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人外周血中IL-9分泌细胞的表型及Th9细胞与其他Th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不同的刺激条件下,使用ELISA及ELISpot检测IL-9的产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CD3、CD4细胞中IL-9、IL-4、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人外周血PBMCs在不同的刺激条件下均有IL-9的产生,在anti-CD3、anti-CD3+anti-CD28及PMA+Ionomycin的刺激下IL-9的水平分别为(21.73±10.08)pg/ml、(74.14±11.76)pg/ml、(94.76±15.36)pg/ml,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CD3-IL-9+及CD3+IL-9+细胞的频率分别为0.17%±0.05%和0.70%±0.23%。在CD3+IL-9+T细胞中,Th9细胞的比例为0.51%±0.22%。正常人外周血中Th9细胞表型以效应记忆性为主(CD45RO+CD62L+CCR7-),且比例与Th2细胞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3。结论正常人外周血中存在的IL-9分泌细胞以效应记忆性Th9细胞为主,且其比例与Th2细胞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9(Th9)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慢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3例囊型包虫病患者(CE)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9细胞和特异性转录因子PU.1的表达。结果 1)CE组Th9细胞占CD4+T的比值(CD3+CD4+IL-9+/CD4+T cells)(0.91%±0.57%)高于健康对照组(0.6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2)CE组PU.1、IL-9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患者体内Th9/IL-9表达上调,Th9细胞可能参与了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的免疫应答和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与外周血中IL-22+T淋巴细胞的频率及其表型特征。方法分离人肠道正常粘膜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anti-CD3+anti-CD28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IL-22的产生及其与IFN-γ、IL-17的关系,分析IL-22+T淋巴细胞CD45RO,CD62L,CCR7,CCR6,CCR10,CCR4等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与anti-CD3+anti-CD28刺激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少量的IL-22(0.6%;0.57%)相比,肠道粘膜CD4+T细胞产生大约3.15%的IL-22,CD8+T淋巴细胞产生4%左右的IL-22。此外,肠道粘膜CD4+和CD8+T细胞中存在一群产生IL-22并独立于Th1、Th17,Tc1、Tc17的细胞亚群。肠道粘膜IL-22+T细胞表达较高比例的CD45RO,其中部分细胞表达CCR7,而较少表达CD62L。进一步研究表明,肠道粘膜CD4+IL-22+和CD8+IL-22+T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CCR10(55.3%;73.9%),部分细胞表达CCR6或CCR4。结论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中IL-22主要由效应型或中央型记忆T细胞产生,部分IL-22+T细胞独立于Th1、Th17,Tc1、Tc17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观察人外周血和扁桃体Tfh细胞的表型以及与Th1、Th17、Th22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分离正常人PBMC及扁桃体单个核细胞,利用anti-CD3+anti-CD28或PMA+ionomycin刺激后,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因子的产生,分析Tfh与Th1、Th17、Th22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结果与PBMC中CD4+T细胞不同,扁桃体CD4+T细胞高表达CXCR5和CD45RO,低表达CCR7和CD62L;与PBMC中CD4+T细胞相比,扁桃体CD4+T细胞IL-21和IL-17产生水平较高,IFN-γ产生水平较低,IL-22水平无显著差异;外周血和扁桃体CD4+T细胞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IL-21+IL-17+双阳性、IL-21+IL-22+双阳性、IL-21+IFN-γ+双阳性细胞,IL-21单阳性细胞在扁桃体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外周血;外周血和扁桃体CD4+CXCR5+细胞除表达IL-21外,还表达IL-17、IL-22和IFN-γ。结论扁桃体中存在较多数量的Tfh细胞,大多数Tfh细胞是不同于Th1、Th17和Th22的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正常甲状腺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T helper 1 cells,Th1 cells)和辅助性T细胞2(T helper 2 cells,Th2 cells)的分布,Treg细胞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 20名良性甲状腺肿物患者、3名胸腺手术及3名脾脏切除术患者,术前当天留取外周空腹静脉血,术中分别留取甲状腺、胸腺及脾脏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组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磁珠分离法分离甲状腺及外周血CD25+T细胞,RT-PCR检测Treg中IFN-γ和IL-4 mRNA的表达。NKT细胞受体激动剂α-Galcer刺激Treg 7 d后,RT-PCR检测Treg中IFN-γ、IL-4、CD1d、Vα24及Vβ11 mRNA的表达。结果 1)甲状腺组织Th1、Th2细胞比例低于外周血(P0.001),而Th0、Treg细胞比例高于外周血(P0.001)。2)在甲状腺内,几乎所有的CD4+CD25+Foxp3+细胞可以同时分泌IL-4、IFN-γ,RT-PCR提示其IL-4、IFN-γmRNA表达明显高于外周血,而在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细胞并不表达IL-4或IFN-γ。3)在胸腺和脾脏中,未检测到同时表达IL-4、IFN-γ的CD4+CD25+Foxp3+细胞。4)甲状腺内Treg在α-GalCer刺激前后均不表达NKT细胞的表面标志CD1d、Vα24及Vβ11 m RNA,而IL-4和IFN-γmRNA的表达在刺激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甲状腺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存在差异,甲状腺内Treg特异性的同时表达IL-4及IFN-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主要产生IL-22的CD4~+T细胞Th1、Th17和Th22细胞以及IL-22R1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感染模型,分别在感染后第3、6、9、12天收集外周血、小鼠脾淋巴细胞以及肝脏和肠管组织。