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卵泡穿刺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PCOS促排卵中出现的多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采用穿刺卵泡技术治疗不孕症。方法使用HMG/HCG促排卵共31个周期,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给予多卵泡发育患者采用刺破卵泡4~8个,吸出多余卵泡,同时行AIH或指导前一天晚上同房。结果31个周期中,当月临床妊娠5例,妊娠率16.12%。术后半年内再次促排卵自然妊娠3例,总妊娠率25.80%。结论对于PCOS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出现多卵泡发育和排卵障碍,采用卵泡穿刺技术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B超监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排卵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阴道B超观察96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卵泡生长模式(观察组),同时进行性激素测定及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56例92个周期给予促排卵及黄体支持治疗,观察妊娠结局。选择90例因男性因素不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卵泡发育不良综合征(FMS)发生率为79.2%(107/135),对照组FMS发生率为29.5%(37/9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排卵者的黄体中期雌二醇(E2)及孕激素(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分泌不良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56例92个周期的促排卵及黄体支持治疗后共有48例妊娠,周期妊娠率52.1%(48/92),活产率为33.3%(42/56)。结论:卵泡发育不良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之一;B超监测卵泡发育是诊断卵泡发育不良准确而有效的方法;在促排卵或黄体支持治疗中进行卵泡监测可预防再次发生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阴道B超结合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监测排卵,指导不孕夫妇性生活,在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的应用. 方法 对96例不孕患者208个自然月经周期通过阴道B超进行监测排卵,根据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分类,同时结合LH试纸测试LH峰,预算排卵日,以指导不孕症夫妇性生活.观察卵泡发育、排卵情况及受孕情况. 结果 第1个自然周期正常卵泡排卵比例为78.1%,75例正常卵泡排卵患者共监测167个自然周期,指导性生活,临床妊娠率为24.0%,第2、3正常卵泡排卵自然周期指导性生活92个周期中,临床妊娠率为10.9%(10/92);第1个自然周期小卵泡排卵、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和无排卵周期发生率分别为12.5%、4.2%和5.2%;12例小卵泡排卵患者监测26个周期,1例妊娠,4例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患者监测10个自然周期,1例妊娠;临床总妊娠率为31.3%. 结论 阴道B超结合尿LH试纸监测排卵,指导不孕夫妇性生活,既可以诊断不孕患者排卵情况,同时提高受孕率,起到良好的临床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卵泡排卵可引起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尿LH测定是诊断小卵泡排卵的主要方法[1].小卵泡排卵的周期妊娠率低,自然流产率高,因此监测过程中如发现为小卵泡排卵应以避免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来曲唑(LE)联合尿促性素(HMG)低剂量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耐克罗米芬(CC)无排卵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耐CC的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110个周期LE联合HMG低剂量方案促排卵治疗,以阴道B超和血雌二醇(E2)水平作为监测卵泡发育的指标。结果除3例因卵泡发育数目大于8个而终止、1例卵泡不发育而放弃外,其余周期均排卵,30个周期为单卵泡发育。在60例患者中,有28例单胎妊娠,2例双胎妊娠,无多胎妊娠,无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LE联合HMG低剂量方案是治疗耐CC的PCOS无排卵不孕症有效而安全的排卵选择。适时准确的阴道B超是适时调整剂量减少治疗中止、防止OHSS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达英-35结合药物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6年12月的56例PCOS患者服用达英-35治疗4个月经周期,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对服药后的56例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共56个周期,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并记录排卵周期数及妊娠周期数。结果:56例患者的T、LH、LH/FSH均有显著降低(P0.01),56个促排卵周期中40个周期有排卵,7例妊娠。结论:用达英-35进行促排卵前的先期治疗,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提高促排卵及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142例排卵功能障碍3步个体化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促排卵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14 2例排卵功能障碍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 5组 ,通过 3步个体化方案 ,5种诱导排卵方法治疗 398个周期 ,同时采用B超监测排卵。结果 :总排卵率 81 91% ,临床妊娠率 42 96% ,各组促排卵效果相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 4 2 7%。结论 :对由于各种内分泌原因引起的排卵障碍者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 ,可提高促排卵的成功率。B超监测卵泡生长情况 ,可指导调整用药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以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探讨不孕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阴道B超监测在查明女性不孕原因和施行相应治疗措施时的重要性。方法:用阴道B超对133位病人225个卵泡发育周期进行监测,自月经第8天左右开始,隔日或连续接受监测,至确认有无排卵为止。必要时辅以尿LH检测。结果:监测发现子宫内膜状态明显不佳有166个周期,周期妊娠率2.41%,子宫内膜状态良好周期89个,周期妊娠率21.35%,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小卵泡排卵周期25个,周期发生率9.82%。