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是被认为与生命攸关的元素,如果没有铜,体内30多种酶就会失去活性,神经系统的正常血液形成和运输以及骨骼皮肤,毛发正常功能都少不了铜。通过头发的微量元素测定发现,头发用铜元素的含量与头发颜色的深浅有很大关系,黑发所含的铜元素高于黄发,黄发中铜元素高于白发,女性头发中的铜元素又高于男性,因此表明缺铜是引起中青年头发变白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铜与血清铁含量的关系,决定治疗缺铁性贫血时,对铜元素偏低者,应适当给与铜元素的治疗。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铁、血清铜;氰化高铁法检测血红蛋白。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铜含量降低,在补铁的同时,增加铜元素的补充,对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更佳。结论:血清铜在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及对铁的吸收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铜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铜元素还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一、防癌抗癌研究已经证实,铜元素在机体组织发生癌变过程中起着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世界上癌症高发的地区,人体内铜元素都严重不足,尤其是癌症患者的细胞中,含铜量极少。当给病人适当补充铜元素后,便能抑制癌细胞增殖,防止癌变的进一步发展。动物肝肾、蛋黄、鱼类及香菇、黑木耳、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北京市健康青少年血清中铜、锌、铁元素的含量水平 ,我们测定了 98名 12 - 16岁初中学生血清中铜、锌、铁元素的含量 ,以期为该市青少年血清中铜、锌、铁元素的含量提供依据。取 98名 12 - 16岁正常人群血清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铜、锌、铁元素的含量。我们所测定的 98名 12 - 16岁初中学生血清中铜、锌、铁元素的含量均在临床参考值范围内。虽然所研究对象血清中铜、锌、铁元素的含量均在临床参考值范围内 ,但某些指标上、下限范围比参考值范围小。微量元素含量直接反映机体中微量元素代谢情况。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旺盛时期 ,特别是青…  相似文献   

5.
杨凯艳 《长寿》2015,(1):28
当我们将心脏病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高脂肪、高胆固醇食谱时,美国科学家却一语惊天下:绝对不可忽视铜元素的缺乏!如果人体缺乏铜元素,将可能引起胆固醇升高、血管内血液凝结,并引发心脏病。铜元素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如果心脏病患者每天适量补充铜元素,病情便可以缓解。原来,铜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金属酶的合成,其中之一的氧化酶是构成心脏血管的基质胶原和弹性硬蛋白在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胶原又是将心血管的肌细胞牢固地连接起来的纤维成分,弹性蛋白则具有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铜元素的通用检测方法。方法:统一微波消解前处理方法,应用于FAAS、ICP-MS和ICP-OES三种仪器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对23种218批中药的样品进行测定,种类覆盖了动植物各药用部位的药材,建立了测定中药材中铜元素含量的通用方法。结论:微波消解前处理方法通用性强,三种仪器测定结果准确,满足铜元素测定的需求,测定结果可为制订中药中有害元素铜含量的限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铜是人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可参与生物体代谢调控、酶合成,对维持机体生长发育、生命活动等必不可少。人体内铜过量或铜缺乏均会导致疾病发生,包括遗传性的Wilson病和Menkes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铜代谢障碍也存在于糖尿病、心血管病及神经退行性病等疾病中,成为该类疾病病因的研究新方向。该文主要综述了人体内的铜元素代谢过程及相关疾病的特征,同时阐述了铜元素检测在相关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连州市普通人群血液中锌、铜元素的含量水平,并分析其人群分布特点。方法 2010年-2011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连州市及其周边乡镇抽取了1 608名对象进行调查并采集其血液和尿液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液中锌、铜元素的含量,并分析连州市普通人群血液中锌、铜元素含量在不同年龄、性别的分布特征。结果男性人群血液中锌元素含量与女性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27);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液中锌元素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34,P0.01)。男性人群血液中铜元素含量与女性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P0.01);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液中铜元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6,P0.01)。结论本研究调查的数据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得到普通人群血液中锌、铜元素含量,填补了连州市这方面基础数据的空缺,为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人参、党参、当归3种中药原药及其水煎液中元素的含量,研究补气补虚类中草药中不同微量元素的含量特点,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在水煎液中的含量情况,探讨微量元素与补气补虚类中草药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参、党参、当归3种中草药中的锌、镁、锰、铜4种元素。结果:所测3种补气补虚类中药中4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含量,镁元素的含量较高,其次是锰和锌,铜元素含量最低,其中当归镁、锌含量最高,人参锰、铜含量最高。水煎液中微量元素煎出率较低,最高为当归中的锰元素,仅有29.17%,最低为人参锌元素,为10.31%。结论:传统煎煮法煎出率较低,镁元素含量较高,铜的含量较低,铜锌比值小,可能是补气补虚类中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恩施州地区0~6岁儿童全血中钙、镁、铁、锌、铜和铅六种元素的水平,探讨本地区婴幼儿消瘦的原因。 方法 从恩施州送检到武汉金域医学检验所的0~6岁儿童的静脉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钙、镁、铁、锌、铜和铅六种元素。比较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之间钙、镁、铁、锌、铜和铅六种元素的分布情况。 结果 男童与女童的钙、镁、铅3种元素含量均在参考区间范围内,无异常情况。铁、锌、铜3种元素异常率分别为11.4%(57例)、29.4%(147例)、3.0%(15例),铁、锌均表现为缺乏,铜既有缺乏,同时存在有高于上限情况。铁、锌、铜3种元素异常率在不同性别间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08、0.02817、0.1111,均P>0.05),铁、锌元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2、62.50,均P<0.05),铜元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21,P=0.7819)。 结论 恩施州地区儿童钙、镁、铜含量基本不缺乏,趋于合理,无铅元素超标。但锌、铁缺乏较为普遍。需医务工作者继续加强儿童保健指导的宣传工作,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1.
