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多发生在30.40岁非哺乳期妇女,或绝经期妇女,临床以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为主,因其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粉渣样物质排出,  相似文献   

2.
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又称导管扩张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的女性,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晕区肿块、乳头溢液、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晕区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病。据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1〕,且年轻患者所占比例逐步增高。如果在急性期阶段处理不当,盲目进行手术治疗,将对患者身心  相似文献   

3.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简称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乳房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PCM是一种非细菌性炎症反应,是因乳腺导管阻塞并扩张、周围脂肪组织内的浆细胞受到浸润、导管壁炎性反应和纤维化而引发的。据国内外报导,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1]。中医学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未有明确的记载,现代中医将其归结于"乳  相似文献   

4.
导管周围乳腺炎(PDM)是一组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病原学依据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或病原学明确的特异性炎症,指乳腺导管扩张且扩张后期大量浆细胞浸润的乳腺慢性非细菌性炎症[1-2].临床特征表现为伴有或不伴有相关肿块的乳晕周围炎症、乳晕周围脓肿和乳腺导管瘘管,以病变手术扩大切除或瘘管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3].确诊需手术活检,...  相似文献   

5.
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或乳腺导管扩张症为例,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要对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等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和分辨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特点与演变规律,治疗应采取个体化辨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乳腺炎性疾病是乳腺常见疾病之一,按功能状态可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约占乳腺疾病的1/4[1]。哺乳期乳腺炎和部分典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较易确诊;但不少非哺乳期乳腺炎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而难以与乳腺癌鉴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生率占乳腺恶性肿瘤的70%~80%。微钙化是判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重要影像学依据[2]。超声检查评估病灶钙化情况对  相似文献   

7.
孙玮  闫素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639-1639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ffs,PCM)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非感染性乳腺炎症,临床表现复杂,易与乳腺癌相混淆。报告15例误诊为乳腺癌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8.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在病理学上属于乳腺瘤样病变,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非感染性乳腺炎症.近年来在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因临床体征及X线钼靶表现与乳腺癌有相似之处,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9.
乳腺导管扩张症又名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报告发病率约占同期乳房疾病的4%左右。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导致误诊、误治。目前,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治疗一般认为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外科手术注重切除病变,而对内陷乳头的美容效果关注甚微。本次研究总结5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伴感染病例行乳腺区段切除加乳头矫形术治疗的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OB胶乳腺导管封堵治疗瘘管期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瘘管期浆细胞乳腺炎患者44例,均为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女性,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方案治疗组(A组,n =23)和OB胶乳腺导管封堵方案组(B组,n =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一次封堵治疗后痊愈率(18/21,85.71%)显著高于A组(13/23,56.52);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8.2±5.3)d ]则显著低于A组[(51.8±6.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瘘管期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利用OB胶乳腺导管封堵治疗可以减小损伤度,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扩张症亦称浆细胞性乳腺炎 ,两者反映同一疾病过程的不同病理表现。临床有时与乳腺癌极难鉴别 ,我院1980~ 1996年共收治 134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女 133例 ,年龄 2 6~ 5 9岁 ,平均 40 .2岁。男 1例 ,年龄 36岁。病程 15天~ 7年 ,平均 4.2月。 133例女性中有 12 6例在非哺乳期 ( 94.7% ) ,6例在哺乳期 ,1例为妊娠期。症状及体征 :单侧发病 12 8例 ,左侧 82例 ,右侧 46例 ;双侧 6例。乳腺包块 12 4例 ( 92 .5 % ) ;乳房疼痛 5 6例( 41.8% ) ;乳头溢液 30例 ( 2 2 .9% ) ,其中浆液性 18例 ,血性12例。乳头…  相似文献   

