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伴有食管外并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S)和未伴食管外并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间食道动力学及酸反流的变化的区别,分析酸反流和食管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探讨无效食管动力(IEM)在GERD及GRE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功能胃肠动力仪对19例GERS组患者及22例GERD组患者进行食管压力测定及24 h食管pH监测,测定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食管体部蠕动波幅,测量24 h内食管总pH、卧位pH及立位pH≤4的时间百分比,算出DeMeester评分.对两组患者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各组患者中具有IEM的患者的百分比,所有患者依照有无IEM分为IEM组(19例)及非IEM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食管总pH、卧位pH及立位pH≤4的时间百分比和DeMeester评分是否有无差异.结果:GERS组的食管动力异常类型主要表现为IEM,IEM发生率为63.16%,明显高于对照组31.82%;GERS组与对照组以及IEM组与非IEM组在24 h内食管总pH、卧位pH及立位pH≤4的时间百分比、24 h总反流周期数、DeMeester得分等比较上均有明显增高.结论:IEM是GERS最常见的动力异常类型;GERS是在比未伴食管外并发症GERD更长的食管内酸暴露时间基础上发生发展的;IEM可造成严重的食管酸清除障碍,导致食管酸清除时间延长,造成或加重GERD及GERS.因此,IEM在GERS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降和无效食管运动(IEM)的发生率及其与食管远端pH<4的>5min反流次数、食管酸清除(EAC)时间的关系,探讨LESP低下及IEM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方法将272例GERD患者根据标准食管压力测定的结果分为3组:正常组(57例)、LESP降低组(73例)和IEM组(142例)。3组患者均行食管测压、24h食管动态pH检查。观察3组患者食管远端pH<4的总时间百分比和立位、卧位食管远端pH<4的时间百分比、食管远端pH<4的>5min反流次数及EAC时间(总EAC时间和立、卧位EAC时间)。结果正常组、LESP降低组患者食管远端pH<4的总时间百分比、立位食管远端pH<4的时间百分比均明显低于IEM组,LESP降低组、IEM组患者卧位食管远端pH<4的时间百分比则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IEM组患者立位EAC时间明显高于正常组,食管远端pH<4的>5min反流次数则明显高于正常组和LESP降低组(P<0.05或P<0.01)。结论由IEM和LESP降低所引起的食管动力异常是GERD的主要诱因,其中前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合并难治性咳嗽患者食管动力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GER并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的患者71例,根据其是否合并难治性咳嗽分为GER合并难治性咳嗽组(22例)和GER组(49例)。采用HRM测量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远端收缩积分(DCI)、远端潜伏期(DL)及4 s综合松弛压(4?s IRP),分析两组患者食管动力特点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合并难治性咳嗽组存在无效食管动力(IEM)的患者比例高于GER组(P?<0.05);GER合并难治性咳嗽组DCI更低(P?<0.05);两组患者UESP、LESP、DL、4?s I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合并难治性咳嗽患者IEM比例高,DCI低于单纯GER患者,HRM可客观评价食管动力,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孟勇  陆敬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088-108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方法中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的应用。方法有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GER)相关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及治疗试验。一组为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治疗试验作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安慰剂治疗试验,两组间治疗试验前后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GER相关症状的患者中,内镜检查的阳性率26.7%,食管pH监测的阳性率81.7%,PPI抑酸治疗试验的阳性率73.3%(敏感性87.0%)。结论有GER相关症状的患者中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低,PPI抑酸治疗试验有较高的阳性率和敏感性,简便易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食管动力学改变特别是发生胃食管反流(GER)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观察常规治疗COPD时,药物对GER的影响,提出进一步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食管测压及食管24h pH监测的方法,观察解痉平喘类药物及消化道动力药物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COPD组中食管测压四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H监测六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立位与卧位pH<4的时间百分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采用平喘药物治疗后食管24h pH监测各参数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西沙比利治疗后结果与此完全相反(P<0.01)。结论:COPD中GER的发生率很高且尤以夜间为甚,老年人中GER发生率较高。COPD与GER互相影响,产生恶性循环。解痉平喘药能加重这种恶性循环;而西沙比利有助于阻断这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GER)的相关性,以及胃食道反流所致咳嗽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3例胸部X线、组胺激发试验、鼻部检查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并利用症状相关性概率(SAP)来分析咳嗽与反流的相关性。当至少符合以下之一时,诊断为GER:①24 h食道pH监测远端电极Demeester总积分≥12.70;②远端电极Demeester总积分虽小于12.70,但食道上、下电极至少有1个SAP大于75%。GER诊断确立后进行为期12周的抗反流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有26例符合GER并诊断为GER所致咳嗽,对这些患者进行抗反流治疗。疗程结束后,12例咳嗽完全消失,另14例咳嗽对抗反流治疗反应较差或无效。结论:GER与慢性咳嗽密切相关,是原因不明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24 h食管pH监测结合症状相关性分析是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手段,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应当进行抗反流治疗。  相似文献   

7.