ELISA检测外周血IFN-γ和IL-17、IL-22的蛋白表达量;qRT-PCR检测脾淋巴细胞中Th1细胞相关因子(Ifng、Tbx21基因)、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Rorc基因)、Th22细胞相关因子(IL-22、Ahr基因)以及肝脏和肠管组织中IL-22R1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Th1细胞(CD4~+IFN-γ~+)、Th17细胞(CD4~+IFN-γ~-IL-22~+IL-17~+)及Th22细胞(CD4~+IFN-γ~-IL-22~+IL-17~-)的百分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LISA、q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后Th1细胞、Th17细胞、Th22细胞增高:qRT-PCR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后肝脏和肠管IL-22R1的表达增高。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早期,主要产生IL-22的CD4~+T细胞Th1、Th17、Th22细胞比例以及IL-22R1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宿主的免疫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型糖尿病调节性T细胞及CD4+效应性T细胞数和相关细胞因子IL-2、IL-10、IL-17和IFN-gamma mRNA的表达.方法 1型糖尿病患者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5岁,病程≤5年,BMI≤30 kg/m2)37例、正常人35例.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样本.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Treg和CD4+ Teff细胞数,Real-time PCR法检测IL-2、IL-10、IL-17和IFN-gamma mRNA表达.结果 T1DM组Treg细胞/CD3+ CD4+细胞比例与IFN-gamm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s=-0.678,P=0.001);Treg细胞/CD3+ CD4+细胞比例与IL-10表达量呈正相关(rs=0.773,P<0.001).结论 T1DM中保护性因素和破坏性因素平衡打破,以IL-10和IFN-gamma失衡为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 Foxp3+ Treg/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5例急性乙型肝炎(Acute Hepatitis B,AHB)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40例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 HBV carriers,AsC)及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和ELISA检测外周血CD4+ Foxp3+ Treg/Th17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foxhead winged-helix box protein 3 (Foxp3)/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 (RORγt) 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31,TGF-β1)/IL-17的水平.结果:AHB组患者CD4+ Foxp3+ 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及TGF-β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CD4+ IL-17 +/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mRNA及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患者CD4+ Foxp3+ 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TGF-31水平及CD4+ IL-17 +/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C组患者CD4+ Foxp3+ 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TGF-β1水平及CD4+ IL-17 +/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IL-17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失衡,Treg/Th17细胞可能与HBV感染的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人外周血CD4~+ IL-21~+记忆T细胞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1(IL-21)的产生细胞及其特征。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不刺激或anti-CD3(OKT3)、OKT3+anti-CD28、PMA+ionomycin刺激四个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产生IL-21的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PBMC、纯化CD4+、CD4+CD45RA-、CD4+CD45RA+细胞、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FCM分析产生IL-21细胞的表型特征和IL-21与Th1、Th2、Th17和Th22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与OKT3、OKT3+anti-CD28相比,PMA+ionomycin能诱导最高量的IL-21产生。产生IL-21的主要细胞为CD4+T细胞,少数CD8+T细胞。CD4+IL-21+T细胞表达CD45RO,不表达CD45RA,其中部分细胞表达CCR6、CCR7或CXCR5。CD4+CD45RA-细胞表达IL-21远高于CD4+CD45RA+细胞。进一步研究表明,PBMC产生IL-21,而CBMC不产生。此外,大约24%的CD4+IL-21+细胞表达IFN-γ,小于10%CD4+IL-21+细胞表达IL-4、IL-17或IL-22。结论:人PBMC在多克隆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诱导IL-21的产生。产生IL-21的主要细胞亚群具有记忆CD4+T细胞的表型。其中一部分CD4+IL-21+T细胞的表型独立于Th1、Th2、Th17和Th22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IL-36家族成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HD)患者中的表达谱, 探讨外源性IL-36对CAHD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对照者和82例CAHD患者。CAHD患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患者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患者27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24例。采集抗凝外周血, 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LISA法检测血浆IL-36α、IL-36β、IL-36γ和IL-36受体拮抗剂(IL-36 receptor antagonist, IL-36RA)水平, 分选CD8+T细胞,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8+T细胞中IL-36受体亚基mRNA相对表达量, 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进nave T细胞向Th22细胞转化的机制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4~+nave T细胞磁珠分选试剂盒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4~+nave T细胞,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和IL-2促进其分化增殖,分化过程中加入IL-1β诱导其向Th22细胞的分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22~+T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IL-22的表达。