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小儿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其中80%以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常用的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是治疗儿童ALL的基本药物之一,其临床疗效已得到公认,它显著提高了患儿的无病生存率;并可降低髓外白血病的发生率。但L—ASP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且有的比较严重,直接关系到化疗能否继续进行和成功,甚至威胁到患儿生命。因此,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认识L—ASP的毒副作用,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儿童ALL的治疗中显得非常重要。我们2004年10月-2006年9月使用L—ASP联合化疗30例ALL患儿,现就治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左旋门冬酰胺酶过敏反应的抢救与护理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秋平  张春霞 《中原医刊》2005,32(22):93-93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能使门冬酰胺水解,使肿瘤细胞缺乏门冬酰胺,从而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药物。自从L—ASP问世以后,儿童ALL和晚期NHL的临床疗效有了显著提高,但因其是从细菌中提取的,在提取、纯化过程中可能残留细菌蛋白,这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抗原,输人人体后很可能会剌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造成机体超敏反应。1996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在应用L—ASP过程中,发现过敏反应8例,现将其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 HD-MTX)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治疗中的应用,了解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方法对35例ALL患者应用HD-MTX治疗186例次,观察和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给药后24h、66h、72h测定MTX的血药浓度,在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监测指导下解救治疗。结果24h、66h、72hMTX的血药浓度分别为(36.86±7.42)μmol/L、(O.25±0.09)μmol/L、(0.09±0.04)μmol/L。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骨髓抑制是HD-MTX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MTX在体内排泄个体差异大,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linate,CF)剂量及时机,安全性高,疗效满意。结论HD-MTX治疗应强调剂量个体化,血药浓度的监测为提高ALL的疗效,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左旋门冬酰胺酶超敏反应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目前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联合化疗方案中主要药物之一,在提高儿童ALL的持续完全缓解(CCP)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与ALL患儿的无病长期存活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左旋门冬酰胺酶有多方面的副作用,过敏反应是其中之一,重者可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对左旋门冬酰胺酶皮试阳性者应用脱敏疗法而顺利完成疗程。但临床上皮试阴性,在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过程中仍出现过敏反应,为了能使化疗顺利完成,采取措施保证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应用,我们总结了近4年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尹伟 《中外医疗》2009,28(19):9-10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是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也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leukemia,ALL)的主要药物之一,它通过耗竭肿瘸细胞中的天冬酰胺来产生抗肿瘤的效果,会对儿童体内的糖代谢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血糖的异常升高,严重的会导致酮症酸中毒。L-asp引起血糖升高通常被认为是由于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胰岛素受体下降造成的。近年的观点则认为是L--asp直接损害了胰岛中的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引起。目前临床对于L—asp引起的血糖升高采取的措施是停用药物和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6.
毕丹霞  李双月  裴仁治 《浙江医学》2022,44(23):2565-2570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高危亚型,预后较差,长期生存率低于20%。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显著改善了Ph+ALL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博纳吐单抗(Blina)、奥英妥珠单抗(InO)等药物及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疗法已被作为当前治疗Ph+ALL的新方向,这些药物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有望为Ph+ALL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案,现就Ph+ALL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卢莉敏 《海南医学》2003,14(12):87-88
目的 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主要副作用反应。方法 治疗前后观察体温变化,皮疹情况。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钙以及血、尿淀粉酶等改变。结果 ALL副作用以发热多,其次是过敏反应、呕吐、腹痛,但症状多较轻,未见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高糖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结论 L—Asp作为治疗ALL的主要药物,应用时只要注意饮食合理,极少出现危及生命的胰腺炎。  相似文献   

8.
前言:儿童白血病近年来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全部ALL患儿5年生存率可达60~70%,本文根据东京儿童研究院治疗中心概述,ALL中心治疗进展。 治疗方法的变迁,儿童白血病治疗历史评价,由于抗白血病药物的研究,开始首先单剂治疗,以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预防CNS内注射氨甲喋呤(Methotrexafe—ITMTX)。开始多种药物联合诱再和巩固治疗。另外,MTX阿糖胞苷(cyfosine arabi-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总结维吾尔族 Ph 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方法对36例维吾尔族 Ph +-ALL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1.9~452.0)×109?L-1,中位数105.8×109? L-1,其中<30×109? L-111例,≥30×109? L-125例;免疫分型 B -ALL 35例,T -ALL 1例,在 B -ALL 中,Pro -B 1例,Common -B 27例,Pre -B 7例。外周血白细胞<30×109? L -1和≥30×109? L-1患者的治疗完全缓解(CR)率分别是63.6%、28.0%(P =0.043)。正常核型、单纯 t (9;22)、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治疗 CR 率分别是66.7%、53.8%和15.4%(P =0.048),2年总生存率(OS)分别是33.3%、35.9%和10.3%(P =0.011)。联合伊马替尼与非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 CR 率分别为88.9%、22.2%(P =0.001),2年 OS分别是59.3%、10.9%(P =0.007)。治疗随访期间是否合并败血症的2年 OS 分别是0.0、38.8%(P =0.035)。结论维吾尔族 Ph+-ALL 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外周血白细胞高、Common -B 分型多见;初诊时伴外周血白细胞≥-1或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负性影响,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或治疗期间合并败血症30×109? L的患者预后差,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 CR 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MOA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我科于2003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MOAP方案治疗30例ALL,对照组用TOLP方案,2个疗程评价化疗方案的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MOAP组治疗初治ALL缓解率90.9%,对照组86.2%。