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小军  秦入结  任春朋  邱良  孟非凡 《安徽医药》2019,23(10):2022-2025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对侧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间隙( Wiltse入路)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对 2014年 7月至 2017年 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 32例采用改良 TLIF联合对侧 Wiltse入路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及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腰椎功能评分(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 tion,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椎间高度,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随访时间范围为 6~22个月,平均 11.3个月。 32例均获得完整随访,手术时间,(120.57±13.46)min,术中出血量( 148.75±30.35)mL,术后引流量( 151.55±53.86)mL,骨性愈合时间为( 5.71±1.00)个月。术后腰腿痛 VAS评分、 JOA评分、 ODI指数及椎间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 P<0.05)。末次随访 JOA评分改善优良率为 90.6%,X线检查显示椎间融合率为 96.9%(31/32)。并发症发生率为 9.4%(3/32),其中 1例病人出现患侧上位神经根损伤, 1例出现对侧神经根损伤, 1例脑脊液漏,无内固定失效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 TLIF并对侧 Wiltse入路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近期疗效满意;在保证有效减压及安全的条件下,更多的保留了脊柱后方的骨与软组织,降低慢性腰背部疼痛及对侧根性疼痛症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1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滑脱完全复位率为93.33%(14/15),14例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复位丢失及断钉,融合率为93.33%(14/15);术后症状完全消失13例,明显减轻2例,2例Ⅲ度滑脱复位后仍然有Ⅰ度滑脱,经植入椎间钛合金支架(BAK)未出现松动,椎间高度无丢失,其余患者完全复位。结论:椎间融合术经一侧即能得到双侧前柱的融合,植骨融合快,融合率高,椎体间融合良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并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不失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斜前方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腰椎不稳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OLIF的50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A组,将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50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脊柱后凸角度、疼痛程度,并观察两组融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后外侧植骨融合(PL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两种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CBM,CNKI;手工检索JBJS,Spine,Euro Spine及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骨科学杂志等相关杂志;全面收集PLF与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RCT或非RCT,用Rev 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临床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PLIF组治疗腰椎滑脱症术后总体临床疗效和术后骨性融合率显著优于PLF组[OR=0.50,95%CI(0.28,0.88),P=0.02;OR=0.32,95%CI(0.18,0.57),P<0.000 1]。PLIF组治疗腰椎滑脱症背部疼痛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手术率显著低于PLF组[MD=0.76,95%CI(0.48,1.04),P<0.00001;OR=2.41,95%CI(1.09,5.34),P=20.03;OR=6.06,95%CI(2.00,18.33),P=0.001]。术中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5.25,95%CI(-427.84,317.34),P=0.77;MD=-19.32,95%CI(-64.98,26.51),P=0.41]。结论:与PLF相比,PLF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骨性融合率,减少背部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两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原因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初次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8例,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2例,臭氧消融术1例;再次手术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采用Oswestry评分进行术前和随访时的评分.结果 11例全部为原手术节段间盘脱出,再次手术平均历时3.2 h,术中出血平均45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3.3 d.患者再次手术前Oswcstry评分平均52.3分,术后随访时评20.3分,72.7% 的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治疗,同时解决腰椎减压和稳定,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方法在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间,对3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2~82岁之间,平均64岁。结果对30例患者随访1~3年,按椎管狭窄疗效的Macnab标准:优:264例;良:2例。优良率:93%。结论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在病变节段彻底减压的同时,使下腰椎稳定增强,手术后腰腿痛的复发降低。  相似文献   

7.
<正>腰椎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disorders,DLSD)是临床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多因为患者腰椎间盘与关节软骨或周围韧带的退行性改变造成腰腿疼痛等临床表现,常见腰椎间盘突出、退变性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侧凸等~([1])。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展,DLS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大部分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得到较好的疗效,缓解症状的发生,但仍有部分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5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25个月,患者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3.5±3.1)分,末次随访时为(29.9±3.0)分(P<0.05);临床改善程度优25例,良19例,优良率86.3%.结论 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符合微创理念及国人腰椎的解剖特点,操作简单、安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并对比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椎间融合术(ULIF)与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接受ULIF手术,58例接受MIS-TLIF手术。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腰痛及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IDH)、腰椎前凸角(LL)以及椎间融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获随访。U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MIS-TLIF组更长(t=8.155,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ULIF组明显较MIS-TLIF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2,P=0.008)。术中出血量ULIF组较MIS-TLI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8,P=0.030)。两组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以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相似文献   

10.