选择我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人,其中Ⅰ期18人,Ⅱ期20人,Ⅲ期13人,IV期9人,同时选择健康人25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22(CD4~+IL-22~+)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和IL-22的水平。结果:IL-1β可以诱导na6ve T细胞向Th22细胞转化并促进IL-22的分泌(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比例及IL-22和IL-1β的水平均高于健康人且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IL-1β可以诱导Th22细胞的分化和IL-22的表达,三者的水平和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相关,可能参与免疫抑制并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5例SLE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磁珠分选法分离外周血CD4~+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用茯苓多糖分别处理健康对照者及患者的CD4~+ T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测定茯苓多糖毒性,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IL-6、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与叉头框蛋白P3(Fox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用100μg/L的茯苓多糖处理SLE患者CD4~+ T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和TGF-β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RORγ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同时Foxp3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明显增加(P0.05);并且Th17/Treg的比值降低(P0.05)。结论:茯苓多糖可以通过升高Treg并降低Th17细胞的比例,对SLE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脂肪源性干细胞(hASCs)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免疫调控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脂肪组织中的hASCs。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磁珠分选CD4+T细胞,体外刺激细胞向Th17极化,并加入不同比例的hASCs(hASCs:CD4+T为1:4和1:10)共培养4 d,设立添加anti-LIF抗体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real-time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mRNA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上清液中LIF的水平。结果: 分离的hASCs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可基本判定为hASCs;PBMCs经磁珠法分选后获得90%以上纯度的CD4+T细胞。共培养后,1:4组和1:10组中Th17细胞所占比例下降,且存在高浓度抑制效应;共培养后RORγt、IL-6R和IL-23R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LIFR和LIF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加入anti-LIF抗体后,Th17细胞比例回升至对照组水平;RORγt和IL-6R的mRNA表达水平回升;ELISA检测各组LIF的水平,共培养组LIF分泌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加入anti-LIF抗体后明显减少。结论: hASCs可抑制MS患者Th17细胞的分化,其作用可能与其分泌LIF、通过IL-6/LIF轴竞争性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Th22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0例AR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HCs),ELISA检测AR患者及HCs外周静脉血中IL-22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AR患者及HCs外周血中Th22比例,将AR患者外周血中的PBMC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同型对照组(加入PEMouse IgG2a,k)和实验刺激组(TNF-α处理组),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NF-α对AR患者外周血中Th22的影响。结果:与HCs相比,AR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IL-22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AR患者外周血中IL-22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中Th22呈正相关(r=0.966,P<0.001);HCs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中Th22比例呈正相关(r=0.981,P<0.001);AR患者外周血实验刺激组CD4~+T细胞中Th22比例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AR患者外周血中IL-22表达水平升高,CD4~+T细胞中Th22比例提高,且Th22的比例与I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外周血初始和记忆CD4~+T细胞静息状态下表面分子、趋化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抽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分离PBMC,染色后流式分选出CD45RO-的初始和CD45RO+的记忆CD4~+T细胞,裂解细胞,进行m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相比初始T细胞,静息状态下记忆CD4~+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表面分子CTLA-4、PD-1、FAS、CD25,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CXCR3、CXCR5,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和转录因子T-bet、EOMES、STAT4、GATA3和RORγt,并表达低水平的表面分子CD62L、CCR7、ICAM-I、CD40L,细胞因子IL-1β和转录因子NF-κB。