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2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 其中男168例、女52例, 年龄18~84(43±14)岁。按照PICS发生情况, 将患者分为PICS组(84例)和非PICS组(136例)。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入院时和入院14 d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治疗期间行机械通气超过48 h比例等一般资料, 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48 h内入院比例、伤后30 d深度创面暴露面积等专科情况, 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手术次数以及死亡情况等结局指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对除结局指标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ICS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供体年龄因素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体年龄分为高龄供体组(年龄≥65岁)和非高龄供体组(年龄<65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1∶2匹配2组术前和术中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术中再灌注综合征、术后7 d内急性肾损伤和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ICU停留时间、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再次气管插管情况、术后6个月和1年生存情况和无复发生存情况。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共纳入66例患者, 其中高龄供体组22例, 非高龄供体组44例。与非高龄供体组比较, 高龄供体组术中再灌注综合征、术后7 d内急性肾损伤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ICU停留时间、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和1年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体年龄因素不会对肝移植术患者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齐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6):385-38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烧伤脓毒症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UTI)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经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UTI治疗。测定两组确诊脓毒症时以及确定后第7天的MDA浓度和SOD活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脓毒症持续时间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发生率。结果UTI治疗后,脓毒症患者的血浆MDA浓度比治疗前下降,SOD活性比治疗前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脓毒症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发生MODS3例,对照组4例)。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对烧伤脓毒症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关节镜是关节外科常见的微创手术,具有创口相对较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优点,但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术后疼痛控制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重点。目的:比较帕瑞昔布与阿片类药物对下肢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行下肢关节镜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昔布类药物组100例(定时肌肉注射帕瑞昔布40 mg)和阿片类药物组100例(按需给予阿片类止痛药物),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应用Likert 1~5五级评分记录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比较,昔布类药物组疼痛评分均低于阿片类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昔布类药物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的发生情况少于阿片类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昔布类药物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阿片类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应用于下肢关节镜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疼痛控制满意度高,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5.
烧伤是一种被低估的创伤, 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非常高。过去几十年来, 由于烧伤创面护理、营养支持和液体复苏方面的医学发展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改进, 严重烧伤患者的存活率逐渐升高, 但仍有大量患者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脓毒症是常见的烧伤并发症之一, 它被定义为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严重器官功能障碍, 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事实上, 烧伤伴随着一系列导致脓毒症和MODS的事件, 如低血容量状态、免疫和炎症反应以及代谢变化。因此, 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有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防治中尤为重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灿华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Liou Yih-Cherng 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表综述《The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is of sepsis post burn injury》, 重点介绍了烧伤创面感染的发病机制以及烧伤后导致脓毒症的事件, 总结了临床上使用的和有前景的烧伤脓毒症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6-09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3例脓毒症患者。(1)根据病情轻重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3组。(2)按照患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2组。(3)按照患者有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脓毒性休克组和严重脓毒症组的PCT值、APACHEⅡ评分均高于脓毒症组,MODS组APACHEⅡ评分与PCT值均显著大于非MODS组,存活组的PCT值、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2,P0.05)。结论 PCT值与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且对评估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同一组医师诊治的197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6例, 女性111例, 年龄(67.7±10.5)岁(范围:46~92岁)。UKA组101例, TKA组96例。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UKA和TKA患者进行匹配, 共41对患者匹配成功。采用t检验、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短期随访结果。结果匹配后UKA组与TKA组相比, 围手术期指标方面, UKA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更少[(15.3±6.4)g/L比(20.1±7.5)g/L, t=-3.117, P<0.01], 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更少[(160.5±29.3)mg比(186.1±46.8)mg, t=-2.969, P<0.01], 术后住院时间更短[(7.0±2.0)d比(10.0±2.5)d, t=-6.000, P<0.01];关节功能方面, 术后1年随访时, UKA组术后关节遗忘感评分更高[(65.1±7.6)...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护理对严重烧伤患儿创面的修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04例严重烧伤住院惠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多学科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评价两组患儿干预后焦虑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5.36±7.1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03±8.38)d(P0.05);观察组医院获得性肺炎、脓毒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4d后焦虑症状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1%(P0.05)。