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AR患儿进行SLIT 3年及停药3年不同时间点的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药物总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TMS)以及症状用药联合评分(combined symptom and medication score,CSMS),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长期疗效的因素。结果 (1)相比于基线,AR患儿SLIT期间及SLIT停药3年后TNSS、TMS和CSMS显著降低(P <0.05);相比于SLIT第3年,SLIT停药3年后TNSS没有显著变化(P> 0.05),TMS和CSMS显著升高(P <0.05);(2)停药3年后CSMS与基线比较,总有效率为86.97%,其中62.61%显效,24.35%有效,13.04%无效;(3)多因素逻辑回归显示,SLIT长期疗效与过敏原总数相关(P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血清sIgG4、IL-10和IL-33表达水平的作用,并对SLIT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在2016年2月-2016年8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入组了70例AR患儿,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SLIT试验组(SLIT配合对症药物)和药物对照组(仅对症药物),每组各35例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半年、治疗1年、治疗2年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IgG4、IL-10和IL-33的表达水平,同时对患儿的总鼻部症状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TNSS)和总用药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TMS)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2年的治疗后,与药物对照组相比,SLIT试验组的TNSS评分和TM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AR患儿经过2年的免疫治疗后,SLIT组的sIgG4和IL-10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而IL-33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2年治疗后药物对照组的sIgG4、IL-10和IL-33的水平都未发生明显的改变。2年治疗结束时2组的sIgG4、IL-10和IL-33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标准化粉尘螨滴剂SLIT对尘螨引起的儿童AR具有疗效,并且血清sIgG4、IL-10和IL-33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作为评估SLIT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致敏的间歇性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单一脱敏对单一粉尘螨过敏和双螨过敏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到我院儿科确诊的螨过敏间歇性变应性鼻炎(AR)和过敏性哮喘(AS)患儿50例,按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将患儿分为粉尘螨组27例和双螨组23例。记录所有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评分、用药情况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部分患儿的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亚型4(sIgG4)水平。结果:①舌下脱敏治疗12个月后,患儿的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性降低,和舌下脱敏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的血清sIgG4水平脱敏治疗前为(79.21±78.13),脱敏治疗12个月后为(137.95±92.0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单一粉尘螨舌下脱敏治疗单一粉尘螨和双螨过敏患者12个月后,患儿的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性降低,且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个月后,粉尘螨组和双螨组的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脱敏治疗螨过敏引起的间歇性哮喘鼻炎患儿具有显著效果,单一粉尘螨脱敏治疗单一粉尘螨过敏和双螨过敏患儿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总免疫球蛋白E(s-IgE/t-IgE)、白介素-10(IL-10)、白介素-37(IL-37)水平在预测变应性鼻炎(AR)患儿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LIT)近期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R患儿76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儿童4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s-IgE/t-IgE、IL-10、IL-37水平,分析AR患儿血清s-IgE/t-IgE、IL-10、IL-37水平与总鼻部症状评分(TNSS)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R患儿SLIT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gE/t-IgE、IL-10、IL-37水平对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s-IgE/t-IgE、IL-10、IL-3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R患儿血清IL-10、IL-37水平与TNSS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TNSS评分、总用药评分(TMS)评分后,血清s-IgE/t-IgE、IL-10、IL-37水平均与SLIT近期疗效有关(P&...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咪替丁片联合舌下脱敏治疗(SLIT)儿童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治疗的过敏性鼻炎(AR)患者796例中选取年龄为4~14岁的处于AR急性发作期患儿147例,分为西咪替丁片联合SLIT的观察组(75例)和西咪替丁片治疗的对照组(72例)。于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VAS症状评分、用药评分以及免疫球蛋白IgE、IgG4浓度。结果 两组医治后VAS症状、用药评分均比医治前降低,其中观察组两项所得分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医治后IgE浓度小于医治前,IgG4浓度大于医治前,其中观察组IgE浓度小于对照组,IgG4浓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咪替丁片辅以SLIT临床效果更佳,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及AR症状,且能增强对过敏原的抵抗力,从而降低复发率,减少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AR患者52例,患者接受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治疗周期为1年。观察患者鼻炎症状评分、鼻炎药物评分(TM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患者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接受治疗1年后,各症状评分继续下降,较半年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半年后,患者TM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接受治疗1年后,上述指标评分继续下降,较半年前显著降低(P0.05)。用药期间,有6例患者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脱敏治疗AR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控制患者的症状,减少其他药物的使用,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儿童组(4~14岁)和成人组(≥14岁)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坚持用药并定期随访的189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儿童组患者103例,成人组患者86例.