铜与三病     
《长寿》1995,(2)
铜是当今人类在营养膳食中必需摄取的微量元素之一,老年人体内铜元素量缺乏时,会发生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多民族老年人头发中元素上限值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云南省各民族头发中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与老年人的年龄关系以及各种元素在体内的相互关系。方法 :从 60岁以上老人中随机取发样 ,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头发中 Ca、Mn、Zn、Cu、Al、Sr的含量 ,建立直线方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据此对各元素进行逆估计求出各元素的上限值。结果 :6种元素与年龄均呈负相关 ,发钙与发锰、锌、铜、铝、锶等元素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直线方程可以随年龄估计老年人发铜、锶及锌 /铜比值以及通过方程来了解他们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3.
食用富含铜元素的食品和饮料,能防治许多疾病,这一点人们很早就知道了.例如在遭受外伤或骨折时,人体如能摄入足够量的铜元素,就能使伤口和骨折处更好地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乳中铜、铁、锌、钙、镁等元素的含量及其与婴儿血中铜、铁、锌、钙、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母亲与其婴儿各100例,在婴儿出生后3~4个月,分别对母乳与其婴儿末梢血进行铜、铁、锌、钙、镁元素的测定。结果:在纯母乳喂养的母亲乳汁中,元素的缺乏与其喂养的婴儿血液中元素的缺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高度的相关性。结论:母亲在孕期及哺乳期母乳不足或母乳中元素缺乏时,其喂养的婴儿体内就可能造成相关元素的缺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包头地区0~12岁不同年龄段儿童全血中锌、铁、镁、铜4种矿物质元素营养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 0~12岁健康体检的儿童中随机抽样918例, 利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个年龄阶段Zn、Fe均有较高的缺乏率;随年龄的增长, 锌元素水平逐渐增加, 铁元素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 6岁后上升更加明显;Cu和Mg元素缺乏率较低;镁元素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0~6岁间儿童体内铜元素的水平变化不明显, 6岁后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包头地区儿童4种矿物质元素的缺乏顺位依次为:锌、铁、铜、镁;儿童4种矿物质元素诊断标准应按年龄阶段划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 ,对槐花蜜、枣花蜜、荆条蜜 3种蜂蜜中的铁、锌、钙、钾、镁、钠、铜、锰 8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的蜂蜜所含的微量元素也有差别 ,蜂蜜中含有一定的铁、钙、钾、钠元素 ,锌、镁、铜等元素的含量很低 ,锰元素在 3种蜂蜜中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3~ 6岁儿童头发钙、锌、铜、铅、锰、铝 6种元素的相互关系 ,为儿童疾病防治、平衡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头发微量元素测定采用电感藕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法 ,所得资料采用SPSS10 .0进行多元回归及聚类分析。结果 :6种元素的相互关系除铅和锰、铅和铝呈负相关 ,其它元素之间均呈正相关 ;多元线性回归以发铅为因变量 ,发钙、锌、铜、猛、铝为自变量 ,经逐步回归筛选后进入方程的有锌和铜。结论 :6种元素中都有较好的关联 ,锰、铝、铜、铅有类似性质 ,铅和锰、铅和铝有明确的负相关关系 ,在用药、饮食、防止中毒要考虑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女性体内铜元素不足,会影响卵泡的生长、成熟,以及抑制输卵管蠕动,不利于卵子的运行,从而导致不孕。此外妇女体内铜含量不足,也有可能发生畸胎和早产。因为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孕妇,其血液能聚集其它器官的铜元素,因而孕妇在妊娠期血清铜含量明显上升,在妊娠第18周达最高水平,直至分娩后2周才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妊娠期间,如果体内缺铜,其血液就难以“富积”到足够  相似文献   

19.
儿童全血五种元素763例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铜、铁、钙,镁等元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为了解不同时期儿童的元素水平,对2007年5月~2008年10月体检的763例儿童的全血锌、铜、铁、钙、镁水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锌、铜元素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个IVF-ET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30个周期中血清锌水平在HCG注射日最低,低于早卵泡期和黄体中期;血清铜在早卵泡期最低,黄体中期最高。临床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在早卵泡期、黄体中期的血清锌和铜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注射日血清锌、铜元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旨在为改善IVF-ET临床妊娠结局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