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道闭锁是新生儿梗阻性黄疸的重要原因,以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将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是儿童肝移植的重要指征。患儿应采用"Kasai手术-肝移植"序贯治疗,但部分学者提倡直接行肝移植术,一些专家建议对Kasai术后出现黄疸退而复现等情况的患儿实施再次Kasai手术。本文就先行Kasai术还是直接行肝移植术,再次Kasai术的必要性及适应证等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术中再灌注综合征(P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中心行活体肝移植术的胆道闭锁患儿病历资料:(1)患儿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2)术前资料:左心室射血分数、儿童终末期肝病评分、血清ALT、AST、TBIL、INR、Cr浓度和全血Hb浓度;(3)术中资料:再灌注前即刻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无肝期时间、供肝冷缺血时间、移植肝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尿量、出血量、输血量及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根据术中是否发生PRS将患儿分为PRS组和非PRS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儿304例, PRS组132例, 非PRS组172例。PRS发生率为4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移植肝冷缺血时间延长(OR=1.031, 95%CI 1.021~1.041,P<0.001)和再灌注前即刻体温<36 ℃(OR=3.095, 95%CI 1.656~5.785,P<0.001)是发生PRS的危险因素。结论再灌注前即刻体温<36.0 ℃和移植肝冷缺血时间延长是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劈离式肝移植(SLT)和活体肝移植(LDLT)治疗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行SLT的64例胆道闭锁患儿及同期实施LDLT的44例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SLT的患儿中, 男40例, 女24例, 移植时年龄为4~168个月, 中位年龄为8个月;接受LDLT的患儿中, 男24例, 女20例。移植时年龄为4~24个月, 中位年龄为7个月。将64例胆道闭锁患儿根据接受SLT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SLT早期组32例(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和SLT技术成熟期组32例(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LDLT组和SLT组及SLT早期组和SLT技术成熟期组中胆道闭锁患儿移植肝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 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 检验。结果 LDLT组冷缺血时间[M(IQR)][218(65)min]、术中出血量[175(100)ml]及移植物与受者体重比(3.0±0.7)低于S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血清乳酸水平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共67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术后早期血清乳酸水平及清除率, 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按移植术后12 h血清乳酸浓度是否超过1.99 mol/L, 将受者分为高乳酸组(185例)和低乳酸组(490例), 比较不同乳酸水平与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以及受者、移植物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 术后12 h血乳酸水平>1.99 mmol/L同术后早期移植物丢失相关(AUC为0.73, 95%CI:0.62~0.84, P=0.01)。高乳酸组受者月龄、体重分别为7.17(5.70~10.40)月和7.00(6.00~8.60)kg, 均显著低于低乳酸组的7.80(6.21~13.58)月和7.20(6.45~9.00)kg, 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和0.034)。高乳酸组受者术中输血浆量、输红细胞量、关腹前门静脉压力、术后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发生率、术后... 相似文献
5.
等待移植的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硬化等严重基础疾病, 处于长期营养不良和炎症应激状态, 易合并肌少症, 严重制约肝移植疗效。在手术、感染、代谢紊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 移植受者还面临着肌少症加剧或新发的风险, 因此肌少症贯穿了移植管理全链条。结合肌少症的受者分层体系能更精准地预测肝癌肝移植疗效, 其评估体系也日趋精细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当前, 有关肌少症的基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器官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新的研究切入点。另外, 肌少症的发生演进机制和临床精准预防和诊治方案也亟待突破, 已成为肝癌肝移植的全新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肪变性供肝肝移植的早期与中长期疗效, 提出临床应用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树兰(杭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家医学中心1 535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随访资料。此观察性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受者, 以减少受者基线水平的选择偏移, 匹配后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是否使用脂肪变性供肝分成脂肪变性供肝组(243例)和非脂肪变性供肝组(1 292例), 进行倾向性评分1∶1匹配研究, 对比分析两组肝移植受者的早期和中长期疗效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确立影响移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术前合并基础代谢病的情况, 将接受脂肪变性供肝受者分为3个亚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 kg/m2且有高血压病或糖尿病21例、BMI<25 kg/m2且没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130例和其他92例。基于受者和供肝的不同特征, 开展脂肪变性供肝受者不同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原位肝移植患者输血因素(大量输血、输注储存血及无肝期输血)与术后早期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术且术中输血的患者,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的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M组, 红细胞总输注量≥10 U)和非大量输血组(NM组), 根据输注红细胞的储存时间分为新鲜血组(NS组)和储存血组(S组, 红细胞储存时间>2周), 根据无肝期是否输血分为无肝期输血组(T组)和非无肝期输血组(NT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及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别分析输血因素与主要结局指标(术后肺部并发症、循环超负荷、急性肾损伤、腹腔感染、血栓形成)和次要结局指标(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任一时点体温≥38.5 ℃、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与术前的差值)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0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量输血与输注储存血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大量输血是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 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评分和无肝期时间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Ch... 相似文献
8.