梁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23-3424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18例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实行减压、PLIF融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6个月。18例行PLIF治疗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1例伴有上腰痛,X线检查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片,患者椎间植骨块无脱出,1例患者1年后复查融合间盘高度丢失,植骨吸收。PLIF术后融合率大于90%。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腰椎PLIF是治疗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的有效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问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OD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能够缓解患者疼痛,能够降低由于侵入椎管而带来的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86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患者61例,无神经损伤症状,不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26例,传统后正中人路35例,均进行随访.结果 61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未出现断钉、断棒情况,椎体复位均较满意,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未发生腰椎术后综合征.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对于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本院7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研究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病情的缓解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对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使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随机原则在本院2016年1~12月所接诊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中选取78例,分为观察组39例,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对照组39例,则行开放手术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Oswestry评分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Oswestry评分,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实施治疗,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帮助腰椎功能恢复,并实现对术后并发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3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指征及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采取MiTLIF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卧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减少卧床时间,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曹德军  张友树  张耀  戴传强  梁刚  李跃辉 《安徽医药》2019,23(10):2014-2017
目的探讨可扩张管微创系统通道( Quadrant通道)下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 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 Ⅰ~Ⅱ度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2年 9月至 2017年 4月间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58例单节段 Ⅰ~Ⅱ度腰椎滑脱症, 25例在可扩张 Quadrant通道下行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 MIS?TLIF)33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OPEN?TLIF)。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史、术前滑脱程度、 VAS、JOA评分等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滑脱移位程度、滑脱复位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术后无神经根损伤、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两组病人均获随访 13~19月,平均随访 14.3月。 MIS?TLIF较 OPEN?TLIF术中出血量少[(230.0±75.2) mL比( 350.0±98.7)mL]、术后引流量少[(125.3±29.5)mL比( 210.0±39.4)mL]、术后下地时间短[(2.1±0.7)d比( 8.3±0.9)d]、手术时间长[( 154.3±31.5)min比( 107.0±30.5)min]术中射线透视次数多[( 18.1±2.3)比( 5.4±1.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 VAS、ODI评分较术前低( P<0)。 MIS?TLIF较 OPEN?TLIF术后 1d、3d、2周、 VAS评分及术后 2周、 3月 ODI评分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 2周、末次访问的滑脱率均低于术前( P<0.05)。两组间术后 2周、末次访问的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MIS?TLIF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及术后出血、缓解短中期疼痛方面更具有优势,而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劣于 OPEN?TLIF。结论经扩张 Quadrant通道下 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05,3月,螺钉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但需接受较多射线照射,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tube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在X-tube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及以神经根管狭窄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盘源性腰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13例。结果本组13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5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10 ml;住院时间6~14 d(平均8 d);无神经损伤,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伤口感染。ODI评分术前平均为48.3%,术后3个月平均为16.5%,术后6个月平均为14.0%,优良率97.5%。融合率100%。结论 X-tube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以神经根管狭窄为主的腰椎管狭窄及盘源性腰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短期疗效满意。较传统TLIF手术,具有切开小,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采取唑来膦酸对于缓解疼痛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因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而采取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用药方式分为A组及B组,A组患者采取碳酸钙D3片,B组患者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VAS以及ODI得分均降低,B组降低程度显著性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因骨质疏松导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而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在术后给予唑来膦酸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改善行动功能,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用改良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5年2月-2009年2月,我科对26例患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采用椎管扩大减压后行TLIF方法融合固定,术中先切除TLIF侧下关节突、上关节突内上侧部分,并将该椎管节段扩大减压,使硬膜及神经根完全松解,满意后按照常规方法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