孟勇  陆敬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88-108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方法中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的应用。方法 有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GER)相关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及治疗试验。一组为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治疗试验作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安慰剂治疗试验,两组间治疗试验前后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有GER相关症状的患者中,内镜检查的阳性率26.7%,食管pH监测的阳性率81.7%,PPI抑酸治疗试验的阳性率73.3%(敏感性87.(舶)。结论 有GEK相关症状的患者中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低,PPI抑酸治疗试验有较高的阳性率和敏感性,简便易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建婷  陈观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21-3222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17例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进行食管24 h pH值监测及胃镜检查并进行抗返流治疗,以19例无呼吸系统症状的GER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食管24 h p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胃镜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抗返流治疗对哮喘治疗有效,提示哮喘症状与酸返流密切相关。结论:胃食管返流病并哮喘症状的患者酸返漉比普通GERD患者重;24 h食管pH监测有助于了解哮喘患者的症状与GER的相关性;对有GER并哮喘症状的患者,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pH监测在尽早发现糖尿病患者食管动力障碍及异常酸返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1例,同时设定对照组(为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2例。食管测压及pH监测分别美国MMS公司Solar-2020多导胃肠功能测定仪及OrionⅡ-Ohmega型便携式pH动态监测记录仪。结果食管测压显示糖尿病组LESP、食管体部LEPP、蠕动收缩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异常收缩百分比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 h食管pH监测各项指标糖尿病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pH监测,可以及早诊治糖尿病患者食管动力障碍及异常酸返流,并有助于揭示糖尿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动态变化与酸返流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非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病(a-GERD)患者与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病(t-GERD)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II-pH)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结果,提高对a-GERD的认识。 方法 对 30例疑诊a-GERD患者行上消化道内镜、HRM、MII-pH检查及PPI治疗,以同期33例t-GERD 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食管动力、反流及PPI疗效的差异。 结果 30例疑诊a-GERD患者中24例确诊为a-GERD,其中1/3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发病年龄、合并症发生率高于t-GERD患者(P<0.05)。两组内镜下食管黏膜糜烂的发生率及食管测压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食管MII-pH监测示a-GERD组无论酸反流、非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及次数均高于t-G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组反流以卧位、气液体混合反流多见, 而后组以立位反流多见。经2周标准剂量的PPI治疗后,a-GERD组的有效率低于t-G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8% vs. 78.8%,P<0.01);但继续2周2倍标准剂量的PPI联合促动力药治疗,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7% vs.88.0%,P<0.05)。 结论 与t-GERD患者相比,a-GERD患者的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为与体位有关的上胸部症状且夜间及进餐可加重,反流更严重且混合反流多见,PPI治疗的剂量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量射频技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入院诊治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经胃镜、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食管测压检查后行射频控温热凝术(改进型Stretta)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85例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25例患者PPI药物维持量明显降低,5例患者无明显效果,电子内镜复查均未见明显贲门松弛,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DeMeester评分<14.72分,总体有效率95.7%,GerdQ由治疗前平均9.43分降低至治疗后4.13分。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电子胃镜下微量射频技术是对GERD治疗措施的重要补充,治疗操作简捷、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国产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对80例具有胃-食管返流(GER)症状患者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患者A组33例,内镜及活检食道粘膜正常;B组47例,内镜及活检均证实有食管炎。