杨卿 易述红 傅斌生 张彤 曾凯宁 冯啸 姚嘉 唐晖 李华 张剑 张英才 易慧敏 吕海金 刘剑戎 罗刚健 葛缅 姚伟锋 任芳菲 卓金凤 罗慧 朱丽萍 任杰 吕艳 王柯心 刘炜 陈规划 杨扬 《中华外科杂志》2024,(4)
目的探讨劈离式肝移植(SLT)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3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连续完成的203例SLT、79例活体肝移植(LDLT)及1 298例全肝移植(WLT)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203例SLT供者中, 公民去世后捐献109名, 离体劈离产生127个移植物, 在体劈离产生76个移植物;成人受者90例, 儿童受者113例。根据时间先后将SLT患者分为两组:SLT开展早期组40例(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 SLT技术成熟期组163例(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分析各组生存情况及影响SLT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SLT开展早期组受者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58%、71.47%、71.47%, SLT技术成熟期组分别为88.03%、87.23%、87.23%,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0, P=0.018)。LDLT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41%、93.41%、89.9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评分对肝细胞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因肝细胞癌行肝移植的11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计算术前最近一次的NLR、PLR,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到NLR、PLR截断值, 并根据截断值进行分组, 将NLR<3.37、PLR<105.96记为0分, NLR≥3.37、PLR≥105.96记为1分, 两者相加为NLR-PLR评分, 依据NLR-PLR评分将受者分为3组, 即0分组、1分组、2分组, 用Kaplan-Meier法分析受者生存时间, 组间对比执行Log-rank检验, 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NLR-PLR评分为0分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为27个月, 1分者为26.5个月, 2分者为6个月, NLR-PLR 2分者中位OS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PTCD)胆道会师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9例首次肝移植术后胆道闭塞受者的临床资料, 均采用胆道会师术进行治疗, 即同期麻醉下由内镜医师行ERCP及介入医师行PTCD双侧行导丝, 使双侧导丝在胆道闭塞处完成会师, 重新通畅胆道或建立新的胆肠流出路径, 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并对胆道狭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受者经PTCD或T管窦道造影及介入治疗, 胆道完全闭塞诊断明确, 经治疗7例胆道会师成功, 术中分别采用导丝胆道内会师、肠腔内会师、腹腔内会师三种手术方式;2例会师失败, 术后行PTCD持续引流治疗。术后对受者胆道狭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非吻合口狭窄2例, 胆漏2例, 吻合口狭窄且胆道过长迂曲5例。结论 ERCP联合PTCD胆道会师术快速, 微创, 安全, 可作为肝移植术后胆道闭塞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实施的681例儿童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男324例, 女357例;中位年龄7.4个月;中位体重7.0 kg;有61例(9.0%)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 胆道狭窄34例(5.0%), 胆漏21例(3.1%), 胆漏合并胆道狭窄6例(0.9%)。按移植术后有无发生胆道并发症, 将受者分为胆道并发症组(61例)和无胆道并发症组(620例), 对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 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81例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5.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无胆道并发症组和胆道并发症组供者年龄[(31.4±5.7)岁比(34.3±7.5)岁]、无肝期时间[43(37.0, 53.0)min比47(38.8, 56.0)min]、门静脉开放至肝动脉开放时间[35(30.0, 41.0)min比38(30.8... 相似文献
12.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1,(1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复杂胆道端端重建术中放置内支架管在预防胆道吻合口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6例肝移植受者复杂胆道重建过程放置胆道内支架管, 观察术后病情转归、胆红素和胆道酶学恢复、术后胆道内支架管处理及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6例受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出院前胆红素及胆道酶学均恢复正常。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等指标峰值分别为(83.8±56.4)μmol/L、(151.5±76.3)U/L、(301.7±177.0)U/L、(98.4±80.9)μmol/L, 出现拐点时间分别为术后(2.3±1.0)d、(3.0±1.1)d、(3.8±1.2)d、(1.8±0.8)d, 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术后(7.7±5.1)d、(5.0±4.9)d、(23.5±7.6)d、(3.8±2.4)d。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 3例受者术后通过十二指肠镜拔除胆道内支架管, 3例术后胆道内支架管自行脱落。除1例受者术后1年出现无症状的吻合口狭窄外, 其余受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胆道并发症。结论在肝移植复杂... 相似文献
13.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1,(3)
