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构建国内专科护士同质化培训管理方案,探讨应用效果,以提升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中华护理学会2021年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作为试验组,2020年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作为对照组,两组学员涉及31个省(区、市)的3 300所医院。试验组采取同质化培训管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及学员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培训人数为6 012名,对照组为4 619名。试验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4.14±5.12)分,对照组为(79.66±8.3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33,P<0.001);试验组操作考核成绩为(94.24±3.58)分,对照组为(90.70±5.2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637,P<0.001)。试验组理论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和临床实践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为(75.00±1.38)和(72.53±0.9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实施同质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专科护士培训质量,提升学员满意度。严格落实同质化管理策略,对推动全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行儿童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并分析效果。方法 :于2021年7月—9月对78名儿童康复护士进行全脱产式专科护士培训:理论学习1个月,内容涵盖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护理科研、护理管理与人文素养4个模块;临床实践1.5个月,以14项专科操作技术为重点。培训前后,比较学员护士胜任力得分情况,分析考核成绩,学员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及实践基地的评分。结果 :78名学员均顺利结业,培训后学员的护士胜任力得分高于培训前(P<0.001),总考核成绩为(243.46±8.79)分,学员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为91.8%,对实践基地的评分为(97.56±2.59)分。结论 :儿童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可提高护士的康复护理能力,为我国儿童康复护理事业发展提供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麻醉护理临床实践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构建、体验式教学结合管理工具等在麻醉专科护理基地临床实践教学(资材管理、麻醉复苏室、麻醉中监测、内镜恢复室4个区块)中的实施,对基地学员实践课程进行考核,制订学员满意度调查表及自我评量表、临床主管对学员临床能力的满意度调查表、分析进步率及期望差异,评价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麻醉护理临床实践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为(88.64±3.34)分,实践考核成绩为(89.25±5.26)分;学员对课程满意度为94.8%,自我评价满意度为97%;临床主管对学员临床能力的满意度为96.60%,进步率为18.30%,期待差异为-0.40%。结论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员的临床应用能力,提高麻醉专科护理核心能力,得到临床主管与学员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助产方向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方法以2019年参加助产方向专科培训的39名学员为研究对象,以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为框架,从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保健、产后保健、新生儿保健、公共卫生保健对其进行理论(7周)与技能(9周)的培训,培训前后评价学员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结果培训后学员的理论成绩与临床技能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P<0.05),学员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由(3.79±0.47)分提升至(4.16±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核心胜任力的助产方向专科护士培训可有效提升助产士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助产士整体素质的有效培训方式。方法:依据助产士核心能力标准和助产士层级进行分级培训,并根据各级助产士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目标制定理论、技能和个案管理考核内容。结果:实施助产士分层培训后,助产士核心能力考核成绩为(91.0±3.8)分,与培训前的(78.8±4.7)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P〈0.01);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宫颈裂伤率、产后出血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其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专科技能、应急处理与抢救能力、教学与培训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可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应急梯队护士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22年4月,通过前期需求调查,结合文献分析,基于应急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应急梯队护士培训方案,包括梯队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学时和培训方法。于2022年4月—5月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31名护士实施培训,第一梯队由急危重症专科的护士组成(51名),第二梯队由普通护理单元的护士组成(80名)。于培训后采用理论及操作成绩、培训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考核成绩为(88.75±4.35)分,检伤分类考核成绩为(90.11±2.51)分,创伤技术考核成绩为(89.18±3.11)分,总体考核合格率100%。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创伤技术和检伤分类成绩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梯队理论成绩(92.06±2.62、86.64±3.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0,P<0.05)。护士对培训满意度为99.4%。结论 应急梯队护士培训方案实施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分层培养护士所需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订重庆市口腔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探讨其应用效果,为建立口腔专科护士的长效使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口腔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结合医院院校一体化培养优势,进行3个月全脱产式理论与临床实践培训,通过学员考核成绩、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后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和职业发展情况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2期共培训口腔专科护士27名,学员考核合格率均为100%,对培训满意度为96.2%,培训后职业发展良好。结论重庆市口腔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实施初步达到预期效果,为今后口腔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丹  王伟  王彤  李康源  魏冬煜 《护理研究》2023,(14):2659-2661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6月首次进入手术室的103名实习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7月—12月首次进入手术室的146名实习护士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培训模式,试验组实施基于微课的线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入科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临床表现、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入科理论考核成绩为(83.73±12.61)分,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为(95.86±1.64)分,临床表现得分为(99.47±1.00)分,满意度得分为(99.60±0.88)分,均高于对照组[入科理论考核成绩为(78.81±10.70)分,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为(94.65±2.15)分,临床表现得分为(98.14±1.20)分,满意度得分为(97.35±2.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基于微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对手术室实习护士进行准入培训,有利于其提前掌握手术室准入相关知识,提高专科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师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军队心血管病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与效果,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方法心血管病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培训模式、培训目标、培训师资、课程设置及培训效果评估5部分。应用自编出版的教程对156名心血管病专科护士进行3个月脱产培训,理论授课1个月,采取"人班评估—集中授课—每周考核—结业理论笔试"的培训方法。临床实践2个月,形式为跟人跟班一对一带教、专项技能操作教学、教学查房、专科知识讲座和病例分析等。结果培训后理论考试(94.5±8.5)分和技能考核成绩(92.5±10.5)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62.5±7.5)分、(71.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培训课程评价和综合能力自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根据综合考核、课程评价和学员的自我评估结果,对培训课程体系和临床带教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规范,使教学质量和护士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护士护理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应根据需求开展有效可行的护理科研规范化培训。