结论:多学科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缩短严重烧伤患儿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同时能显著减轻患儿焦虑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严重多发伤后体质指数(BMI)与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并发症和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急救中心就诊的208例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计算BMI,并根据BMI将患者分为4组(体重不足、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对患者评估,计算Glasgow昏迷评分、AIS评分、ISS评分(预期死亡率)、实际死亡率、APACHE II评分、SIRS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ARDS发生率、多器官发生率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对是否发生MODS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测量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患者CRP水平与MODS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除ISS和APACHE II评分是MODS发生的预测因素外,肥胖也是其预测因素。在7天内,肥胖患者CRP水平最高,从第3天起,所有患者CRP水平与MODS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肥胖是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CRP水平在肥胖外伤患者中最高,并与MODS发生成显著正相关性。因此,营养状况可能在创伤后临床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应在患有严重创伤的患者的治疗策略中考虑该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模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术后疼痛和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实施PSF的10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控镇痛为主的多模式镇痛,B组给予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每日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吗啡毫克当量,MME)、视觉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相关副作用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当天,B组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儿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天,B组疼痛VAS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沙酮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可改善AIS患儿PSF术后疼痛控制,降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乐葆超前镇痛在腰椎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5例拟行腰椎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在手术前24 h口服西乐葆400 mg,术前8 h口服西乐葆200 mg,对照组32例术前不给药;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第1~5天口服西乐葆200 mg/次,2次/d;且不限制使用静脉止痛泵及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记录患者睡眠情况,术后需辅助镇痛泵及阿片类药物镇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入院时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前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前3 d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4-5天两组的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术后辅助镇痛泵及阿片类药物镇痛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睡眠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嗜睡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腰椎髓核摘除术后疼痛,疗效好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员髋臼股骨撞击症(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接受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FAI运动员患者18例(运动员组), 男12例、女6例, 年龄(20.44±3.45)岁(范围15~27岁)。根据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及随访时间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以1∶2的比例与非运动员FAI患者(非运动员组)进行匹配, 纳入36例非运动员患者, 男18例、女18例, 年龄(20.81±4.68)岁(范围14~31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 mHHS)、髋关节结局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ip outcome score-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HOS-ADL)评分和髋关节结局评分运动量表(hip outcome score-sports scale, HOS-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法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7年8月—2021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收治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 根据对残余创面采用的清创方法, 将患者分为超声清创组[34例, 男22例、女12例, 年龄(31±13)岁]和传统清创组[30例, 男19例、女11例、年龄(32±13)岁]。对2组患者创面行相应的清创后, 根据患者创面所在部位及皮源情况选择邮票皮片或大张皮片进行移植治疗。对于Ⅰ期手术后未愈合创面, 则行二次清创+植皮术, 2组创面的清创方式均分别同其Ⅰ期。术后3 d, 采用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创面中细菌情况并计算细菌阳性率。术后7 d, 计算创面中皮片成活率及皮下血肿发生率。出院时, 统计患者创面愈合时长及清创次数并计算二次清创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术后3 d, 超声清创组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者2例、铜绿假单胞菌者2例, 传统清创组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者5例、铜绿假单胞菌者3例、鲍曼不动杆菌者1例、肺炎克雷伯菌者1例、阴沟肠杆菌者1例;超声清创组创面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传统清创组(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手外伤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手外伤患者术后镇痛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择期行手外伤手术的患者,共计90例,年龄22~56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T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T组患者术后连接镇痛泵行连续臂丛自控镇痛,C组患者不连接镇痛泵,两组患者各4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室即刻、术后2、4、8、12、24小时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同时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及麻醉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T组患者术后2、4、8、12、24小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T组患者术后2、4、8、12、24小时显著高于C组(P0.05);C组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人数及PONV发生率显著高于T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有效控制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同时还能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脓毒症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将2家笔者单位收治的102例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30% TBSA的患者设为烧伤组,另设25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4、21 d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同法取健康对照组人员血液行相同检测.