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较为罕见 ,笔者遇到一家族中 3位成员先后患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现报告如下。例 1 男 ,10岁。因头晕、头痛 1个月 ,加重 2天 ,血压2 2 0 / 140mmHg入院。查体无其他阳性表现。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机能、血皮质醇正常 ,血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升高 ,连续 3次尿查香草杏仁酸 (VMA)升高 ,范围 10 2~ 132 μmol/2 4h。B超提示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CT平扫示 :双肾上腺均可见形态欠规则、密度不均肿块 ,右侧较大 ,直径约 5 .2cm ,轮廓欠清 ;左侧稍小 ,直径约 1.1cm ,轮廓尚清。增强扫描示 :双肾上腺区肿块强…  相似文献   

2.
<正>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其中80%~90%位于肾上腺髓质,10%来源于肾上腺外组织,如腹膜后腹主动脉前、左右腰椎旁间隙、肠系膜下动脉开口处主动脉旁的嗜铬体等嗜铬组织~([1])。2015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了1例巨大嗜铬细胞瘤伴瘤体破裂出血并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抢救成功救治。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165/80 mm Hg(1 mm Hg=  相似文献   

3.
例1,女性,28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晕2年于1993年7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血压27/22~17/10kPa,腹部CT、B超未见双肾及肾上腺异常,胸片、胸部CT示后纵隔脊柱左侧软组织影2cm×3.5cm,实验室查尿儿茶酚胺阳性,VMA98μmol/L 24h尿。拟诊: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给予巯甲丙脯酸、心痛定,血压降至17/12~11/10kPa。全麻下开胸,术中见肿块位于左第7肋间肋脊角处、主动脉弓左旁,大小约3cm×4cm。质软,暗紫色,包膜完整,与降主动脉间有血管交通支。切除前血压20/16kPa,切除后13/10kPa,术后未用升压药,2周后痊愈出院。病理报告为嗜铬细胞瘤。随访2年无复发。 例2,女性,21岁。因阵发性头痛、心慌4年于1988年10月入院。查体:血压25/20kPa,心率130/min。双肾区未闻及血管杂音,肾血管造影、腹部B超、CT均未见异常。胸片、CT示左胸壁5cm×6cm实质性肿块,B超定位于左肩胛下角线第7肋间,实验室查VMA130μmol/L 24h尿。术前口服哌唑嗪、心痛定、心得安2周,血压降至18/12kPa,心率100/min左右,术前3d输注706代血浆500ml及全血400ml,术前输液量为3000ml。术中见肿瘤大小约5cm×6cm,包膜完整,血管丰富,基底部紧贴后胸壁第5肋间降主动脉旁,有一交通支与肋间血管相连。术中触压肿瘤,血压升至28/22kPa,切除肿瘤后降至9/5kPa  相似文献   

4.
陶琤 《放射学实践》2002,17(6):526-526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46岁。左侧腰部隐痛一年余。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肾绞痛等症状。体检 :腹平软 ,无压痛 ,双肾未触及 ,未扪及包块。左肾区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均正常。B超 :双肾大小正常 ,左肾中部内侧见3 .5cm× 4.1cm偏低回声团块凸出肾外 ,双肾集合部见多个小钙化斑。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uspyelogra phy ,IVP) :双肾功能正常 ,左肾盏拉长、变细、受压 ,考虑为左肾实质内病变引起 ,建议CT检查。CT平扫 :于左侧肾上腺外侧支可见一约 5 .5cm× 4.0cm圆形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影像学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其中包括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检查,CT和NRI。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与影像诊断作了分析。本文讨论了各种检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各种检查曲影像表现,并指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腹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来自于嗜铬细胞,能分泌儿茶酚氨类激素的少见肿瘤,98%的嗜铬细胞瘤发生在腹腔,其中超过90%发生在肾上腺。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称为异位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全身各处含有嗜铬细胞的组织中,在腹腔主要发生在腹膜后、Zuckerkandl器官和膀胱。在MR检查中,T2WI呈高信号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相对特征性表现,但在肾上腺外,是否亦表现为此特点,由于病例较少见,笔者尚未见大组MRI特征的总结报道。笔者对14例腹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RI特征进行总结,同时对部分行其他影像检查的资料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进行评估和分析。材料和方法:对经外院手术治疗的1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例的CT资料进行了随访、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证实。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合CT的影像学特点、三维重建,通常可作出较正确诊断。B超、MRI、核素扫描等影像学的交叉应用,有助于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膀胱嗜铬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54岁。体检行B超检查时发现“膀胱左后壁实性占位性病变”而入院。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无头昏、头痛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超声检查:膀胱左后壁可见一约0.8cm×0.9cm×1.1cm大小的突向腔内的中等强回声结节(图1),膀胱壁连续性好,未见破坏。超声诊断:膀胱占位,膀胱癌待排。CT检查:膀胱左后壁偏下可见一约0.9cm×0.9cm大小的突向腔内的结节影,边缘光整,CT值为37.2HU(图2)。增强后,结节明显均一强化,CT值为61.4HU(图3)…  相似文献   

