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肠平滑肌肿瘤血管形态。方法:对8例正常小肠标本及10例(15个瘤体)经病理证实的平滑肌瘤手术切除标本,采用血管造影、解剖镜观察、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小肠平滑肌肿瘤血管丰富,共同特征是:供血动脉增粗,沿瘤蒂进入瘤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簇状增生、丰富吻合,形似“蜘蛛网”状。血管扭曲、中断,瘤体内造影剂池明显者提示平滑肌肉瘤。结论:小肠平滑肌肿瘤属多血供肿瘤,良、恶性之间血管存在一定特点。这有助于介入诊断及螺旋CT诊断。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平滑肌类肿瘤的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的X线钡餐造影表现与CT特征以及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鉴别诊断中的一些问题。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15例,包括平滑肿瘤11例,平滑肌肉瘤4例,13例行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6例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4例食管平滑肌瘤包括腔内型和腔外型各2例,X线钡餐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和粘膜皱襞受压推移,3例边缘呈“屋檐征”,9例胃部平滑肌类肿瘤包括腔内型5型,腔外型和腔内外型各2例,X线钡餐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4例胃平滑肿瘤(4/7)有“桥”形皱襞形成,CT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影,1例胃平滑肌瘤密度均匀,2例平滑肌肉瘤密度不均匀,2例小肠平滑肌肉瘤均为腔内外型,CT扫描表现为小肠区多个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结论:X线钡餐造影是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基本的首选检查方法,CT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特别是对于腔外型和腔内外型病变,二者结合使用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对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的诊断价值,并对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的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对照研究分析,探讨胃肠道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一些问题。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20例,包括平滑肌瘤14例,平滑肌肉瘤6例。20例均行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10例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6例食管平滑肌瘤包括腔内型和腔外型各3例,气钡双重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和黏膜皱襞受压推移,4例边缘呈“屋檐征”。11例胃部平滑肌类肿瘤包括腔内型7例,腔外型和腔内外型各2例,气钡双重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CT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软组织块影。3例小肠平滑肌肉瘤包括腔内型1例及腔内外型2例,CT表现为小肠区多个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结论气钡双重造影是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基本的首选检查方法,CT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特别是对于腔外型和腔内外型病变,二者结合使用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对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的诊断价值,并对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血管造影诊断2例小肠平滑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造影的广泛开展,大大提高了小肠平滑肌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本组报道2例术前经血管造影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平滑肌瘤,旨在探讨血管造影在小肠平滑肌瘤诊断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病例1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发作性黑便,暗红色血便5年加重1周入院。曾先后2次行纤维胃镜、2次纤维肠镜、3次钡餐和1次钡灌肠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时血红蛋白87g/L。于1996年12月3日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动脉期:回肠动脉一分支见血管稍增粗,分支推移,其中穿透动脉支管壁僵直。毛细血管期:可见4cm×3c…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提高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探讨DSA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原因不明胃肠道出血病例行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在常规PUCK快速摄片后,再行DSA,比较两种方法所见。结果:30例中24例发现病理血管,检出病变,检出率为80%。其中肿瘤6例(胃肠平滑肌瘤或肉瘤5例,腺瘤1例),血管病变11例(AVM6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4症,胃底静脉曲张1例);炎症性病变6例(麦克尔憩室2例,胆道出血1例,胃溃疡或糜烂3例)和十二指肠粘膜异位1例。DSA较常规血管造影片显示病变更清楚,血管结构更仔细。2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在常规血管造影片上仅见小血管密集,紊乱,而DSA则能清楚显示病变肠段较正常肠段染色异常增浓,因此术前得以确诊。本组资料显示DSA对于提高胃肠道出血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很有价值。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出血第一次检查阴性。一周后采用山莨菪碱药物血管造影,PUCK及DSA见造影剂外溢及肠管异常染色而得到诊断。结论:胃肠道出血的血管造影检查结合应用DSA,可进一步提高病变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最常见始发症状为胃肠道出血,因为大多数肿瘤常常向腔外生长,钡剂检查难以做出诊断。而血管造影可以确定肿瘤的大小、在肠段的位置和血供。本文报导了5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的血管造影表现:2例平滑肌瘤,3例平滑肌肉瘤。胃肠道钡剂检查时,1例平滑肌瘤报告为正常,另1例平滑肌瘤在十二指肠二、三段交界处内缘有一光滑压迹。平滑肌肉瘤病人两例做了钡餐检查,一例十二指肠曲增宽,另一例于降段有一不规则的外压性缺损。  相似文献   

