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SD大鼠血液及组织中贝达喹啉的浓度,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方法:采用UPLC-MS/MS联用技术,测定大鼠血液及组织中贝达喹啉的药物浓度,并利用DAS软件及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贝达喹啉线性范围为0.1~500 ng·mL...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延胡索药材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方法 采用Waters UPLC HSS T3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醋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ESI正离子模式采集,采集模式:MRM(多反应检测),离子源温度150℃,毛细管电压3.0 kV,锥孔电压50 V,脱溶剂气流量800 L/h,脱溶剂气温度400℃。结果 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分别在0.20~10.12、0.25~12.58、1.02~51.20、0.85~42.64、0.39~19.44 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8%、100.16%、101.61%、96.05%、104.17%,RSD值分别为1.70%、2.05%、2.55%、0.74%、3.24%。不同产地的延胡索药材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浙江产地延胡索药材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相对其他产地较高,5种生物碱中脱氢紫堇碱的含量最高。结论 UPLC...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苓甘五味姜辛汤中4种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SD大鼠灌胃苓甘五味姜辛汤,给药后0.5,1.0,1.5,2.0,3.0,4.0,6.0,8.0,12.0,24.0 h通过眼底静脉丛采集血样。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TQ/MS)分析方法检测血清中6-姜酚、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和6-姜烯酚的血药浓度。运用DAS 2.0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CmaxTmaxt1/2、AUC(0-t)、AUC(0-∞)和MRT0-t药动学参数,绘制药时曲线。结果:建立UPLC-TQ/MS检测苓甘五味姜辛汤4种入血成分的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运用DAS 2.0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成功计算6-姜酚、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和6-姜烯酚的CmaxTmaxt1/2、AUC(0-t)、AUC(0-∞)和MRT0-t等参数。结论:本研究建立了UPLC-TQ/MS检测苓甘五味姜辛汤4种入血成分的血药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该方剂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木脂素类成分。方法 UPLC-MS/MS检测,经与五味子提取物、空白血清总离子流色谱图比较,发现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经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相比对,对部分原形成分进行鉴定;经与提取物相同保留时间色谱峰质谱数据比较并参考相关文献,对部分原形成分进行推测。结果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提取物后,含药血清中产生了药源性成分,包括代谢产物和原形成分。鉴定了其中4个原形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推测了另外10个原形成分:戈米辛D、巴豆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P、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戈米辛O、戈米辛N、6-O-苯甲酰戈米辛O和五味子丙素,所有14个成分均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结论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13):1759-1762
目的:鉴定大鼠给予五味子酯甲后尿样中的代谢产物,阐明五味子酯甲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法与Metabolite Pilot 1.5代谢物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鉴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50℃,流速为0.4 ml/min,进样体积为5μl。一级全扫描范围100~1 000 amu,累积时间200 ms;子离子扫描范围50~1 000 amu,累积时间80 ms。大鼠ig给予五味子酯甲(15 mg/kg),收集并分析给药前后的尿样。结果:共鉴定代谢产物7种(M1~M7),即五味子醇乙、14-OH-五味子醇乙、1-OH-五味子醇乙或3-OH-五味子醇乙、2-OH-五味子醇乙、7-脱羟基-五味子醇乙、7-甲氧基-五味子醇乙。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五味子酯甲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物质,均为Ⅰ相代谢产物;其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是脱去苯甲酸,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在大鼠血浆中同时测定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研究不同给药剂量冬凌草滴丸中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冬凌草滴丸以小(0.3 g·kg-1)、中(0.9g.kg-1)、大(2.7 g·kg-1)剂量以及累积剂量(0.9g·kg-1,连续给药7...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测定黄芪建中汤在大鼠血浆中芒柄花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紫檀烷、紫檀烷苷、异黄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苷、甘草次酸、肉桂酸和环黄芪醇13种入血成分浓度的方法,为黄芪建中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大鼠血浆经过乙腈提取后上清吹干,甲醇复溶,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色谱柱:ACQUITYUPLCHSST3(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流速:0.25 m L·min-1,柱温:40℃。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MRM)分析。