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RFCA证实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型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与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型P波(P′)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对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前对AVNRT与AVRT诊断的准确性,鉴别要点及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其中10例为预激综合征并房折返性心动过速(WPW并AVRT),10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DP并AVNRT),1例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经RFCA预激旁路和房室结改良有1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5.7%。无并发症,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者。  相似文献   

3.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4例(949%)表现为慢-快型折返,3例为快-慢型折返,1例为慢-慢型折返;68例(872%)诱发房室传导不连续曲线,10例(128%)未诱发出不连续曲线;慢-快型AVNRT平均VA间期为(19±31)ms,6例(81%)合并2∶1房室阻滞。提示AVNRT多为慢-快型折返,短VA间期和2∶1房室阻滞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PR综合征PR缩短的原因以及合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对既往射频消融病例中具有短PR(PR<0.12秒)和QRS波正常的26例患者的电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同期PR间期正常的2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电生理特性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Ⅰ组(短PR组)的AH间期和AV间期明显短于Ⅱ组(PR间期正常组)的AH间期和A-V间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Ⅰ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是20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PR缩短的原因是由房室结的解剖或电生理特性所决定的,大多数短P-R综合征合并室上速的电生理机制是房室结双径路,少部分病例为隐匿性房室旁路  相似文献   

5.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3.5~14岁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00例,探讨RFCA治疗儿童PSVT的安全性及疗效。100例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79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1例。首次消融成功96例(96%)。失败4例均为AVRT。平均X线曝光时间19min。除2例AVNRT放置导管过程中发生一过性II度房室阻滞(AVB)外,余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4.5年,AVRT复发1例,AVNRT复发4例(占21例的19%),总复发率5%。结论:①RFCA治疗儿童PSVT安全、有效。②因儿童的AVNRT消融慢径易出现AVB且复发率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③术中X线曝光时间应<40min。  相似文献   

6.
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罗瑞萍综述于世龙审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房室结双径路(AVNDP)被认为是发生AVNRT的基础。近年,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  相似文献   

7.
房室折返和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逆行P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法分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心电图,发现逆行P波(P')区别AVRT与AVNRT及对房室旁道(Ap)初步定位准确性高,简便迅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报道8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慢-快型AVN-RT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出现的快-慢型AVNRT。8例均经消融慢径而成功终止心动过速。平均放电次数3±1.1次、平均放电时间120±30.4s、平均放电功率30±11W。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快-慢型AVNRT具有以下临床电生理特征:①快径不应期短、慢径不应期长。②心内电刺激无房室结双径路现象。③心动过速能由心房刺激诱发。④心动过速时AH间期<HA间期,冠状窦近端A波最提前。熟悉快-慢型AVNRT的电生理特征,对于鉴别房性心动过速及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十分重要,也是指导快-慢型AVNRT射频消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9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的性别特征与逆行P波(P')分析结果发现:国人隐匿性房室旁道(CAP)多于房室结双通道(DAVNP),前者以男性为主,后者以女性为主;约2/3的旁道位于左游离壁(LFW),1/3位于间隔及右游离壁,LFW男性多见,间隔旁道女性多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明显且R-P'≥70ms,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无P'或R-P'<70ms;P'和R-P'对AVRT和AVNRT的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为100%。提示:心电图正常者,SVT时P'明显的男性,多为CAP,且多在LFW;SVT时无P'的女性,多为DAVN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蒽射频导管消融的单一类型AVNRT的心内电生理和食管心房调博(GEAP)资料。结果 107例单一类型的AVNRT,存在DAVNP者101例,其中慢-快型AVNRT99例,慢-慢型AVNRT2例;DAVNP阴性者6例,其中慢-快型AVNRT1例,慢-慢型AVNRT3例,快-慢型AVNRT2例;慢-快型A  相似文献   

11.
静脉注射四氢帕马丁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术观察四氢帕马丁(颅通定)对4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并行临床电生理研究。结果表明,四氢帕马丁终止SVT急性发作的有效率为52.5%,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51.9%,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为5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电生理作用为延长房室传导系统包括快、慢径路和旁路的前向传导有效不应期,延长SR间期和异位心律的RR间期,并使诱发窗口缩小。  相似文献   

12.
房室结折返的形态学基础和电生理机制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兰燕平综述崔长琮审校随着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房室结(AVN)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开展,使人们再次关注房室结的解剖结构和电生理机制,尤其是它们和AVNRT间...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阻滞施广飞徐伟吉文庆余洪松张永林常见型(慢-快折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简称AVNRT)是一种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AVNRT伴21房室阻滞却十分少见。我们遇见6例病人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A...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快速心房起搏最短1∶1房室传导时最大PR间期(PRmax)与RR间期比值(PRmax/RR)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分析比较了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有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者12例、无跳跃现象者8例)和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消融前、后快速心房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AVNRT组消融前、后心房快速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为1.12±0.12和0.42±0.07,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VRT组为0.52±0.16和0.51±0.1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融前,AVNRT组PRmax/RR与AVR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12±0.12vs0.52±0.16,P<0.01)。PRmax/RR>1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91%。提示PRmax/RR>1在消融前可用来鉴别AVNRT与AVRT;对无房室结前传跳跃的AVNRT,消融后PRmax/RR<1可作为慢径消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电生理学郭映春,崔长琮,张涛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AVJRT)的命名过去的研究认为AVJRT的折返环位于房室结内,心房一结交界区有共同传入支,结-希交接区有共同传出支,又称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如...  相似文献   

16.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已十分成熟。房性心动过速(AT)在临床上较少见且药物难以控制,RFCA治疗房速的报道也较少[1],其成功率在60%~90%。作者总结了4例房速的RFCA,...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给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已成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性心动过速(AT)、心房扑动(AFL)和特发性与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VT)...  相似文献   

18.
房室结折返的新概念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杨曙光综述王玉堂审校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方法,它通过造成远离房室结的损伤,可终止AVN-RT发作,同时,也对关于房室结解剖、功能和功能异常的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房室结双径路(DAVNP)合并房室旁路(AP)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要求。方法对2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PSVT的前传和逆传途径,然后对AP或房室结慢径(SP)进行消融治疗。结果218例PSVT中检出DAVNP+AP10例,检出率为4.6%。其中SP前传、AP逆传(SP-AP折返)4例,快径(FP)前传、AP逆传(FP-AP折返)1例,SP-AP折返并FP-AP折返或SP/FP交替前传折返4例,SP前传、FP逆传(AP旁观)1例。10例患者均作AP消融,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3例加作SP消融,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DAVNP合并AP者AP均作为逆传途径,阻断AP是消融关键;AP旁观者也应作AP消融;仅有AH跳跃延长者不必接受房室结改良;AP消融者应作DAVNP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20.
PV1—PE值对不同部位房室旁束所致室上速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食管心房起搏与心内电生理对照研究66例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和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PV1-PE时距。结果显示在绝大部分病例中,左侧不同部位游离壁旁束参与的OAVRT,PE明显领先于PV1;右侧不同部位游离壁旁束参与的OAVRT,PV1明显领先于PE;慢-快型AVNRT时PE和PV1几乎同时出现;而当左侧旁束位于左前侧壁,右侧旁束位于右后侧壁,并伴有心房增大时,可不符合上述规律。PV1-PE绝对值25ms可作为鉴别OAVRT与AVNRT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