随访并记录在治疗前、治疗半年、治疗1年患者的症状评分及用药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成人组及儿童组患者,在治疗半年和1年后症状评分和用药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半年后,儿童组的症状评分及用药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年后,两者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T治疗儿童及成人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治疗早期儿童疗效优于成人.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比较过敏性哮喘患儿舌下免疫治疗(SLIT)前后外周血血清IL 2、IL 6、IL 21及TGF β1水平变化,观察其疗效。方法: 112例过敏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根据病情调整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观察组同时加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疗程2年。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IL 2、IL 6、IL 21及TGF β1水平,观察患儿哮喘症状评分及肺功能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5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完成治疗。观察组患儿血清IL 2及TGF 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 6及IL 2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日、夜间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2年后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IT治疗有助于恢复过敏性哮喘患儿免疫失衡,对改善哮喘患儿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窍止鼽汤联合针灸在治疗过敏性鼻炎(A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98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通窍止鼽汤联合针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鼻症状总积分表评分(TNSS)、鼻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RQLQ评分)。结果 治疗后经评价,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9.58%(43/48);两组患者治疗前TNSS量表中清水鼻涕、喷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TNSS量表中清水鼻涕、喷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RQLQ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患者RQLQ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窍止鼽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AR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SCLT)和舌下免疫(SLIT)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SCLT组(30例)与SLIT组(31例)。SCLT组患者实施皮下免疫治疗,SLIT组患者实施舌下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药物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药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药物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SCLT组患者明显低于SLI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T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SLIT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T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SLIT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两种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均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皮下免疫治疗在药物症状评分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略优于舌下免疫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242-245
目的不同年龄段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将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参与本实验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共138例,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划分分组,A组(4~7岁)、B组(8~14岁)和C组(14~18岁)和D组(18岁以上),四组患者均46例。四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均应用粉尘螨滴剂,对比四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和3年四组患者TNSS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s鼻部症状评分)、TMS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s用药评分)和患者鼻炎体征评分等均更低(P<0.05);相比于治疗后半年,治疗后3年A组患者TNSS评分处于持续下降状态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他指标及另外B组、C组和D组患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来看,无论是治疗后半年还是3年,四组患者的TNSS评分、TMS评分和鼻炎体征评分指标数据差异均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粉尘螨滴剂应用于变应性鼻炎病症临床治疗中,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疗效均较好、效果相似,但是相比于年龄较大儿童,年龄小儿童的预后质量更高、病症控制时间较长,在临床中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娴 《儿科药学》2008,14(1):28-30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过敏性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表达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FN-γ)之间的平衡以及血清IgE水平调控的作用。方法:选择粉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95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使用SUT(粉尘螨滴剂)48例(治疗组),未使用SLIT47例(对照组),在研究前、后分别取血,测定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4的表达及血清IgE水平。结果:SLIT疗程(1年)结束后,治疗组Th1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分别增加了30.76%、33.23%,而Th2细胞因子IL-4表达及血清IgE的水平分别降低了31.07%、33.60%;与对照组相比各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可显著纠正Th1/Th2表达细胞因子功能的失衡,减轻患者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尘螨所致毛织产业人员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非毛织产业人员AR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东莞局部区域大朗镇经本院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结果阳性(++)以上且坚持治疗的尘螨所致AR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为毛织产业人员,对照组150例为非毛织产业人员,两组均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对每组按0.5年、1年、1.5年、2年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及VAS评分,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的数据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0.5年后症状、体征、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0.5~2年后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和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毛织产业人员AR疗效优于毛织产业人员AR;毛织产业人员AR的疗效差异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管理部门须关注该特殊群体,为尘螨感染患变应性疾病的防治制定相应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11):1503-1506
