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的方式探讨常规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在脑卒中后癫痫中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所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对象,对比分析应用传统常规脑电图与优化后的视频脑电图两种方案的临床监测作用情况。结果:对于所选取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应用优化后的视频脑电图后,患者的监测效果相对优良,并且敏感度与特异性情况较佳,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常规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在脑卒中后癫痫中的监测价值比较可知,视频脑电图对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更具有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视频脑电图监测在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发作状况分为有发作组和无发作组,每组各60例。患儿均采用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比较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有发作组38例患儿诊断出癫痫发作,占比为63.33%;22例未诊断出癫痫发作,包含14例睡眠肌阵挛,3例夜惊,5例磨牙。无发作组中25例患儿诊断出癫痫发作,占总比为41.67%;35例未诊断出癫痫发作,包含21例睡眠肌阵挛,6例夜惊,8例磨牙。两组癫痫发作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在治疗期间,针对发作间歇期患儿可给予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此监测方式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进一步治疗和预后状况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临床价值较大,可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彩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081-5082
目的分析对癫痫患儿动态脑电图(AEEG)和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的价值。方法对132例癫痫患儿作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监测。结果 AEEG显示异常105例(79.55%),REEG显示异常48例(36.36%)。结论 AEEG在监测癫痫患儿脑电异常活动方面优于REEG,可为临床诊治癫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32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改变,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及发作机制,分析脑电图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卒中合并癫痫发作的32例临床资料,每例病人在初诊和入院后进行脑电图检查,在治疗过程中复查和对照脑电图,观察用药效果。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变部位有明显相关关系,脑叶出血或梗死累及大脑皮层区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的病变明显增高;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变部位和范围有相关关系,抗痫治疗后脑电图随着临床症状的控制而逐渐好转。结论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部位有关;脑电图能反映病情变化,病情控制后,脑电图逐渐好转,故脑电图检查可作为卒中后癫痫治疗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长程视频脑电图及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在颞叶癫痫手术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6例颞叶癫痫手术患者,对其分别在术前实施长程视频脑电图诊断检测过程和术中实施颅内电极脑电图诊断检测过程,对比两种不同脑电图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采用长程视频脑电图诊断方式对患者的病灶检出率为83.33%,采用颅内电极脑电图诊断方式对患者的病灶捡出率为10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颞叶癫痫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长程视频脑电图及颅内电极脑电图两种不同的脑电图诊断方式开展检测能够能够有效的进行术前和术中定位,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对精神运动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运动性癫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脑电图检测)和研究组(n=40,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总异常率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点图对精神运动性癫痫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临床可将其作为优先选择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视频脑电图(VEEG)在诊断儿童非癫痫性发作(NES)中的作用。方法 对105例经1∽4hVEEG动态监测后诊断为NE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诊断的因素。结果 105例NES中,心理性NES14例(13%),躯体性NES91例(87%)。43例此前接受过普遍EEG检查的患儿中11例(26%)曾被误诊。结论 VEEG是明确小儿非癫痫性发作的种类、鉴别非癫痫性与癫痫发作的可靠的方法,发作间隙期EEG异常是导致NES误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癫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判断其发作类型和定位,提高对癫痫患儿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SOLARl848定量数字视频脑电图仪,对407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监测(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等。结果407例中101例(25%)在发作问期或发作期发现癫痫样放电,57例(14%)为非癫痫样发作,79例(19%)监测到癫痫样放电与临床发作同步出现,170例(41170)监测中未见发作,且发作间期无癫痫样放电,确诊的病例中例60%重新明确癫痫分型,42%患儿找出了放电的起源。结论视频脑电图在排除非癫痫发作,明确发作类型和定位,评价脑电图与临床关系,提供可靠正确的依据,提高了癫痫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基础检查方法。常规脑电图描记清醒状态下脑波 ,描记时间短 ,阳性率不高 ,而动态脑电图能大大提高痫性放电检出率 ,其价格昂贵未被广泛应用。我们从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采用常规脑电图仪对 438例拟诊为癫痫的病人进行脑电图2h监测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拟诊为癫痫的病人 438例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男 2 88例 ,女 15 0例 ,年龄 2~ 5 3岁 ,平均年龄 14 82岁 ,发作频率 :每天数次至 4年 2次 ,所有病例均行 1~ 3次常规脑电图检查。1·2 方法及仪器 丹麦 2 1导全数字化无笔无纸脑电图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各种类型脑电图的概念及其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1.