本综述介绍了肝门空肠吻合术后并发肝肺综合征与肝移植关系研究进展,分别从肝肺综合征(HP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指征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目前对HPS认识不足、治疗上存在偏倚,现对HPS相关临床表现以及何时进行肝移植等问题进行综述,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2周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 TCP)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不满4周岁的162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是否<100×109/L, 将受者分为TCP组(90例)和非TCP组(72例), 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受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常用抗生素种类及抗凝剂应用、预后等情况,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TCP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诊断TCP的临界值, 并评估该疾病对儿童受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62例儿童受者中有90例(55.56%)术后2周内发生TCP, 25例(15.43%)术后当天发生TCP。术前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178×109/L, 术后3(1, 4)d达到最低值, 为65×109/L;术后6(4, 7.25)d受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范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CP...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是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重要治疗方法, 但术后肿瘤复发严重影响受者的预后。如能在术前预测和识别移植后肿瘤复发的高危受者, 筛选合适的受者, 并为高危受者制定个体化的监测与治疗方案, 则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改善受者预后。因此在肝移植术前准确识别相关危险因素并选用合适的指标评估肿瘤复发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术前临床预测指标及方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以期为受者的选择及高危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肝移植术后早期, 受者的凝血功能处于脆弱的平衡之中。受到各种复杂机制的影响, 血液通常会倾向于高凝状态。诸如凝血因子与生理性抗凝物质失衡、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纤溶抑制发生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内在或外在因素, 都会导致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液高凝状态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导致肝动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栓并发症。术后采用药物预防性抗凝, 在降低术后早期血栓风险方面有一定效果, 但尚缺乏高质量证据。本文重点阐述目前关于肝移植术后早期凝血功能紊乱、血栓事件发生及预防性抗凝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Kasai手术是胆道闭锁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年龄是影响患儿预后、避免肝移植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手术年龄、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胆汁引流、提高自体肝生存时间、避免过早行肝移植是临床医师共同努力的方向。Kasai手术年龄与黄疸清除率、自体肝生存率及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均存在相关性。本文系统综述了胆道闭锁Kasai手术年龄选择的相关研究进展, 旨在为探索最佳Kasai手术年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已成为救治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常规手段。随着肝移植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肝移植受者预后明显改善。然而,肝移植受者长期管理中出现的代谢病、心血管疾病与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日益凸显。深入研究免疫抑制剂减量和撤除策略,积极探索新型智能化管理模式,将助力肝移植受者长期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类型、危险因素及分类治疗的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545例次成人全肝肝移植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类型及病因分析,采取四分类治疗策略(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开腹手术、再次肝移植),进一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545例次全肝肝移植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48例(8.8%)。其中胆漏9例(占18.8%,3例为吻合口胆漏,6例为拔T管后胆漏);单纯胆管吻合口狭窄14例(29.2%);吻合口狭窄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4.17%);单纯胆总管结石1例(2.1%);缺血性胆管损伤(表现为非吻合口的多发肝内外胆管狭窄及反复胆管炎,1例表现为肝右叶多发胆汁瘤合并肝脓肿)19例(39.6%);排斥反应后胆道损伤3例(6.3%)。统计分析显示供肝冷缺血时间延长(>11 h)是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胆道并发症的类型及轻重程度,采用保守方法、微创手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主]、开腹手术及再次肝移植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微创治疗单纯吻合口狭窄和胆漏效果满意,治愈率分别为78.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