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给国人健康带来极大威胁。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的过氧化脂质聚集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 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铁死亡相关基因在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同时, 结直肠癌对一线化疗药耐药性逐渐增加, 而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铁死亡参与其中。因此, 本文将对近年铁死亡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改善结直肠癌化疗药耐药性以及相关的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30只, 8周龄, 体质量22~26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和白藜芦醇组(RSV组)。采用连续5 d腹腔注射新鲜制备的链脲佐菌素40 mg·kg-1·d-1的方法制备小鼠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 RSV组小鼠连续12周经灌胃给予白藜芦醇25 mg·kg-1·d-1, C组和DCM组小鼠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于第12周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 随后处死小鼠收集心肌组织标本, 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 透射电镜下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线粒体结构, 采用比色法测定铁、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 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还原酶4(GPX4)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 DCM组小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升高, 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 心肌组织铁和MDA含量升高, GSH含量降低, GPX4表达下调(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N-乙酰转移酶10(NAT10)对Erastin诱导结直肠癌(CRC)细胞铁死亡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公共数据库明确NAT10在CRC中的表达及其与Erastin利用度的关系;应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探索Erastin对NAT10 mRNA表达的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NAT10抑制剂Remodelin联合Erastin对CRC细胞SW620活力的影响。构建NAT10稳转敲低细胞株,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效率成功后, 进行RNA-Seq和ac4C-RNA-Seq的测序, 分析与对照组比较, NAT10敲低组出现ac4C修饰水平降低和mRNA表达水平下降的基因, 再和铁死亡抑制因子集取交集, 最后筛选出NAT10调控铁死亡的潜在下游靶基因。RT-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NAT10敲低组或Remodelin处理细胞中的转录调节因子核蛋白1(NUPR1)表达水平, 验证NAT10对NUPR1的调控作用。两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结果 NAT10表达越高, Erastin的药物利用度越低(R=-0...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中铁死亡的相关分子机制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从基因表达(GEO)数据库搜索并下载SCI相关数据组表达基因芯片数据GSE183591, 从FerrDb数据库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 使用Network Analysis分析GSE183591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 对数据取交集获得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FRDEGs), 使用David工具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 使用STRING网站构建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Hubba确定关键基因, 使用CIBERSORT包进行22种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使用Timer 2.0工具进行9种免疫浸润细胞分析。结果共识别42个在1、2、8周共同表达的FRDEGs。GO和KEGG分析结果发现FRDEGs主要在免疫和炎性反应方面富集。STRING分析结果显示, 共有42个节点, 71条边, cytoHubba分析确认了5个中枢调控基因, 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b)、转化生长因子1(Tgfb1)、血红素加氧酶1(Hmox1)、Cd44。CIBERS... 相似文献
6.
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多样。铁死亡是一种铁离子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 以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和氧化还原平衡紊乱为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铁死亡在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促进铁死亡可抑制肝癌发展。本文回顾近年来肝癌铁死亡的相关研究, 归纳铁死亡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铁死亡是一种依赖铁的细胞死亡形式, 其特点是细胞内过氧化脂质积累和氧化还原失衡,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篇综述中, 总结了目前铁死亡在胃癌研究中的相关进展, 着重讨论铁死亡相关基因在预测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潜力和利用铁死亡解决胃癌耐药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噬是一种通过降解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和胞内病原体等来维持体内平衡的保守生物过程, 它既可以促进细胞生存, 也可以加速细胞死亡。铁死亡是2012年发现的以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损伤为特征的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和铁死亡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肾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受多种细胞死亡途径的调节, 自噬和铁死亡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 自噬和铁死亡在肾损伤中的潜在联系尚未被认识。本文就自噬对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肾损伤中的可能联系进行阐述, 为急慢性肾损伤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errostatin-1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大鼠(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20 g的撞击针实施脊柱打击伤, 对照组仅行脊柱暴露, 不打击。治疗组大鼠经腹腔注射5 mg/kg Ferrostatin-1, 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大鼠治疗6 d后, 采用Basso、Beattie和Bresnahan(BBB)评分评定3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试剂盒检测3组大鼠组织内谷胱甘肽的相对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3组大鼠组织GPX4和4HNE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尼氏染色分析各组大鼠神经元的存活和数量。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大鼠脊髓提取液中GSH水平[(61.80±7.28) μmol/L]低于模型组[(32.90±6.24) 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5, P<0.05)。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中GPX4蛋白表达水平(1.20±0.05)明显高于模型组(0.82±0.08), 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0.