(1)按烧伤总面积将烧伤组患者分为小面积(30% ~ 49% TBSA)烧伤组39例、中面积(大于49%且小于或等于69% TBSA)烧伤组33例、大面积(大于69%且小于或等于99% TBSA)烧伤组30例;(2)根据烧伤脓毒症诊断标准,将烧伤组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3例与非脓毒症组59例;(3)根据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情况,将脓毒症组患者分为脓毒症死亡组14例与脓毒症存活组29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并发脓毒症及死亡的关系.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LSD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伤后l、3、7、14、21 d,烧伤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F值分别为140.01、369.52、702.15、360.14、84.16,P值均小于0.01).(2)大、中、小面积烧伤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5个时相点均值分别为(43±11)、(85 ±23)、(124±38) 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76,P<0.01),且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26±51) mg/L(P值均小于0.01).(3)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5个时相点均值分别为(77±12)、(122±38)mg/L,脓毒症组患者伤后3、7、14、21 d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F值分别为30.35、111.59、209.36、422.76,P值均小于0.01).(4)脓毒症死亡组、脓毒症存活组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5个时相点均值分别为(53±8)、(103±25) mg/L,脓毒症死亡组患者伤后1 ~21 d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脓毒症存活组(F值分别为9.05、18.48、41.34、107.11、180.48,P值均小于0.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是患者并发脓毒症(优势比为5.44,95%置信区间为2.35 ~12.74,P<0.01)及死亡(优势比为5.52,95%置信区间为2.34~12.19,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严重烧伤可导致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烧伤面积越大、病情越重该指标水平越低.凝溶胶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预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或死亡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庄颖  张雅萍  马思远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6):1261-1262
脓毒症是严重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诱因之一[1].有研究表明肠道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MODS的连续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肠源性脓毒症的防治已成为目前危重病研究的热点.内毒素(LPS)是引起严重创伤和烧伤并发SIRS、脓毒症以及MODS的重要因素之一[3].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的严重烧伤早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探讨抗内毒素Fab'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特重度烧伤患者的病死率居高不下,降低病死率是烧伤临床研究的重点。伤后48h内的生理改变以体液渗出为主,患者面临着休克的威胁。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烧伤创面的存在易引发许多严重并发症,如创面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1],因此必须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hemodilution,ANH)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进行的消化道肿瘤手术484例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根据是否应用ANH将患者分为ANH组(n=158)和对照组(n=326),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两组患者苏醒延迟、谵妄以及二次插管的发生率。结果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前,ANH组性别、体重、血容量、抽烟和酗酒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152例对照组患者与152例ANH组患者配对成功,以上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H组有13例(8.5%)输注红细胞悬液,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例(14.4%)(P0.05);对照组谵妄发生率17例(11.3%),明显高于ANH组的10例(6.8%)(P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技术,异体输血量少,苏醒期谵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休克期切痂对烧伤并发症防治作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期切痂可行性及对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37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及42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患者,在脓毒症发生率,内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及愈合时间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7例休克期切痂植皮患者术后病情均稳定。脓毒症发生率,内脏并发症,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低于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休克期切痂植皮组较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愈合时间缩短。结论 休克期切痂植皮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对大面积烧伤的严重并发症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前瞻性研究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M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HTA)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多模式镇痛组(MA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d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手术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多模式镇痛组(n=30),于假体安置完成,缝合关节囊后于关节囊周围、切口周围浸润注射罗哌卡因2.5 g/L,80ml(含0.1 mg肾上腺素),逐层关闭切口;对照组(n=30),不做切口浸润直接缝合切口.两组患者均不使用静脉患者自控式镇痛泵.观察2组患者术后1、4、24、48、72 h和出院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后24、48、72 h及出院时术侧髋关节活动度,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模式镇痛组(MA组)患者术后48 h内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后MA组患者疼痛程度稍低于对照组,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屈伸、外展活动MA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MA组16人要求使用补救性阿片类药物,显著低于对照组(26人)(P<0.05),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发生率MA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等全髋关节置换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THA术后疼痛,减少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同时不增加THA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多模式镇痛是THA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