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准确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残留效应和稳定性。同时,探讨上述13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大鼠血浆中这13种成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在目标化合物出峰时间处,未观察到基质的内源性成分干扰。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15%;回收率为78.3%~108.8%,基质效应为91.2%~109.3%。结论 UHPLC-MS/MS法快速、灵敏、准确、选择性强、重复性好,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方中的干扰问题,适用于大鼠血浆中13种成分的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LC-MS/MS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夏枯草消瘤合剂有效成分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正离子模式下流动相为甲醇-水(0.1%甲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负离子模式下流动相为乙腈-水(0.1%甲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分别对正离子模式下咖啡酸、迷迭香酸、丁香酸、芦丁及负离子模式下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进行测定。正常大鼠灌胃给予夏枯草消瘤合剂7.8 ml/kg,给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眼眶取血,采用经过验证的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的非房室模型计算大鼠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夏枯草消瘤合剂药效成分咖啡酸等的药动学参数属于非房室模型,夏枯草消瘤合剂大鼠给药后体内咖啡酸、迷迭香酸、丁香酸及白术内酯Ⅲ等4种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与文献报道单体给药后药动学特征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夏枯草消瘤合剂主要活性成分,为其主要抗癌活性物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THP)灌胃给药在清醒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微透析采样技术,以清醒大鼠为实验模型,连续收集给药(40 mg·kg-1)后大鼠脑纹状体透析液,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THP浓度,经回收率校正后,用PK Solver 2.0药动学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THP在清醒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参数t1/2为(2.0±0.46) h;tmax为(1.18±0.19) h;Cmax为(4 090.73±151.45) ng·mL-1;AUC0-inf为(15.05±1.02) ng·mL-1·h-1;MRT0-inf为(3.72±0.21) h。结论:所采用的微透析技术能实现活体连续取样,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经方法学考察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微透析-HPLC法适用于延胡索乙素在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研究,为其脑部靶向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并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抗丙肝药索非布韦及其代谢物GS-331007的含量,探讨索非布韦代谢产物作为标记物测定药时曲线的可能性,研究不同厂家抗丙肝药索非布韦在大鼠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通过液质联用检测原研药A和仿制药B以36 mg·kg-1灌胃大鼠各时间点索非布韦和GS-331007的血药浓度。用DAS 2.1.1和SPSS 17.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比较原研药A和仿制药B的一致性。结果:原研药A和仿制药B中索非布韦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 376.08±174.95)ng·mL-1和(1 297.58±164.93)ng·mL-1,tmax分别为(0.75±0.08)h和(0.72±0.16)h,t1/2分别为(1.57±0.20)h和(1.73±0.45)h,AUC(0→t)分别为(2 691.67±280.85)ng·mL-1·h和(2 851.20±199.54)ng·mL-1·h,AUC(0→∞)分别为(2 748.51±258.91)ng·mL-1·h和(3 007.75±364.02)ng·mL-1·h,原研药A和仿制药B代谢物GS-331007 Cmax分别为(1 302.52±163.73)ng·mL-1和(1 430.88±107.52)ng·mL-1,tmax分别为(3.97±0.74)h和(3.95±1.38)h,t1/2分别为(5.56±2.55)h和(5.44±1.38)h,AUC(0→t)分别为(9 723.24±1170.38)ng·mL-1·h和(9 032.31±1 037.76)ng·mL-1·h,AUC(0→∞)分别为(9 893.26±1 251.89)和(9 316.90±1 293.44)ng·mL-1·h。结论:本实验建立的UPLC-MS/MS方法可在3.5 min内准确测定大鼠血浆中索非布韦及其代谢物GS-331007含量。根据索非布韦和其代谢物GS-331007药时曲线得出原研药A和仿制药B的药动学参数一致性较好(P>0.05)。本工作发现用代谢物GS-331007作为索非布韦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冰片对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冰片对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大鼠尾静脉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乙素24 mg.kg-1)及灯盏花素冰片注射液(灯盏乙素24 mg.kg-1 冰片0.96 mg.kg-1),用HPLC法测定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灯盏乙素的浓度,BAPP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灯盏乙素在0.05~6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4)。灯盏花素与冰片配伍给药可使灯盏花素中灯盏乙素的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和t1/2γ较单独给药时明显减小[t1/2α:(1.87±0.14)vs(3.46±0.45),P<0.01;t1/2β:(11.18±2.07)vs(14.74±2.89),P<0.05;t1/2γ:(53.31±8.21)vs(161.16±15.48),P<0.01],而K12较单独给药时明显增大[(0.120±0.042)vs(0.039±0.037),P<0.05]。结论:冰片可加快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消除。  相似文献   

12.
