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男性乳腺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 ,占全部乳腺癌患者 1% [1] ,我院 1985年至 1988年共收治 4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例。年龄 4 3岁~ 61岁 ,平均51 5岁。病程 6月~ 2年。首发症状 ;乳晕下无痛性肿块 3例 ;另 1例主诉左胸骨旁无痛性肿块 2年。按TNM分期法 :Ⅰ期 2例 ,Ⅱ期 1例 ,Ⅲ期 1例。病理分类 :浸润性腺癌 3例 ,浸润性导管癌 1例。1.2 治疗及转归 本组 4例均采用经典根治术加化疗或放疗其中 2例测得ER阳性 ,同时给予内分泌治疗。目前 ,2例正接受化疗 放疗 内分泌辅助治疗 ;1例失访 ;1例死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1998年开始使用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吡柔比星 (THP)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行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 2 8例 ,并与同期采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 2 8例作疗效及毒副作用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分别经乳腺癌经典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术前均未发现远处转移 ,术后有病理证实。化疗从术后 1周~ 2周开始 ,行 4~ 6疗程。THP组 :全组 2 8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31岁~ 6 2岁 ,平均4 7.3岁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17例 ,单纯癌 8例 ,髓样癌 3例。 期患者 2例 , 期患者 11例 , 期患者 …  相似文献   

3.
234例乳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982~1987年收治的234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Ⅰ期4例,Ⅱ期132例,Ⅲ期86例,Ⅳ期12例,各期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8.5%、26.7%、0%。病理组织学分类:非浸润性癌21例,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86例,浸润性特殊型癌25例,10年生存率各为66.7%、43.0%、52.1%。病理类型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并显示浸润性非特殊型预后不良。纯手术组38例,根治术+术后化疗、放疗组108例,术前化疗+根治术+术后化疗、放疗组88例,术前化疗+根治术+术后化疗、放疗组10年生存率与其它两个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正确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分析(附6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近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常见而可怕的并发症,人们一直不断探讨局部复发的原因、合理治疗、预防措施及预后等问题,本文就我科1984年6月~1994年12月收治的63例病例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350例的18.0%。患者年龄25岁~70岁,平均年龄46.5岁,其中绝经前36例。按首次治疗前UICC(1988)TNM分期,Ⅰ期5例(7.9%),Ⅱ期36例(57.1%),Ⅲ期22例(35.0%)。病理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22例,单纯癌21例,腺癌9例,硬癌、髓样癌各4例,粘液腺癌3例。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根治术后运用呼吸门控技术进行放疗,可以提高放疗精确性,减少对周围器官包括心、肺等的放疗副反应。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12月期间治疗的1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年龄36~55岁;左侧乳腺癌6例,右侧乳腺癌4例;均行全乳切除术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再行全乳调强放射治疗[1]。  相似文献   

6.
彭佳萍  陈益定  吴金民  郑备义  陈丽荣  郑树 《肿瘤》2001,21(3):216-216,218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乳腺癌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而术后辅助治疗的正确选择极为重要。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和病例选择  1986年 1月~ 1990年 12月本院肿瘤科行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 )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石蜡标本 81例。其中单纯癌 13例 ,髓样癌 2 4例 ,浸润性导管癌 2 6例 ,腺癌 11例 ,硬癌 3例 ,浸润性小叶癌 4例。年龄 2 6~ 73岁 ,平均为 5 2 4岁 ,腋窝淋巴结阳性 44例 ,阴性 37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经 5年以上随访 ,存活 48例 ,死亡 33例。二、实验方法  81例乳腺癌石…  相似文献   

7.
早期乳腺癌病人经单纯肿物切除(即保守手术),病理确诊后,是否要行根治性手术,这些年来争论颇多。国内多采用改良根治术,术后加放疗和化疗。国外有些学者提倡采用保留乳房的保守手术加根治性放射治疗。本文根据89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对早期乳腺癌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临床资料lop3年3月至1995年2月,在本科治疗的早期乳腺癌共有89例,其中男1例,49岁,女性88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岁;行保守手术加根治性放疗40例,I期2例,11期38例,浸润癌24例,非浸润型癌16例;行根治术后放疗49例,1期3例,11期46例,浸润型癌29…  相似文献   