专科护士的发展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合新疆地区特色的在职助产士培训模式及效果。方法选拔优秀的师资培训队伍,制订助产专业培训目标和计划方案,规范培训内容及培训形式,确立考核方法与标准。对88名学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科培训。结果基础和专科理论成绩及专科技能操作成绩均提高(P0.01)。结论助产专科培训提升了培训学员的技能操作水平,为推广新疆地区助产专科技能培训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麻醉科护士培训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省48所医联体单位的101名学员进行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麻醉科护士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临床实践,并通过调查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满意度评估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101名麻醉科学员麻醉核心能力得分为(125.57±4.80)分,培训后得分为(156.45±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学员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均分分别为(88.76±2.34)分、(86.68±3.46)分;学员对培训体系的满意度均分为(4.89±0.34)分。结论通过对麻醉科护士培训,提高了麻醉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巩固了麻醉科护士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4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临床实践、专科操作3个部分。结果 142学员考核平均成绩:理论(90.15±2.68)分、专科操作(92.52±4.13)分、临床实践(47.22±2.45)分、论文撰写(29.38±7.10)分。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理论课程(3.89±0.35)分、临床实践(3.49±0.62)分、专科操作(3.77±0.53)分、综合考评(3.75±0.50)分。结论学员对培训安排表示满意,学员理论、操作和临床实践成绩较理想,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适合军队医院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 通过20名学员的教学实践,从师资的选拔和培训、专科护士的理论技能集中培训和临床实践,开展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落实.结果 学员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优秀,培训的师资质量得到充分认可.结论 骨科专科护士的培训对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护理示范基地的建设都起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依托新媒体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激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妇科门诊手术相关理论的学习兴趣,提升实际操作技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门诊进行临床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干预组(采用依托新媒体平台的翻转课堂和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教师评价、学员自评、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学员118名,每组各59人。两组学员的性别、年龄、规培年限、学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学员的考核成绩[(87.59±4.54)vs.(85.17±3.70)分]、教师评价[(87.05±3.79)vs.(85.14±3.75)分]、学员自评[(87.81±4.41)vs.(85.54±3.96)分]的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师评价(24.49±1.62)vs.(23.22±2.05)分,学员自评(25.25±1.99)vs.(23.97±2.27)分]及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订以冠心病二级预防为主的心血管专科护理培训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基于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制订培训方案,选取1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0名护士开展培训,培训合格后进行临床实践,通过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结果对方案进行全面评价。 结果 经过系统培训,30名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测试问卷得分由(62.24±15.67)分提高至(78.99±9.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0,P<0.001)。护士在临床实践阶段对培训方案的执行情况较好;患者血压、血脂的达标率显著提高,二级预防药物的服药依从性达到86%以上,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均有明显改善(P<0.001)。 结论 以冠心病二级预防为主的心血管专科护理培训方案可显著提升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二级预防在临床的有效开展,使冠心病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营养护理小组护士31名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临床实践2部分,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结果 31名护士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均超过要求的及格分数线(70分),成绩为(80.42±7.21)分;专业理论考试成绩为(42.48±6.47)分,28名及格;理论日常考核成绩为(39.90±7.84)分,29名及格。结论通过营养专科护士的培养,巩固了护士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调动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临床实践将营养理论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强化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为专科护理人才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培养、考核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及对往届专科护士培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的CIPP理论初步构建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1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3和0.87。2轮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68和0.75(P<0.01)。最终构建的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包括理论授课、临床实践及总带教老师的遴选和岗前培训的背景评价;理论教学师资及临床实践师资条件的输入评价;教师预讲效果评价、学生评价及专家评价3部分组成的过程评价;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的考核及培训满意度的成果评价。结论 基于CIPP理论构建的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专科护理人才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典型病例的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实践培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020年30名某学校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学员为试验组,采用基于典型病例的培训方法,即以典型病例的2项选择原则、6项选择标准、5步骤操作方法为导向,指导学员在实践期间选择典型病例并对其进行整体护理,包括护理评估、诊断、制订计划和循证干预、评价患者结果。选取2015年—2017年的34名学员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理论讲解+操作演示"的培训方法。2周实践培训后,评价两组病例/个案护理报告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并让学员评价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病例/个案护理报告、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典型病例为导向、将护理程序融入个案护理的培训方法有助于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提升专科护士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培养模式在神经疾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疾病护理示范基地采用集中授课、临床实践等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培养模式对19名学员进行培训,并采用自行设计的《神经疾病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反馈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9名学员均通过考核并取得专科护士培训证书。19名学员培训后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与培训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学员的神经疾病专科护士临床实习评价优秀率达95%以上;学员对培训内容及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达89%以上。结论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模式应用于神经疾病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契合学科特点,有利于提高专科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快急诊专科护理事业发展,提高护理队伍综合素质的策略。方法:成立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小组、评估学员对知识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学员培训手册、设置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并进行实施和评价。结果:培训后学员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学员自身条件和能力进行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在临床实践中发掘学员的科研潜能,培养新一代专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