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1年开始将抑肽酶应用于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CPB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应用抑肽酶为抑肽酶组 ,其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2 2~ 5 5岁、体重 4 3~ 75kg。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 5例 ,联合瓣膜病 2例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1例。对照组 8例为随机选择一般资料相似的既往CPB心脏直视手术 (未用抑肽酶 )病例 ,其中男 3例、女 5例 ,年龄2 2~ 36岁 ,体重 4 2~ 6 3kg。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 5例 ,联合瓣膜病 1例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1例 ,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CPB资料,男性8例,女性18例。房间隔缺损手术20例,左房黏液瘤切除术3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3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CPB下完成,CPB为中低温(28~32℃),中高流量60~80ml/(kg.min),心肌保护为4℃(4∶1)冷血心肌保护液,总量为20 ml/(kg.30min)。结果本组CPB转流时间(119±5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21)min。所有患者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CPB,无术后早期死亡,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针对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特殊性给予合理的CPB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 (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历来是被重视的一个问题 ,低温冷停跳灌注心肌保护有不足之处 ,临床医生正探索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即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1 ]。我院从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共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麻醉 36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4~ 5 3岁 (平均 12 .2岁 ) ,体重 11~ 6 2 kg(平均 2 0 .9kg)。房间隔缺损 14例 ,缺损 15~ 4 0 mm ;室间隔缺损16例 ,缺损均位于膜部及膜周部 ,直径 3~ 8mm;房缺伴肺静脉异位引流 1例 ,法乐氏三联…  相似文献   

4.
10kg以内婴幼儿心脏停跳和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从1996年11月~1999年10月共施行10kg以内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59例,其中心脏停跳(AH)体外循环(CPB)22例,心脏不停跳(BH)CPB37例.由于婴儿年龄小,体重轻,在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有本质不同,因此CPB的管理也有所不同.现将我们CPB管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AH组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7~30个月(平均24±9.8个月),体重4.5~10kg(平均8.8±1.6kg);女性14例,年龄3~36个月(平均16.2±8.5个月),体重2.4~10kg(平均8.0±1.6kg).全组病种包括法乐氏四联症1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卵圆孔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3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3例,右室流出道狭窄5例,房间缺损3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5例,法乐氏三联症2例,心上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三尖瓣闭锁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大动脉转位1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同时伴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1例.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1月 ,我院选择性应用右胸外侧小切口行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 2 0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中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4个月~ 2 3岁。 <6岁 13例占 ;体重 5~ 5 9 5kg ,平均2 1 3kg ,其中 <10kg 2例。术前均经查体 ,心脏摄X片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心胸比率 0 4 5~0 6 9,平均 0 5 6。本组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9例 ,房间隔合并室间隔缺损 3例 ,合并右上下肺静脉异位引流 1例 ,肺动脉瓣狭窄 1例。1 2 手术方法 :全组病人均采用左侧卧位 ,用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CPB)心肺支持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本院从2010年1月到2014年9月7例非心脏手术病人在CPB心肺支持下手术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7.43±21.09)岁,体重(56.86±15.79)kg,其中肺栓塞3例(2例同时有右房附壁血栓,1例同时有双下侧股静脉血栓);纵膈占位1例,且肿物侵犯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胸腺瘤合并上腔静脉癌栓1例;肺癌合并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症1例;支气管异物1例。3例病人采用主动脉、右股静脉的插管方式,其余采取常规主动脉、上下腔静脉的插管方式。结果平均CPB时间(111.00±20.12)min,平均阻断时间(24.71±32.17)min。1例肺栓塞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股浅静脉血栓形成,再次手术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另1例肺栓塞合并双下肢股静脉血栓患者术中同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全部患者术后出现肺炎、胸腔积液,1例出现低蛋白血症,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CPB作为一种心肺生命支持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非心脏手术的手术和急诊抢救。  相似文献   

7.
自1998年1月~2004年1月,我们采取体外循环不阻断或不完全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12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57例,女71例,年龄2~26岁,平均年龄8.0±2.1岁,体重11.5kg~57.0kg,平均23.5kg,病种选择以房室缺为主,其中房间隔缺损(ASD)6  相似文献   