LUFS周期28个,周期发生率10.98%。卵巢持续性囊肿15例,周期发生率6‰。结论:阴道B超监测查明子宫内膜与卵泡发育不同步,持续性卵巢小囊肿,小卵泡排卵,LUFS等不孕原因,及尽早发现OHSS中有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A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促排后采用阴道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对照组采用促排后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周期、排卵率、流产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共34个促排卵周期,对照组29例患者共41个促排卵周期,观察组平均促排卵周期(1.21±0.15个)显著少于对照组(1.41±0.23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48,P0.05);观察组排卵率100%(34/34)、生化妊娠率44.12%(15/34)、流产率13.33%(2/15)、临床妊娠率38.24%(13/34)分别与对照组的70.73%(29/41)、21.95%(9/41)、22.22%(2/9)、17.07%(7/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809、3.857、3.346、4.269,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8.82%(3/34)以及多胎发生率15.38%(2/13)均分别低于对照组12.20%(5/41)、28.5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943、3.625,P值均0.05)。结论阴道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AI促排卵周期相对较少,可明显提高临床妊娠率并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卵泡质量欠缺不孕患者的诊断方法及质量欠缺卵泡的特征,并观察促排卵法治疗质量欠缺卵泡的效果。方法:对49例不孕症患者先在自然周期内监测排卵3个周期,监测到卵泡质量欠缺的患者25例,用促排卵方法治疗6个周期。结果:卵泡质量欠缺的25例患者经治疗后,17例自然受孕,妊娠率68.0%。结论:自然周期内监测排卵可以确定卵泡质量是否存在欠缺,质量欠缺卵泡有最大直径小、似圆度低、生长速度慢的特征,促排卵法通过提高卵泡的质量,帮助患者增加自然受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小卵泡排卵(ovulated with small follicle,OSF)的临床特征。方法用回顾性方法分析46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本组经临床诊断为OSF的不孕症患者25例为OSF组,其余21例为对照组。结果本组不明原因不孕妇女中,OSF患者所占的构成比为54.35%(25/46)。OSF患者中,64%(16/25)患者有自然流产史,明显高于对照组。对OSF患者中的20例进行了2个周期以上的监测,其重复出现率为85%(17/20),表现为黄体功能不足(luteal phase defect,LPD)的患者占52%(13/25)。结论OSF重复出现率高,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患者以前多被诊断为LPD或不明原因不孕。经阴道超声联合尿LH试纸测定监测排卵,是诊断OSF的主要方法。因OSF导致的自然流产率高,故建议OSF周期取消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2.
Evidence for the effect of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on infertile wome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remains inconsisten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G-CSF on infertile women undergoing IVF. PubMed and EMBAS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before August 2016. Comparing the transvaginal perfusion of G-CSF and placebo or no treatment, the available studies were considered. The pooled risk ratio (RR)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was used in the analysis and six studies were included. Transvaginal perfusion of G-CSF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versus the placebo (RR=1.563, 95%CI: 1.122, 2.176), especially for the Asian popul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a thin endometrium or repeated IVF failure, the implantation and biochemical pregnancy rat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G-CSF (implantation rate: RR = 1.887, 95% CI: 1.256, 2.833; biochemical pregnancy rate: RR = 2.385, 95% CI: 1.414, 4.023). However,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increasing endometrial thickness was detected. Transvaginal perfusion of G-CSF for infertile women may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assisting human reproduction,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a thin endometrium or repeated IVF failure in the Asia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中西药物对PCOS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组42例予以穴位埋线联合加减少腹逐瘀汤及西药治疗,药物组42予以加减少腹逐瘀汤及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针药组共促排卵80个周期,28例妊娠,周期妊娠率35.0%,妊娠率66.7%,自然流产1例。药物组共促排卵86个周期,18例妊娠,周期妊娠率20.9%,妊娠率42.9%,自然流产2例。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西药物治疗多囊卵巢导致的不孕不育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药在PCOS患者的CC/HMG/HCG促排卵周期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戊酸雌二醇组(对照组)29例,60个周期;补肾活血药联合戊酸雌二醇组(治疗组)31例,62个周期。