7.
胃肠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诊断:附4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胃肠道平滑肌瘤较少见,约占全消化道肿瘤的1.5%。本文通过对41例胃肠道平滑肌瘤的影像学分析,以评价各种影像检查在胃肠道平滑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7~76岁,以40~60岁最多。临床症状:多为腹疼、消化道出血和腹部包块。检查使用机器:岛津800mA摇篮X线机或PhilipsD93数字X线机。所有病例均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其中行插管法小肠灌肠11例、B超检查30例,CT扫描检查13例,硫酸钡调剂浓度160%(W/V)。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7例…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了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6.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5例)和平滑肌肉瘤(7例)。12例均作CT检查,其中3例作了胃镜检查,6例作了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胃是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好发部位,除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提示为恶性外,肿瘤大、分叶状、不均匀强化及溃疡形成均提示平滑瘤可能性大。结论: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优于胃镜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9.
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性病变的X线、DSA、核素扫描和CT表现,探讨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4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性病变的X线、DSA、核素扫描和CT表现。包括小肠平滑肌瘤10例、平滑肌肉瘤8例、小肠憩室5例、小肠血管畸形22例。结果:小肠平滑肌瘤(肉瘤),小肠钡剂造影检出率为86%(12/14),DSA为92%(11/12),核素扫描为50%(5/10),CT检查为100%(8/8)。小肠憩室,小肠钡剂造影检出率为80%(4/5),DSA为75%(3/4),核素扫描为60%(3/5),CT检查为67%(2/3)。小肠血管畸形,小肠钡剂造影检出率0%(0/20),DSA为73%(16/22),核素扫描为44%(7/16),CT检查为0%(0/4)。结论:小肠出血病人的检查应该以小肠钡剂造影和DSA作为常规,核素扫描是一种补充手段,若发现小肠肿瘤时应加作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食管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24例食管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常规食管X线钡餐造影示腔内型16例。表现为圆形或半圆形充盈缺损,腔外型8例,表现为局部轻度受压。其中21例行CT检查,显示圆形和椭圆形及马蹄型肿块,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16例行MR扫描显示肿块,矢状位和冠状位肿块与食管关系密切。结论:食管平滑肌瘤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首选检查方法,但有时定性诊断较难,CT与MRI扫描能确定肿瘤大小、范围、性质及与其他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1.
小肠Crohn病的血管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Crohn病的血管观察鲁宏1许新复2丁仕义2胡卉3小肠Crohn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好发于回肠,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之一,血管造影诊断有一定价值〔1〕。迄今未见离体Crohn病小肠标本血管造影报道〔2〕。为提高对Crohn病血管的认识,将证实...  相似文献   

12.
子宫平滑肌瘤588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芬 《西南军医》2009,11(2):231-232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20%~30%,其中绝大部分为良性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少见,发病率〈1%,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以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其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对588例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胃平滑肌瘤的X线钡餐造影与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的X线钡餐造影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胃平滑肌瘤,术前均行X线钡餐造影及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38例胃平滑肌瘤中腔内型21例,腔外型12例,腔内外型5例。X线钡餐造影26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13例有“桥”形皱襞形成,9例有溃疡形成;CT表现为胃腔内或腔内外相连圆形、椭圆形大小不等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显著强化。X线钡餐造影、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2%、92%。结论:X线钡餐造影对腔内型和以腔内生长为主的胃平滑肌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CT对腔外型和以腔外生长为主型显示最有价值,但需与起源于邻近器官的病变加以鉴别。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食道良性肿瘤在食道占位性病变中较少见,在临床上常以食道平滑肌瘤为主,约占食道良性肿瘤的50—70%,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我们将2000-2005年住院并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食道平滑肌瘤进行了分析,并就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要点进行讨论总结,希望为今后提高对食道平滑肌瘤的诊断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平滑肌瘤生长于胃、小肠及食道管壁的肌层,来源于粘膜的平滑肌瘤很少见,生长于直肠粘膜的平滑肌瘤则更为罕见。我们曾收治一例,现报告于下: 刘××,女,47岁,工人,住院号781717。以大便带血两个月,肛门指诊发现直肠肿块收住肿瘤  相似文献   

16.
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DSA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小肠出血患者,均经Seldinger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结果显示出血直接征象11例,出血间接征象12例,其中5例同时具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诊断出血18例,阳性率72%。病变性质为:肿瘤性病变10例,其中平滑肌瘤6例,平滑肌肉瘤2例,间质瘤1例,小肠癌1例。梅克尔憩室4例,血管畸形3例,炎症1例。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5%,定位诊断符合率100%。结论DSA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23例,男16例,女7例。介入治疗7例,分别进行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和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阳性病例16例,其中炎症出血3例(小肠2例、结肠1例),小肠憩室5例,小肠血管畸形4例,肿瘤4例(小肠3例、胃癌1例);造影阴性7例。介入治疗7例,其中4例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明胶海绵栓塞2例、不锈钢圈栓塞1例。结论:血管造影时应尽可能将导管超选择插入相应的可疑异常血管分支,提高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出阳性率,并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小肠出血(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动脉造影征象,提高小肠出血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1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包括腹腔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结果 10例发现阳性征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例空肠良好溃疡,3例小肠憩室,1例绒癌小肠转移,2例小肠血管畸形,2例小肠平滑肌肉瘤。4例同时进行介入治疗。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诊断小肠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血管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血管质(形态)与量的改变,为介入诊断及螺旋CT诊断提供血管形态依据。方法搜集8例正常新鲜小肠标本及6例经病理证实的手术切除小肠恶性淋巴瘤标本,进行血管造影及图像分析。结果小肠恶性淋巴瘤属少血供肿瘤(P<0.05),肿瘤血管异型性大,呈现分布紊乱、扭曲、中断、造影剂池及系膜淋巴结肿大染色等特征。结论小肠恶性淋巴瘤血管变异大、血管少,临床上介入及螺旋CT诊断较难。  相似文献   

20.
小肠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是较少见的,而小肠平滑肌瘤更是罕见,因小肠平滑肌瘤常无特异症状而易误诊。现结合我科所见的2例病例及文献资料就小肠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