目的:探讨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AR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减充血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喷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用药第1天每个鼻孔喷1次,第2天每个鼻孔各2次,之后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喷鼻次数,但年龄≤14岁的患儿每日用量不超过6喷,年龄>14岁的患者每日用量不超过8喷;观察组患者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喷鼻,年龄≤14岁的患儿每个鼻孔喷1次(qd),年龄>14岁的患者每个鼻孔喷1次(早晚各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和眼部症状总评分(TESS),75、150 Pa压力下的鼻腔总阻力值(TNR)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CA),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SS评分和观察组患者的T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TESS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75、150 Pa压力下的TNR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CA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氟替卡松对AR患者鼻部症状的改善效果与布地奈德相当,但对眼部症状及鼻通气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布地奈德,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20,(3):203-205
目的:观察鼻炎合并过敏性哮喘患儿应用不同特异性免疫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5例鼻炎合并过敏性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螨变应原注射液(安脱达)皮下注射(SCIT),观察组予以粉尘螨滴剂(畅迪)舌下含服(SLIT)。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症状控制水平、呼气峰流速值(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较治疗前、治疗12个月较治疗6个月后,症状控制水平显著提高(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症状控制水平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症状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PEF和FEV1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T和SCIT治疗鼻炎合并过敏性哮喘患儿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103例粉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进行鼻炎症状、体征、药物应用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患儿鼻部各症状评分分别为(2.71±0.70)、(1.69±0.79)、(1.97±0.99)、(1.93±0.83)分,体征、用药、VAS评分分别为(1.85±0.84)、(2.13±0.83)、(7.43±1.33)分;治疗后鼻部各症状评分分别为(0.42±0.55)、(0.25±0.44)、(0.32±0.56)、(0.41±0.51)分,体征、用药、VAS评分分别为(0.24±0.43)、(0.24±0.47)、(1.25±0.71)分.各指标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是一种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对尘螨过敏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328例确诊为粉尘螨过敏诱发CVA患儿,排除随访脱落及不配合治疗患儿,最终纳入2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2)和观察组(n=143)。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12个月,比较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血清白介素10(IL-10)和IL-17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Th17和Treg细胞比例、血清IL-10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Th17和Treg细胞比例、血清IL-10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Th17细胞比例和血清IL-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两组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可有效改善尘螨过敏CVA患儿临床症状,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Th17/Treg细胞水平进而调节机体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2年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螨过敏变应性鼻炎儿童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氯雷他定或/和康酸莫米松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疗程2年,评价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及安全性。结果2年后,观察组患儿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为(3.46±0.85),(0.28±0.43)分,较治疗前的(10.76±1.08),(1.28±0.68)分均明显减少(P均<0.05),较对照组治疗后的(9.76±1.14),(1.09±0.35)分均明显减少(P均<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出现皮疹、鼻咽痒等11例,对照组出现鼻腔出血,乏力、嗜睡等10例,均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尘螨滴剂治疗尘螨引起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有效,并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联合环酯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15 mg/kg,每12 h给药1次,将本品加入适量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热速清口服液,1≤年龄≤3岁、3岁<年龄≤6岁、6岁<年龄≤12岁者分别给予10、15、20 mL/次,3次/d。两组疗程是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完全退热时间及其他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评分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83%,与对照组的84.48%相比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完全退热时间和鼻塞、流涕、扁桃体肿大、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SHQ评分均显著降低,而ISLQ评分均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比较125例粉尘螨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在接受1年免疫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评价舌下免疫治疗的疗效;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免疫治疗1年后,125例患儿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有效率81.6%;其中6例(4.8%)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滴剂是治疗尘螨引起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