正常对照组60例。给予B组患者吗丁啉口服后结果显示:(1)A、B两组患者食管不括约肌压力(LESP)、胃-食管屏障压、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率明显降低,LES松弛时间明显延长、LES长度短于正常,食管蠕动波压力明显降低(P<0.05,0.01);(2)B组LESP、胃-食管屏障压明显低于A组(P<0.05),这与临床上GER症状发生率B组高于A组相符;(3)吗丁啉使B组LESP、胃-食管屏障降压明显升高,但对食管蠕动无影响。因而,应用吗丁啉对LES功能低下引起的GER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腹贲门肌层切开加绕食管后方胃底部分折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前、后食管测压及24h pH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手术前、后进行食管测压及24h pH监测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后恢复顺利,吞咽困难症状缓解,无并发症.13例术前末端食管括约肌压力为(36.25±12.91)mm Hg(1mm Hg=0.133kPa),术后为(19.05±5.04)mm Hg,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24h pH监测DeMeester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食管测压及24h pH监测对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疗效的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和24 h 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 监测(24 h pH-MII) 探讨内镜阴性烧心患者的食管动力及反流特点。方法 选取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门诊就诊的以反流症状为主的问卷调查量表(GerdQ)评分>8 分和胃镜阴性患者303 例,分为非糜烂性反流 病(NERD)组、高敏感性食管(HE)组及功能性烧心(FH)组。搜集指标: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 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有效蠕动百分比及食管- 胃连接部(EGJ)分型;阻抗基线值、不同性质及 性状反流次数及近端反流次数。结果 ①食管基线阻抗值:NERD 组、HE 组低于FH 组(P <0.05);②酸 反流:NERD 组DeMeester 评分、最长反流时间(AET)、立/ 卧位AET 高于HE 组、FH 组(P <0.05);③ 化学及物理反流:NERD 组以酸、液体及混合反流为主,HE 组以弱酸、液体及混合反流为主,FH 组以非酸 及气体反流为主;④动力指标:NERD 组食管LESP 低于HE 组、FH 组(P <0.05),NERD 组和HE 组DCI 低于FH 组(P <0.05),FH 组有效蠕动比高于其他两组(P <0.05),NERD 组EGJ Ⅱ型比例(29%)多于HE 组(9%)、FH 组(1%)(P <0.05)。结论 ① NERD 在食管动力及反流事件方面更符合GERD 的发病机制; ② HE 患者较FH 在食道动力的减弱及反流事件中增多更明显,FH 患者在食道动力及反流方面无明显异常; ③食管HRM 联合24 h pH-MII 在诊断内镜阴性烧心上更有优势,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pH和阻抗-pH监测反流参数的结果按照“里昂共识”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传统DeMeester评分(DMS)和酸暴露时间(AET)参数。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胃肠动力中心接受24 h食管pH监测或阻抗-pH监测的GERD患者共1 023例,分别采用DMS和AET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重新分析及比较。结果 (1)根据“里昂共识”AET标准,AET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9.0%,DMS的灵敏度为98.1%,特异度为97.2%,DMS较AET灵敏度高,而AET的特异度高于DMS。2种方法监测结果比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2)在AET 4%~6%的105例患者中,DMS阳性和DMS阴性2组间酸反流次数、>5 min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和卧位pH<4的百分比(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有必要对AET以外的参数进行考量和分析。(3)105例AET 4%~6%的患者中,有超过50%的患者仍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病理性反流。结论 “里昂共识”AET标准和DMS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能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胃食管病理性酸反流的监测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9月因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在我院消化科胃肠动力室行动态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结果分为:远端、近端均有病理性酸反流组(20例),仅远端有病理性酸反流组(2例),仅近端有病理性酸反流组(9例),远端、近端均无病理性酸反流组(20例)。比较单、双通道24 h食管pH监测食管病理性酸反流阳性率的差异,分析仅近端食管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可能原因及近端与远端食管酸反流的相关性。结果51例中9例仅近端提示有病理性酸反流,其中8例同时在本院进行了胃镜和(或)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1例为Barrett食管(主诉仅为咽部异物感,没有明显的反酸、烧心症状),7例主诉反酸、烧心者中2例食管裂孔疝、2例贲门失迟缓、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1例胡桃夹食管,另外1例胃镜结果阴性(未做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近端、远端均有病理性酸反流患者近端食管pH<4所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卧位pH<4所占百分比、立位pH<4所占百分比及Demeester记分均明显高于单纯近端食管病理性酸反流患者(P<0.05),最长酸反流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近端、远端酸反流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越易反流。