观察两组的排卵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妊娠结局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平均排卵天数、排卵前卵泡直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厚(P<0.05);A型子宫内膜治疗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戊酸雌二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周期排卵率、周期取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COS患者的CC/HMG/HCG促排卵周期中运用补肾活血药可减少戊酸雌二醇的用量,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对AID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11月~2010年5月在生殖中心实施AID助孕治疗的418名妇女639个治疗周期的病例,综合分析不孕妇女的年龄、输卵管情况、治疗周期、促排卵用药及授精次数等因素对AID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ID周期妊娠率为34.90%(223/639),例数妊娠率为53.34%(223/418)。临床妊娠率与女方年龄、是否合并输卵管因素、授精与排卵时间等有一定关系。排卵前后短时内单次授精的平均妊娠率反而高于排卵前后双次授精。639个AID周期中,随治疗周期的增加累计妊娠率随之增高,但周期妊娠率下降,第1~3周期临床妊娠率依次为37.08%、31.98%、21.95%。AID促排卵周期妊娠率与自然周期无差异(34.02%、35.63%)。结论:不孕妇女的年龄、输卵管情况及授精时机的掌握是影响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对超过3周期仍不孕者,可考虑改行供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进行助孕。  相似文献   

16.
王彩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451-3453
目的:探讨应用盐酸二甲双胍配合促排卵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引起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不孕症门诊就诊的患者,分成PCOS组102例,调月经周期同时服盐酸二甲双胍2~3个月后,促排卵治疗;非PCOS组490例,对月经不调和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调月经周期同时治疗内分泌疾病2~3个月后,促排卵治疗。观察治疗后的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多胎妊娠和早期流产发生情况。结果:PCOS组的妊娠率、OHS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COS组,P<0.01;多胎发生情况也高于非PCOS组,P<0.01;早期流产的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配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不孕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提高妊娠率,OHSS发生率在15%~16%,且程度较轻,结局良好。但是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时OHSS的发生和多胎妊娠很难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不孕患者,采用达英-35配合CC/HMG促排卵的疗效。方法对50例服用达英-35三疗程的PCOS不孕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的变化。达英-35治疗后分为两组:促排卵组32例,采用克罗米芬加促性腺激素(CC/HMG)促排卵。未促排卵组18例。观察两组排卵情况及受孕率。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比较LH、T显著降低,卵巢体积缩小、卵泡数减少。促排卵组周期排卵率90.62%,受孕率25%,未促排卵组周期排卵率44.44%,受孕率1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能使促性腺激素及雄激素恢复正常,提高排卵率及受孕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来曲唑诱导排卵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彭泽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6例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口服来曲唑治疗,观察组采取口服来曲唑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子宫内膜容受性、凝血功能指标、促排卵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74/78)]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6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2,P=0.007)。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9.75±1.03)mm、(1.30±0.26)及(0.58±0.12),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PI及RI分别为(7.48±0.95)mm、(1.71±0.33)及(0.66±0.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08,8.619,4.340,均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妊娠率[52.56%(41/78)]显著高于对照组[32.05%(25/78)],自然流产率[2.44%(1/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13/78)]与对照组[12.82%(10/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9,P=0.498)。结论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在应用来曲唑诱导排卵的同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纤溶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促排卵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在预测中重度(Ⅲ~Ⅳ期)内异症相关不孕术后非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重度内异症者60例,均行腹腔镜治疗.分析患者术后不同时期非ART妊娠率情况;随访2年,分析促排卵、EFI评分等与非ART妊娠率的相关性;绘制EFI的ROC曲线,判断其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2年,术后非ART总妊娠率为55.00%(33/66);术后半年、1年、2年的非ART妊娠率分别为36.67%(22/60)、15.00%(9/60)、3.33%(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23,P<0.01);非ART妊娠率与促排卵治疗、EFI评分有关(χ2值分别为10.09、27.81,均P<0.01);EF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其约登指数最大值、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5.9、72.41%(21/29)、30.00%(12/40).结论 EFI能较好的预测中重度内异症相关不孕术后非AR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