12.
非哺乳期乳腺炎1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斐  邹强 《中国临床医学》2008,15(2):275-276
目的: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2005年收治的12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全组中确诊为非哺乳期乳腺炎94例,误诊为乳腺癌17例、乳腺纤维腺瘤5例、乳腺囊肿4例,误诊率21.7%。非哺乳期乳腺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结论:分泌物潴留、导管扩张、乳管炎和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非哺乳期乳腺炎不同程度的病变过程,分泌物的潴留也是部分患者乳头溢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自1955年Atkins[1]报道乳腺瘘至今已有40余年,但临床观察中常发现与乳腺导管扩张症伴发。近年来,我们诊治乳腺导管扩张症100例,其中20例合并乳腺瘘。通过文献复习,结合我们的诊治经验,对乳腺疾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关系及乳腺宏的防治讨论如下。乳腺导管扩张是指乳腺大导管扩张,其发生率约占乳腺病的2%。主要病理变化为导管壁慢性炎症,管腔阻塞,管腔内上皮萎缩,管壁纤维化,管周围组织有大量浆细胞浸润,因此又称此病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乳头回缩内陷,乳头滥液,乳晕下慢性脓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破溃后形成长期不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女性乳腺方面的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及人们对哺乳期乳腺炎的防治,使得哺乳期比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症患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浆细胞性乳腺炎虽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发病率并非最高,但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是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脂质样分泌物与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科手术、病史资料完整且治愈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共232例,采用Spearmen等级相关分析探讨乳腺导管内脂质样分泌物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治疗复发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23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手术中乳腺导管内脂质样分泌物评分为0分(无分泌物)93例(40.09%),2分(分泌物量少)60例(25.86%),4分(分泌物量中)55例(23.71%),6分(分泌物量多)24例(10.34%)。不同分泌物评分在患者生育次数、末次生育至发病时间、乳房肿块、乳房皮红、乳房疼痛、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住院时间、痊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年龄、体质指数、哺乳时间、乳房脓肿、血清垂体泌乳素(PRL)、创口愈合时间、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乳腺导管内脂质样分泌物与生育次数、乳房肿块、乳房皮红、乳房疼痛、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住院时间、痊愈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末次生育至发病时间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乳腺导管内脂质样分泌物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相关,分泌物积聚会加重局部症状、延长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非哺乳期较为常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1],其中以肿块型PCM最为多见。浸润性乳腺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则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2]。由于二者病变起初均发生在乳腺导管内,而且PCM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尤其是肿块型PCM与IDC常规超声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17.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临床表现复杂,有多种描述性名称,如乳管周围型乳腺炎、乳管导管扩张症等。该疾病是一种以乳房红、肿、热、痛,乳头溢液、凹陷为主要症状,以导管扩张,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非哺乳期良性乳腺疾病。PCM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细菌感染、乳腺结构异常、吸烟、年龄、药物等。诊断PCM的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穿刺活检及影像技术等。目前发现PCM患者体内存在的异于健康人的生物学标志物主要涉及乳头溢液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细胞间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的66例乳腺炎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的超声特征及诊断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病理诊断急慢性乳腺炎39例(59. 1%),肉芽肿性乳腺炎19例(28. 8%),浆细胞性乳腺炎8例(12. 1%)。超声诊断明确提示为乳腺炎性病变33例,炎性病变可能15例,增生结节可能10例,可疑乳腺癌8例; 8例可疑乳腺癌中,病理结果确诊乳腺脓肿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3例,乳腺增生伴慢性炎症4例。结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认识,明确该病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1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例均为非哺乳期妇女,以乳腺肿块就诊18例,其中1例有发热;以乳头溢液就诊1例.肿块多位于乳晕附近,质硬、界限不清、活动差,其中9例可触及腋下淋巴结.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0例示实质性低回声区或混合性肿块,边界不清,个别见导管扩张;7例见导管扩张和浸润性生长的肿块;1例为边界欠清的低回声区肿块;1例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低回声区肿块.13例钼靶X线检查示扩张导管内有球状或管状钙化,肿块边缘毛糙.术前误诊为乳腺癌12例,急性乳腺炎、小叶增生各2例,乳腺结核、乳腺纤维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各1例, 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结论:针对此类病人认真详细的询问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的乳腺炎病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1-2]。该病多表现为:乳房肿块或伴疼痛,肿块多位于乳晕外的其他象限,或乳房红肿伴发热,或乳房化脓,脓肿溃破后常出现难以愈合性瘘管、窦道[3]。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疗法大多会造成乳房外形的不可逆性改变[4-5]。周玉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