8.
<正>1988~1992年施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48例,术中心肌保护是维护心功能,减少心低排综合症,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的重要因素,观察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全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5~47岁,平均14.9岁;最轻体重12kg;先心病39例(包括室间隔缺损24例,房间隔缺损5例,肺动脉瓣狭窄3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佛氏窦瘤破裂1例,左上腔左房连接1例);后心病9例(包括二类瓣狭窄7例,左房粘液瘤1例。主动脉狭窄1例。)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 (CPB)中 ,如何调整灌注指标既能满足手术需要 ,又能保证病人身体各重要脏器血供 ,认真细致对灌注指标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总结 2 0 0例CPB下心内直视术三项灌注指标(流量、压力、尿量 )观察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0 0例手术病人 ,男 80例 ,女 1 2 0例 ,年龄 3岁~ 5 8岁 ,体重 1 2kg~ 73kg。房间隔缺损修补 76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 71例 ,二尖瓣置换 36例 ,主动脉瓣置换 1 2例 ,法洛氏四联征 5例。1 .2 方法手术在吸入性全身麻醉CPB下进行。采用美国Sams740 0型人工心肺机 ,西京 90型鼓泡式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临床研究显示心脏黏液瘤患者肝素相对耐药,回顾性分析心脏黏液瘤手术肝素用量及肝素抗凝不足的对策,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指导临床抗凝方法.方法 在静脉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和体外循环(CPB)下共实施心脏粘液瘤手术75例.CPB均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法.首次肝素化经中心静脉(CVP)推注肝素400u/kg,5min后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480s转机.结果 75例心脏黏液瘤手术,有10例发生肝素抗凝不足,肝素化后ACT,<480s,占24%,其中12例补充肝素后ACT>480s,另外6例补充肝素后ACT仍<480s,给予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ACT达480s以上.另有3例CPB中ACT很快缩短,再补充肝素后ACT>480s.18例肝素抗凝不足患者肝素平均用量为(640 210)u/kg.结论 心黏液瘤手术患者中应高度警惕肝素抗凝不足的情况发生.若肝素用量>500u/kg,CPB前须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同时再追加肝素.对此类患者手术检测ACT时间点应相对密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调控炎症系统对体外循环(CPB)中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6月2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PGE1治疗组),各12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时从中心静脉泵人PGE1[15 ng/(kg·min)]至CPB结束.于转流前5 min、心脏复跳后15 min检测左、右心房血中性粒细胞(PMN)及血小板(Plt)计数.检测转流前5 min(T1)、转流30 min(T2)、心脏复跳后15 min(T3)、CPB结束1 h(T4)和6 h(T5)的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后、开胸后、CPB及手术结束时的肺顺应性(CL)及氧合指数(OI).结果:①两组转流前左、右心房血PMN、Plt无显著差异,心脏复跳后15 min对照组左心房血PMN、Plt明显低于右心房血(P<0.01),实验组左、右心房血PMN、Plt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②CPB开始后两组sE-选择素的浓度逐渐升高.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③CPB开始后实验组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④CPB结束时,实验组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肺顺应性(compliance of lung,C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GE1可减轻CPB引起的PNM及Plt在肺内聚集、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减少全身炎症反应,并减轻由此引起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肝素耐药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肝素耐药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1 258例CPB心脏直视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注肝素400 U/kg后,有19例患者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 不能延长到480 s或虽延长到480 s后很快缩短,需要补充大量肝素才能维持在安全抗凝范围,占1.51%.其中有5例患者补充肝素无效,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全血后再补充肝素,ACT才能达到480 s以上.分别是心脏粘液瘤7例(36.8%)、风湿性心脏病3例(15.8%)、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15.8%)、房间隔缺损2例(10.5%)、法洛氏四联症2例(10.5%)、室间隔缺损1例(5.3%)、右室双出121 1例(5.3%).结论: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肝素耐药常见于心脏粘液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紫绀型心脏病等,与血液中出现类似肝素的粘多糖物质、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低、血小板计数增高、术前抗凝治疗及使用避孕药等因素有关,术中需加强ACT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1994年 5月~ 1997年 5月 ,采用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89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89例患者 ,男 40例 ,女 49例 ,年龄4~ 48岁 ,平均 15岁 ,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 31例 ,室间隔缺损 (VSD) 34例 ,肺动脉瓣狭窄 6例 ,右室流出道狭窄 2例 ,法乐三联症 4例 ,左房粘液瘤 4例 ,右房粘液瘤 2例 ,ASD加VSD 4例 ,室缺加右室双腔心 1例 ,右室血栓加多发肺栓塞 1例。全部患者术前根据病史、体格检查、X线、心电图、彩超等资料确诊。1 2 手术方法1 2 1 基本方法 :全组患者常规气管插管 ,…  相似文献   