8.
对乳腺癌晚期局部治疗不当,可引发胸壁癌性溃疡,本院近来收治5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40岁~67岁.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胸壁溃疡者4例,初诊时已广泛转移并胸壁破溃者1例,未手术.既往曾经化疗3例,初次化疗2例.有胸壁放疗史1例.破溃范围2cm×1cm~8cm×5cm;胸壁破溃时间为2个月~8个月.有肺转移者3例,骨转移1例,淋巴结转移5例,双侧卵巢转移1例.病理学诊断:浸润性导管癌3例,硬癌1例,腺癌1例.5例均行破溃处皮肤 切取活检,病理与原发灶相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均阳性3例,雌激素受体阳性1例,孕激素受体阳性1例. 1.2治疗方法1.2.1 全身化疗 CTX500mg/m~2,静注,d1,8;ADM40mg/m~2,静注,d2;DDP100mg/m~2,静滴,  相似文献   

9.
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自1997年以来,我们对57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了术前化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 年1月1日~2003年1月30日我科收治乳腺癌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经细针穿吸细胞学和活检病理确诊,治疗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有随访条件的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5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28 岁,中位年龄 44 6 岁。按国际抗癌协会(1988 年) TNM 分期标准,Ⅰ期9例,Ⅱ期 32 例,Ⅲ期 16 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31例,浸润性小叶癌17例,乳头状腺癌6例,髓样癌3例。1.2 方法术前行2…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 1988年 5月~ 1995年 5月放射治疗 10 2例无远处转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探讨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女性 10 0例 ,男性 2例 ;年龄为 2 8~ 72岁 ,中位年龄 48岁 ;初治时临床分期 (1987年UICC分期法 )为 :Ⅰ期 4例、ⅡA~B期 44例、ⅢA~B期 5 4例 ;病理类型 :单纯癌 42例 ,浸润性导管癌 48例 ,髓样癌 10例 ,大汗腺样癌 2例 ;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情况 :除 2 5例行改良根治术外 ,其余均行根治术 ,其中有 2 8例患者曾行术后放疗。复发时间在术后 1月~ 6年不等 ,中位时间为 2 7 5个月 ;复发…  相似文献   

11.
中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77年~1988年收治中晚期乳腺癌106例,并进行了综合治疗,现将疗效总结如下。材料及方法:全组均为女性,年龄26~77岁,中位年龄45岁。据UICCTNM分期,Ⅱ期60例,Ⅲ期43例,Ⅳ期3例。全组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浸润性癌102例,未分类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93例,全乳切除术5例,改良根治术2例,单纯肿瘤切除术1例,未作手术5例。手术 放疗46例,(T2期32例,T3a期14例。手术 化疗 放疗52例,(T226例,T3a26例)。放疗 化疗5例,(T3b2例,T43例)。手术 化疗3例,(T22例,T3a1例)。T2,T3a患者均先手术后行放加/或化疗,T3b及T4患者先行…  相似文献   