结论静息状态下,与初始CD4~+T细胞相比,记忆CD4~+T细胞高表达某些活化分子、细胞因子、转录因子mRNA,可能是记忆CD4~+T细胞发生快速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卵巢癌和6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γt)/foxhead winged-helix box protein 3(Foxp3)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及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及TGF-β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失衡,Th17/Treg细胞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外周血Th9细胞及其转录因子PU.1的表达量,探讨其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40例HIV/AIDS患者根据CD4~+T淋巴细胞分为A、B 2组(A组CD4~+T淋巴细胞350,B组CD4~+T淋巴细胞350),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及RT-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9)及其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PU.1)的表达量,通过比较3组间Th9细胞及其转录因子PU.1表达量的差异,分析Th9细胞及其转录因子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HIV/AIDS患者CD4~+T细胞绝对计数与百分比明显降低,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与百分比明显升高;3组组间比较显示,Th1细胞百分比A组(6.71±3.05)和B组(5.82±2.52)低于健康对照组(10.89±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细胞百分比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9细胞百分比A组(2.0±0.69)、B组(0.66±0.23)和健康对照组(0.40±0.1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录因子PU.1相对表达量A组(3.30±0.78)和B组(1.59±0.4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9细胞及其转录因子PU.1相对表达量与CD4~+T细胞成负相关(r=-0.637,r=-0.746,P=0.000)。结论 HIV/AIDS患者外周血Th9细胞及其转录因子PU.1的表达量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两者与艾滋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疾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调节性T细胞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发展中的变化及其参与疾病进展的作用机制,收集2010~2011年上海市五官科医院收治的50例LS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及趋化因子受体CCR6的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转录因子Foxp3以及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结果发现:LS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比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并与临床分期相关;CD4+CD25+CCR6+Treg Foxp3的表达,以及肿瘤组织Foxp3mRNA的表达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同时发现,LSCC患者外周血中TGF-β和IL-10mRNA的检出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但IFN-γ、IL-2、IL-12mRN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此类Foxp3+Treg属于一类诱导性T抑制细胞(Foxp3+iTreg),可通过产生IL-10和TGF-β抑制LS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Foxp3的检测可能对判断LSCC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经钥孔戚血蓝蛋白(KLH)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KLH免疫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CCK-8。流式细胞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及脾细胞中CD4+、CD8+T细胞阳性百分率;RT-PCR法检测脾细胞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其培养上清中IFN-γ、IL-4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CCK-8下调KLH免疫小鼠外周血及脾细胞中上升的CD4+、CD8+T细胞阳性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进一步提高其IFN-γ mRNA表达和培养上清中IFN-γ分泌量,同时下调上升的IL-4 mRNA表达和培养上清中IL-4分泌量;减轻KLH免疫所致小鼠肺部炎症。结论:CCK-8可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抑制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活性;抑制Th2功能,提高Th1功能,因此可能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和防治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Th细胞亚群平衡失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Th亚群平衡失调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发生发展中的变化特点 ,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 10、IL 12水平 ,以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PBMC的不同Th细胞亚群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 ,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分析Th1/Th2细胞表型。结果显示 :SLE患者血清IL 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而IL 12呈低水平表达。SLE患者CD4 + IFN γ IL 10 + 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人 ,IFN γ+ IL 10 与IFN γ IL 10 + 细胞亚群的比值明显降低 ,IFN γ+ IL 10 + 双阳性的CD4 + T细胞亦显著增多。SLE患者的CD4 + CCR5 CCR3+ 细胞亚群百分率与正常人比较显著升高 ,CD4 + CCR5 + CCR3 细胞亚群与正常人比较 ,示发现有显著差异 ,CD4 + CCR5 + CCR3 /CD4 + CCR3+ CCR5 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这些结果提示 :SLE高水平IL 10与IL 12的低水平表达呈负相关 ;患者体内分泌IL 10的Th细胞数增多 ;Th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提示SLE存在CCR5 CCR3+ 细胞亚群的优势活化、数量增多 ,CCR5 + CCR3 /CCR3+ CCR5 细胞比例失调 ,从而导致免疫网络平衡被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