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治疗嗜酸粒细胞增多症5例于美兰,郑金福,阴 宏我们自1974年以来,用中药治疗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参照《临床血液学》(邓家栋.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26)诊断标准,外周血嗜酸粒细...  相似文献   

2.
王挺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3):117-117
采用中药治疗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均符合下述标准,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9~44岁;病程1周~1年。参照《实用血液病学》(丁训杰等.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44)诊断标准:外周血液中嗜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HE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HED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多形皮损伴剧烈瘙痒,血常规及骨穿检查提示嗜酸粒细胞增多,组织病理提示真皮血管周围有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及综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HED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EHS病谱的良性一端,早期诊断、治疗及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5.
1 病历介绍患者,女,3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下腹闷痛,于2 0 0 3年3月入院。患者便前腹痛无加剧,便后腹痛无缓解,大便稀烂不成形,5~7次/d ,量不多,时夹少量黏液,并恶心吐少量胃内容物,食欲下降,进行性消瘦,体质量下降2~3kg,无低热、盗汗,无脓血便、里急后重。CT示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对针刺全血清进行预初分段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鉴定针刺血清中抗哮喘有效成分的大体所在.方法:将稀释后的分段血清以2.5mL/kg剂量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到高嗜酸粒细胞血症模型大鼠的体内,连续注射3 d,同时连续10 d测定分段血清对高嗜酸粒细胞血症大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针刺血清组份1、组份2和组份3在尾静脉注射后3~10 d均可明显降低高嗜酸粒细胞血症大鼠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P<0.05).结论:针刺血清中抗哮喘有效成分不是单一的,针刺可能激发了体内多种生物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7.
8.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脑部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罕见疾病,报道尚少,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以脑部出血为症状的HES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岁,因发热、咳嗽2天于1998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斑,无消瘦,无盗汗。咽红,双颈侧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可活动,无压病,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助下Zcm,剑突下Jcm,脾未触及。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肌力1级;跟键反射存在,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一),奥贲汉姆、戈登氏征均(十)。…  相似文献   

9.
<正> 本定以嗜酸性粒细胞超过0.4×10~9/L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周身无力,重则咳喘、胸闷为特征.四季皆有,以春夏较多.自1984年4月以来,笔者用自拟青竹饮、青香金龙汤,治疗本症45例,收到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临床资料男28例,女17例,年龄6~9岁6例,10~20岁32例,21~30岁4例,31~40岁2例,56岁者1例,病程15~30天者29例,30~60天者14例,两月以上者  相似文献   

10.
张某某,男,肠岁,工人。患者低热2月余,口干头晕,院腹胀满,腰膝酸软,夜寐不安。曾经中西医治疗阁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825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44%,淋巴细胞25%,嗜酸性粒细胞31写。约到遏鱼逛连翅线国必诊断为嘴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西药对症治疗1个疗程。复查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365。/立方毫米,定状无好转。初诊时见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无力。辨证属肝肾虚损,治宜滋养肝肾。药用生地、熟地、获等各12克,山药18克,丹参、丹皮、泽泻、麦冬、白芍、祀子、滁菊各9克。服药5剂后,低热消失,头晕减轻。再守方加芦根、女贞子,连服2周后,诸症悉减。两次复查啥酸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45。/立方奄米、36。/立方毫米。再服药10剂,诸症若失,血象为正常范围,随访1年半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Totally 65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3 case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diabetes,acupuncture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and inositol was orally administered in the control group.During a 3-month treatment,changes in the symptoms were observed.Results:In the treatment group,16 cases were markedly relieved,12 cases improved,and 4 cases failed,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7.5%.In the control group,7 cases were markedly relieved,14 cases improved and 12 cases failed,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63.6%.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2 groups(P〈0.05) .Conclusion:Acupuncture may show good effects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分为两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28例加针刺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甲钴胺、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两组均2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8%,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蒋氏宣通汤治疗周围神经病变风热湿痹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掌握临床常用评价指标及电生理的变化情况,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宣通汤治疗组(60例)和甲钴胺对照组(60例),通过观察蒋氏宣通汤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评分系统(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判定、肌电图电生理数值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确定蒋氏宣通汤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患者各项指标比较不存在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TCSS评分,肌电图电生理数值均明显审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各项评价指标随时间延长而递增,增长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蒋氏宣通汤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不论是临床症状、专科评分亦或是电生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更明显高于治疗前,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并快速改善周围神经功能,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运用安全可靠。蒋氏宣通汤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进可为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针刺治疗和弥可保口服治疗,观察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及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针刺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提高DPN患者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针刺治疗DPN疗效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机理。方法 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为,并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疗法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同时作肌电图检测分析。结果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的肢体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肌电图结果提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也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论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并应用补肾滋阴,补脾益肾,活血化瘀方法,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木芍柔肝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自拟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并与弥可保片60例作对照,对总体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柔肝舒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并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生脉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弥可保(500 pg/片),3次/d,1片/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250 mL+生脉注射液30 mL静滴,1次/d,30天后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甲钴胺0.5mg,3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症状、改善血流变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降低血黏度,改善症状及修复神经,疗效确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为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研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高血糖诱发的氧化应激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手段较多应用降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抑制山梨醇生成、抗氧化等药物,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但对于顽固痛性神经病变,尚无有效方法,只能应用止痛药物对症处理。近年来,中医药对于本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对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检索了近10年的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专药、中医外治联合西药、针药结合、实验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中医认为本病属"络病"范畴,目前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化瘀、通络等治法,内外结合,具有多靶点起效的特点。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某方或某药,观察指标以血糖,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传导速度为主,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的指标较少。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多个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DPN的作用机制及开展量效关系毒理研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