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新型颅外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抑郁症、脑卒中或脑卒中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改善抑郁症状,促进脑功能康复。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科分会讨论并形成《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上海专家共识》,以进一步普及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2.
听觉P300在血管性痴呆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致脑机能衰退,患病率为324/10万。痴呆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1临床症状学的描叙和神经心理学量表的测试,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与人脑认识活动有关的脑电位变化,可评价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脑功能状态。本研究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同时进行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和P300测定,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P300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疾病转归。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与认知过程关系最为密切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成分之一,因临床认知评估量表、神经影像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客观局限性,其作为评估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有效补充工具,可靠性和敏感度正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角度围绕脑卒中后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视空间、定向力等认知功能缺陷及其与情感障碍、运动再学习的联系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以及P300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诊断治疗、评估预测等提供指导,从而作为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合理应用这一工具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尹景芝 《柳州医学》2005,18(1):34-36
1965年,Sutton在神经电生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应用中,发现了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 teneal,ERP)P300,从而为观察人的心理活动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事件相关电位是指受试者受到特定刺激后,在头部记录到的一系列脑电位变化,即一组波群。分为早、晚两种成分,早成分N1、P2与刺激的物理性质有关,属外源性电位。晚成分主要与认知加工过程密切相关,属内源性电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焦虑障碍的发病率明显上升,2009年我国焦虑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已高达5.6%.此病病因复杂,治疗缓解率低而复发率高,其中强迫症更是世界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鉴于此,以探索生物学发病机制为基础,以早期识别和优化治疗为导向的焦虑障碍循证研究已成为精神卫生发展的当务之急.本课题组对焦虑障碍的生物学病因和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早期筛查的指标,并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早期识别工具包,在综合性医院内推广和应用,帮助非精神心理专科医师早期识别焦虑障碍.我们从遗传学、脑电影像和神经生化等多个角度探索焦虑障碍生物学发病机制,发现了常染色体1p1.1和20p13区域的拷贝数扩增和缺失、脑内眶额回灰质部位N-乙酰天冬氨酸水平、岛叶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BOLD信号强度、扣带回事件相关电位错误相关负电位信号强度、头皮事件相关电位N400和P50抑制比和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生物学指标,有助于焦虑障碍的早期生物学识别,为建立焦虑症的预测和干预模型提供了生物学依据.同时在多年临床积累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多维度评估体系和优化治疗方案,经验证其在心理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实践及科学价值,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脑梗塞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成都363医院周斌,陈春晖多发性脑梗塞是指脑实质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环死灶而言的,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上多伴有神经心理学(认识过程)活动的异常.关于本病的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报告较少,特别是识别功能的电生理学研究国内仅...  相似文献   