增生性瘢痕(HS)影响患者功能与美观, 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但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水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因此该病仍然是临床难防难治疾病之一。微小RNA(miR)是一类具有调节基因表达作用的单链内源性非编码RNA。miR在HS的成纤维细胞内的异常转录可影响下游信号通路或蛋白的转导与表达, 对mi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探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瘢痕增生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该文总结并分析近年来miR与多种信号通路如何参与HS的形成与发展, 并进一步概述miR与HS中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铁死亡相关基因在人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35例瘢痕疙瘩及因其他手术切除的20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铁死亡标志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情况,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qPCR)检测各组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 又称xCT)、转铁蛋白受体(TFRC)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 mRNA的表达水平,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GPX4、xCT、TFRC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 比色法检测各组组织铁含量。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若不符合正态分布, 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瘢痕疙瘩组铁死亡标志物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0.77±0.08比0.92±0.09, t=-3.54, P<0.01)。RT-qPCR结果显示, 瘢痕疙瘩组GPX4、xCT及Nrf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中发生铁死亡的现象与机制, 阐明靶向抑制铁死亡可减轻脂肪肝IRI的机制。方法先按照随机数字法取小鼠20只按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2组:正常饮食(Normal chow diet, NCD)组(n=10)和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 HFD)组(n=10), 经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和油红染色验证, 脂肪肝建模成功。然后另取两组小鼠分别构建假手术组(sham组, 每组n=10)和缺血再灌注组(IRI组, 每组n=10), 免疫印迹法检测NCD-sham组(n=10)、NCD-IRI组(n=10)、HFD-sham组(n=10)和HFD-IRI组(n=10)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水平, 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线粒体形态等, 综合判断小鼠肝脏IRI中是否存在铁死亡的发生。另取NCD小鼠和HFD小鼠按照不同手术模型分为6组:NCD-sham组(n=10)、NCD-IRI组(n=10)、NCD缺血再灌注铁死亡组(NCD-IRI-fer-1, n=10), HFD-sha... 相似文献
13.
余洋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3,(6)
铁死亡是一种在生化和形态上区别于细胞凋亡、坏死等过程, 由脂质过氧化引起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机制。研究发现, 铁死亡可参与不同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是潜在的治疗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死亡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前列腺癌是目前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与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在前列腺癌临床治疗过程中去势抵抗与化疗耐药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近期有研究提示铁死亡可能与去势抵抗和紫杉醇类耐药有关, 故本文阐述了铁死亡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与ADT和紫杉醇类药物作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索聚(rC)结合蛋白1(PCBP1)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临床价值及对胰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2、K-M Plotter、GENEMANIA、STRING、LinkedOmics数据库进行差异表达、预后分析、分子网络构建及潜在机制探索, 使用胰腺癌细胞株ASPC-1和Panc-1进行PCBP1的功能实验及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核因子样2(NRF2)表达变化检测。结果 PCBP1在PDAC中表达显著上调(P<0.05), 高表达PCBP1的患者无疾病生存差(Log-rankP<0.05), 分层分析发现男性高PCBP1表达预后差(Log-rankP<0.05), 低突变状态高PCBP1表达预后差(Log-rankP=0.026), 分子互作网络发现PCBP1与聚(rC)结合蛋白3、剪接因子3a亚基2等基因, 与异质核核糖核蛋白K、基本同源物增强子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富集分析发现PCBP1可能参与到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等途径, PCBP1表达下调后, 细胞迁移、侵袭、增殖能力显著下降(所有P<... 相似文献
16.
足细胞内陷性肾小球病(podocyte infolding glomerulopathy, PIG)是近年提出的一种足细胞独立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病, 特征是电镜下观察到足细胞相关的超微结构如微球、微管折叠进入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目前国内外关于此病的报道尚不多见, 且多集中在日本。PIG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 肾活检提示为PIG, 经糖皮质激素、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 尿蛋白减少。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 针对晚期HCC的患者, 使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药物进行全身治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诱导细胞铁死亡是一种新兴的靶向治疗方式, 主要过程为细胞内铁蓄积、自由基产生、脂质过氧化和多种细胞死亡效应器激活, 最终导致细胞质膜破裂。研究证明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可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本文阐述了铁死亡及其在HCC中的信号通路和相关分子机制, 以期为临床治疗HCC提供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和可能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补体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补体系统曾经被当作是肝源性和血清活性的先天免疫系统, 如今却被认为是一种包括流体相、细胞表面和细胞内蛋白质在内的复杂网络, 是全身和局部组织水平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最近研究揭示了细胞内活性补体系统(Complosome, 胞内补体系统)的新概念, 这些发现正逐渐改变该领域既定的研究模式。胞内补体系统已被证明在调节T细胞增殖、活化及应答, 巨噬细胞极化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充分证明了其巨大的研究价值, 同时也提示我们, 关于胞内补体系统的功能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本文总结目前有关胞内补体系统研究的新进展, 并讨论胞内补体系统研究的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19.
肾透明细胞癌作为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具有发病率较高, 预后较差的特点。其因特征性脂质异常堆积, 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下呈现透明样改变而得名, 这种脂质异常堆积的现象与肾透明细胞癌内独特的脂质代谢机制关系密切。这种脂质堆积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 但是其背后基因表达、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这不仅阻碍了肾透明细胞癌的预防干预和早期诊断, 而且限制了治疗策略的发展。因此,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肾透明细胞癌脂质代谢研究进展, 为未来的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 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以系统治疗为主, 但对于身体状态不佳或肿瘤进展缓慢的患者, 主动监测可作为一种备选方案。积极的主动监测可延缓部分转移性肾癌患者系统治疗时机, 而不影响其预后。本文根据转移性肾癌主动监测的最新研究结果, 在转移性肾癌主动监测的临床意义、适用人群、监测方案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