠外表现,其中合并风湿病表现的患者约有30%,是IBD最常见的肠外表现[1].郑连鹏等[2]对我国大陆地区炎性肠病肠外表现分析显示,UC和克罗恩病骨关节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5.12%和7.49%.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尚不明确的消化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虽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用于IBD的治疗, 但传统药物(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仍有很重要的地位。现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最近研究进展, 总结IBD传统药物在UC和克罗恩病中的应用, 以及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白细胞分化抗原-1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CD14的表达及与该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25例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15例;20例对照来自于非炎症性肠病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结肠组织(肠镜及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正常).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均依据于常规影像学、内镜学及组织学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CD14表达量.结果: 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表达CD14.UC患者CD14阳性细胞百分数高于CD患者,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较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t=4.404, P<0.01),CD患者较正常对照亦见显著性差异(t=3.324,P<0.01).CD14的表达与疾病活动度(diseaseactivity index, DAI)相关, UC组轻、中、重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56.709, P<0.01);CD组轻、中、重度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F=12.880, P<0.01).结论: CD14参与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 其表达强度反映了该病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营养不良是IBD常见的肠外表现之一,是炎症性肠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营养不良与IBD的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生活质量及医疗负担等密切相关,营养支持治疗对IBD的疗效已被认可,IBD患者应该记录营养不良并  相似文献   

10.
欧琨  管清海  夏国华 《山东医药》2008,48(31):106-107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营养治疗在IBD的各个阶段均具有重要的治疗及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发生率,寻找IBD患者发生严重骨密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尽早开展预防性治疗,及时诊断提供证据。方法选择66例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CD)38例,溃疡性结肠炎(UC)28例,测定患者骨密度,记录其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制订治疗方案。根据CD活动指数(AI)和Truelove-Witts评分确定病情活动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年龄(40.9±15.4)岁。腰椎部出现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者分别为21.0%和29.0%;股骨颈则分别为19.4%和6.5%,腰椎较股骨颈更易发生严重骨密度下降(P= 0.005)。CD患者较UC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P=0.001)。激素用量、体重指数的变化、病变范围、女性绝经和患者T值变化均相关。结论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在IBD患者中普遍存在。年龄、激素、体重指数、病变范围、女性绝经和患者T值变化均相关。疾病活动度与骨密度下降是否存在联系尚待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76例IBD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有40例(设为UC组),克罗恩病(CD)有36例(设为CD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样本和肠黏膜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HO-1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测定肠黏膜组织中HO-1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IBD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组织中HO-1的表达水平对疾病的诊断效能。根据改良Mayo内镜评分(IMES)评估UC患者疾病活动度,根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CD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IBD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组织中HO-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UC组和CD组外周血和肠黏膜组织中HO-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联合外周血和肠黏膜组织中HO-1的表达水平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国内发生溃疡性结肠炎(UC)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全国15家医院就诊的745例UC患者.制定统一问卷,选择与患者性别、年龄相近的无消化系统疾病的邻居、朋友、同事745名作为对照.调查两组饮食习惯、受教育情况、职业、家庭卫生情况、吸烟、母乳喂养、炎症性肠病(IBD)家族史、感染性肠病史、阑尾切除术、麻疹、非甾体类抗炎药等23个危险因素.统计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BD家族史可增加发生UC的危险性(OR=7.695,95% CI:2.88~20.55,P<0.01);感染性肠病也可增加UC的危险性(OR=2.61,95% CI:1.72~3.95,P<0.001);而吸烟降低UC发生的危险性(OR=0.79,95% CI:0.68~0.91,P=0.001),此外饮茶和母乳喂养也可降低UC发生的危险性(OR=0.79,95% CJ:0.68~0.92,P=0.002,OR=0.95,95% CI:0.76~0.96,P=0.007).结论 IBD家族史、感染性肠病为UC危险因素,吸烟,饮茶及母乳喂养为UC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与肠黏膜免疫调节紊乱、持续的肠道感染、肠黏膜屏障缺损、遗传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相关.营养问题在IBD中的多方面作用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包括营养在疾病的发生、病程中并发营养缺陷、营养在疾病中的治疗等.本文主要对营养与IBD的关系作一初步综述.  相似文献   

15.
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血小板参与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血小板计数(PC)增加与疾病活动有关。血小板激活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的减弱参与了炎症性肠病患者高凝状态的形成[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小能够反映被激活。我们对60例炎性肠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外表现(附2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外表现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978-01~2003-12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01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年间共收治IBD患者201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82例,克罗恩病(CD)患者19例。IBD伴肠外表现发生率为20·9%(42/201),UC患者为21·43%(39/182),CD患者为15·79%(3/19)。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UC患者年龄小于20岁者肠外表现发生率高(P<0·01),年龄大于50岁者肠外表现发生率低(P<0·01)。发生于UC活动期者占89·74%(35/39),而发生在缓解期者仅占10·26%(4/39);CD患者肠外表现均发生在活动期。肠外表现中关节、肌肉损害最为多见,其次为皮肤损害。侵犯泌尿系统、甲状腺及肝胆系统者罕见。伴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及外周关节炎的患者多易合并其他种肠外表现。结论IBD患者伴有肠外表现者并非少见,女性年轻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率高,关节、肌肉及皮肤损害是IBD患者最多见的肠外表现,肠外表现的发生随IBD疾病活动性、疾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 - 35,IL-35)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住院部IBD患者120例,其中60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作为CD组,60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作为UC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中心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uble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SA-ELISA)检测血清TNF-α、IL-35水平。结果:CD组与UC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CD、UC患者病情活动度增加,血清TNF-α水平逐渐增加,血清IL-35水平逐渐降低,不同病情活动度血清TNF-α、IL-35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CD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IL-35水平呈负相关(r=-0.412,P<0.001);UC组患者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IL-35水平呈负相关(r=-0.423, P<0.001)。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35水平明显降低,且改变幅度与病情活动度具有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维生素D(VitD)和骨密度状况以及评估IBD患者骨密度状况的血清骨代谢指标。方法收集5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2例克罗恩病(CD)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3)、钙(Ca)、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检测IBD患者骨密度。结果 UC组和CD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正常组分别下降27.88%和15.31%(P<0.001、P=0.047)。UC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分别为22.81%和3.51%,CD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分别为23.08%和3.85%。UC组、CD组和正常组间PINP、ALP、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BD患者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和(或)骨质疏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5(OH)D3水平及骨密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BD患者存在VitD缺乏,易出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但血清骨代谢指标PINP、ALP、β-CTX并非评估和监测我国IBD患者骨密度状况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9.
��������֢�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显示,34%~45%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和43%~56%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CD)患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尽管糖皮质激素对于80%的CD及UC患者有效,但糖皮质激素对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长期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初始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明确我国汉族人群中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BD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对131例IBD患者的TNFα和TNFβ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NFα-308 位点基因型频率(15.5%)及等位基因频率(8.7%)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4.1%和2.0%(P<0.01),克罗恩病(CD)患者TNFα-308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患者TNFβ+25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308与TNFβ+2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BD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活动性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308等位基因与UC发病的易感性相关,TNFα-308 的基因多态性与CD的发病无关;TNFβ+252的基因多态性与IBD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