7.
王小玉  张干  苗青 《安徽医学》2018,39(5):622-624
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 P300 主要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注意、记忆等信息加工过程的电生理变化,目前主要用于认知功能评估,特别是在神经及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P300在各种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病(各种病因的痴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亨廷顿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脑损伤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P300能够记录患者的工作记忆、选择性注意、决策等认知和心理加工过程,可快速敏捷地反映出大脑应对刺激时认知功能的综合加工过程,与人类认知功能和神经心理活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事件相关电位对非痴呆帕金森病短时记忆障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病例组)和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短时记忆测试,同时分别完成听觉经典Oddball序列、视觉非经典Oddball序列事件相关电位检查.结果经典Oddball序列诱发的P300潜伏期、波幅与非经典Oddball序列诱发的P450潜伏期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P450波幅[(27.0±3.9)μV]较对照组[(39.7±6.1)μV]明显降低(P<0.05),且与记忆商值呈正相关(r=0.93,P<0.05).结论应用某些特殊诱发模式,事件相关电位对短时记忆障碍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是人类大脑对某一刺激信息进行认知心理加工过程时,在头皮记录的脑电位变化。它和人的注意、记忆、智能等认知过程密切,是窥视心理活动内容的重要窗口。脑梗死是老年期神经系统常见病。脑梗死患者有2%~5%出现智能障碍。而其临床神经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认知心理过程。因此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便死性痴呆的早期发现有一定价值。现将我院1994~1996年8月40例脑梗死患者P300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0~77岁,平均64.5岁。病程4h~3年。发病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27例FD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FD主要症状评分表评分和脑电生理仪测定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FD组经四周心理介入(小剂量阿米替林和心理疏导)治疗后,应用上述方法再次评测。结果:F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较健康对照者P3潜伏期延长(P<0.05)、P3波幅降低(P<0.05),FD患者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和主要临床症状评分较健康对照组均高并有差异(P<0.05),FD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P3潜伏期、临床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1)。FD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P3波幅呈负相关(P<0.01)。心理介入治疗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和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伴有焦虑抑郁FD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可能介入FD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者是转化为AD的高危人群,从MCI转化为AD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对MCI的研究已成了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早期诊断MCI的客观手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从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找到早期发现MCI的方法。神经电生理检测有敏感、方便和无创的优点,近年来被用来研究MCI脑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变化特点,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事件相关电位、脑诱发电位、脑电图和脑电功率方面,其中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较深入,发现神经电生理对MCI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神经心理学、神经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等联合检查可提高MC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大脑对刺激进行认知加工时在头皮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目前已成为测谎的新兴技术.全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事件相关电位在测谎中的应用:用于测谎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主要包括P300、关联负波、反馈负波、记忆编码相关脑电反应和P900;测谎指标包括波幅、潜伏期、波面积和头皮分布剖面图等.并探讨了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研究现状及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致脑机能衰退,患病率为324/10万[1].痴呆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学的描叙和神经心理学量表的测试,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与人脑认识活动有关的脑电位变化,可评价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脑功能状态[2,3].本研究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同时进行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和P300测定,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P300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康个体事件相关电位中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神经发生源。方法以24名健康志愿者为被试,采用高密度事件相关电位记录技术,由修改后的视觉Eriksen Flanker任务引出ERN,经LORETA技术对ERN差异波顶点前后125 ms时间窗口内的神经发生源进行研究。结果被试者的错误反应率为(10.29±5.91)%,错误反应次数与ERN差异波平均波幅呈正相关(r=0.53,P<0.01);与正确判断反应相比,错误判断反应引出的ERN波幅明显增大(P<0.001),潜伏期延迟(P<0.05);差异波顶点后25~74 ms时ERN激活的脑功能区主要为额上回、额中回、额内侧回(Brodmann 6区),差异波顶点后75~124 ms时ERN激活的脑功能区位于中央后回(Brodmann 2区)。结论ERN神经发生源位于额叶(Brodmann 6区)及顶叶中央后回。  相似文献   

15.
近来,Wang等借助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发现了一项与冲突信息处理有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N270。由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时间分辨率高,使其在提示认知的时间过  相似文献   

16.
慢性酒中毒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精神障碍、神经症状及躯体症状。事件相关电位(ERP)被誉为“观察脑功能的窗口”。为了研究慢性酒精中毒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本文对28例慢性酒中毒患者进行了ERP的P300成分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海星  朱熊兆 《医学综述》2012,18(10):1508-1511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慢性精神障碍,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功能造成了损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心理健康研究者及从业者花费了大量精力对强迫症进行研究,目前关于强迫症的病因病理机制仍不是很清晰。随着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发展,不少心理健康工作者及从业者开始选择事件相关电位这一脑功能成像技术对强迫症进行研究。现就其病因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强迫症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强迫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弱智儿童脑生物电活动的变化,探讨弱智儿童的认知行为、智能状况与脑的高级神经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42例弱智儿童(实验组)和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检测,观察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和潜伏期长短、脑电图各波分化、分布及脑电地形图δ、θ慢波功率的变化,两组比较结果.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t=3.143,P<0.01),波形分化较差,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t=2.602,P<0.05).脑电图各波分化较差,分布失正常规律,脑电地形图显示θδ等慢波电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脑的认知功能与其高级神经的电活动密切相关,事件相关电位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测的结果 ,可以较客观的反映弱智儿童的脑认知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人事件相关电位的改变。方法 应用听觉oddball序列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方法对老年糖尿病人 (2型 ) 30例 (病人组 ) ,健康老年人 2 0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病人组较对照组P3 0 0 波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病人组脑CT检查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病变 (脑萎缩与腔隙性脑梗塞 )者 ,其P3 0 0 波潜伏期延长与波幅显著降低。结论 脑CT和脑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病变程度的了解 ,以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常人脱落刺激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各成份变化。方法:42例正常人,采用阴性刺激,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诱发事件相关电位成份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受试者中,P30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P300波幅与年龄呈负相关。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P300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性刺激,即脱落刺激,是诱发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刺激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