12.
558例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82年至1985年收治的558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Ⅰ期65例,Ⅱ期248例,Ⅲ期205例,Ⅳ期40例。各期10年生存率为84.5%,43.4%,8.7%,0。病理组织学分类:非浸润性癌37例,浸润性非特殊型癌475例,浸润性特殊型癌46例,10年生存率各为64.8%,38.9%,23.9%。纯手术组146例,根治术 放疗组117例,根治术 化疗组161例,根治术 化疗 放疗组94例,其它不规范治疗40例。腋淋巴结转移阳性1~3个组、3个以上组,远位转移组,无转移组其10年生存率各为40%,8.8%,0,70.3%。发现40岁以下年龄组与60岁以下年龄组相比较10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61岁以上年龄组10年生存率随自然死亡增加而下降。病理类型各组间比较具显著差异(P<0.01),并显示浸润性特殊型预后不良。术后放疗组与手术组5年复发率相比具显著差异(P<0.01)。证实术后放疗具有积极作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无转移组相比具显著差异(P<0.01)。且随淋巴结数量增多生存率下降。根治术 放疗 化疗组10年生存率为54.7%,与其它三组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提示综合放化疗才能提高生存率。Ⅲ期乳癌各治疗方法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收治的 5 8例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5 8例均为女性 ,年龄在 2 6岁~ 80岁 ,平均年龄 46岁。首次手术前按 1988年 U ICC标准分期。临床分期 :0期 1例 , 期 4例 , 期 34例 , 期 19例。病理分类 :硬癌 4例 ,粘液腺癌 3例 ,单纯癌 18例 ,髓样癌 4例 ,浸润性导管癌 19例 ,腺癌 9例 ,误诊为良性病变 1例。首次术式 :根治术 (包括改良根治术 ) 4 2例 ,局部切除术 9例 ,全乳切除 7例。术后复发时间 :不足 0 .5 a5例 ,0 .5 a~ 1a 2 4例 ,1a~ 3 a 2 3例 ,3a~ 5 a5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33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I期3例,II期6例,III期19例,IV期5例。9例行根治术,16例行改良根治术,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者22例,占66.7%.病理类型以浸润性非特殊型癌为主.术后放疗 化疗者14例,化疗 内分泌治疗者9例,单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者分别为5例和3例。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年龄高、病程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上应以改良根治性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病程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6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收治乳腺癌肝转移 5 6例 ,以下就其病程特点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 :全组共 5 6例 ,均为女性 ,中位年龄 4 7岁 (31~ 72 ) ,原发肿瘤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乳腺癌。肝转移经B超、CT或MRI确诊。原发灶处理方法 :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 5 1例 ,肿块切除术 1例 ,原发灶未处理 4例。病理类型 :导管浸润癌 4 0例 ,单纯癌13例 ,腺癌、粉刺样癌、鳞癌各 1例。方法 :全组病例中 ,行全身化疗 2 6例 ,采用CAF或CAP方案 ;行肝动脉插管或DSA介入化疗 2 1例 ,化疗药物从 5 氟脲嘧啶、顺铂、蒽…  相似文献   

16.
1988年3月~1990年1月,我院对Ⅰb、Ⅱa。期宫颈的癌根治术后病理检查盆腔淋巴结转移者随机分两组,A组(研究组)术后行化疗加放疗由组(对照组)行单纯放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亚临床分期A组31例,其中Ⅰb期9例、Ⅱa.期22例;B组32例,Ⅰb期8例、Ⅱa期24例。1.2年龄A组36岁~66岁、中位数46岁;B组30岁~73岁、中位数48岁。1.3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为浸润性鳞癌、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个别保留单侧卵巢,移位于骼前上棘上2cm,固定于侧腹壁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盆腔淋巴结转移者,A组术后10…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序贯运用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各种手段,成功治疗了1例乳癌骨转移患者,其中内分泌药物为患者带来了长达54个月的获益,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0岁。1992年6月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前临床分期Ⅱ期,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无转移(0/4),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阳性。未行辅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复发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随访3年,200例患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8例,无病生存142例,无病生存率为71.00%(142/200);病死19例,生存181例,总生存率为90.50%(181/200)。不同临床分期、术后化疗情况、病理类型、绝经情况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后化疗情况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未化疗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未化疗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疗效显著,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术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更易发生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9.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是临床肿瘤医师面临的难题,我院自2006年6月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36例,均为女性,年龄36~62岁,中位年龄47岁,行乳腺癌根治术者6例,改良根治术29例,保乳术1例。原发肿瘤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单纯癌2例;ER阳性14例,ER阴性18例,ER不详4例;转移病灶经病灶活检、CT、MR、ECT等证实,绝经前、后患者分别有21例和15例。25例接受2~6个周期辅助化疗,12例接受放疗,17例接受内分泌治疗。骨转移6例,肺转移10例,胸壁转移5例,胸膜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3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合并骨转移4例,肺转移合并肝转移3例,肺转移合并脑转移2例。所有患者均有可测量和评价的病灶。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化疗禁忌证,Karnofsky(KPS)评分≥70,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1.2治疗方法卡培他滨900mg/m2,2次/天,餐后口服,第1~14天;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多西他赛用药前1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术后合并发胸腔积液是乳腺癌患者的晚期表现 ,其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我们自 1989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对我院收治的 36例乳腺癌术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 ,分别采用胸腔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和综合治疗 ,并比较其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6例均为女性 ,年龄 35~ 71岁 ,中位年龄 5 2岁。肿瘤原发部位 :右侧乳腺 16例 ,左侧乳腺 2 0例。原发肿瘤治疗情况 :行根治术 31例 ,行肿块单纯切除术 5例 ;术后化疗 2 6例 ,放疗16例 ,化疗加放疗 16例 ,内分泌治疗 8例 ,术后未经任何治疗 5例。乳腺癌合并胸腔积液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