MOAP组达到缓解的时间(15.7±6.4)d,对照组(19.8±3.2)d。MOAP组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结论MOAP方案治疗ALL有良好的疗效,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方法对10例ALL病人18疗程L—asp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肝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均出现低纤维蛋白原血症。3/18例次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2倍正常值),均为HbsAg阳性者。结论虽然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出现比例高,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纤维蛋白原后并无明显的临床出血表现,提示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凝血象变化与及时对症治疗,可使ALL患者坚持接受L-asp化疗。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应用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一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男性,2岁半,因ALL予VDLP方案诱导化疗,于1999年11月8日、10日及12日各给予L—ASP10000KU,第一次用药前常规皮试呈阴性,同时口服强地松10mg,无任何不良反应,于1999年12月15日中午11:40再次予第二疗程VDLP的L—ASP剂量10000KU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儿童血液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比约为所有儿童癌症的三分之一。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儿童ALL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改善,5年以上总体生存率可达90%。然而临床耐药复发的出现且有效治疗手段的欠缺,导致患儿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ALL耐药的发病和调控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表明,ALL患儿不仅可能对某一种化学治疗(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更可能存在多重耐药的棘手情况。因此,完善ALL耐药机制的研究,对改善ALL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儿童ALL治疗的常规化疗药物入手,回顾相关化疗药物耐药的既往文献,分别对激素类、抗代谢类(叶酸拮抗剂类、硫嘌呤类、促氨基酸代谢类)、生物碱类、蒽环类在内的多种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应对儿童ALL化疗常规药物临床耐药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凝血四项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我们对64例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急淋患儿治疗前1d、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2d检测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外周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患儿在使用L-Asp过程中出现凝血四项的异常,主要是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较大。结论 L-Asp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较大,适当补充纤维蛋白原,不影响L—Asp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当归多糖对大鼠肝性脑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轶  董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23):2187-2190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对四氯化碳性肝硬化大鼠肝性脑病发生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00ml/L四氯化碳皮下注射造模,分别给予蒸馏水(阴性组),乳果糖(50g∶100ml,阳性药物组),ASP10、20、40g/L溶液10ml.kg-1.d-1灌胃,连续14d后用内毒素(3mg/kg)诱导大鼠昏迷,观察注射内毒素后12h内各组大鼠昏迷发生时间和数量,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氨、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浓度,观察脑细胞凋亡情况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结果各组大鼠血氨、GPT、GOT水平,脑细胞凋亡数和昏迷率,阴性组最高;ASP40g/L组的血氨、GOT水平和昏迷率均低于阳性药物组,ASP3个剂量组的脑细胞凋亡数均低于阳性药物组,而星形胶质细胞数阴性组最低,且ASP3个剂量组均高于阳性药物组。结论ASP可保护脑功能,减缓肝性脑病的发生,作用优于阳性药物乳果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氨,改善肝功能,保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41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我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了41例常规化疗成人ALL的疗效,并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在1993年6月至1997年10月收治VDP/VDLP方案化疗缓解的成人ALL病例41例,其中Ph染色体阳性3例,t(4;11)异位1例,复合染色体异位1例,正常染色体核型和无法评估者共7例。以VDP/VDLP和蒽环类+Ara-C方案交替应用巩固。观察的截止期为1997年11月,进行生存分析及单因素预后分析(Kaplan-Meiyer、Gehan’swilcoxon检验、Log-rank检验)。结果41人成人ALL的疗效,24个月无病生存率(DFS)为4.6±4.7%。24个月总生存率(OS)为27.1±11.9%。与ALL预后相关因素为:初发时WBC>=20×109/L;诱导化疗后28d未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累及;ALL-L3型;ph+,t(4;11)以及其他复杂染色体异常。结论常规化疗治疗成人ALL的长期疗较较差,尤其是有不良预后因素患者,需研究和采用针对性的强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引言 近年来由阿克拉霉素(Acla)、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AAG预激方案在难治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应用报道较多,取得的效果较为肯定.我们近4a来尝试应用此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研究表明,细胞遗传学及免疫表型可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1]。Ph染色体阳性在ALL患者中少见,且此型白血病对常规淋巴系白血病化疗方案不敏感,疗效差,生存期短,选择再诱导缓解的化疗方案困难。我们近5年来应用FAM方菊氟达拉宾(Flu)+阿糖胞苷(Ara—C)+米托蒽醌(MIT)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Ph染色体阳性ALL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唐秋灵  马廉 《北京医学》2014,(4):309-31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 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目前应用的联合化疗方法,5年生存率超过80%。因而在儿童ALL的治疗研究中,如何在获得最高治愈率的同时,尽量减少长期生存者的晚期并发症,保证治愈后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骨骼并发症,尤其是骨质疏松甚至骨坏死是造成儿童ALL治疗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国外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甚少。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药物,而它可导致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的生成和活性,促进其凋亡,减少骨骼中活性成骨细胞成分,导致骨生成能力下降。现就儿童ALL相关骨骼病变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常见的恶性血液病,我们应用国产(rhG-CSF)吉粒芬治疗化疗所致ALL白细胞减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