结论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有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但pH监测远端食管无病理性酸反流的患者有一定诊断意义。喉咽反流与胃食管反流具有相关性,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其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液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Water-perfused 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WHRM)与多通道腔内24小时pH-阻抗监测(24 hours pH-impedance monitoring)技术研究胃镜下贲门松弛患者食管动力特点并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将2015年10月9日~2016年9月9日,本科胃镜下检查发现贲门明显松弛20例患者的胃动力检测:液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与多通道24小时pH-阻抗监测参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贲门松弛程度与pH小于4时的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和Demeester评分密切相关.结论 当患者在胃镜检查中被发现贲门松弛时,应当警惕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胃食管反流病(GERD)维持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156例0ERD病人,根据治疗后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为按需治疗组和连续治疗组.探讨两种维持治疗方式与病程、症状积分、食管动力功能、24h食管pH监测结果及内镜下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并对同期接受内镜、食管动力以及24h食管pH监测的86例患者,进行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 (1)96.7%GERD总者对药物治疗有效,其中按需治疗组92例,连续治疗组59例.(2)按需治疗组病程(年)和反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连续治疗组(P<0.05),(3)按需治疗组的LESP和食管远端蠕动收缩波幅显著低于连续治疗组(P<0.05);(4)按需治疗组中Ⅱ~Ⅲ级RE占10.9%,明显低于连续治疗组52.5%(P<0.05),同时按需治疗组(19.6%)合并食管裂孔疝的百分比也较连续治疗组(39.0%)低(P<0.01);(5)按需治疗组和连续治疗组的24h食管pH监测均以卧位型酸反流为主.与按需治疗组比较,连续治疗组24h总的酸反流的时间百分比和卧位酸反流的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6)对于同期接受内镜、24h食管pH监测和食管动力检查的86例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食管炎程度、食管远端收缩波幅和卧位酸反流程度对于采用维持治疗方式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结论 病程、内镜下的炎症程度、食管的动力功能以及卧位酸反流的程度是决定是否需连续治疗方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和酸反流情况的差异。 方法 随机选取94例有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且反流性疾病问卷的症状积分(Sc)≥12的患者行上消化道内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及24 h食管pH监测。根据内镜诊断结果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比较RE与NERD两组食管动力和酸反流情况。同时根据24 h食管pH监测结果分为生理性酸反流(pH -)组和病理性酸反流(pH +)组,比较两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 RE组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食管收缩波幅、远段收缩积分(DCI)及有效蠕动比例与NER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RE组LESP减低的发生率及食管裂孔疝的发生率高于NERD(分别为63.0% vs.31.7%,P<0.01;37.0% vs.14.3%, P<0.05)。28例GERD患者发生pH +,RE组pH +发生率高于NERD组(63.0% vs.17.5%,P<0.01);RE组 24 h食管pH监测各项指标均高于N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 +组LESP及食管收缩波幅低于pH -组,且pH +组LESP减低发生率及食管裂孔疝发生率高于p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 +组LESL、DCI及有效蠕动比例低于pH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E患者较NERD患者更易见酸反流和食管裂孔疝;有pH +的GERD病患者更易见食管动力障碍,这种差异可能与食管动力障碍和酸反流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赵丹丹  张玫 《北京医学》2016,38(1):9-11
目的 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特点,为老年RE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内镜诊断并行食管测压及(或)食管24 h pH值动态监测的老年RE患者77例与同期检出的中青年RE患者84例,分析2组患者的内镜分级及食管运动功能特点.结果 老年组中重度食管炎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LESP)、食管体部压力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无效食管运动(ineffective esphageal motility,IEM)检出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立位pH<4时间%、卧位pH<4时间%、pH<4总时间%、反流>5 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病理性酸反流检出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RE食管黏膜破损程度老年人重于中青年人.老年RE患者抗反流能力减弱、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严重,出现更明显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