9.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7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8年6月对78例患者实施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常规制备后腹腔操作空间。按顺序分别进入3个相对无血管解剖层面进行分离。第一分离层面位于腰肌前间隙;第二分离层面位于肾上极Gerota筋膜与肾周脂肪之间;第三分离层面位于肾上腺底部脂肪囊与肾上极实质之间。切除肿瘤及部分肾上腺。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45&#177;53min,术中血压骤升49例(瞬间血压升高幅度≥50mmHg),术中出血100&#177;49ml,术后哌替啶用量57&#177;38mg,术后排气、恢复进食时间1.6&#177;0.5d,术后恢复下床活动用时1.5&#177;0.3d,术后住院时间5.8&#177;1.9d。无输血及中转开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56例获得随访,随访12.3&#177;8.7(2-26)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病灶。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空间大,解剖标志明显,对肿瘤刺激小等特点。在充分的术前准备条件下,技术娴熟的泌尿外科医师实施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直径≤6cm)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5岁。因一过性血压升高,近来加重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压短暂升高,呈一过性。自服降压药治疗效果欠佳,近几个月血压升高明显,心跳加快,无心慌。门诊怀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收治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血压120/90mmHg,腹部未触及也块。超声检查左肾上腺区探及34mm×16mm低回声区,边界清,欠规整,内回声均质(图1)。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右肾上腺未见异常。B超诊断:左肾上腺实性占位。CT扫描:左肾上腺见低密度影,强化扫描内见点状强化。CT诊断:左肾上腺占位可能性大,增生不能除外,随后进行尿液检…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患者女,43岁。经常性头晕、头痛、心悸、畏热、多汗、四肢乏力,平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患者逐渐消瘦。发病6个月后就诊,检查:血压220/120mmHg,心率140/min,门诊口服硝苯地平、厄贝沙坦,血压调整困难,维持在180/100mmHg。入院后检查发现合并糖尿病,空腹血糖12mmol/L。查体:左上腹部巨大肿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0例,共21个病灶。全部病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有关文献并回顾分析其CT征象。结果瘤体通常较大,多大于5cm,呈圆形或类圆形,中等密度,常伴有囊变、坏死、出血,肿瘤强化明显。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征象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多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SCT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与腹主动脉旁PHE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PHEO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依据PHEO发病部位不同将27例PHEO分为肾上腺PHEO组(17例)和腹主动脉旁PHEO组(10例)两组。结果肾上腺PHEO与腹主动脉旁PHEO的CT平扫及增强的表现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性(P〉O.05)。平扫瘤体较大,呈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肿块密度不均21例(77.78%),均匀6例,瘤体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增强动脉期瘤体实质部分迅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有减退19例(70.37%),8例(29.63%)PHEO呈持续性强化特点,所有瘤体均可见一条或多条动脉血管供血。结论肾上腺PHEO与腹主动脉旁PHEO的CT表现不具差异性,嗜铬细胞瘤CT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CT增强扫描术前多可作出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5 6岁。排尿时头痛、心悸 10年 ,严重时晕倒 ,但无尿急、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 ,无血尿、发热等症状。曾在本院及外地医院就诊 ,按更年期综合征治疗 ,症状无改善。查体 :间隙期血压 18/ 12kPa ,排尿后血压达 2 4/14kPa ,体温 3 6.4℃ ,脉搏 72次 /分 ,呼吸  相似文献   

15.
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100017北京解放军第305医院林玉珍李丁川关键词嗜铬细胞瘤;治疗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6.6患者,男,38岁。因阵发性波动性头痛10年,加重1年入院。于1986年10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波动性头痛,以双颞部为重,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影像学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共中包括放射学检查、超声影像、CT 和MRI。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与影像诊断作了分析。提示本病多见于壮年、单侧及右侧。认为临床表现阵发性高血压和VMA 定量升高者,一般来说,本病的临床诊断可以确立.若在影像上发现肾盏受压推移或肾上腺区肿块影,则肾上腺内肿瘤是无疑的。影像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较大,对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应注意腹部其它部位的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17.
临床研究证实10%~17%嗜铬细胞瘤无症状,尸检发现无症状达76%。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偶然发现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发生率及其影像学表现与有症状的嗜铬细胞瘤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根据CT密度计量学观察其与腺瘤有无不同。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75%~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可见于肾上腺以外的交感神经节或其他嗜铬组织.我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作超声、CT检查。结果:瘤体呈较大(平均瘤径6.1cm)的类圆形肿块,瘤界清晰,平扫密度多不均匀,10例出现坏死和囊变,肿瘤实体部分多明显强化。结论:嗜铬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内成份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表现多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20例CT征象. 结果 嗜铬细胞瘤多是单侧发病(19/20),发生于肾上腺者16例,异位者4例.肿块较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19例).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出血、坏死常见(10/17),钙化较少见,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实质不均匀强化. 结论 CT不但能发现较小的肿瘤,还可以定位诊断,以及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血管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