王岚  孙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6):2108-2108
植物神经性癫痫是癫痫特殊的发作类型,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临床上以植物神经症状为主,表现复杂多样,常易误诊。本文将2000年1月~2005年2月在我院临床拟诊为植物神经性癫痫的56例患儿做了常规脑电图(EEG)与动态脑电图(AEEG)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脑电视频监测提高对癫痫诊断的阳性率。方法来源于我院247例诊断为癫痫患者的12~24h视频脑电监测,分析临床发作率与痫样放电率的关系。结果本组在247例癫痫病人中,脑电图正常的27例,占10.9%,边缘状态23例,占9.3%,轻度异常40例,占16.2%,中度异常为144例,占58.3%,重度异常13例,占5.3%,总异常率为89.1%。痫样放电167例,占67.6%;临床发作23例,占9.3%。结论脑电视频监测可全面系统的观察病人的脑电活动和临床表现,并可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时对各种发作性疾病作出诊断,提高对癫痫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王萍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121-3122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用以指导癫痫患者停药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3年无癫痫发作的患者58例,采用上海诺诚8128型无线蓝牙动态16导脑电图仪进行24h脑电图监测58例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脑电图变化,观察其监测结果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58例3年无发作的癫痫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无临床癫痫发作,动态脑电图发现痫样放电19(32.8%)例。19例痫样放电患者中,活动性痫样发作史<6个月3例、7-12个月5例、>12个月11例;单药治疗3例、2药联用3例、3药联用13例;全面性发作8例,部分性发作11例。痫样放电出现时间:睡眠状态12(63.2%)例,清醒状态6(31.6%)例,清醒与睡眠中均痫样放电1(5.3%)例,睡眠中痫样放电发生率明显高于清醒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可以用以指导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是否适合停药,对癫痫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时需要描记夜间脑电活动情况,监测时不短于一个完整睡眠周期。只有当患者临床发作停止2年以上,脑电活动完全正常时,才考虑停止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额叶癫痫发作期的视频脑电图异常波形分布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额叶癫痫患儿131例,根据视频脑电图提示的癫痫发作部位,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情况;并对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偏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怪异动作在背外侧额部与近中央额部发生率较高;发声在背外侧额部、眶额部发生率较高;手足自动症在背外侧额部发生率较高;情绪症状在眶额部发生率较高;而局部阵挛、口咽自动症在背外侧额部、近中央额部、眶额部发生率较为接近。预后不良患儿病程长、发作频次高、脑电图分级比例高,与预后良好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发作频次和脑电图分级是癫痫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额叶癫痫发作期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偏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怪异动作、局部阵挛、口咽自动症、发声、手足自动症、情绪症状,不同表现与病变部位存在一定关系;病程长、发作频繁、脑电图分级高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视频脑电图与剥夺睡眠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疑似癫痫患儿204例,均分别进行视频脑电图、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视频脑电图组检出敏感度、特异度优于剥夺睡眠脑电图组。视频脑电图组癫痫放电检出率为62.5%,高于剥夺睡眠脑电图组的52.0%。剥夺睡眠脑电图组对1~3岁患儿癫痫放电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而视频脑电图组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剥夺睡眠脑电图组睡眠期癫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视频脑电图组在各时期癫痫样放电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视频脑电图对小儿癫痫检出率较高,且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但对于1~3岁小儿建议采用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改革和发展,脑电图的技术手段也日益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小儿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癫痫的诊断,手术定位,服用抗癫痫药物后的疗效评估及判断病情的预后具有独特且重要的诊断价值[1],具有高灵敏性[2]。除此之外,长程VEEG对评估脑功能等神经领域作用显著[3]。通过学习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著作,将长程视频脑电图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在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2例临床拟诊为癫痫的患儿进行连续3~18 h的包括清醒及睡眠的VEEG监测。结果152例患儿中,22例(14.5%)在发作期伴有痫样放电,证实为癫痫性发作;11例(7.2%)在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均未见痫样放电者,判定为非癫痫性发作(NES)。结论VEEG有助于癫痫发作与非癫痫发作的鉴别与癫痫的分型,且应尽量行睡眠脑电图描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video-EEG monitoring,video-EEG)在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98例临床拟诊为癫痫的患儿进行连续12~18 h的包括清醒及睡眠的长程video-EEG监测。 【结果】 98例患儿中,发现痫样放电比例为91.8%(90/98),44例癫痫样放电与临床发作同步出现(44.9%),长程Video EEG监测前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全面性发作占53.1%(52/98),局限性发作占43.9%(43/98)。不能分类的发作有3例,占3.0%(3/98);长程video-EEG监测后全面性发作共32例,占32.7%,局限性发作共有 60 例,占61.2%,不能分类的发作2例,占2%。监测前后发作类型一致的有58例,不一致的有40例。 【结论】 长程视频同步脑电图监测对于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和分类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部位及病灶进行分析。结果癫痫发生率为9.4%。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与卒中后癫痫无明显关系(P〉0.05)。卒中部位及病灶与卒中后癫痫有明显关系(p〈0.01)。结论病变累及皮层是重要的致痫因素,多脑叶受累增加了癫痫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了解其与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对64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中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9%(64/932),其中早发型癫痫占73.4%(47/64),迟发型癫痫占26.6%( 17/64);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癫痫39例(7.9%,39/49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癫痫25例(5.7%,25/4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病灶较皮质下病灶患者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高(P<0.05);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早发型癫痫多采用短程治疗,迟发型癫痫需长期规范治疗.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原因与脑卒中类型和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关.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有利于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