14.
紫绀型先心病畸形复杂 ,心脏和大动脉呈右向左分流 ,组织长期缺氧 ,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往往较长 ,冠状动脉长时间缺血 ,术后易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和其他脏器并发症〔1〕。我院于 1994年 7月~ 2 0 0 2年 5月共施行紫绀型先心病矫治术 15 0例 ,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此类手术的体外循环 (CPB)做一回顾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0例 ,男性 83例 ,女性 6 7例 ;年龄 1.4~ 5 2岁 ,平均14岁 ;体重 8~ 6 5kg ,平均 2 7.8kg。心功能IV级 8例 ,III级 2 2例 ,心胸比例(CTR) 0 .5 0~ 0 .6 3。本组病例法洛三联症 (F3) 9例 ,F4 84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冠脉搭桥术(CABG)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其机能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CCABG)组(n=30)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后、CPB(手术)结束时、CPB(手术)后4h、CPB(手术)后8h、术后第1天晨5个时点采集静脉血。用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MN数量,流式细胞仪测定PMN凋亡率和PMN表面黏附分子CD11b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PMN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CCABG组PMN凋亡率在围CPB期明显降低,PMN数量、CD11b表达、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则明显升高,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PMN凋亡细胞。OPCA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CPB导致PMN的凋亡受抑,PMN数量增加、生存周期延长、CD11b表达上调、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增加,从而加剧炎症反应扩散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1994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我院共进行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手术 2 2例 ,疗效良好 ,现将心肺转流管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男 8例 ,女 14例 ,年龄 6~ 5 6岁。手术种类 :先天性心脏病 17例 (其中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8例 ,动脉导管未闭 1例 )。风湿性心瓣膜病 3例 ,左房黏液瘤 2例。心功能 级 18例 , 级 4例 ,心胸比率 >0 .6 5 5例 ,心电图显示左或右室肥厚 18例。心脏彩色多普勒均示心内病变部位。1.2 方法 :采用上海 型人工心肺机 ,Ac T监测凝血功能变化 ,中度血液稀释 ,血红蛋白 (Hb) 7…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 41例儿童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前后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及 LDH同工酶的变化对比观察 ,通过酶值术前和术后的变化 ,以间接了解体外循环后心脏损伤及恢复的情况。资料与方法本组患儿男 2 6例 ,女 1 5例 ,年龄 6月~ 1 1岁 ,平均 34.5月 ,体重 6~ 1 7kg,平均 1 2 .1 kg,病种分布为 :室间隔缺损 1 0例 ,室间隔缺损 肺高压 2 6例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狭窄 2例 ,法乐氏四联症 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 1天、2天、3天、7天抽血检查 CK、LDH及 LDH同工酶 ,其中 LDH及 LDH同工酶观察至术后 1 5天。分别对照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婴幼儿心脏的手术例数逐年增加。我院2002年3月-2004年12月共施行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42例,现将体外循环(CPB)管理与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9个月-34个月,平均21±6个月,体重7.5-17kg,平均10.5±3. 5kg。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23例,房间隔缺损8例,法乐氏四联症6例,法乐氏三联症1例,肺动脉狭窄3例,肺动脉瓣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1例。  相似文献   

19.
我院 1 993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对 6 7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患者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进行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7例 ,男 2 7例 ,女 4 0例 ,年龄 3.5~ 4 2岁 ,体重 9~ 4 8kg。全组患者均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活动后心悸 ,唇、指紫绀 7例。心前区均闻及收缩期杂音。术前均经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 ,诊断为室间隔缺损 1 3例 (其中合并主动脉窦瘤 9例、流出道狭窄 2例、二尖瓣裂 1例 ) ,房间隔缺损4 0例 (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 1 9例、房缺并动脉导管未闭 1例 ) ,肺动脉瓣…  相似文献   

20.
王力甚  倪蓉  倪娟 《上海医学》2007,30(1):56-58
体外循环(CPB)对内环境有明显影响。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脏直视手术各阶段中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以及血液酸碱度、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的变化情况,以指导临床。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的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患者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10~21岁,平均为(16.6±2.9)岁,体重25~46 kg,平均为(36.2±8.7)kg。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无心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