延胡索乙素抗大鼠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对大鼠体内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大鼠下腔静脉结扎、动静脉旁路和FeCl3动脉血栓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40 mg· kg-1)、延胡索乙素组(20、40、80 mg· kg-1),各组动物连续灌胃7d,末次给药2h后建立各血栓模型,测定延胡索乙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测定了各组大鼠给药后2h血浆PT和APTT.结果:延胡索乙素各剂量组能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形成(高剂量抑制率达54.2%),有效的降低FeCl3刺激动脉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重量(高剂量时抑制率分别为32.8%和43.7%);延长大鼠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论:延胡索乙素能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LC/MS/MS的多反应监测方法定量测定灯盏乙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灯盏乙素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三级四极串联质谱(MS/MS)作为HPLC的检测器,其中MS/MS使用了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选择母→子离子对m/z -461→m/z -285作为MRM监测的离子对;HPLC流动相为100%甲醇,流速0.9 mL.min-1,色谱柱Beckman ODS-1。以测定短葶飞蓬提取物的灯盏乙素含量为例,对此方法进行了应用。结果:灯盏乙素在短葶飞蓬提取物中含量为6.98%。方法线性范围20~160 ng.mL-1 (γ=0.999);加入灯盏乙素标准品20,60和160 ng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97.4%和97.3%。检测限为1 ng,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为4 min。结论:此法灵敏、快速、准确,可应用于灯盏乙素的各种药剂、药代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五味子乙醇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方法UPLC MS/MS检测,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相比对,鉴定部分成分;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比对,推测部分化合物结构。结果鉴定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推测另外17种成分,所有22种成分均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结论五味子乙醇提取物中主要存在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成分。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LC-MS/MS法测定贝母素甲在家兔血浆中的含量,研究灌胃及静注给予贝母素甲后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卡马西平为内标,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 10 mmol/L甲酸铵溶液(35:65)为流动相,ESI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离子(MRM)检测,监测离子对m/z 432.4→414.4(贝母素甲)和m/z 237.1→194.2(卡马西平).贝母素甲在0.8~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88.5%~98.3%,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家兔灌胃及静注给予贝母素甲后体内分别呈二室及三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 (48.31士7.40)和(84.39±15.39) ng/ml,AUC0 →∞(270.08±80.17)和(50.72±14.02) ng·ml-1h-1,t1/2 (6.38±3.11)和(2.19±1.07)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五味子酯甲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MS)分析鉴定大鼠灌胃五味子酯甲后,其在尿样中的代谢产物。Phenomenex UPLC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甲酸水,梯度洗脱,质谱仪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方式检测。结果 经代谢物软件处理后,根据MS/MS给出质谱碎片信息对五味子酯甲代谢产物进行结构推测,共检测到5种代谢产物。结论 五味子酯甲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金振口服液单次和多次服用后药动学特征和吸收代谢差异。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UPLC-TSQ-MS)技术,建立同时定量大鼠血浆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分析方法。将健康大鼠分别按3.228,6.456,12.912 g生药量·kg-1单次灌胃(ig)和按6.456 g生药量·kg-1多次ig金振口服液,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待测成分含量,运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样品中2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5),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的RSD均<15%,批内、批间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单次给药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AUC0-t均与剂量呈良好的正相关性,且不同剂量下t1/2z和清除率(CLz/F)无显著变化;与单次给药相比,多次给药后大鼠的吸收代谢过程基本相同、AUC0-t和t1/2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UPLC-TSQ...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泻白散的体内入血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灌胃水,给药组大鼠灌胃2 g/mL(以生药量计)泻白散溶液,给药体积均为11.3 mL/kg,每日2次,连续3 d。末次给药1.5 h后,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将血清处理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采集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相关数据,利用自建二级质谱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对泻白散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7种泻白散入血成分,其中6种来源于君药桑白皮,7种来源于臣药地骨皮,12种来源于佐使药甘草,分别为地骨皮甲素、绿原酸、tachiogroside B、astringin、新甘草苷、甘草素、壬二酸、异甘草苷、glycyroside、芒柄花苷、癸二酸、parthenolide、刺芒柄花素、18β-甘草次酸、6-姜酚、棕榈酰胺、芥酸酰胺,这些化合物主要是黄酮类、生物碱类和有机酸类成分。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泻白散的17种入血成分,这些成分与泻白散的作用相一致,可能是泻白散的药效物质。  相似文献   

19.
韩艳丛  杨琳  韩利平  王婧  于静  周春华  王玲娇   《中国药师》2022,(12):2087-2093
目的:阐明金卷升板胶囊8个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含量及其药动学特性。方法:首次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8个成分的含量并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没食子酸、绿原酸、黄芩素、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山萘酚、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4.09~902.00,8.44~540.00,3.91~500.00,8.06~516.00,1.63~104.52,1.56~99.60,1.91~122.40,1.23~78.40 ng·ml-1,精密度、回收率及稳定性均达到测定要求。灌胃给药后8种成分在大鼠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50±0.00),(0.08±0.00),(6.00±0.00),(0.08±0.00),(6.00±0.00),(2.00±0.00),(1.50±0.00),(0.08±0.00) h,峰浓度(Cmax)分别为(460.00±25.07),(595.00±22.32),(487.00±10.74),(389.00±19.98),(3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测定SD大鼠血浆中雷公藤甲素(TP)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以泼尼松龙为内标,采用Waters XBrige C18 column色谱柱、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的HPLC-MS作为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SD大鼠灌胃给予TP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液,进行TP的含量测定,同时考察该方法的标准曲线及定量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回收率与稳定性等。结果 TP在0.25~5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25μg/L。T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2 h, Cmax为0.437μg/L,t1/2为1.341 h, AUC0~∞为1.57μg·L-1·h-1, MRT0~∞为2.85 h。诱导剂组和抑制剂组主要动力学参数Tmax、t1/2、AUC分别是:1.33 h、2.25 h、1.271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